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史鐵生《我與地壇》閲讀練習及答案

史鐵生《我與地壇》閲讀練習及答案

史鐵生《我與地壇》閲讀練習及答案1

①設若有一位園神,他一定早已注意到了,這麼多年我在這園裏坐着,有時候是輕鬆快樂的,有時候是沉鬱苦悶的,有時候優哉遊哉,有時候棲惶落寞,有時候平靜而且自信,有時候又軟弱,又迷茫。其實總共只有三個問題交替着來騷擾我,來陪伴我。第一個是要不要去死?第二個是為什麼活?第三個,我幹嘛要寫作?

史鐵生《我與地壇》閲讀練習及答案

②現在讓我看看,它們迄今都是怎樣編織在一起的吧。

③你説,你看穿了死是一件無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便決定活下去試試?是的,至少這是很關健的因素。為什麼要活下去試試呢?好像僅僅是因為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腿反正是完了,一切彷彿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試一試不會額外再有什麼損失。説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呢是不是?我説過,這一來我輕鬆多了,自由多了。為什麼要寫作呢?作家是兩個被人看重的字,這誰都知道。為了讓那個躲在園子深處坐輪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別人眼裏也稍微有點光彩,在眾人眼裏也能有個位置,哪怕那時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説得過去了,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想,這不用保密,這些現在不用保密了。

④我帶着本子和筆,到園中找一個最不為人打擾的角落,偷偷地寫。要是有人走過來,我就把本子合上把筆叼在嘴裏。我怕寫不成反落得尷尬。我很要面子。可是你寫成了,而且發表了。人家説我寫的還不壞,他們甚至説:真沒想到你寫得這麼好:我心説你們沒想到的事還多着呢。我確實有整整一宿高興得沒閤眼。結果你又發表了幾篇,並且出了一點小名,可這時你越來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覺得自己活得像個人質,剛剛有點像個人了卻又過了頭,像個人質,被一個什麼陰謀抓了來當人質,不定哪天被處決,不定哪天就完蛋。你擔心要不了多久你就會文思枯竭,那樣你就又完了。憑什麼我總能寫出小説來呢?憑什麼那些適合作小説的生活素材就總能送到一個截癱者跟前來呢?人家滿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險,而我坐在這園子裏憑什麼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寫呢?你又想到死了。我想見好就收吧。當一名人質實在是太累了太緊張了,太朝不保夕了。我為寫作而活下來,要是寫作到底不是我應該乾的事,我想我再活下去是不是太冒傻氣了?你這麼想着你卻還在絞盡腦汁地想寫。恐慌日甚一日,隨時可能完蛋的感覺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我想人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的好,不如壓根兒沒有這個世界的好。可你並沒有去死。我又想到那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可是不必着急的事並不證明是一件必要拖延的事呀?你總是決定活下來,這説明什麼?是的,我還是想活。人為什麼活着?因為人想活着,説到底是這麼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慾望。可我不怕死,有時候我真的不怕死。有時候,一説對了。不怕死和想去死是兩回事,有時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來就不怕死的人是沒有的。我有時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於不想活呀?可我為什麼還想活呢?因為你還想得到點什麼、你覺得你還是可以得到點什麼的,比如説愛情,比如説,價值之類,人真正的名字叫慾望。這不對嗎?我不該得到點什麼嗎?沒説不該。可我為什麼活得恐慌,就像個人質?後來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錯了,活着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活着。你明白了這一點是在一個挺滑稽的時刻。那天你又説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個朋友勸你:你不能死你還得寫呢,還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寫呢。這時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説:只是因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寫作。或者説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是的,這樣説過之後我竟然不那麼恐慌了。就像你看穿了死之後所得的那份輕鬆?一個人質報復一場陰謀的最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殺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殺死在市場上,那樣我就不用參加搶購題材的風潮了。你還寫嗎?還寫。你真的不得不寫嗎?人都忍不住要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擔心你會枯竭了?我不知道,不過我想,活着的問題在死前是完不了的。

⑤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個人質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麼可能自由呢?別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慾望。所以您得知道,消滅恐慌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慾望。可是我還知道,消滅人性的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消滅慾望。那麼,是消滅慾望同時也消滅恐慌呢?還是保留慾望同時也保留人生

⑥我在這園子裏坐着,我聽見園神告訴我,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一個人質。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黴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台太近了。我在這園子裏坐着,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説: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節選自史鐵生《我與地壇》第六節,有刪改)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四段人稱變換,既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增加親切感,又便於感情交流,增強抒情性。

B、節選部分在內容上以思辨為主,語言雋永而富有哲理給人啟迪,令人回味無窮。

C、選文多用設問修辭手法,能夠深刻地表達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並引起讀者的深思。

D、作者不幸致殘,十分苦悶,命運不斷捉弄,如此生命體驗,因而言辭激烈,憤慨不平。

5、請結合文章內容,理解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1)罪孽:__________

(2)福祉:___________

6、結合全文及自身體會,回答作者在開頭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答案】

4、D

5、

(1)罪孽是指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活着。對於作者而言,只是因為活着,才不得不寫作;或者説只是因為還想活下去,才不得不寫作。

(2)福祉是指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對於作者而言,自己雖然身處輪椅,是一個身體傷殘的人,但卻能通過寫作,在別人眼裏也稍微有點光彩在眾人眼裏也能有個位置。

6、

①作者認為:僅僅是因為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腿反正是完了,一切彷彿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試—試不會額外再有什麼損失,説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讓作者活下去的是寫作,通過寫作,作者有朝一日在別人眼裏也稍微有點光彩,在眾人眼裏也能有個位置。

②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不能因個人的——點挫折而捨棄生命。活着是對生命本身保持一種敬畏和尊重;活着是對生命過程的幸福體驗和快樂享受。

史鐵生《我與地壇》閲讀練習及答案2

①我在好幾篇小説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遊業還沒有開展,園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

②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説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着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裏,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着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着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④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正如我在一篇小説中所説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⑤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在那篇小説中寫道:“園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們從園中穿過,園子裏活躍一陣,過後便沉寂下來。”“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蔭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權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麼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蜕,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這些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⑥除去幾座殿堂我無法進去,除去那座祭壇我不能上去而只能從各個角度張望它,地壇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什麼時間,我都在這園子裏呆過。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2.作者在文中多次寫到地壇,地壇有何特點?結合文本內容簡要概括。

3.第②段中用了“緣分”和“宿命”,要突出表達的意思是:_______

4.第③段劃線句可以改成“古殿檐頭浮誇的玻璃已經剝蝕,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已經淡褪,一段段高牆坍圮了,玉砌雕欄散落了”,句子結構從動賓結構變成了主謂結構。請比較兩種表達的不同效果。

原句:

改句:

5.第⑤段對地壇園內的景物描寫及其細膩傳神,請列舉一例作賞析。

6.下列有關本文的説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A.本文通篇採用概述式的筆法,介紹地壇中的'代表性建築和景物。

B.夕陽殘照地壇的斷壁頹垣,時間的偉力、歲月的無情令人無奈。

C.本文融敍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思想深刻,情味濃郁。

D.最後寫作者明白了“死”的道理:死是必然的,死沒什麼可怕的。

答案:

2.①古老滄桑;②寧靜;③荒涼破敗;④雖荒蕪卻不衰敗;富於生機。

3.“緣分”和“宿命”強調了作者的個體生命和地壇緊緊相聯。

4.原句用動賓結構,把地壇擬人化了,也讓地壇變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地壇雖然外觀衰敗,內在卻在經歷了風雨的剝蝕之後格外深沉又活力,讓人精神為之振奮;

改句用主謂結構,突出描寫的是飽受風雨剝蝕後的地壇的衰敗景象,讓人為之喟歎。

5.示例:“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運用比喻手法,把小蜜蜂比作小霧,比喻形象精準又新穎奇特。用“小霧”比喻,突出了小蜜蜂的輕盈靈動、生命活力。小蜜蜂讓荒蕪的園子生意盎然,也讓作者荒蕪的心靈變得輕鬆愜意。

6.C

【分析】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本所描寫的地壇的特點:(1)古老滄桑。園子“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歷盡滄桑,建築剝蝕坍圮甚至散落。

(2)寧靜。“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無人看管”“一個寧靜的去處”,更因“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以動襯靜,表現地壇的靜。

(3)荒蕪但並不衰敗,充滿生機。“荒蕪”體現在:園子歷盡了四百多年的滄桑:琉璃剝蝕,硃紅淡褪,高牆坍圮,雕欄散落,古柏蒼幽,野草荒藤茂盛;“不衰敗”體現在:如一朵小霧停在半空的蜂兒,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的螞蟻,支開翅膀升空的飄蟲,脱蜕而去的蟬,摔開萬道金光的露水,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的生機盎然畫面。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

“緣分”本指一種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連結;是某種必然存在相遇的機會和可能。從文中“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着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可知,我的生活總是和地壇相連,歷經幾十年非但沒有遠離,反而越來越近,不得不讓人感覺地壇和我緣分之深。

“宿命”本指人生中早已註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禍福、貧富貴賤等。在文中要表達的意思是地壇一直存在於我的生活和生命中,彷彿四百年前就已註定,它在那裏好像就是為了等我,我必然能與它相遇。

作者用這兩個詞想突出表達的是地壇和自己有着緊密的關聯,它見證着我個人的命運和生活,是我的精神家園。

4.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原句“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的主語是“它”(地壇),使用了四個動賓短語,把地壇擬人化,賦予它人特有的動作和力量,主宰着園中的一切。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園子裏建築、景物雖看去荒蕪滄桑,生機卻無處不在。

改句“古殿檐頭浮誇的玻璃已經剝蝕,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已經淡褪,一段段高牆坍圮了,玉砌雕欄散落了”,句式變成主謂句,主語分別為“玻璃”“硃紅”“高牆”“玉砌雕欄”,突出描寫的是歷經滄桑歲月後的荒蕪破敗景象。相比原句,改句失去了“藴藏無限生機”的內涵,不如原文更生動,更能貼近主題思想。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景物描寫的能力。

如“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運用擬人手法,將螞蟻和瓢蟲人格化,説它們“想透了什麼”“不耐煩了”“累了祈禱”,形象寫出了小昆蟲的突然掉頭離開的動作形態,靈動輕盈,富有情趣,生動可愛。也傳達出作者感受到小生命的活潑而發自內心的愉悦之情。

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的能力。

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採用概述式的筆法”錯誤,文中有不少細節描寫,如對園中景物的描寫“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

B.“令人無奈”錯誤。時間歲月雖無情,古園荒蕪卻不衰敗。從無處不在的生命景緻中作者看到了生機,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古園讓他戰勝了突如其來的不幸帶來的恐懼與頹廢,實現了人生的突圍。

D.“明白了‘死’的道理”錯誤。最後是寫作者明白了“活”(或者叫“出生”)的道理:“一個人,出生了”“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而且“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每個人都得面對由生到死的過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所以“死”沒什麼可怕的,順其自然,讓自己活出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C.文中敍述了自己和地壇的不解緣分,細緻描寫了地壇的荒蕪卻不衰敗的景象,抒發了自己對古園的精神依戀,更談及生命的力量等哲理話題。所以“融敍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思想深刻,情味濃郁”。

故選C。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k8982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