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課堂教學總結(通用13篇)

課堂教學總結(通用13篇)

課堂教學總結

一、什麼是總結

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 A人人長經驗:對今後工作有指導作用。 B個個有提高:對別人有借鑑作用。

二、課堂教學總結(通用13篇)

歲月流逝,流出一縷清泉,流出一陣芳香,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經歷了許多,也收穫了許多吧,該總結這段時間的得與失,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奠定基礎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總結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總結(通用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堂教學總結1

在上一學年,我所教的課程課程是藥用植物育種學和種子學綜合實驗,這次開課,學生的教學評價很不錯,這讓我感到很欣慰。當然,我知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上課還很缺乏經驗,知識面也需要不斷的擴展,還有許多需要提高的方面。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同時也是以此為契機更好地幹好下一學期的工作,現在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法

1、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認真備課,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以及接受新知識可能會出現的困難,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3、考慮教法,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內容。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5、每一節課進行小結,明確告訴學生必須掌握哪些內容。

二、教學中的不足

1、教學經驗缺乏,對中草藥方面的知識瞭解的較少。

2、教學不能很好的結合實際。

三、改進的措施

1、查看中藥材方面的書籍,補充知識。

2、多參與科研項目,鍛鍊自己的科研能力,擴展知識面,提高專業技能。

課堂教學總結2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

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並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於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於“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裏,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的反思有如下:

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於後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後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後,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隻小鳥?”

板書,然後再引導學生説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裏,學生能説出乘法算式並説出為什麼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並突破了。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

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課堂教學總結3

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那裏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

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對山區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可是本學期出,在歸類識字中,通過看圖識字,學習了"安徽黃山"等風景。這樣,我在教學中,便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

語文學習,目的是為了學以至用。在原先備課時,我把朗讀指導放在第一位,想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並感悟。我在指導學生學習並列段式的基礎上,增加看圖聯想,給怪石起名字,寫"奇石"這一環節,學生在與小組討論交流之後,加上先前的語言積累,通過兒童特有的思維,寫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這一環節也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嚐到了合作的快樂。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注重對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我如果能在課堂上創設好一定的活動情境,就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和諧,融洽,使學生始終處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這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課堂教學總結4

《光的反射》這節課是在建立在我們學習關於直線傳播知識以後的延續,同樣是研究光的傳播,所不同的是這節課是研究光在傳播途中碰到障礙物會怎麼樣。

我按照教材要求,對本課進行處理。從射擊比賽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入反射概念→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學習光的反射現象中的名稱(小老師講解、小組內相互記憶、教師PPT再次呈現)→落實實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自制實驗器材)→運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簡單光路圖(各小組成員分層上黑板展示)→通過小組體驗實驗引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現象,以此得出它們的異同。

依照這一過程,一步一步展開教學。學生學得輕鬆,掌握得也牢固。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有不足之處,教學語言單調直板,提出的問題過於簡單,不利於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學生的回答往往是在表面現象,沒有深入發現本質。也沒有讓學生儘可能多的提出問題。忽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對學生實驗結果的展示不全面,只叫了兩組同學,這樣得到的科學結論不夠客觀。總之,我覺得科學是求真求實的,平時教學中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發現問題,不能面對問題,在一堂堂的科學課上肯定還會出現更多的“怎麼辦”,我們的科學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一樣——“任重而道遠”。

課堂教學總結5

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中,我們常會進行的是聽力和閲讀訓練,儒森漢語:課堂教學心得總結。學生對這樣的HSK的聽力訓練反應比古文學習積極靈敏多了,大多數能一次就選對答案。這使他們很興奮,每得到一次對自己答案的肯定,他們都歡呼雀躍。看着他們開心的樣子,我終於明白,原來那些晦澀的文言文讓他們望而卻步,是因為他們難以理解。只有在獲得成就感的時候,他們才會對這門功課感興趣,而且開心。

接下來的兩節課教學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跟學生有言在先,如果能按時完成新課,剩下的課堂時間就有他們來安排,可以欣賞音樂。他們聽課確實認真,原先頗費力氣的古詩詞學習,這堂課卻很順利。他們讀詩的節奏感也越來越好。幾乎不費力氣,學生就瞭解了兩首古詩詞的作者、背景、內容、思想到藝術特色,我很高興,他們能稍稍感受到了古代詩詞的魅力,對我來説,是一個欣喜,對他們呢,更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尤其是當他們誦讀《武陵春》的最後一句"載不動,許多愁"時,他們一遍遍的朗讀,一點沒有厭倦的感覺,直至最後,竟然把那個"愁"給讀出感覺來了!

學習漢語的學生們很喜歡唱歌,於是我就放一些中文歌曲給他們聽。女孩們跟着歌唱,而且很投入,我不忍心打斷她們,大家就都站在那裏,聽着歌唱,等着音樂結束。我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喜歡的歌曲這麼受這些孩子們的歡迎,真高興,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同感。

課堂教學總結6

中考化學試卷突出了考核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通過閲讀實驗報告的一部分,理解有關二氧化碳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大小,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準確地表達出該探究實驗的目的是驗證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並正確地挑選二個2000毫升的量筒、玻璃管、二氧化碳氣體和肥皂水來完成這個探究實驗。20xx年中考化學試卷中有關實驗試題 佔據了近三分之一。它考核到藥品的取用(51題1)、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接(50題1)、根據實驗目的選擇藥品和儀器(51題3)、運用簡單的裝置與方法制取某些氣體(48題4、5)、初步學會使用過濾、蒸發的方法對混合物分離(49題3)等,從而檢驗學生是否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能否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在化學新教材中,化學實驗的考試佔了近50%。

“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徵。化學實驗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化學實驗本身就是科學探究的過程,化學實驗被用作探究性學習的途徑時,化學實驗的創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顯示出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地動腦動手,體驗科學家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不可否認,實驗教學時目前我們課堂教學中比較欠缺的環節,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除了教師必要的演示實驗以外,儘量增加學生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課堂教學總結7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眼看着這一學期就要結束了,真是歲月蹉跎,感慨多,不堪回首,究竟有何收穫?

一、加強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

1、設立詞語抄寫本,加強字詞的音形義的學習記憶。

2、課堂上注意生字、多音字、詞語的整理、記憶。

3、注重古詩及文言文的積累。

4、設立週記本,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或摘抄,或寫自己一週的所得: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5、設立課堂練習:學而時習之。

6、設立作文本:完成教材安排的作文。

7、佈置課堂作業,加強練習鞏固。

8、收集社會上、學校裏各種各樣的標語口號,積累生活中的典型語言,感悟生活感知社會。

二、注意過程管理與方法的傳授:

1、加強課堂管理,讓學生坐得住,能靜得下來,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學習、思考、理解、記憶。

2、加強練習管理,養成按時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的行為習慣。

3、注意平時歸類積累等行為的指導督促。

4、經常進行聽課、筆記、思考、理解、記憶、練習、答題等的方法的指導。

三、反覆地進行情感的體驗和價值觀樹立的訓練:

1、喚醒學生自身經歷的情感感受去理解文中作者、人物的情感經歷,受到情感的薰陶。

2、體會、理解課文的價值走向並從中受到感染,進一步樹立健康進步的價值觀。

以上工作有待長時間堅持下去,隨着時間的推移,相信學生能有相應的進步,最終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完成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歷史教學任務。

課堂教學總結8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文章創作於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章文質兼美,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地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堂教學以讀為主線,以《長歌行》導入新課,以讀激情:時間匆匆而逝的無奈之情,沒有把握好時間的惋惜之情、自責之情;以讀導練,“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洗手的時候,日子從臉盆中過去;??”,練習説話,創新運用,以表達學生讀文後的獨特感受。

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是:

1、整體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調,在讀中使讀者與作者、文本對話。

2、和學生一起欣賞、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現美。使閲讀中領悟到的語言表現形成遷移到了寫作。

不足之處:

有些相關背景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去掌握。因此,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教學過程設計部分對學生自讀、自悟的學習過程設計還不夠充分。設計注意教師的引導,重視了學生讀後談理解和感受過程,而學生自讀會產生什麼問題,自悟會有什麼困難,怎樣適時機地指導、幫助他們考慮不多。對學生讀書過程和讀後發言,表達之間的輕重關係還需進一步認識。

課堂教學總結9

《蜜蜂》是三年級第五冊的一課。課文中講到法布爾為了證明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將20只蜜蜂背上做好記號,裝進紙袋裏,帶到兩裏多外的陌生地方進行放飛,看看它們能否回到蜂窩。通過實驗,得到蜜蜂有一個識路的本能。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了解了完成實驗有哪些必要條件後,又創設了一個讓學生個性化解讀的機會。法布爾來到陌生地方放飛時,看見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爾看到這個情景,你會想些什麼?會有怎樣地推測?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説:“假如我是法布爾,我會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説:“我覺得蜜蜂很聰明,它飛得怎麼低,是為了減少空氣阻力,以便更快地飛回蜂窩。”有的説:“我覺得蜜蜂很笨,飛得高才能看得遠,才容易發現蜂窩。它飛得那麼低,怎麼能看見兩離多外的蜂窩呢?”這時依然有小手高舉着,他自信地發表了自己的推測:“我猜,蜜蜂飛這麼低是因為,空氣太潮濕,空氣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體變重了,所以飛不高,它要飛回蜂窩一定很困難。”……一個開放型問題,居然引發了學生那麼多的獨特思考,這讓我既意外又欣喜。在這堂課上,我真實感受到了:只有放飛學生的個性,才能使課堂靈動起來。

當學生了解了實驗的結果後,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有學生説:“蜜蜂了不起,它逆風而飛,而且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居然能飛回蜂窩,真讓人佩服。”可是有學生卻説:“老師,這個實驗是真實的嗎?”我不容質疑地説:“那當然”……課總算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很深刻。

課堂教學總結10

在這節課中,存在着許多的不足:

1、理解和把握教材不夠,沒有用好教材。

教材設計的是讓學生從8包糖果中找出質量不足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找次品的過程,體驗“要使稱的次數最少,應該把物體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要相差1”這個規律,它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而我覺得不管是8、9、10…個次品,都離不開3、4、5…個次品的學習,只要學生弄會了如何從3、4、5…個物品中找出次品,其他數字大的物品找次品都會迎刃而解。因而我沒有按教材的編排教學,而是首先和孩子們一起體會3個物品中找1個次品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到次品?接着學習4、5、6…個,這個想法挺好,可實際教學中效果並不好。因為找次品的規律只有在數字達到8以上,優越性才能體現出來,我和學生一起從3個物品找次品,太佔用時間了,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討論從4、5、6個物品中找次品,直到快下課才討論到8個物品,學生已經注意力不集中了,對教學內容也失去了興趣。

2、在關鍵處點撥不到位。

這節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得出要使稱的次數最少,應該把物體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要相差1。受前面教學影響,我沒有做好點撥,只是讓學生瀏覽了課本,畫出來,學生沒有深刻的體驗到這個規律的優越性。

反思自己的課堂,還太不成熟,今後應對教學內容學會精心取捨,再做一些必要的增減批註,形成自己的個案,讓教案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需要。

課堂教學總結11

為促進我校教育教學事業健康蓬勃地發展,造就一支道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我校漢語組與教導處聯合舉行“如何上好一門課”教師演講比賽。用演講比賽的形式來加強各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激發我校教師的忠誠感、責任感、主動意識。增強他們的執行能力,提高教學業務水平。用演講比賽來展示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進而更好地服務學校、服務學生,為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奠定基石。

比賽時參賽選手緊緊圍繞主題,結合工作中的的感想、體會、以及身邊教學的事蹟,以充實的內容、真摯的感情、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對 “如何上好一門課”的深刻理解,講述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感悟;參賽教師的演講以總結與提高教學技巧和能力為出發點、以愛和責任為根本,字字句句飽含真情,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了我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汲取、不斷進取積極向上的教學風範。他們用自己的熱情和思考詮釋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精彩,用發自內心的快樂,感悟着教育的魅力,用她們不為人知的點滴事蹟借演講比賽這個平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精彩的演講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比賽結束後,統計員進行了快速的評分(評分表如下),評委們就教師的演講進行了總結並宣讀了獲獎名單(如下)。最後xx做了總結,教師演講比賽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本次教師演講比賽雖然總體很成功,但在整個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設備沒有準備完全,各環節的間隙安排不夠充分等等。所以,在今後,我們要繼續地,謙虛地吸取經驗,做到辦事考慮周到,認真負責。

課堂教學總結12

一開學,我和上學期一樣積極地投入到課改中,去體會本學期對新課程的理解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但是總覺得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新的理念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的特色、與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

例如: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二年級美術第四冊中的第四課《鮮豔的包裝紙》這一課,本節課在設計時立足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習方式與教學手段進行了一些嘗試,從整堂課來看,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調動,他們在一種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下充分發揮了自主探索的精神,使整個教學過程也循序漸進地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但是包裝紙設計是一門涉獵較廣的藝術,如果縱深發展,知識的難度就會加大,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就有一定的難度,這是本這節課前我考慮較不周全的地方,所以,在讓學生觀察展板上的現成包裝紙時,由於個別包裝紙上的圖形組合與排列都較複雜,學生感到難度大,沒能正確記錄出重複排列方式。但是又受一堂課的限制,無法在課堂上具體分析,所以在第一次讓學生接觸的情況下,提供給學生欣賞的包裝紙無論從圖形或是排列上都應簡單些。其次,受一堂課時間的影響,學生自學、交流、作業、評析等環節都感到時間不夠充分。課後有學生説挺喜歡這節課,但總有不盡興的感覺,如果能把這個教學內容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節課純粹讓學生欣賞感受,第二節課製作、評析,那麼,這節課無論是教師還是我們學生,都能更從容地進行學習,從而在這個教學活動裏得到更多的啟發。

課堂教學總結13

昨天,我們聽了xx老師的一堂數學課,他執教的內容是 “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的複習課。這節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對教材的把握、處理以及他的教學風格和學生課堂反饋出來的信息,都給所有的聽課老師留下了好的印記,現對他的課堂教學進行評析。

一、xx老師的課體現了複習課的特點

複習課的特點主要是知識的再現、知識的整理、知識的聯繫、知識的應用。xx老師在新課開始,就直奔主題“今天我們要複習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的有關知識。”緊接着問:“運算法則有哪些?”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當然,學生的回答是沒有秩序的,它只是知識的再現。這時,xx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板書的過程中很自然的將各種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形成知識網絡,知識的網絡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建構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這樣獲取的知識印記是牢固的、穩定的。

二、整堂課處處有特色

經常聽到一些老師説複習課不好上,只不過是查漏補缺,系統整理及鞏固發展而已,比較枯燥乏味。但是,xx老師的這堂課複習課,卻上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在練習設計中很有特色。整堂課教師關注學生對運算定律的理解和選擇,而且使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中學習數學。

總之,整節課的教學,學生學得很紮實,教師教得輕鬆,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的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快樂的,學習是有價值的。

不過,我在此提一些自己不成熟的建議:

1、教師應該多多熟悉“班班通”的運用;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

3、對於計算題教學課而言,計算量不宜過大。

標籤: 課堂教學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m049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