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對挑食幼兒的保育管理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對挑食幼兒的保育管理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我們班的小朋友甲,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孩子大多由奶奶、爺爺負責接送,加上長輩的寵愛,凡事都順着他,小朋友甲逐漸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平時又吃了較多的甜食,因此,一口牙齒都蛀光了,吃起東西來,總是覺得有些牙疼。這樣一來,父母就更嬌縱他了,硬的東西不讓他吃,吃些比較柔軟的食物,如:燉蛋、豆腐等等。

對挑食幼兒的保育管理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保育觀察:

小朋友甲幾乎一到午餐的時光,就坐在位子上發呆。以前不是這樣的,怎樣到了大班,反而會這樣的呢?經過仔細的觀察和詢問,發現某某並不是真的依靠大人,而是不想吃不喜歡的飯菜,借不舒服來轉移保育員的注意力,到達他的目的。我們對大一些的孩子要求是吃完自我的一份飯菜,還要做到"三淨"(即桌子乾淨、地面乾淨、服裝乾淨),而小朋友甲每次都是做不到。所以一到吃飯時光,他就會條件性地反射出吃不下之類的話,要求結束午飯。再加上他的狀況有點特殊,牙齒都蛀光了,一些較硬的菜,他怎樣也咬不動,所以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

對策研究:

幼兒園午餐的飯菜是我們保健老師嚴格分析與精心設計的,有着豐富的營養價值,長期的不吃這個、不吃那個,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是不利的。怎樣才能讓他吃完自我的一份飯菜呢?

1、創設寬鬆的環境。"阿姨,我難受吃不下了。"孩子對午餐象是一種條件的反射。作為保育工作者,就要為孩子創設寬鬆的環境,適當為孩子減少飯菜的量,以穩定幼兒的情緒。

2、及時鼓勵、要求。"我們少吃一點,好嗎?吃完了獎勵一顆五角星。"當聽到我的回答時,孩子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我並不勉強他吃完飯菜,只是提一些簡單的要求,"嚐嚐這道菜好嗎?";"再吃一半行嗎?"等等,以幫忙孩子逐步過渡。一開始,保育員給他較少的飯和菜,逐步增加飯菜的量。每次,當他吃完自我的一份飯菜時,我都及時地給予鼓勵,"這天,你進步了","你的本領真大!"。

3、與家長聯繫。我和班主任老師一齊和甲的'父母取得聯繫,一方面請家長帶孩子去治療牙齒;另一方面,讓孩子逐步吃較硬的食物。不要在孩子沒吃之前就説:"這個東西你咬不動的,別吃了"或者"吃不完就不要吃了"等,從而無意中會使孩子構成不肯吃菜或不肯吃肉的主觀意識。除此之外,還要讓孩子慢慢地嘗試吃一些較硬的食物和他不喜歡吃的食物,避免操之過急。

4、同伴影響,建立自信。在幼兒園裏,我們為甲調整座位,在他周圍安排了一些吃飯較快的孩子,而且飯量較大,這樣甲看到別人吃得這麼香,他的食慾也上去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給他較少的飯菜,讓他成功地吃完自我的一份飯菜,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根據他的實際狀況,逐步地增加孩子的飯菜量。

總之,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甲的吃飯問題總算有了較大的改變。在幼兒園裏,他不再是一到吃飯時光坐着不動,或者是哪裏不舒服就不吃了,而是能夠去嘗試了。甲的爸爸媽媽也説:"孩子的進步真大,在家不是一向吃鬆軟的食物了,硬的食物也在慢慢地吃了。"

當我看到孩子的體質逐步增強,孩子的笑容更加燦爛,我也情緒舒暢。我感到,我們做保育員的就是要配合老師做好保教工作,就是要讓孩子吃好、睡好、玩好、長好,我們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knnj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