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閲讀答案和原文翻譯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閲讀答案和原文翻譯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洪武十八年進士。授監察御史。時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謫戍,賜嘗奉命於龍江編次行伍。方暑,諸囚憊甚。賜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飲食,病者與醫藥,多所全活。秩滿當遷,湖廣佈政司參議闕,命賜與檢討吳文為之。二人協心劃弊,民以寧輯,苗、獠畏懷。母喪,去。服除,改北平參議,事成祖甚謹。復坐累謫戍安東屯。及惠帝即位,成祖及楚王楨皆舉賜為長史。不許,召為工部尚書。燕兵起,督河南軍扼燕。成祖入京師,李景隆訐賜罪亞齊、黃。逮至,帝曰:“吾於汝何如,乃相背耶?”賜曰:“盡臣職耳。”帝笑釋之,授刑部尚書。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閲讀答案和原文翻譯

永樂元年,劾都督孫嶽擅毀太祖所建寺,詔安置海南。嶽,建文時守鳳陽,嘗毀寺材,修戰艦以御燕軍,燕知其有備,取他道南下,故賜劾之。二年劾李景隆陰養亡命,謀不軌。又與陳瑛同劾耿炳文僭侈,炳文自經死。皆揣帝意所惡者。祁陽教諭康孔高朝京師還,枉道省母,會母疾,留侍九月不行。賜請逮問孔高,罪當杖。帝曰:“母子暌數年,一旦相見難遽舍,況有疾,可矜也。”命復其官。

年秋,代李至剛為禮部尚書。四年正月,西域貢佛舍利,賜因請釋囚。帝曰:“樑武、元順溺佛教,有罪者不刑,紀綱大壞,此豈可效!”是年六月朔,日當食,陰雲不見,賜請賀。不許。賜言“宋盛時嘗行之。”帝曰:“天下大矣,京師不見,如天下見之何?”卒不許。

賜為人頗和厚,然不識大體,帝意輕之。為同官趙羾所間,六年六月憂悸卒。帝疑其自盡。楊士奇曰:“賜有疾數日,惶懼不敢求退。昨立右順門,力不支仆地,口鼻有噓無吸。”語未竟,帝曰:“微汝言,幾誤疑賜。賜固善人,才短耳。”命予葬祭。洪熙元年贈太子少保,諡文安。

(選自《明史列傳第三十九》,有刪改)

注:①貤:通“移”,轉移;轉贈。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景隆訐賜罪亞齊、黃 訐:揭發

B 炳文自經死 經:上吊

C.民以寧輯,苗、獠畏懷 輯:和睦

D.枉道省母 枉:違背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鄭賜“不識大體”的一組是( )(3分)

①母喪,去 ②吾於汝何如,乃相背耶

③賜請逮問孔高,罪當杖 ④西域貢佛舍利,賜因請釋囚

⑤賜言:“宋盛時嘗行之。” ⑥賜有疾數日,惶懼不敢求退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鄭賜為人和厚。在安排因罪被貶戍邊的人員過程中,鄭賜給他們卸去刑具,讓他們在租來的房屋中休息,賙濟他們飲食,病者問醫問藥,使很多人活了下來。

B.鄭賜做地方官小有成績,很得民心。湖廣佈政司參議一職空缺,朝廷命鄭賜擔任,他傾力除弊,百姓得以安居,苗、僚部族也心懷敬服。

C.鄭賜做事喜歡揣摩皇帝心思。鄭賜先彈劾孫嶽擅自損毀太祖修建的寺廟,後彈劾李景隆暗中收養亡命之徒,圖謀不軌,又與陳瑛彈劾耿炳文超越本分。

D.鄭賜遇事膽小,憂悸而死。他被同僚趙羾離間,病了多天,心裏害怕而不敢要求退下,站在右順門,因力不支倒地而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母子暌數年,一旦相見難遽舍,況有疾,可矜也。

(2)帝曰:“微汝言,幾誤疑賜。賜固善人,才短耳。”

參考答案:

4.D 5.B 6.B

7.(1)母子分別數年,一旦相見難以馬上分離,何況母親又有病,值得同情。(關鍵詞“睽”

“遽”“矜”的翻譯各1分,句意通暢2分)

(2)皇上説:“沒有你的話,朕幾乎錯誤地懷疑了鄭賜,鄭賜固然是好人,只是才能不足罷了。”(關鍵詞“微”“固”“短”的翻譯各1分,句意通暢2分)

文言譯文: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洪武十八年進士。任命為監察御史。當時天下郡邑的輔吏大多是因為有罪被貶充軍的,鄭賜曾經奉命在龍江整編軍隊。正是夏天炎熱的時候,囚徒十分疲憊。鄭賜解開他們的刑具,讓他們進入房間休息,給他們周全的食物和飲水,生病的人給與醫藥,很多人得以存活。任期滿了應當升遷,湖廣佈政司參議空缺,任命鄭賜和檢討吳文任此官職。二人同心協力,去除弊端,民眾得以安定和睦,少數民族對他們敬畏和感激。母親去世服喪,離職。服滿後,改任北平參議,服侍成祖(當時是燕王)很嚴謹。後來被別人連累充軍安東屯。等到惠帝即位,燕王朱棣及楚王朱楨都舉薦鄭賜為長史。建文帝不許,召回朝庭為工部尚書。燕王起兵“靖難”,鄭賜河南督軍抵抗燕兵。成祖攻入南京,李景隆揭發鄭賜的罪不亞於齊泰、黃子澄。抓到成祖面前,成祖説:“我對你怎麼樣,為什麼背叛我?” 鄭賜説:“盡我做為臣子的職責。”成祖笑着釋放了他,任他為刑部尚書。

永樂元年,彈劾都督孫嶽擅自毀壞太祖所建的寺廟,下詣貶孫嶽去海南。孫嶽,建文時防守鳳陽,曾經拆寺院的木材,修戰艦來防禦燕軍,燕王知道他有了防備,從其他的道路南下,所鄭賜弱劾他。永樂二年彈劾李景隆私下豢養死士,圖謀不軌。又與陳瑛共同彈劾耿炳文超越本分,奢侈過度,炳文上吊自殺。這些都是揣摩成祖的心意所厭惡的人。祁陽教諭康孔高到京師晉見皇帝后回任所,繞道看望母親。恰逢母親生病,留下侍奉母親,九個月沒有到任。鄭賜請求逮捕審問康孔高,處以杖刑之罪。明成祖説:“母子分別幾年,一旦相見難以立即離開,何況母親有病,值得同情啊。”下詔恢復了他的官職。

永樂三年秋天,代替李至剛為禮部尚書。四年正月,西域進貢佛舍利,鄭賜因此請求釋放囚犯。皇帝説:“樑武、元順沉溺於佛教,有罪的人不處罰,法紀受到很大的破壞,這哪是能效仿的!”當年六月初,應發生日食,但天上連塊陰雲也沒有,鄭賜請求慶賀。皇帝不許。鄭賜説:“宋朝興盛時曾經這麼做過。”皇帝説:“天下太大了,京城不出現日食,天下哪兒都沒出現嗎?”終於沒有同意。

鄭賜為人很和順忠厚,但是不識大體,明成祖心中輕視他。鄭賜被同朝為官的趙羾離間,永樂六年六月因為憂慮害怕而死。明成祖疑心他自殺。楊士奇説:“鄭賜生病已經幾天了,內心恐懼害怕而不敢請假。昨天站在右順門,因體力不能支持倒在地上,口鼻中只有出氣沒有吸氣。”話未説完,明成祖説:“沒有你的話,我差一點兒錯誤地懷疑鄭賜。鄭賜確實是一個善良的人,只是才能差一些。”下令埋葬祭祀。鄭賜在洪熙元年被追贈為太子少保,諡號文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dlve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