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馬説》文言文閲讀答案

《馬説》文言文閲讀答案

《馬説》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原為韓愈所作《雜説》的第四篇,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下面給大家蒐集整理了《口技》文言文課後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説》文言文閲讀答案

《馬説》文言文閲讀答案

一、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

(1)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2)安求其能千里也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執策而臨之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段中畫線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譯文:

3、在作者看來,“伯樂”與“千里馬”哪個更重要?為什麼?(4分)

答: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對“千里馬”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參考答案】

1、(1)受屈辱 (2)怎麼 (3)通“飼”,餵養 (4)名“馬鞭子”

2、駕馭(鞭打)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餵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3、伯樂更重要。(1分)因為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或者:因為沒有伯樂,千里馬也就被埋沒了。)(2分)

4、為“千里馬”的被埋沒鳴不平。(或:為‘‘千里馬’’得不到應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二、閲讀《馬説》,完成文後各題: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55.5分)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1)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 (2)才美不外見( )

(3)策之不以其道( ) (4)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作者把千里馬不能千里歸罪於食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2分)

4、伯樂和千里馬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誰更重要?請暢談你的.看法?可舉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3分)

【參考答案】

1、(1)只是 (2)通“現”,顯現 (3)鞭打 (4)通曉,明白

2、(1)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3、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認為千里馬自身素質更重要。千里馬應具備自我推銷能力,不應一味等待伯樂賞識,應主動尋找機會。

4、如:我認為千里馬更重要。因為社會發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馬正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試想如果沒有愛迪生髮明電燈,我們尋找光明的眼睛不知還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沒有那些羣策羣力合力的科學家,我們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奧祕。

標籤: 馬説 閲讀 文言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2prn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