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檀道濟》閲讀答案與翻譯

《檀道濟》閲讀答案與翻譯

《檀道濟》閲讀答案與翻譯

《檀道濟》閲讀答案與翻譯

檀道濟,高平金鄉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喪備禮,奉兄姊以和謹稱。宋武帝建義,道濟與兄韶、祗等從平京城,俱參武帝建武將軍事。累遷太尉參軍,封作唐縣男①。

義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濟為前鋒,所至望風降服,徑進洛陽。議者謂所獲俘囚。應悉戮以為京觀。道濟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於是中原感悦,歸者甚眾。長安平,以為琅邪內史。

元嘉八年,到彥之②侵魏,已平河南,復失之。道濟都督征討諸軍事,北略地,轉戰至濟上。魏軍盛,遂克滑台。道濟時與魏軍三十餘戰多捷,軍至歷城,以資運竭乃還。時人降魏者具説糧食已罄,於是士卒憂懼,莫有固志。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及旦,魏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追,以降者妄,斬以徇。

時道濟兵寡弱,軍中大懼。道濟乃命軍士悉甲,身白服乘輿,徐出外圍。魏軍懼有伏,不敢逼,乃歸。道濟雖不克定河南,全軍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憚之,圖之以禳鬼③。還,進位司空,鎮尋陽④。

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並經百戰,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時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馬仲達⑤也。

文帝寢疾累年,屢經危殆,領軍劉湛貪執朝政,慮道濟為異説,又彭城王義康亦慮宮車晏駕,道濟不復可制。十二年,上疾篤,會魏軍南伐,召道濟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勛,道家所忌,今無事相召,禍其至矣。及至,上已間。十三年春,將遣還鎮,下渚未發,有似鶴鳥集船悲鳴。會上疾動,義康矯詔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給事黃門侍郎植、司徒從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徵北主簿承伯、祕書郎中尊等八人並誅。時人歌曰:可憐白浮鳩,抹殺檀江州。

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脱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魏人聞之,皆曰道濟已死,吳子輩不足復憚。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馬長江之志。

文帝問殷景仁曰:誰可繼道濟?答曰:道濟以累有戰功,故致威名,餘但未任耳。帝曰:不然,昔李廣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後繼者復有幾人?二十七年,魏軍至瓜步,文帝登石頭城望,甚有憂色。歎曰:若道濟在,豈至此! (選自《南史·卷十五》,有刪節)

【注】①作唐縣男;作唐,縣名;縣男,爵號。②到彥之:南朝時宋的將領。③禳鬼:驅除鬼神。④尋陽:地名,即江州。⑤司馬仲達:人名,三國時魏國的司馬懿。

9.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伐罪吊人,正在今日 吊:捆綁,捉拿

B.北略地,轉戰至濟上 略:奪取,攻佔

C.以降者妄,斬以徇 徇:巡行示眾

D.全軍而反,雄名大振 全:保全,使完整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資運竭乃還 申之以孝悌之義

B.今無事相召,禍其至矣 其皆出於此乎

C.皆釋而遣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D.乃脱幘投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現檀道濟卓越的軍事才能的一項是

①道濟為前鋒,徑進洛陽 ②所獲俘囚,應悉戮以為京觀

③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 ④軍士悉甲,身白服乘輿,徐出外圍

⑤魏甚憚之,圖之以禳鬼 ⑥若道濟在,豈至此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2.下面對原文的.敍述和分析,不正確的的一項是:

A.當年檀道濟和他的兩個哥哥曾經跟隨宋武帝劉裕平定京城,都參與武帝的軍事活動,檀道濟在軍中多次得到提拔封賞。

B.武帝攻佔洛陽後,檀道濟反對屠殺戰俘,建議釋放俘虜並遣送他們回家。此舉深得人心,很多人都願歸降武帝。

C.檀道濟威名顯赫,被權臣劉湛、義康視為心腹之患。義康假託文帝之命召檀道濟入朝參加祭祀活動,並藉機將其殺害。

D.檀道濟被收監後,非常氣憤,一會就喝掉一斛酒,將頭巾扔在地上,並預言:魏人一定會先攻破萬里長城,然後長驅直入。

標籤: 檀道濟 閲讀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dvw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