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寺夜遊》評課稿範文

《記承天寺夜遊》評課稿範文

卓皓老師執教《記承天寺夜遊》一課,是一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節課,下面談點個人感受和體會,

卓老師紮實的語文功底和開闊的思維方式,從他的課堂教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他的課堂設計、教學模式也可以看出這位老師既有大語文宏觀教學理念。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突出了一個字,那就是“實”,腳踏實地,實實在在,不矯揉造作,不無病呻吟。不因“作課”而“做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課前備課“實”, “實”在準備充分,導課精彩

卓老師用“神品”導入新課,引出“閒”字,並要求學生用“根據圖片引發聯想”。這個導課新奇、精彩,既切合文中對月色的描述,又為下面理解蘇軾的情趣、突破本課的難點埋下了伏筆。這個導課可以總領本課內容與主旨,高屋建瓴,可見老師課前充分的準備及對文本透徹的理解。

(2)課堂環節“實”, “實”在完整、流暢,訓練有梯度

導入課文後學生自由朗讀、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停頓,而後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形式多樣,卓老師熱情鼓勵,在朗讀中初步感知文本。接着,卓老師教給學生簡單的翻譯方法,讓學生對照註解疏通翻譯,有疑惑處圈點或舉手回答,而後出示幻燈片,落實關鍵詞與重點句。指導與自讀相結合,訓練有梯度,切實把文言詞句理解落到實處。

(3)教學方法“實”, “實”在課文朗讀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方法得當

語文新課標要求:  文言文要以誦讀為基礎。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體味古人的情感。卓老師在導入課文後就讓學生自由朗讀、大聲朗讀、指名讀、齊讀,疏通、翻譯課文學生再讀,思考:蘇軾為什麼夜遊承天寺,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其實文言文的教學要學生在朗讀中慢慢地體會語感,從而達到理解文意的目的,卓老師的這節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範例,陶行知説:課堂教學就要交給學習的法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4)問題設計“實”, “實”在設計巧妙,材料引入靈活

有人曾用“死於章句,廢於清議”來概括現在文言文教學的極端。當教師努力落實文言知識的時候,課堂成了語法分析課;而當教師極力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取向時,教學又有浮於表面之嫌。如何合理處理兩者關係?我認為卓老師在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上設計幾個問題並及時靈活引入材料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1、蘇軾為什麼夜遊承天寺並及時介紹相關寫作背景;2、為什麼作者眼裏只有竹柏並及時引入竹柏的象徵義。3、何謂“閒人”你是如何理解“閒人”並及時對蘇軾人生遭際及後人的.評價進行引入。如:蘇軾與王安石.司馬光政治鬥爭的史料的引入,歐陽修對蘇軾的評價。問題設計雖少卻很有深度,且給學生切實的幫助,切中關鍵並遊刃有餘。

(5)課堂效果“實”, “實”在時間高效,不面面俱到的,捨得捨棄。

按照傳統的教法,《記承天寺夜遊》的教學點有很多:理解重點詞句:欣賞文中的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心境;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探究“閒人”的內藴……但在45分鐘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駕馭不好課堂給人的感覺就是思路混亂,成了一鍋糨糊。那麼就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來教學,來挖掘。卓老師就是通過探究“閒”的含義,來把握蘇軾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貶謫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複雜的心境,繼而領悟其豁達人生態度。把重點定位在賞析景語,體會情語。思路清晰.條理清楚。

縱觀卓老師的這一節課內容充實、具體,有深度、廣度,教法靈活、得當。雖然讀的時間略長,學生討論的時間略顯侷促,但瑕不掩瑜,這仍然是一節值得學習.探究的好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engtiansi/mk99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