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桃花源記 >

桃花源記作文

桃花源記作文

桃花源記作文1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作文

我乘一小舟飄飄蕩蕩,見桃林十里,桃花飄飄,又搖船,忽現一山,山有小口,光影晃盪,才幡然醒悟,此乃武陵人尋了許久的世外桃源,何其有幸。

景物與陶之描寫並無二致,生活悠哉安然。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忽的想起我本應做個照面介紹,便以秦時琅琊人自稱。

急忙向前擺手一拱。笑面相迎。

“我本是琅琊境內人士,近日聽聞此地猶如天上人間,便來此一遊。早已厭倦外界之喧鬧無趣,來此尋一尋我那理想世界。”

男女老少皆出門相迎。

邀我還家,美酒佳餚與人對詩作興,不亦樂哉!雞鳴狗吠好不快活!

舉杯交盞,酒意暢然。

我起身舒展四肢,又覺甚熱,扯了外套穿一黑色短袖,人人皆捂眼喊羞。

“女子當是捂得嚴嚴實實才好,這身子只好給自己的夫君瞧着。”一白髮挽起的婆婆上前與我説起這所謂規矩。

我問婆婆這發是否壓人。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如若剪去,實為不孝。”我輕撫自己因圖爽快留的短髮,實屬有些心思複雜。

我只好作罷,套好衣服。繼續喝我的酒,賞我的景。

如若配上美圖好詩那便是極好的一條朋友圈,想罷摸索口袋拽出手機,信號全無,頓時興趣鋭減,只好以酒作樂,和他人悻悻而談。只是此時的興趣不是那麼濃烈。但是一想正好可戒了那多年的網癮,豈不是一舉兩得,美景與戒癮,豈不美哉。

待這酒席散去,我便央着所住家裏的婆婆講身上黏糊,想沖洗一番。於是便砍柴燒水,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將將洗了個沒有沐浴露的澡。

在那桃花源裏住上了一段時間,只是覺得雖美景怡人但卻拘束了許多,不似之前的世界快活悠哉。我便收拾了些東西,就像這裏的一捧水,一杯土,一桃枝。尋思着出去了以此為證還會賣個好價錢。

裏面的人做挽留狀。

“這兒山好,人好,是亂世裏的一處淨土。你便安分留在這裏,可好?”

“我家中尚有老母需要照顧,便告辭了吧。”我拱手致歉,一行人至口相送,皆不捨,抬袖掩淚。

我見小船仍飄蕩於入口處,抬手輕撫。

“船兒,我們回家。”

行到一處便忘了一處的路徑,向東也好向南也罷,那桃花源與我再無瓜葛。山好人好卻不如外面的世界好。

待我坐上公交,實屬輕鬆,不用再步行幾公里去一地兒了。這不就是我的理想世界麼,女孩們穿着連衣裙或小西裝自在的走在街道,去工作。大多留着乾淨利索的短髮或披散着時髦的長髮。各種汽車高端技術來來回回,多了喧囂,卻少了一份由於寧靜而造成的孤獨。我喜歡這裏。

我將桃枝放在座椅上,也許會有人撿着這桃枝尋着這桃花味找到那片桃林那美麗的桃花源。

那個時候他會曉得理想世界究竟在哪裏。

桃花源記作文2

還記得有位哲人説過:“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這句話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別人幻想的是什麼我不知道,然而陶淵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們的面前。那是一個花繁葉茂的地方,那裏沒有階級之分,每一個人的收穫都同他們的付出成正比,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切,雖是濃郁的魚鄉之氣,卻也飽含人情味。

這種唯美的社會風氣幾千年來都未形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個,那就是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或許我這樣説太偏激了,畢竟我的社交圈只有這麼點,我看到的只有這麼多,其他的美麗或醜惡我都聞所未聞。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很淺顯地談。

我小的時候我自認為自己是個競爭欲和佔有慾都很強的孩子。從來都是想什麼就要什麼,從和哥哥搶玩具到與同桌搶橡皮,從和老師爭答案正確與否到和家教吵得面紅耳赤。似乎從來都沒委屈過自己。然而那時候的對手都是那麼地和善、友好,過去就算了,又恢復原有的平靜。隨着年齡漸長,這種競爭欲日漸減少,顯得與世無爭一般,而也正是這樣的日子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那些醜惡的慾望。原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情況也是會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的。那些表面友好,背地裏手段狠辣的小人;那些仗着人高馬大就欺強凌弱的懦夫;那些自以為有錢

有勢就高高在上的偽君子……這一切自然並非我親眼所見,不然我會更憤世嫉俗些,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卻開始讓我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確實,往往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因為我浮在表面,渾濁的水域讓一切都看不清楚,於是那些遙遠的臉總是顯得很親切,因為沒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不是一張面具,至於面具下面的嘴臉就更看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去探個究竟。浮在上面有浮在上面的好處,那些污穢、醜陋、不堪入目的東西就可以眼不見為淨。雖然我知道這是種軟弱的行為,但是當我要觸及它們的時候我並不能像想象的那樣,大義凜然地撕毀來者的面具,我怕看到我不願意看到的東西,所以我只有逃,逃得越遠越好。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快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一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嚮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似乎那些沉於水底的黑暗社會只是我做的一個惡夢,夢醒了,窗外依舊是生機盎然的大地美景。我再沒有任何奢望,只是請求:“主啊,讓我的夢快醒來吧。”

桃花源記作文3

小舟順水而行,靜靜的,聽着水流拍打舟艙的聲音,舟子輕鬆的滑動着手中的船櫓。還一邊唱着輕快的漁歌。

在這片未被科技“科技”地方,一切就像千年之前。民風淳樸。以致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如此奇妙的地方,連舟子都有仙人的感覺。

棄船登岸,便馬上沉醉在一大片粉色中,此時並非是桃花最豔麗的季節,桃花已有了凋落的幾項,然而新葉還未長出,此時的桃花是最為嬌弱的,一碰便散,一碰便落下一陣的雨花,紛紛揚揚。皆落在地上,遮住了大地,形成了薄薄一層花毯。

可我該怎麼辦呢?我四周都是鋪好的花毯,我不忍踩在它們身上,這會褻瀆了這美麗的生靈,就這麼,我被困在其中。

別無他法,我輕輕的蹲下來,用手小心的移走面前的花瓣,再小心翼翼的踏出一步,再移開,在踏。

如此,我走出了這大片花毯,再也不敢用手去觸摸枝上的桃花,怕它再來一次花語,我又要被困其中了。。

小心地移着步子。到了桃林中心,有間佈滿青苔的小屋。門上了鎖,門前有一口古井,一旁有一個木桶,井中水,供遊人取用。這是種林人的屋子,這桃林能與世俗有聯繫的,也就是運出售賣的桃了。

走進屋子,聞到一股濃郁香。呵!這不就是桃花仙人嘛!

桃花屋裏桃花魘。

桃花魘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這仙人呵,想必也如同千百年前唐寅一樣,桃林中的仙人,雖仍與世俗有萬縷千絲的聯繫,卻不染世俗。傲立於塵凡。

花瓣紛飛,旋轉。高升。下潛。是仙子在舞蹈哪!他清秀的外貌,妙曼的身姿,如洛神在世!娥皇、女英也只能甘居其後。花雨香風中,我未飲已醉。塵世的美好浮華皆在此。喧囂。不安皆拋在腦後。這感覺,也同那種桃仙人一樣吧!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只在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

花開花落年夏年

桃源仙境,半醉半醒的仙人呵。吟唱起了一支小曲……

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世人看不穿

不問五陵豪傑暮

無花無酒鋤作田

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花源記作文4

自從漁人走後,桃花源再也沒有人來過了。

這天,漁人獨自一人又來到了桃花林,這次,他沒有在迷路了,徑直穿過桃花林,來到了山外,猶豫了一會,終於鼓起勇氣走了進去,他擔心桃花源裏面的人發現他告狀,所以到了山口時走得很慢。

桃花源的一個孩子很快就看到了他。

“鄉親們看啊,漁人來了。”漁人以為他們是要打他,拔腿就往外跑。

“大叔大叔,你站住啊,我們是來歡迎你的,你跑那麼快乾什麼啊。”漁人聽到了那個孩子的解釋,停下來撓着頭看着他們。

“小夥子,你真好啊,給我們帶來了那麼重要的信息。”人羣中一個老人叫到。

“對啊對啊,小夥子,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呆在這裏不走吧,之前有個人來到了這裏,出去後告訴了別人,人們就往我們這兒來了,我們還以為他們會進來呢?沒想到外面的桃花林讓他們迷路了,再也沒有人來過了。”一個婦女説道。

“現在你進來了,所以就呆在這兒不用走了吧。”之前的老人有接着説道。

與人聽出了婦女的言外之意,忙説:“各位鄉親們啊,對不起,我不該不守信用,把這兒的消息告訴別人,你們放心,我會在這裏帶着我的妻子和兒女來這裏居住,不會把這裏的祕密告訴別人了。”

“好,小夥子,歡迎你來到我們村。”這裏的村長講到。

“歡迎來到我們村。”村中人一起説道。

第二天早晨,漁人的鄰居來到漁人的家,發現他們傢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木屋,一張牀,一張周子,一條船,一雙船槳,誰都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裏。

桃花源記作文5

晉孝武帝統治之時,一個捕魚人因迷失方向,而錯投桃花林。説來真是“事有湊巧,物有偶然”,這一錯投,卻發現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

漁人漫步在桃花園,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一顆顆桃花樹似迎賓一般站得整整齊齊,那盛開的桃花喜笑顏開。微風一吹,彷彿在與桃花細語。一瓣瓣桃花從樹上落下,漫天飛舞,整個世界似乎突然都變成了紅色,讓人陶醉……

一聲尖叫打斷了他的美好憧憬。他定睛一看,一個小孩滿臉恐懼,眼淚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小孩的母親聞聲而來,一把把孩子抱到懷裏,不停地安慰,好不容易才把小孩的眼淚抵禦在了最後防線。她抬頭一看,突然看見了打魚人,也大吃一驚,嚇得一下坐在了地上。打魚人不知所措,全身上下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番:我是小偷還是強盜?他們竟如此害怕,真是莫名其妙!然後又用無助的目光看着這隊母女,好久好久,時間彷彿凝固了一般,母親終於大膽地問道:“你……你……從哪裏……哪裏來的?”“我就是沿着那個洞口而來啊。”漁人用手指指着遠方的一個洞口説道。轉眼一看,卻只見疑惑的目光和一頭霧水的神情。打魚人不得不重頭到尾,一點一滴地將事情敍述了一遍。説得口乾舌燥,這個婦人便邀請漁人到家中,並殺雞拿酒給他吃喝。這時,所有人都聽説這個消息了,於是都趕了過來,漁人乘此時機,問道:“這是什麼地方?怎麼如此美麗?”一個長者答道:“我們的老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便率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就隱居在裏面,再也不出去了。也不知現在秦朝怎麼樣了?”漁人楞了楞:“秦朝早已滅絕了,現已是東晉時期了。”百聞不如一見,若不是親眼所見,有何人相信這世上竟有人不知道有漢朝,更別説魏晉了。於是漁人將自己所知道的事全部告訴了那些桃園人,他們歎了歎氣,或許是為世間的動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而感到傷感痛惜吧。説完大家都擺出了酒食,盛情地款待漁人。漁人停留了幾天,便準備離去。大家對他説道:“你可千萬不能把這裏的情況告訴別人啊!”漁人點點頭答應了。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一個人間仙境。那裏的人在桃花的陶冶下淳樸熱情,永遠和諧快樂地生活着。

桃花源記作文6

送走了誤入桃花源的漁人後,大家的生活又變得平靜起來。

桃花源村中的一個農夫一邊鋤地,一邊左思右想,想着想着,不小心把禾苗都鋤掉了好幾棵,一起耕作的的妻子看見了,問他怎麼了。農夫憂心忡忡地説:“老婆哇,我越想越不對勁,剛剛送走那漁人時,我覺得他表情不對,臉上陰晴不定,假如一會兒他到了外面,把我們的事全抖了出來,世外的那些人一定會動心,就會派人來佔領我們的桃花源。失去桃花源,我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農夫的妻子一聽,也驚慌失措:“呀,這可不行,走,咱得找村長彙報下。”

頭髮和鬍子白的像雪一樣的老村長聽完農夫的彙報後,也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召開了幾百年來的“第一屆桃花源村大會”。

村中央有一個池塘,池塘邊有一棵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的古桑樹,桑葉濃綠,好像一個巨大的綠色帳篷。大會在桑樹下召開,有幾個先秦逃亡出來的諸子百家的後代全站了出來,他們像先祖一樣,愛好辯論,各抒己見。

一位戴着高帽子,衣着寬鬆,手裏拿着竹簡的儒家學派年輕學者説:“子曾經曰過:言而無信,不知其可。’我想,這個漁人答應我們‘不足為外人道’,他一定會信守承諾,不會告密,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兵家學派的後人姓孫,他對儒家的後人一向不服氣:“切,兵不厭詐!你動動腦子,萬一他不守信用,向官府告密,外人就會發現桃花源,他們要佔領這裏,我們反抗,這該引起戰爭了。依我看,咱們桃花源裏幾百年和平安定,大家既沒有戰鬥力,又沒有武器,絕對打不過外人的。”

另一位仙風道骨,穿着麻布長袍的道家學派的老人説:“你們想太多了!我們祖先老子曾説過:‘道法自然。’即使被外人發現了,又能怎樣呢?我們只要順從自己的內心,順其自然,生活還要繼續嘛......”

“哼,剛剛請他吃飯時,我見他賊眉鼠眼,不象個良民。”一位表情嚴肅的法家學派後人大聲地説:“我建議,快去抓他,抓到他了,按村規處置。我記得村規第128條:若有人向外人泄露村中情況,判殺頭之罪,決不輕饒!”

這時候,人羣中擠過來一個墨家的中年人,皮膚黝黑,手上起滿了老繭,褲腿挽到了膝蓋上,腿上沾滿了泥點,他甕聲甕氣地説:“我早就觀察過桃花源的地形,山口很小,咱們可以在洞口修個防禦工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讓他們進不來不就行了?”説着,就要帶着墨家的年輕人去施工。

愛抬槓的名家後人攔住他,挑釁地説:“停!這位老兄,你怎麼知道能行呢?”

“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能行呢?”

“你也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能行呢?”

“你......”

正在大家吵的不可開交、天昏地暗、稀里嘩啦時,一位白髮垂髫的老者帶着他黃頭髮、掛着兩行鼻涕的小孫子從人羣中顫顫巍巍的走了過來:“別吵啦,別吵啦,俗話説的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我這個老頭子説幾句,咱們派個精明能幹的人過去看看不得啦,漁人如果不給外人説,咱們萬事大吉,如果説了,再想辦法。”

眾人紛紛贊同,選出了一位自稱是當年刺秦王的荊軻的後代的好朋友的大表弟的年輕人去刺探情報。這位年輕人果然身手不凡,他從山中出來,爬上一棵最大的桃樹,立馬看見了還沒划船走出多遠的漁人。他發現漁人鬼鬼祟祟,一會兒停船上岸,用刀子在桃樹幹上刻一道痕,一會兒在岸邊擺上一塊尖尖的石頭或樹枝,像在做着什麼標誌。年輕人從樹上滑下來,偷偷隨着漁人的足跡走,把所有記號全給塗掉了,把石頭與樹枝指向了另外的方向。

回到桃花源,年輕人把事情一五一十的給大家説了,眾人聽了,都深深歎了一口氣,異口同聲的説:“幾百年了,外面仍然這樣人心險惡啊,我們還是在這桃花源中繼續過簡單安靜的生活吧!”

桃花源記作文7

後遂無問津者……

數三百年後,正值開元年間。

一儒生進都趕考,途中盤纏用盡,便到林中尋些野果。見一樹有二十尺來高,放眼望去有一河,河中有一船,此船浮向岸,定睛一看,約有十來尺長,雕龍繡鳳,漿如水中芙蓉,乃無一人,儒生向前欲乘此船,尋户人家討些酒食。

儒生便扶溪而行,見遠處彷彿有些屋舍,加速而行,不料刮出一陣狂風,中間加着清香,昏睡過去。驚覺時,不知過了數日,周圍煙霧環繞,花草交錯,彷彿是世外仙境,此船仍浮於水面,竟失了漿,便用雙手划行,見遠處有一島,島中有一屋舍,卻怪異。靠近一看有人家在飲食,儒生飢渴難耐便下船乞之。

輕叩其門,一女子探出頭來。美若洛神,儒生羞愧低頭,不敢直視無言相對。此女子曰:“君是何人;為何來此絕境?”女子聲音宛如黃鸝般動聽,一時迷了魂,儒生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此户人家約五口,一夫妻約五十出頭,有兩小兒,一兒能誦詩,一兒四支爬行,衣着似天上人,不與外人相同,悠閒自在,女子竟眉頭緊鎖,儒生問之,曰“先人云若有外人來絕非邀之,立逐之君不是下流之輩,但不知是福是禍。”此人得知留此不便,用食後便離去,臨走時,此女子交給儒生一玉佩,可帶領出此絕境。

即出,復前行。數日後,到長安,問路人才知已過了五載。科舉時,此人將在那絕境所見所聞作文章,不料被人議論。又在後被人陷害,至使此人落榜,無奈,只可還鄉。

途中,儒生念起那女子不禁淺淺一笑,又憶起那玉佩,便欲往那絕境歸還此物,尋往,不復得路。

還鄉後,此人四處打聽,卻被邑人當作瘋言瘋語,被兄長禁於房內。婦儒見之便後退數十步,數日後此人已半瘋。

又三載,此人偷走出房,架船欲往絕境。途中,忽遇往日之景,便清了神智,又思起那女子。也許再見她已成為他人妻妾,不過無論怎樣,玉佩也應當歸還。此時,玉佩不慎落入水中,儒生欲撈起,卻聞桃花般的歌聲,玉佩緣溪行。止時,便靠了岸,歌聲嘎然而止。

一回眸,見一佳人在桃花樹下,淺淺一笑……

桃花源記作文8

一提起桃花源,人們定會想到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記》吧。

在一個涼爽的秋天,我有幸隨文學社去桃花源採風。挑花源是一條長長的遷回曲折的大峽谷。一進源門,只見一條清澈的小溪貫穿於谷中,歡快地由谷底深處流來,又向遠方流去。我們於是沿溪行,悠閒自在。兩邊高聳的山峯,就像一排排巨人,個個穿着綠色的禮服,威武無比。它們便是歡迎遊人來此的儀仗隊呀!

一路雖無奇景,但整個山谷充滿了神祕和幽靜,偶爾也能發現一些古樸的民居點綴其間。山風輕輕撫面,竟帶來一陣陣泥土的芳香,原來此地真有“良田美池”。塊塊平整的土地沿着山谷直往裏伸,勤勞的桃源人正在田間耕種。我還見到了許多挑樹列於溪邊。只可惜,這是秋天,桃樹未開出美麗的桃花,我不禁有點遺憾。但我想待到明年桃花開時再來,不就可以消除自己的失落感嗎?

一路歡歌笑語,我們終於到達了谷底。此地有遠近聞名的“天下第一泉”。去觀泉的山路十分陡峭,但當“天下第一泉”終於投人我的眼簾時,一路的疲勞便一掃而光。説是泉,實則為一條大瀑布。瀑布旁的石壁上刻有“天下第一泉”五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此乃陸羽所題。瀑布由巖頂飛瀉下來,分為九疊。秋天的瀑布已不再是那麼雄壯,但它流得瀟灑,流得舒坦。瀑布下的泉水清得讓人感覺不到這是水。水邊有很多形狀不一的大石頭,石頭上刻着一些字:“液雨滋天”、“仰止”、“谷簾泉”。

坐在石上,盡情欣賞這美妙的山水,讓大自然的色彩充滿你的眼睛,或者閉着眼睛睡上一覺,任泉水的飛沫打濕你的臉,豈不是人生一大享受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此時的我,已被山水陶醉,不知何時產生了一種“何似在人間”的感覺,如步人夢幻世界。這時,你會很快地拿出照相機,撼下快門,把這一切都變為一種永恆的紀念。

我想,居住在此美境中的山民,一定十分幸福快樂吧?他們説:現在交通雖很發達,可是這谷實在是太深了,所以他們也不大外出,種地養蠶,自得其樂。怪不得陶淵明稱此為與世隔絕之地。

“降陌交通,雞犬相聞”。天是那樣藍,山是那樣高,谷是那樣深,藍天下的一個小村莊在大峽谷安詳地度過了一年又一年,這便是桃花源。

桃花源記作文9

像往常一樣,我一早起來就收拾捕魚的用具,太陽還沒出山,我就出發捕魚去了。我沿着溪流划着船,搜尋者魚羣出沒的領域。劃呀,劃呀,嘩嘩的溪水向後翻滾而去。可是,走了好遠,魚兒似乎一下子絕了跡,我撒了幾回網,依然一無所獲。日已中天,漁船依然空空如也,看來今天又是一無所獲了。我看着江面上穿梭往來的漁船,只能望溪興歎,唉!怎麼辦呢?我調轉船頭,向那片蘆葦更深處劃去。不知不覺中,我已穿過七八個葦塘,忽然眼前一亮:溪水兩岸竟出現了一片片桃花林,綿延幾十裏,枝頭的粉紅的桃花綻開了笑臉,陽光照着它們,閃閃發亮,微風吹着它們,落下一陣陣淡粉色的花雨,凌亂地飄落到了草地上。

“好美呀”我不禁叫出了聲。不由自主地又搖起了櫓,溪水嘩嘩,嘩嘩,兩岸的桃林向後退去。連綿的粉色一層接着一層,一會兒淡,一會兒深,後來,兩岸隱約顯現出連綿的青山,青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向我逼了過來,恍惚間,忽然峯迴路轉,桃林遁隱,一座青山橫亙在我的眼前,也橫亙在我的腦海,失望頓時湧上心頭。我四下裏張望,寥落荒涼浸入腦海,我,連忙架起櫓,剛想逃離,驀地,遠處一束亮光從山中射了出來,那光愈來愈亮,莫非?我連忙跳下船,向光亮處摸索而去。我好奇極了,攀着嶙峋的山石前進,原來有一個小洞。洞口掩映在攀援生長的樹木的下方,雜草幾乎淹沒了洞口。我看了看,急於進去,可還是退了回來,回望着洞口,好奇再次湧上心頭,那狹窄的洞口似乎在向我訴説着不可告人的祕密。我便微側着身子擠了進去,黑暗襲來,我心裏怦怦亂跳,爬呀爬呀,沒爬出幾十步,眼前的光亮似乎把我化了進去,我爬出了山洞。晃晃腦袋,揉揉眼睛,許久我才看清: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塊塊寬廣平坦的土地、一間間排列整齊的房屋、一方方清澈透明的池塘,一片片鬱鬱葱葱的桑樹林……我驚呆了,莫非,真的有人間天堂?我貪婪地享受着這一切。忽然,在田間的小路上,我發現了扛着鋤頭的農人,我這才知道,我還在人世。雞鳴狗叫之聲傳來了,老人和孩子們的嬉笑聲也傳入耳鼓,我循聲而望:農人立着鋤頭望我,一臉笑容,老人小孩則圍攏來,拉拉我的手,拽拽我的衣,滿面歡喜。我臉上窘極了,尷尬地站着。

“小夥子,你從哪裏來的?”一個兩鬢蒼蒼的老婆婆走過來問我。我慌亂的什麼似的,竟不知説什麼好。我被他們邀請到家裏,家裏圍得水泄不通,歡聲笑語迴盪在屋裏……每天,我都被他們拽去做客,雞鴨魚肉擺上了桌,酒盡情地喝,我好奇極了,他們怎麼這麼幸福?白天,我也和農人一起耕作,晚上,我們就圍坐在一起談家長裏短,下棋。女人們則紡絲、織布。札札機杼聲聲,雞鳴狗吠了了,多美呀。沒想到,真沒想到,我會找到這麼一個好地方,我多麼想呆在這裏啊!。

一晃十幾天過去了,我忽然憶起我的老母親,便向他們告別道:“我得回去了,家裏老母……”他們再三挽留,我熱淚盈眶:“我會回來看你們的。”

“千萬別説出去呀!我們不想捲入到社會的紛爭中去了,你看,我們來這兒幾百年了,無憂無慮地生活了二十幾輩人,我們就想這麼過下去,這麼過下去……”

“千萬別説出去呀!”“是呀,不能説出去。”大家紛紛説道。第二天,他們都來送我,大街小巷,老人孩子,聲聲叮嚀,他們一直目送我走出洞口……

我的船還在,我回望着那個洞口,竟泣不成聲,“我還會來的,一定會來的。”我跳上了船,留戀地看了看那個洞口,一束光亮向我射來,好像在告訴我人世的祕密。一路上,那個洞口總在我腦中閃現,一次次,我想掉頭回去。我小心翼翼地刻下了標記,記錄下怎麼拐彎,經過幾個葦塘。每刻一個記號,我就複習一遍路途,後來,我腦子裏就滿是一張通往桃花源的路程圖了。又不知走了多少日子,我來到了武陵郡,鬼差神使,我幹了一件蠢事。這件事情你們知道了,我告訴了太守,我真後悔呀!過了幾個月,我一個人又去找過,反反覆覆找了幾十年,桃林找到了,青山找到了,可那個小洞卻從人間消失了,我沒有找到。再後來,我就不找了,再後來的事,你們也知道了,東晉詩人陶淵明就把我的故事記了下來……

桃花源記作文10

漁人的好奇心幫助他找到了理想國,好奇未必能害死貓,有時也許能找到桃花源。

作者對通往桃花源的過程描寫非常科幻,“彷彿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等都很寫實。那麼最後見到的理想國是怎樣的呢,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都是物,從今天來看,土地代表空間,屋舍也許就是高樓大廈,良田是農業,美池可以垂釣,可以洗浴,可以泛舟,桑竹都是可用的東西,而雞與犬,都是家中必備的東西,就像是現在的電腦和汽車。理想國裏的人,都忙着種作,顯然都不是閒人,衣着嗎,很潮,很哈秦,老人小孩都很快樂。

然後就是相遇了。乃大驚,外星人見到地球人也會驚恐的,但是非常有禮貌,非常豪爽,殺雞作食。很温暖的是“村中聞有此人,感來問訊”説明大家都很相識。然後大家竟然都不知道外面朝代的更迭。村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真是好客,都爭着邀請到家中來,招待他。但最後還是有人説:“不足為外人道也”説明他們也是很滿足於現在的生活。

那麼離開的時候,漁人還是不捨這個地方,希望能回來。所以“處處志之”最後他很功利地叫太守來,但是迷路了,理想不適宜於功利。

劉子驥,高尚士也,這一段只是為了增加整個故事的真實性,就像電影的最後要加上一段,某某多少年後怎麼樣了,讀後感《桃花源記的讀後感》。

桃花源是與現實世界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是一個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誕生於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辭去縣令歸隱(405年)後的第16年。桃花源裏的此情此景也許就是陶淵明歸隱生活的寫照。其實,桃花源是當時人們逃避現實社會的“避難所”。

詩人把它描繪成一個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國,形成了與現實社會並存的,又相對立的與世隔絕的理想樂園。這不能不説這是陶淵明的偉大創舉,詩人描繪出人類理想社會的雛形。它有點類似於英國作家莫爾筆下的“烏托邦”(莫爾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書》寫於1515-1516出使歐洲時期),但要比“烏托邦”早一千多年。

以作家的年齡比,陶淵明是莫爾的爺爺的爺爺了,所以,可以説陶淵明是人類理想王國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傳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現在許多人嚮往不已。這樣的藝術效果和社會作用,是陶翁當時創作時做夢也想不到的(文學的社會作用往往會大大地超越作家當時創作意圖),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文學本身!這究意為何呢?經過反覆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嚮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諧快樂的幸福生活。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真諦之所在!人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第二、在人類社會裏,只要有私慾的存在,就始終存在剝削、壓迫、侵略、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等等背離人性的行為。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就在所難免。“強者為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則死!俗話説: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躲到那裏去呢?!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種意境,是一種理想,是一個美夢,是一個精神樂園。未必要苦苦尋求!只要心中有“佛”,與世無爭,天下為公,樂在其中!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難免有現實和理想的衝突,當你對現實感到無奈的時候,就會想跳出這個圈子,尋求自己的理想王國。這也許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前,桃花源也許永遠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標!

標籤: 桃花源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taohuayuan/q24d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