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桃花源記》讀後感_關於桃花源記讀後感作文

《桃花源記》讀後感_關於桃花源記讀後感作文

桃花源記》讀後感

  一、白話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着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花源記》讀後感_關於桃花源記讀後感作文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裏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裏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裏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裏的人聽説來了這麼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説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着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説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歎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裏人告辭離開。村裏的人對他説:“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説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着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裏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

  二、創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裏,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鋭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

  三、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義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

  四、桃花源記讀書筆記

  讀完《桃花源記》後,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淵明先生用淋漓盡致的字句構造了一種安詳、寧靜的環境。

  “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連篇,彷彿我已身處於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開,勃勃生機,寧靜優雅,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着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得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又彷彿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陶淵明先生以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間的和平。在當時這個黑暗、腐敗的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嚮往的一個地方。

  説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這個地方,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裏,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轟加沙這條消息,我越來越想住進那個能夠與人絕對和平共處的地方。

  可是,“桃花源”永遠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現在的社會,腐敗、自私這些醜陋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侵蝕了人類的心靈。甚至一些人產生了征服世界的想法。這些看來無知、可笑的想法,卻塑造了一個醜惡的人。

  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感覺醜陋的思想逐漸籠蓋了湛藍的天空,籠蓋了孩子的笑臉,籠蓋了人類純潔的心靈。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

  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了。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裏,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鋭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

  五、桃花源記讀後感30篇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這部小説的內容簡介、人物介紹、讀書筆記以及讀後感30篇,希望對你有幫助。因為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採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內容。

  篇1:桃花源記讀後感300字

  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描繪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説之奇,舉世聞名,具有很高的遊覽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 桃花源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境內,南倚巍巍武陵,北臨滔滔沅水,史稱“黔川咽喉,雲貴門户”,要居衡山、君山、嶽麓山、張家界、猛洞河諸風景名勝中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納湘西靈秀,沐五溪奇照,攬武陵風光。集山川勝狀和詩情畫意於一體,熔寓言典故與鄉風民俗於一爐。

  在閲讀完文章後,我認為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仙境。在現在的世界,充滿了不法的牟利,充滿着勾心鬥角,也充滿着戰鬥。而那裏,是多麼完美,沒有憂愁!即使沒有電腦、電視、沒有好吃的,也沒有好玩的。我也願意,願意留在那裏,不受父母的嘮叨,不受社會的壓力,不受金錢的壓迫……

  讓我們攜手改變這個世界,把美好的傳統傳遞下去,把我們的世界變成我們心中所向往的、美好的、完美的桃花源!!

  篇2:桃花源記讀後感500字

  懷着小小的激動心情,我閲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那麼美麗、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跟着陶淵明的蹤跡,我們來到了充滿和平寧靜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好一幅和平寧靜的景象。土地平坦寬闊,肥沃的土地上種滿了莊稼,年輕的小夥子下田耕種,不畏炎熱,都在努力的為自己的生活播種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除了那可愛的桃花,還有一羣羣小動物,小魚和小蝦嬉戲着,來來回回,都好像在尋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時候還朝着我們眨眨眼。啊,桃花源裏的池塘真綠,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漣漣秋水,給人幾絲涼意;瞧!

  ‘黃髮垂髫,怡然自樂’把桃花源人們的幸福生活表現的淋漓盡致。‘設酒殺雞作食’對於一個外來人,老百姓們熱情招待他,熱熱鬧鬧,並沒有覺得他是個外人,會給人們帶來傷害,他們那麼淳樸,善良,可是這個武陵人卻不記恩德,恩將仇報,妄想打擾他們的安寧生活,以為可以得到一大筆財富。他們自私自利,見利忘義,只活在錢財之中。我們用心想想,在現實社會中,這種人有嗎?多嗎?確實,多。多的數不勝數。社會上正是有了那麼多這種人,社會才變的那麼亂。如果現實社會中的人們,都能為他人着想,為他人考慮,不要只想着自己,那麼‘桃花源’將不再是夢想,而是現實。

  想到這裏美好的感覺戛然而止,黑暗已經籠罩了整個天空,籠罩了人們的心靈。我們不應該讓黑暗繼續蔓延下去,作為現實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應該擔當起保護家園的責任,創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只有歡笑,沒有壓迫,沒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惡,骯髒的思想通通從靈魂裏清楚。

  作為現代的中學生,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糾正生活中不良習慣,要善於與人和平相處,這樣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純潔與和平。

  篇3:桃花源記讀後感600字

  桃花源,桃花緣,武陵漁人一個貿貿然間闖入,見其美景,桃花百步,落英繽紛,甚奇異。

  便獨自緣小溪而行,來到小山口後的世外人間。排排整齊的房屋前片片良田種植着雜糧五穀,清澈的池水倒映桑竹的濃蔭。田間的小路被露水濯洗得不再飛揚着黃土,偶爾可以聽到一兩聲雞鳴犬吠。在田間耕種的村人向漁人打聽他來之何處,匆匆忙放下農具,回家擺宴請客。

  該是怎樣一番安寧與祥和,漁人本不想離去,可也無可奈何。他終是桃花源的過客,早被戰亂打磨的疲憊的心,卧在一團幸福中,又怎捨得離去。戀戀不忘間竟忘記了村人的叮囑。

  也許他處處志之,只想重遊故地,也許他與太守講此事,只想讓更多人看到沒有戰爭的理想社會竟如此美好。

  不應因漁人失信以怪之。也許,他只是在追求可望不可即的夢罷了。

  “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連篇,彷彿我已身處於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開,勃勃生機,寧靜優雅,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着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得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又彷彿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陶淵明先生以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間的和平。在當時這個黑暗、腐敗的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嚮往的一個地方。

  説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這個地方,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裏,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轟加沙這條消息,我越來越想住進那個能夠與人絕對和平共處的地方。

  可是,“桃花源”永遠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篇4:桃花源記讀後感1000字

  水草豐美,樹木成蔭,遍地都是盛開的野花,空氣無比清新;不遠處的桃林裏,桃花開得正盛,落英繽紛,令人如痴如醉……説到這兒,你可能會想,這景色真美,真是世外桃源!沒錯,晉代詩人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就把我迷住了。

  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打魚的武陵人。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不知不覺迷了路。忽然見到一片桃花林,林中花朵和青草無比鮮美,飄落的花瓣繁多而紛亂。漁人非常驚訝,便向前走。在桃花林盡頭,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有隱隱約約的光亮的小洞口。漁人進了洞。開始非常狹窄,走了幾十步,眼前豁然開朗。這裏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齊,農田肥沃,池塘幽靜,小路縱橫交錯。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非常勤勞。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桃花源裏面的人見了漁人,非常吃驚,問他從哪裏來。人們都邀請他到自己家做客。村裏的人聽説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拜訪詢問。他們説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戰亂,帶領全家人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漁人聽了,非常驚訝,在那兒停留了幾天,就離開了。臨走時,桃花源裏的人對他説:“ 千萬別和別人説這裏的事。”漁人出桃花源後,駕着船,沿着小溪回去,一路上到處做標記。到了武陵郡城下,與太守説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卻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通往桃花源路。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聽説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去尋找,仍然沒有找到。此後就再也沒有去尋找桃花源的人了。

  陶淵明以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間的和平、寧靜。在當時那個黑暗、腐敗的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嚮往的一個地方。

  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極其腐敗,對侵略者只是一味的投降。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裏,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但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意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鋭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所以 寫出了《桃花源記》這篇嚮往安寧、和平的佳作。

  再看看現在,在這個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裏,人們依舊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真想生活在一個像“桃花源”這樣一個安靜的環境裏呀!

  每天的新聞上,都會報道利比亞政府軍與反動派的戰情。往日一棟棟居民樓,如今已一棟棟的坍塌、毀壞。往日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如今卻妻離子散。往日一座座繁華熱鬧的城市,如今卻空無一人,瀰漫着滾滾的硝煙。往日一聲聲悦耳的鳥鳴,如今卻成了驚天動地的槍炮聲、轟炸聲。往日一陣陣清涼的微風,如今卻瀰漫着令人作嘔的屍臭味、火藥味……如果利比亞政府治國有方,就不會有這場戰爭,利比亞人民就不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再看看中國,在清朝末年,光緒、宣統兩位皇帝昏庸無道,不理朝政。再加上慈禧太后的奢侈,國庫空虛,老百姓受苦受難。外國侵略者便明目張膽的侵略中國。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的侵入,更是雪上加霜。正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了人民的無家可歸。

  我想,如果真的有個“桃花源”,一定會人滿為患的。

  篇5:桃花源記讀後感

  有位哲人説過:“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這句話是不是也能夠理解成“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別人幻想的是什麼我不明白,然而陶淵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們的面前。那是一個花繁葉茂的地方,那裏沒有階級之分,每一個人的收穫都同他們的付出成正比,他們用自我的雙手創造一切,雖是濃郁的魚鄉之氣,卻也飽含人情味。

  這種唯美的社會風氣幾千年來都未構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個,那就是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或許我這樣説太偏激了,畢竟我的社交圈只有這麼點,我看到的只有這麼多,其他的美麗或醜惡我都聞所未聞。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很淺顯地談。

  我小的時候我自認為自我是個競爭欲和佔有慾都很強的孩子。從來都是想什麼就要什麼,從和哥哥搶玩具到與同桌搶橡皮,從和老師爭答案正確與否到和家教吵得面紅耳赤。似乎從來都沒委屈過自我。然而那時候的對手都是那麼地和善、友好,過去就算了,又恢復原有的平靜。隨着年齡漸長,這種競爭欲日漸減少,顯得與世無爭一般,而也正是這樣的日子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那些醜惡的慾望。原先“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狀況也是會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的。那些表面友好,背地裏手段狠辣的小人;那些仗着人高馬大就欺強凌弱的懦夫;那些自以為有錢

  有勢就高高在上的偽君子……這一切自然並非我親眼所見,不然我會更憤世嫉俗些,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卻開始讓我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確實,往往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因為我浮在表面,渾濁的水域讓一切都看不清楚,於是那些遙遠的臉總是顯得很親切,因為沒有人明白那究竟是不是一張面具,至於面具下面的嘴臉就更看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去探個究竟。浮在上面有浮在上面的好處,那些污穢、醜陋、不堪入目的東西就能夠眼不見為淨。雖然我明白這是種軟弱的行為,但是當我要觸及它們的時候我並不能像想象的那樣,大義凜然地撕毀來者的面具,我怕看到我不願意看到的東西,所以我只有逃,逃得越遠越好。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快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一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嚮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似乎那些沉於水底的黑暗社會只是我做的一個惡夢,夢醒了,窗外依舊是生機盎然的大地美景。我再沒有任何奢望,只是請求:“主啊,讓我的夢快醒來吧。”

  篇6:桃花源記讀後感

  《桃花源記》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作品。,內容豐富曲折,語言生動優美。文中寫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突出桃花源環境的優美,也寫出作者對桃花源的喜愛。文中還寫道“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寫出漁人的不守信用,突出當時社會的黑暗。

  在優美的環境,漁人過着舒適的生活,那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依賴,最後選擇的離開,不是想要回歸原來的生活,而是想到外面的人知道這個地方存在,只是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就會擾亂這裏的安寧,阻擋來往的道路,後來的尋找,只是利益在前,消失的道路告訴他,不是所有夢都是現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召告天下。

  夢只存在於自己的幻想,那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遺忘痛苦的奢求,對明天的期盼,對夜晚恐懼的淡忘,但在夢裏出現了讓自己輕鬆的事情,出現了現實中沒有的安逸,那時候的自己有了一種想一直待在夢裏,永遠不要來的想法,但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認知,雖然不知道一眨眼,迎來會是掛着月亮星星的夜晚,還是泛着點點亮光初升的太陽,但也總有睜眼的那一刻。但夢醒十分,原本的美好似乎都不復存在,等待自己的將是未知,不能盲目在現實中尋找夢境的美好,因為那隻會讓自己更加失落。努力面對未知的挑戰,才是正確選擇。

  讀了這篇課文自己彷彿從夢中驚醒,明白了那些不切實際的空想是沒有任何用處,你只能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陶淵明寫這篇文章,表達自己想過美好生活的期盼,卻無奈當時統治的黑暗。

  篇7:桃花源記讀後感

  本文乃東晉名士、一代隱士陶淵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聞目睹東晉黑暗動盪的現實,憧憬着一個環境幽雅無戰火煩擾、平等、自由、安寧祥和的人間仙境。於是,借一位武陵漁人“忽逢桃花林”“欲窮其林”“從口入”“豁然開朗”,一個人間仙境就呈現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擔心從此外人會紛至沓來,打擾他們清靜、幸福的生活,臨別之餘,諄諄叮囑;可不曾想,漁人怎能按捺住內心的狂喜激動?口裏唯唯諾諾,但早已留心,一路細緻的留下記號,立馬回郡報告太守。太守一聽有這麼個好地方,立刻派人隨漁人前去,卻如墮迷宮,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這事馬上載開了。一時間,全國各地人情振奮,人頭攢動,前來尋訪桃花源的人絡繹不絕,卻個個高興而來,失意而歸,根本就找不到所謂的桃林。南陽郡有一位名動天下的讀書人,名叫劉子驥,也聽説了這回事,心想:天降奇寶,唯有德者方可居之。此等仙境,豈是凡夫俗子人人可到的?於是躊躇滿志,想趕往桃花源。哪知這仙境如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找不着了。劉公不甘心,潛心尋訪,但終究入境無門,鬱郁而死。

  列位看官,果真有這麼一處“世外桃源”而世人遍尋不着嗎?非也,這本是陶老先生杜撰虛構的,當時何來這麼好的寶地?倒是現如今,如這“桃花源中人”一般的生活享受,已比比皆是了。

  陶先生於亂世中還有這番夢想,很難得。但這夢想,單靠你陶先生是“隱”不來的。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作結: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篇8:桃花源記讀後感

  小時候偶爾聽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對詳細資料並不知曉。只是對那完美的景象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嚮往。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中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已經成為世代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他寫這個虛構的故事是為了寄託他對當時現實社會的不滿,和他對完美生活的嚮往。他是個歸隱之士,在寫這篇詩作的時候已經離開塵世過隱居農村生活十餘年了。他出生寒門,少時雖有抱負,卻壯志未酬。他從懂事起就經歷了很多的社會和政治上的變遷和紛擾,社會的偽詐、污穢、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憤懣。他性格耿直,為官清廉,不願卑躬屈氣攀附權貴,因而與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之後辭官歸隱田園,過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簡樸生活。

  在陶淵明的筆下,”桃花源”呈此刻我們面前的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作者的手筆簡練易讀,妙筆生花。簡單的幾句話,就生動的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心曠神怡的景象,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悦目,無限的嚮往。《桃花源記》的主體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亂”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並由此產生的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作者透過形象地描述,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最後,作者更用懸念的手法,暗示這樣一個完美無瑕的理想境界,是虛無的,只是作者對自由和極樂世界的追求。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快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一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嚮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

  篇9:桃花源記讀後感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一段的意思是這樣的:“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就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好像隱隱約約有些光亮。漁人就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透過。他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眼前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此刻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其中來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孩子,都安閒快樂。”

  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總是愛在腦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樣貌,並想象自我身處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片樂土嗎?於是有了“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和“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後,我忍不住想,為什麼漁人能在無意間進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陽的劉子驥帶了那麼多人那麼仔細的找卻找不到呢?

  會不會是因為漁人心無雜念而其他人卻心懷不軌?太守可能這樣,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他也會這麼想嗎?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與農夫》的故事,故事是説一位農夫一不留意把自我的鐵斧掉進了河裏,招來了赫爾墨斯,赫爾墨斯撈上了一個金斧和銀斧,農夫卻只要他的那把鐵斧,赫爾墨斯被他感動了,於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給了他。另一位農夫聽了很羨慕,卻因為貪心變得一無所有。這不正像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嗎?貪得無厭,於是變得庸俗,小氣,被人看不起。看到成功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們,結果和太守一樣“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們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

  篇10:桃花源記讀後感

  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後,我的靈魂會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進那個人間仙境。那裏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有的只是快樂和諧的生活。我經常幻想着那樣的人間仙境。

  但這僅僅是幻想,當回過神來,就會有一種説不出的失落感,因為現實中的世界距離那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遠。

  一次偶然的機會使我明白了關愛森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那是一個夏日的傍晚,我帶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們沿着荷花塘走過,微風拂面,淡淡的荷葉清香中夾着柏油的氣味,原本令我心曠神怡的舒適感一掃而光。這時我想到這附近的一片竹林,如果它還存在,那麼還能夠聞到竹葉的清香呢。但是,此刻大部分的氣味都被塵土的氣息所代替了。當今,隨着科技的發展,工廠越來越多,排放的氣體嚴重污染了環境,還有各種車輛排放的尾氣,使原本就污染嚴重的環境雪上加霜,想起這些,心裏一陣遺憾。

  夜幕如期降臨,我和弟弟沿着原路回到,弟弟突然停止了腳步,我問他:“你怎樣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隻打轉的鳥兒説:“姐姐你看,是小鳥,好可愛呀,也在做遊戲嗎?”我説:“可能是吧。”他想了一會兒,看着我説:“怎樣只有一隻呢,其他小鳥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媽媽,找不到家了?晚上會害怕嗎?”應對他這一連串的問題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觀望四周,那裏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之後為了造路、建房,竹林變成了柏油路與居民區,或許這隻鳥兒正如我弟弟所説的那樣失去了家園,無家可歸了。

  晚上,我躺在牀上,弟弟的問題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園的何止是這一隻小鳥呢,有多少小動物無家可歸,有多少動物瀕臨滅絕或苦苦掙扎在生死邊緣,這都是人類所賜。

  漸漸地我開始進入夢鄉,我彷彿變成了剛才所見到的那隻鳥兒,來到了一個人間仙境,這兒晴空萬里、山清水秀、我在這蔚藍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享受着陽光的温暖,往下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的氣候,在陽光的照耀下,花兒顯得分外鮮豔。那裏的生活十分和諧,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勞作,享受着勞動與大自然的喜悦。

  不知不覺我來到了一條小溪邊,看到一個小孩正在喝溪水,還跟他的同伴説:“這水好清,好甜呀。”穿過小溪來到森林,那裏的樹林鬱鬱葱葱,為了小動物們遮風擋雨,森林裏一片和諧的景象。這時,聽到一棵小樹苗説:“那裏的人們是多麼注意保護我們,把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了小動物們建立了一個和諧美麗的家園。”離開森林,來到街上,那裏一片熱鬧和諧的景象又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這時,我突然聽到一陣鈴聲,原先是鬧鐘響了,這只是一個夢而已,我回憶着剛才這個美麗的夢,心想如果現實世界有那麼的美該多好。此刻大面積地森林被砍伐,環境被破壞,如果再不關注森林,保護環境,我們將會像小鳥一樣失去我們的家園。

  篇11:桃花源記讀後感

  桃花源是與現實世界不一樣的另一個世界,是一個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

  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誕生於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辭去縣令歸隱(405年)後的第16年。桃花源裏的此情此景也許就是陶淵明歸隱生活的寫照。其實,桃花源是當時人們逃避現實社會的“避難所”。

  詩人把它描繪成一個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國,構成了與現實社會並存的,又相對立的與世隔絕的理想樂園。這不能不説這是陶淵明的偉大創舉,詩人描繪出人類理想社會的雛形。

  它有點類似於英國作家莫爾筆下的“烏托邦”(莫爾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搞笑的金書》寫於1515-1516出使歐洲時期),但要比“烏托邦”早一千多年。

  以作家的年齡比,陶淵明是莫爾的爺爺的爺爺了,所以,能夠説陶淵明是人類理想王國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傳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此刻許多人嚮往不已。

  這樣的藝術效果和社會作用,是陶翁當時創作時做夢也想不到的(文學的社會作用往往會大大地超越作家當時創作意圖),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文學本身!這究意為何呢?經過反覆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嚮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諧快樂的幸福生活。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真諦之所在!人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第二、在人類社會裏,只要有私慾的存在,就始終存在剝削、壓迫、侵略、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等等背離人性的行為。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就在所難免。“強者為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亡者不逃則死!俗話説: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躲到那裏去呢?!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種意境,是一種理想,是一個美夢,是一個精神樂園。未必要苦苦尋求!只要心中有“佛”,與世無爭,天下為公,樂在其中!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難免有現實和理想的衝突,當你對現實感到無奈的時候,就會想跳出這個圈子,尋求自我的理想王國。

  這也許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前,桃花源也許永遠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標!

  篇12:桃花源記讀後感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著名詩人。

  本文是陶淵明的名作。作品資料是作者根據廣大人民的願望與自我的理想而憑空虛構的。他虛構了一個在武陵大山中與世隔絕的理想社會,那裏生活着一批幾百年前為避戰亂而躲到那裏的人。這些人世人和睦相處,幸福快樂,桃花源裏的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安定,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述的這個“世外桃源”雖是虛構的,但仍不管用心的思想好處。作者藉此一方面揭露了當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羣眾要求擺脱剝削,壓迫,用自我的勞動創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強烈願望,同時也表現出自我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這篇文章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漁人非但沒有遵守自我的諾言,還帶領別人去桃花源,好在他最後沒有找到桃花源。也許礻是他的報應吧。我們每個人都就應遵守諾言,因為這不但是別人對你的依靠也更是自我對自我的,如果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別人會怎樣看你呢?

  跟世外桃源的人相比之下,可見得我們是有多幸福,所以我們也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在那裏,我也想對桃花源裏的人説:你們不要住在桃花源了,你看我們此刻已經有了電視機,電冰箱,空調……跟你們比,我們可要幸福多了呢,你們快出來吧,此刻那裏已經沒有戰爭了,只有和平與幸福,此刻的科技可發達了。

  讀完《桃花源記》這一篇文章,我覺得自我也好像裏面的人一樣,每一天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那就請讀《桃花源記》這一課吧!

  篇13:桃花源記讀後感

  小時候偶然聽人提起陶淵明 ,但對他不是那麼瞭解,後來我們學了一篇《桃花源記》我對他有了更多的瞭解。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中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已經成為世代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開始時,我讀桃花源記,讀出的只是純粹的故事,和書上寫的小道理 ……

  待我深入 讀了《桃花源記》 時 ,我感覺到了桃花源的美,景色美,人也美——和諧、熱情、幸福。在作者陶淵明生活的那個戰亂頻繁的時代,這樣的桃花源是當時所有人的嚮往。如今,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裏,時代變了,人們心中的桃花源也就變了。

  我常常想,有沒有一個清靜安閒的地方,能擁抱自然的地方。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草,落英繽紛。”一句讓人孚將連篇,我感覺我以置身在這桃花林中,春耕季節,鄉民們料理完了田地,三五成羣的回家,家家户户的屋頂都升起了炊煙,山谷裏桃花盛開,湖中魚蝦結羣。

  “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就在想桃花源不正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片樂土嗎?於是有了“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和“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後,我忍不住想,為什麼漁人能在無意間進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陽的劉子驥帶了那麼多人那麼仔細的找卻找不到呢?

  會不會是因為漁人心無雜念而其他人卻心懷不軌?太守可能這樣,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他也會這麼想嗎?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與農夫》的故事,故事是説一位農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鐵斧掉進了河裏,來了赫爾墨斯,赫爾墨斯撈上了一個金斧和銀斧,農夫卻只要他的那把鐵斧,赫爾墨斯被他感動了,於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給了他。另一位農夫聽了很羨慕,卻因為貪心變得一無所有。

  有些事情是不能為別 人所説的,可能會影響那個人的一生,不過,那也是那個人應有的懲罰。

  篇14:桃花源記讀後感

  讀完《桃花源記》,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陶淵明用淋漓盡致的詞句構造了一個多麼寧靜,祥和,美麗的世界!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我彷彿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幽幽的桃花林中,桃花生機勃勃,爭奇鬥豔,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花朵中透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記煩惱與憂愁。’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看出桃花源中人們的熱情。我彷彿看到了外人到來時桃花源中人們好奇的爭先恐後的迎接他。

  陶淵明借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倒出了在東晉時期腐敗的社會中人們期望的和平。的確,在那時桃花源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説到和平,我寧可去尋找這樣的桃花源。現在這個世界中,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貪婪矇蔽了人們的雙眼,使得多少無辜的百姓受到傷害啊!我想,恐怕更多人想去桃花源了。可是桃花源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必不存在。現在這個社會,自私,腐敗已逐步侵蝕我們原本純潔的靈魂。甚至有些人像征服整個世界。這些可笑的想法,只會顯示出他們的醜陋。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覺得醜陋的思想蓋住了湛藍的天空,蓋住了天真的笑容,更蓋住了純潔的心靈……

  所以,我們不能讓這種醜陋繼續蔓延下去,我們要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壞思想排斥出去。我們要根生地固國家之間的友誼,繼續促進國家之間的友誼,像“地球村”一樣互通有無,和平共處。這樣,地球就會變成一個真正的“桃花源”。

  篇15:桃花源記讀後感

  你是否知道“世外桃源”這個故事?它就是出自這篇課文。有位英國文學家説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使是在最痛苦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託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我最喜歡的就是二三段,因為它描述出了一個優美的世外桃源,桃源裏的人都很勤勞、好客。裏面的人都很孝順父母,疼愛孩子,使孩子和老人都很快樂,這是我們現在的人也很難做到的一點,很多中年父母都不懂得尊重老人,不撫養自己的父母,上父母自己撫養,有些大人還將成績或體弱多病的孩子交給老人帶,卻不支付一點錢給老人。更有些大人還把小孩送去做童工。桃花源裏的人遇到遠方的客人,他們“沒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皆出酒食”他們都會用最好的食物去接待客人,這也是我們現在人做不到的一點,經常來了客人就是一般般的對待。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在當時具有的鮮明的社會現實意義,並且千百年來一直吸引着人們。

  通過《桃花源記》,作者描繪了一個沒有戰亂,滑剝削,共同勞動,風俗淳樸,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要求和願望,同時對當時的黑暗實實也是一種批判和否定。

  篇16:桃花源記讀後感

  《桃花源記》是田園生活的代表作,世人眼裏代表的是寧靜淡泊的偉大情操,而在我眼裏卻僅代表最尋常不過的生活氛圍。

  幼時讀它,猶如白水一杯,感覺也無非就是善作者筆下的農村生活。今日讀它,卻已大相徑庭,面目全非。找不出什麼能夠確切形容的詞句,只記得有首歌名叫作:往事只能回味!自認也非黛玉般的多愁善感,是不是七零後的我也已瀕臨退化?現代流行語:適應不了時代發展,就註定被淘汰!本人就那麼“犯賤”,還省了他的淘汰!從來沒覺得條條寬敞的馬路就比泥石混雜的小路來得舒坦。尖叫呼嘯的汽車遠比行人來得多,所以交通事故又有了上升率,尾氣的肆虐排放,讓環境質量又有了新的指數。常為屋旁的河流自豪,享有盛譽的太湖是它的源頭,俗人無雅語,稱之為“活水”,文人墨客筆下的清澈見底也就有了最好的詮釋。有時候也疑惑,洗米、洗菜、洗衣服甚至涮馬桶都在這裏完成,卻絲毫影響不了它的清澈度。而如今處處環保高調下卻再不見往日潔淨,也因此所謂的科學研究部門才有了新的課題!很多人都羨慕高樓大廈,關上那道門時就是與世俗的隔絕,想當然的遠離是非,遠離紛爭。卻不知也隔斷了人類的情感聯繫!農村的房子結構不同於現在的混凝土,它是由黃石泥土組成,條件好的往上壘一層,就是二層樓了。耕作歸來,閒暇之時,村落隨處可見三五成羣者嘮嗑家常,雖免不了鄰里是非,卻也是其樂融融。尤其年老者更是。現代社會主張“老有所養”,不能否認是一種進步,只是好像更多的強調了物質經濟。為事業所累,為生活奔波,大前提下養老院是年老者最好歸依。普通的稱作敬老院,檔次高些的則稱作老年公寓,頤養院。無非也就是以經濟條件做了劃分線。

  現代人很多專注於研究男女間情感,卻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老年人的心理?温飽之餘他們還需要些什麼?是不是環境條件就足以讓他們頤養天年?而農村的這種環境結構解決了這個難題。搬個小凳隨意找一角落,儘管多是海闊天空,神馬浮雲,哪怕只是聆聽,沒有發言,總也是一大精神寄託。我就聽老人説過,能看着小輩忙碌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社會發展的.趨勢,讓很多田地被高樓替代,僅有的一些也被專業承包,所以隨之而來的就是類似帶膨脹劑的西瓜、塗了熒光劑的菌菇……估計再往後看到的都將是人工造就的一切!

  周立波曾戲言當代拆遷:拆哪?拆那!簡單的四個字描繪的是人性的專制與強悍!所以陶淵明帶着壯志走了!所以桃花源記被遺忘了!

  篇17:桃花源記讀後感

  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作者陶淵明用了320個字,就為人們講述了一個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的故事。

  這篇文章具有傳奇色彩。首先是漁人入桃花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而他不回到而一向走下去。還有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株雜樹,漁人進入裏面後發現了一個美麗的地方桃花源的人看見他十分驚訝。經過一番詢問漁人才明白那裏是一些在秦國時為了逃避戰亂而隱居在那裏。漁人在桃花源的人們熱情招待後離開時桃花源的人請他保守這個祕密。漁人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在回去的路上漁人在每一個地方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他卻違背諾言把這事告訴太守。可是當他們去尋找桃花源的時候卻迷路了。南郡城的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明白這件事後便去尋找桃花源。可是最終還是沒有找到,不久便病死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尋找桃花源。

  陶淵明在寫這篇文章時已經辭官隱居農村十餘年。他和劉子驥一樣嚮往着那種與世無爭、和諧和美麗的生活。桃花源同時也是作者心中所想的生活。可是陶淵明應對黑暗的社會,他只能選擇隱居耕作,不問世事,最終在貧病中死亡。他不就是在逃避嗎?雖然一個人的本事有限,無法改變事實,但畢竟要努力。魯迅以往説:“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着死亡。”陶淵明不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了嗎?

  當我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夠在逃避了,我們要勇敢地應對眼前的任何困難努力的去克服身邊的各種困難。

  篇18:桃花源記讀後感

  有人説桃花源的美,美得純粹,美得詩意。於我看來,她的美就像一朵綻開了的豌豆花,外面張開的兩片是極淺的,泛着點白,又透着點粉,裏面的花骨朵兒卻是極致的紅,透着別樣的美,像只撲稜着翅膀的美蝴蝶,總在你心間流連……

  一、景色美——桃花飛滿天,雞犬來相吠。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十里桃花林,成片成海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抬眼望去,桃花是鮮豔美麗的。漫天飛舞的桃花,樹上,空中,地上,彷彿置身一片花海,不禁陶醉其中,只想美美地微閉雙眼享受此刻。偶爾低頭,綠油油的草地上還泛着一股桃花的馨香味兒,沁到心裏來。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是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喧囂,寧靜喜樂的美妙世界。土地肥沃,桑竹茂盛,雞犬相吠。寧靜的世界裏傳出的聲音,猶如一顆小石子,在心的鼓面上敲擊着,清脆而歡快……

  桃花源的美是帶着香氣的,馨香氤氲,裊裊如縷。

  二、人情美——無拘也無束,悠然而自得。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老人能安享晚年,小孩自由自在,無所擔憂,無所顧忌。老人的吆喝聲,小孩兒的嬉笑聲,成了一曲悠揚婉轉的歌。“便要回家,設酒殺雞作食”。有外人來,殺雞擺酒,爭相邀請。熱情好客的桃源人,生活和樂而富足,我心向往。桃花源的美有股煙火味兒,是平淡日子裏幸福的味道。

  三、神幻美——路盡得小山,別有洞天樂。

  “臨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是十分偏僻的,經過一片桃花林,兜兜轉轉才豁然開朗,為它披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就如傳説中的蓬萊仙境:“大海過黎天覆蓋,浮雲遮蔽無覓處”。洞口之前有桃花林,好像有人打理過,令人心生奇怪,頗有柳暗花明之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那裏的人與世隔絕,自得其樂。“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之後再去尋卻再也尋不到了,這為美妙的桃花源,更增添了一層神祕色彩,求而不得者更耐人尋味。

  桃花源的美是透着仙氣的,神幻而又浪漫。

  桃花源雖為虛構,卻令人神往。同沙漠裏的綠洲,荊棘叢的鮮花,黑暗中的火把,是詩人在戰亂紛飛的年代裏的渴望與夢想。生活不如意,卻依然充滿希冀,這種力量正如羅曼羅蘭所説:“真正的英雄主義,是你在看清了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詩人海子的夢想。

  “風在搖它的葉子,草在結它的種子”,這是詩人顧城的渴望。“嫁要嫁給幸福,輸也輸給追求”,這是詩人汪國真的信仰。

  那麼你們的呢,我有點迫不及待了。

  篇19:桃花源記讀後感

  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在心裏歎道:哎,世上竟有人能夠描繪出如此完美的小世界。

  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禍連年的東晉末年,他看到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離失所,處處一片哀慼,心中的良心促使他哀民不幸,從而對那時黑暗的現實極為不滿。所以,在他心中,漸漸構成了一個寡國小民、民風淳樸、寧靜安樂、風景優美的小世界。

  文章第一段寫了漁人遇見桃花林,描述了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麗景色,暗示漁人即將到往一個美麗的去處。

  文章第二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看到寧靜喜樂的景象。寫老人幼童“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男女往來種作,村內雞犬相聞,一片和樂融融之景。漁人生活在東晉末年的現實社會,亦是看到民生疾苦,自我也是窮困潦倒,如今看到眼前一片和平景象,不知心內作何感想?

  第三段寫村中人與世隔絕已久,“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又寫村內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見村內人的熱情好客,友善温情。村內人若想到放漁人離開桃花源,很可能會給桃花源內的人帶來災難,可是他們只是提醒漁人説:“不足為外人道也。”村裏人也可能和樂已久,心地純善,料不到世外人心險惡,故而縱虎歸山。

  第四段寫漁人背棄諾言,“處處志之”,將自我所見桃花源説與太守聽。這真是可惡極了。可是時代如此,或有內裏詳情,漁人何辜!

  結尾寫品德高尚的南陽人士劉子驥尋桃花源,“未果,尋病終”。自他以後,桃花源再無人問津了。即使是此刻,世人雖然不明白桃花源如何去,也心嚮往之。

  中國此刻是個和平的國家,可是社會上仍然會發生讓人咬牙切齒的惡事,尤其此刻學校欺凌、社會欺凌事件時有耳聞,自殺者不可數之。法律也心有餘力不足,而道德又不足以約束良心已經被矇蔽的人。這種時刻,就更加嚮往民風淳樸、寧靜喜樂的桃花源啊!

  篇20:桃花源記讀後感

  我躺在柔軟的牀上正愜意地做着美夢,打着香甜的夢囈。突然,一陣婉轉的鳥啼聲在我耳邊響起,這叫聲漸變得急促而尖鋭,緊接着,我的手臂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地啄了幾下,我立刻從夢中驚醒。原來是那隻長棲在我家屋後櫻花林中的鳥兒小憶。我伸了個懶腰,看了看牆上的“隱形觸摸時間表”顯示:公元2065年03月20日08:50.我摸了摸自己火辣辣的手臂,和小憶調侃道:“壞東西,下次叫我起牀時能不能温柔點啊!”小憶它嘰嘰喳喳地説了好一陣子,接着,從:“鳥語翻譯器”中傳出了小憶的話,“我每天都叫你這個懶貓起牀,而且還不問你要毛毛蟲作工資,你竟然還怪我不温柔!”只見小憶跳到了我的大腿上,羽毛氣得都豎直了。我笑着説:“你的膽子可是越來越大了,想當初在五十年以前,哪有鳥兒敢像你……”這時機器人彼得走過來打斷了我的話,“主人,還有兩分鐘就到了您和朋友約好和早茶的時間了。”“哎呀,還有兩分鐘就到時間了,估計這回我的遲到了!”彼得説道:“主人,您若使用原來的敞篷車肯定會遲到,若使用‘樹木敞篷車2.0版’速度可提升80%,還能減少碳排放量90%,哦,對了,根據《新環保法》規定,您得在本月種植10棵樹和5平方米的青草來抵消我工作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知道了,先別説了……”我氣喘吁吁地跑到我的敞篷車前,只聽見彼得在後面“是,主人”的聲音……

  在開往朋友家的途中,彼得不時從“鳥語收音機”接收到訊息,他提醒我説道:“主人,今天是‘愛鳥日’的五十週年紀念日,您是否要給小憶買幾條‘美味蟲’當作禮物?”“好吧。”我説道。

  眨眼間,我已到了朋友家門口,朋友把我帶到了他家的“私人森林”中邊喝早茶邊敍舊。我剛進入森林,便有兩隻小鳥飛到了我的手臂上,親熱地親吻我的手,我坐下和老朋友談笑着,老朋友按了一下桌角的按鈕,“保姆機器人”便自動為我們送上早餐和茶水,一隻調皮的小鳥竟先偷喝了……哦不,應該是大模大樣地喝了一口原為我準備的蔬菜湯。我和我的朋友都忍俊不禁,我的朋友説道:“現在的動物鳥兒和人類就像朋友一樣相處,五十年前,鳥兒離人們六七米遠聽到響動便連忙飛走,更不要説和我們親近友好共處了。”“是啊,我們家的那隻小憶現在都敢和我吹鼻子瞪眼了。”我望瞭望身後那一片鬱鬱葱葱的樹林説道。這時,彼得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主人,您給小憶的‘美味蟲’我從千里之外的‘蟲之店’買來了。”我看了看彼得買回的“美味蟲”,請“自然計時機器人”算了一下,彼得來回才用了不到十分鐘,我不禁感歎道:“現在我們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科技與自然並存,真是實現了我幼時的‘桃源夢’啊!”

  篇21:桃花源記讀後感

  有位哲人説過:“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別人幻想的是什麼我不知道,然而陶淵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們的面前世界。

  有時候我也不時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下,那該是多麼美好啊。可是那就是僅僅只是幻想,當我緩過神來,就會有一種道不明的失落感,人類的破壞,人類的不和諧,造成現實社會已經冷冰冰的了。“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聯翩,彷彿我已身處於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開,勃勃生機,寧靜優雅,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着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得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又彷彿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這種唯美的社會風氣幾千年來都未形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個,那就是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快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一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嚮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

  但是,我們卻不能讓醜陋的思想繼續蔓延下去,我們因該努力去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不乾淨的東西排斥出去。而現在的我們,則因

  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糾正生活中不良習慣,要善於與人和平相處,這樣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純潔與和平。

  篇22:桃花源記讀後感

  讀完《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後,我深深地被陶淵明筆下那片“世外桃源”吸引住了,他用淋漓盡致的字句展現了一幅美好、和諧的畫面。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香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我初讀便已身陷其中,世外桃源的安寧和美在這裏就非同一般。桃花盛開,芳草飄香,頓時讓人心靜寧和,恬靜悠閒。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村中的男女老少和諧相處,讓人看到了一幅輕鬆自在的生活圖景。

  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充分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情好客,他們紛紛來迎接一個外來人,熱熱鬧鬧。

  陶淵明構想出這麼一個美妙絕倫的地方,祁山不僅是想説桃花源的美好,更是隱含了他渴望和平、嚮往美好的願望。

  看完這篇文章,我越來越想離開這個充滿爾虞我詐、人心邪惡的社會,越來越想去到那個“世外桃源”。可是,想象終歸是想象,“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只是停留在人們心中的一個美好幻想而已。

  聯想到現在的社會,不禁感歎。腐敗不堪、自私自利,這些醜陋的東西已經侵蝕了人類的心靈,已經讓人們產生沒有他人、只有自己的邪惡想法。

  每當在網上看到老奶奶被車撞了,司機卻逃之夭夭,而滿身是血的老奶奶周圍圍滿了人,每個人都拿出手機拍着這一血腥的場面,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卻沒有一個人打急救電話,我就覺得憤怒。這件事好像和他們沒關係,只是他們無聊閒暇之時可以談論的閒事。

  他們可能不知道,因為司機的逃逸,因為沒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一條條生命就這樣喪失了。為什麼他們不用拍照的時間來挽救一條生命呢?因為他們都有着同樣的想法:這不是我的事,萬一去幫了,反而訛上我怎麼辦?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

  我厭惡這些醜陋想法,痛恨產生這些想法的人們。我也像陶淵明先生那樣,渴望有一個充滿和平與孩子般童真的美好社會。

  當然光是嚮往也沒用,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努力去創造這樣一個全新、理想的社會。與人為善,和諧相處,摒棄那些醜陋想法,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如果人人都這樣想,這樣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一定能挽回曾經失去的純潔與美好、和平與和諧!

  篇23:桃花源記讀後感

  《桃花源記》出自陶淵明的《陶淵明記》,其中令我感觸最為深刻的的是陶淵明寫這篇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感情。第一類是普通的漁人,他誤打誤撞的進入桃花村;第二類人是桃花村中淳樸的村民,;第三類人是像劉子驥一樣的高尚人士,他們是作者的化身。

  閲讀時我很好奇,陶淵明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描繪出了桃花源中的小山莊?他們都向往桃花源村中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陶淵明在創作時的處境並不樂觀,陶淵明卻在作品中將桃花源村寫的如此的令人神往。

  真令人為之敬佩。當我真正的深入文本後,結合他的時代背景,我漸漸明白了,此文並非寫景之文,而是透過桃花源來表現出自己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我們身邊也有種種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我們也在嚮往着一個像桃花源村那樣無憂無慮的樂土。對於我們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是對於陶淵明而言,也許這種複雜感情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在他心裏胸懷大志是她他的夢想,懷才不遇是他的處境,世外桃源是他想要去的地方,所以作者把劉子驥幻化成自己的化身,去尋找這方樂土。但是劉子驥沒有找到桃花源村,也説明作者筆下的桃花源村可能並不存在。

  我曾也遇到過許多人,許多事,看見過很多因為生活不順而選擇放棄自己夢想的人。我也時常遇到這種想要放棄的時刻,但每當此時,我都會想起桃花源村,我希望那個安靜而又祥和的地方是現實,而不是作者的一個幻想。於是我把這座令人安詳的小山村放在了自己的心中,我告訴自己,只要心裏有桃花村,那麼桃花村便每個地方都是。每當想到這個時候,我總會堅持自己的夢想,向着美好的生活去努力。

  桃花源村的樸實着實令所有人嚮往,在我們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不能被現實打敗,即使心裏再難受,也不要忘了像陶淵明一樣,心裏裝有一個桃花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讓桃花村的美麗永遠在我們心中,讓桃花源的桃花永遠在我們心中盛放。

  篇24:桃花源記讀後感

  我最近重讀陶淵明的一首詩《桃花源記》:“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人生之塵在風中漫遊,經歷了磨難,已經不是原來的生命。這首詩,看起來平淡,其實深刻,人生的漂泊不可測,人人都會有體驗,尤其是在動盪不安的年代。有過漂泊曲折的經歷,生命已經非原來的樣子。這首詩,表達的是陶淵明當時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悲涼沉鬱,但是最後四句,流傳最廣:“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卻頗有生趣。人生的曲折磨難,並沒有使詩人失去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歡樂,是和鄉親鄰里聚會飲酒,這是平凡世俗的樂趣,陶淵明在很多詩中作過描繪,譬如:“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都是提醒人們,要及時行樂,生命如此短促,人生如此匆忙。那麼,活着就趕緊做自己以為快樂的事情。

  這樣的人生目標,對現代人來説,是不可思議的。但在陶淵明的時代,卻是一種美好的理想,他的《桃花源記》正是對這種理想的生動描繪。

  我想,現代人將這四句詩單列,作為一首惜時勵志的詩,其實也沒有違背陶淵明的本意。惜時,古今如一。勵志,內容發生了變化,以古人之詩,勵今人之志,有何不可呢?

  篇25:桃花源記讀後感

  有一位千古文人叫做陶淵明。有一位武陵人,捕魚為業。

  有一個地方叫做桃花源,有一個心願叫做留下來。

  你是否還有時間,可以再一次不厭其煩地容我講述一遍《桃花源記》的故事?漁人來到這亦真亦假的世界,來到這如夢如幻的地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中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在這裏,他過上了一種在那戰亂紛飛的境地,永遠無法奢望的理想生活。桃花隨風凌舞,一片片的花瓣輕點舞步,沾濕了他的肩頭,也沾濕了他的心房,只不過,他卻沒有發現。

  只待離開,才開始醒悟。源中老人苦苦相勸,“不足為外人道也”他卻始終忍不住和其他人説,人們只當他發夢。在賦税繁多,顛沛流離的日子裏,人們早已失去了夢想,那樣美好的一個詞彙,只有被無情的點點啄碎。

  南陽的一位高尚士人也隨他苦苦找尋,最終卻抱憾而終,死前的疑問,對他們兩人而言,何其痛苦,何其悲傷?

  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再走了。與其離開後無盡的悔恨,果斷的選擇留下來,在如此純美的地方,可以擁有一畝田地,一處宅院,捕魚為生。

  有些際遇,其實一生真的只有一次。

  篇26:桃花源記讀後感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深深地將我吸引,陶淵明將桃花源寫成一個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生活圖景。在當時那個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會嚮往光明吧!

  腦海裏浮現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畫面。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裏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祕書攔住陶淵明説:“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説你的壞話。”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歎一聲説:“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陶淵明讓我震撼。陶淵明雖然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但是他得到了心靈上的解脱。我想這應該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現實社會中多少人為了利益何止是不擇手段。他們也不想想難道有錢就快樂了嗎?如果金錢名利與快樂成正比的話,那陶淵明豈不是一個十足的大笨蛋?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起源於你的心底。其實你在金錢名利中表現出來的,只是你眼中的貪婪。

  有的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鬥角;有的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可以做一個資歷平凡,家庭平凡的人,但是我們決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會選擇平凡但是拒絕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篇27:桃花源記讀後感

  讀完《桃花源記》後,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淵明選擇用淋漓盡致的字句構造了一種安詳、寧靜的環境。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聯翩,彷彿我已身處於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着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是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們又彷彿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陶淵明選擇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間的和平,在當時這個黑暗的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嚮往的一個地方。

  可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現在的社會,自私這些醜陋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侵蝕瞭解類的心靈。甚至一些人產生了片服世界的想法,這些看來無知、可笑的想法,卻塑造了一個醜惡的人。

  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感覺醜陋的思想逐漸籠蓋了湛藍的天空,籠蓋了孩子的笑臉,籠蓋了人類純潔的人靈。

  但是,我們卻不能讓醜陋的思想繼續蔓延下去,我們因努力去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不乾淨的東西排斥出去。而現在的我們,則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糾正生活中不良習慣,要善於與人和平相處,這樣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純潔與和平。

  篇28:桃花源記讀後感

  東晉太元,一個雖沒有秦時赫赫有名,卻依舊戰亂連綿的時代。就連那一個小小的漁夫,都開始思索起來自己的何去何從。以至於平日裏不知走了多少次的路,今日竟迷了路,但有光必有影凡事都有兩面。

  “掩映生姿”——這是漁人見到此景第一個想到的詞。身下是游魚細石伴着片片桃花的溪流,身旁是棵棵桃樹伴着鮮美芳草的兩岸。順着流水桃花漁人繼續往前走,他想要知道這片林子的盡頭是怎樣的。

  而在到了溪水的發源地也就是桃花林的盡頭後,在他找到了一個小山洞並進去之後,他卻突然“人面桃花相映紅”了,當然這不是桃花襯的,而是自己漲紅的臉。因為這裏太像自己的家鄉了——那個沒有戰亂,沒有煩惱,只有一顆顆桑樹,一排排屋舍,老人和小孩都安適愉快的家鄉。

  “如果自己的親鄰都搬來這裏......”還不等他想完,就有人發現了他,在他講完自己的經歷後,便邀他做客。就這樣過幾天,每天在村裏人家做客的漁人把外界的事情告訴了他們,也知道了他們是在秦時來到這裏避難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連他離開的時候村裏人的警告“不足為外人道也”也沒有使他動搖。

  出來之後,找到自己的船,執拗的在離開的路上處處都做上記號。到了郡城找到太守立刻報告了這番經歷。並在太守同意後,親自帶路,可卻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了。只得失望而歸。

  此後連劉子驥這般高潔的隱士都沒有找到,最後憂憂而終。再後來也就漸漸遺忘,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篇29:桃花源記讀後感

  小時候偶爾聽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對詳細內容並不知曉。只是對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嚮往。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中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已經成為世代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他寫這個虛構的故事是為了寄託他對當時現實社會的不滿,和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是個歸隱之士,在寫這篇詩作的時候已經離開塵世過隱居農村生活十餘年了。他出生寒門,少時雖有抱負,卻壯志未酬。他從懂事起就經歷了很多的社會和政治上的變遷和紛擾,社會的偽詐、污穢、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憤懣。他性格耿直,為官清廉,不願卑躬屈氣攀附權貴,因而與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格格不入,後來辭官歸隱田園,過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簡樸生活。

  在陶淵明的筆下,桃花源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作者的手筆簡練易讀,妙筆生花。簡單的幾句話,就生動的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心曠神怡的景象,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悦目,無限的嚮往。《桃花源記》的主體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亂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並由此產生的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作者通過形象地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最後,作者更用懸念的手法,暗示這樣一個完美無瑕的理想境界,是虛無的,只是作者對自由和極樂世界的追求。

  篇30:桃花源記讀後感

  本文乃東晉名士、一代隱士陶淵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聞目睹東晉黑暗動盪的現實,憧憬着一個環境幽雅無戰火煩擾、平等、自由、安寧祥和的人間仙境。於是,借一位武陵漁人忽逢桃花林欲窮其林從口入豁然開朗,一個人間仙境就呈現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擔心從此外人會紛至沓來,打擾他們清靜、幸福的生活,臨別之餘,諄諄叮囑;可不曾想,漁人怎能按捺住內心的狂喜激動?口裏唯唯諾諾,但早已留心,一路細緻的留下記號,立馬回郡報告太守。太守一聽有這麼個好地方,立刻派人隨漁人前去,卻如墮迷宮,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這事馬上載開了。一時間,全國各地人情振奮,人頭攢動,前來尋訪桃花源的人絡繹不絕,卻個個高興而來,失意而歸,根本就找不到所謂的桃林。南陽郡有一位名動天下的讀書人,名叫劉子驥,也聽説了這回事,心想:天降奇寶,唯有德者方可居之。此等仙境,豈是凡夫俗子人人可到的?於是躊躇滿志,想趕往桃花源。哪知這仙境如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找不着了。劉公不甘心,潛心尋訪,但終究入境無門,鬱郁而死。

  列位看官,果真有這麼一處世外桃源而世人遍尋不着嗎?非也,這本是陶老先生杜撰虛構的,當時何來這麼好的寶地?倒是現如今,如這桃花源中人一般的生活享受,已比比皆是了。

  陶先生於亂世中還有這番夢想,很難得。但這夢想,單靠你陶先生是隱不來的。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作結: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peq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