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歸園田居 >

歸園田居散文

歸園田居散文

人生最好的歸宿,我認為,便是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散文

洗淨凡世的鉛華,褪去浮躁的心靈,行走於那天地靜幽之間,重返回人類最初的那純淨世界。去親近自然,去感悟天地,在那田園牧歌的曠野裏,化為這混沌間的一片祥雲。

年少時,我們或許太過於血氣方剛,一心想要追逐那萬丈高峯的頂端,去拼命攀爬,去不擇手段,為了那些虛妄的東西,過着反覆重往,或者心驚膽顫,又或者無可奈何,卻又愛於攀比的生活。在那偌大的充滿鋼筋鐵骨的城市之中,為了一套房,為了一輛車,為了結婚生子,為了金錢權利,為了物質的高度充足,心中便有了功利。那些功利,那些金錢權利和浮華,是人類慾望的噩妄,過分的崇拜金錢與權利,使人們的精神和信仰嚴重匱乏,人們在這條追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依靠酒精和迷幻來麻痺自己,精神的空虛與乏味,使得人們漸漸迷失了自我。

或許只有放下這所有的虛妄,才能重新找回自我。遠離城市的喧囂與浮華,寄情於自然山水間,或許你才真實的發現,自己失去的太多太多,內心再也無法平和,再也無法純淨,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就如那江湖上的煙波,輕輕一揮手,便煙消雲散,毫無可戀。這時便會開始尋找,想擺脱這束縛着身心自由的牢籠與枷鎖,重回自然懷抱,回到人類最初的狀態,那農耕文明始初之時,那和諧純淨的狀態。在那一刻間放下,放下所以曾經的貪慾噩妄,重歸於青山綠水裏,在那淡淡的,平凡而又簡單的生活中體會那暖暖的,温馨而又和舒暢的快意。

自古就有很多力圖掙脱世俗牢籠,去尋回自我的人,許由不願為世俗所迫,隱居山林,雲間山萬里,水溪悟道意的逍遙;陶淵明辭官回鄉,去採菊東籬,體會悠然南山的閒適;劉禹錫獨居陋室,談笑鴻儒,調琴閲經,無絲竹亂耳,無案牘勞形的悠雅;林甫清高無為,泛波孤山,與梅為妻,與鶴為子,出世塵外的飄逸。

宋代的白玉蟾有詩云:“白雲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説的便是這出塵世外的道理。道家的人自稱自己為真人,道教認為被世俗所困,在萬丈紅塵中徘徊墮落的都是假人,只有做到清靜無為,道法自然才能稱之為真人。真人便是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所該有的生活和命途便是如此,不羈塵俗,不問世事,那些紛爭都與自身無關,都不過是過眼煙雨,便將畢生精力放在參透人身宇宙的奧祕中去。從古自今,“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正是那些大智慧的人的超然追求。

這樣的田居生活在現代社會或許無法實現,但我們仍可追尋,放下一切虛妄,尋一方寧靜清幽的小鎮,找一份自己愛做,能為自己獲得心悦的事情,不問江湖世事,不理錢權浮華。朝起推門開窗,仰見那青山綠水的清新,暮晚披星而歸,沉看這漁舟江靄的醉意。門前養一隻曲麗的畫眉,泡一壺清茶,逗鳥品茗,或者養一池魚,俯身靜看魚兒水中游逸。閒時尋一棵蒼古樹下,攜琴而坐,輕撫絲絃,讓身心洗滌在梵音蛩唱的美妙世界裏,又或者讀一本書卷,在書海香墨中徜徉疊蕩。一個人在家可以一展宣紙,書寫一方漢字,描繪一幅丹青,又或者約上三兩好友,在小院裏下一盤未分勝負的殘棋,斟酌一段古言詩句的文意。這樣的生活,無功名利祿的煩心,更無錢權紛爭的算計,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裏,悠然自得。

我認為,這就是人生最好的歸宿,不用去費勁心力的想如何爭名奪利,更不用去苦其心志來賺取家財萬貫,一頓三餐,衣食有依,家人平安,自心愉悦,這就是最好的人生。

如若真當可以,我願放下所有,尋那一方清秀古樸的小鎮,帶着我所有的愛,我愛的人,我愛的事,我愛的一切,在那悠長的歲月裏,靜靜的,靜靜的,終了此生。

標籤: 園田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tianju/e2mp3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