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活動課實踐論(網友來稿)

活動課實踐論(網友來稿)

吳申道  

研究性學習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國際社會比較普遍認同和實施的一種新的課程。2000年,國家教育部頒佈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稿),已明確將研究性學習與學工、學農、學軍、勞動技術以及社會服務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社會實踐”課程,列為高中學生必修課程。

語文是研究性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開展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一個尚待開發的新領域,本文就這一問題作一個探討。

一、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什麼是語文研究性學習呢?指學生在語文學科領域和現實生活情境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培養學習態度和研究意識的一種學習方法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研究必性學習關心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研究性學習也講方法,但它較少強調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而更關注培養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關鍵是學生能否對所學的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説,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正是如此,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突出特徵就是堅持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自由選題、自主探究和自由創造”。

(1)重自主。語文研究性學習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學生學習什麼內容,採用什麼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全由學生自己做主,老師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給學生做指導,提看法,完全不受老師的興趣、愛好、視野的限制。學生想研究《紅樓夢》的人物,有這一愛好的同學可以組成一組,開展研究。對本地方言有興趣的同學,又可組成一組,到各地收集素材,積累資料。研究性學習自主就自主在學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和確定研究學習的內容,可以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研究方式。可以説整個研究小課題的內容、方式、進度、實施地點、表現形式等都取決於學生個人的努力。

(2)重過程。語文研究性學習重在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製作成果。它可以是一個方案設計, 一個廣告創意,提出一種新見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否掌握了具體知識和技能並不重要,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習的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也就是學習過程的本身也就是所追求的結果。比如説,《鴻門宴》第六自然段中當劉邦逃脱,張良入謝獻璧時,憤怒的范增接過玉斗扔到地上,撥劍擊破玉斗,説:“唉!豎子,不足以謀!”教材的註釋是:“罵人的話,相當於'小子',這裏指項羽和項伯”如果説學生能提出問題,認為這種説法不妥,通過查閲資料,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小論文,即使結論不一定正確,它同樣有存在的價值。

(3)重應用。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可以分為三個層次,A、概念學習。通過概念瞭解事物的性質。B、規則學習,懂得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C問題解決學習,運用概念和規則來解決問題。研究性學習主要是第三層次的學習。其主要目的是發展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它與一般性學習的主要區別。如果説學生想做一個評論家,洞察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必須以語文為基礎,及時地選取反映新動向的重大國際事件作為評論對象,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熊熊燃燒了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火,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布什當選為美國總統後,布什政府對外政策有何新的動向?這些都在運用已有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通過研究可以提高學生的實用能力。

(4)重開放。語文研究性學習呈開放學習態勢。由於研究性學習形式的改變,學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學生定會在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這種開放性、改變的還不僅僅是學習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學生可以到社會中去搜集民間故事,可以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可以到圖書館去查閲資料,研究自己喜歡探討的問題。可以到網絡上讀書,找自己需要的資料。總之,未來的學習方式將會有重大的變化。

5、重問題。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他們感興趣的天空專題,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可以説“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pd9gr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