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中學生如何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網友來稿)

中學生如何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網友來稿)

孟祥友

中學生如何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網友來稿)

中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可以從自己興趣出發,提出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從自己學習的學科出發,提出一些學習中自己較困難的問題;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出發,提出自己觀察到的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問題。研究課題就是針對某一領域中具有普遍意義的特定問題,有明確而集中的研究範圍、目的和任務的問題。要使問題轉化為課題,我們先要對課題的選題原則要有所瞭解。一般説,選題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科學性

所選的課題必須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事實基礎,要符合人類認識和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如果所選的課題在方向上發生差錯,那麼,不論你有多大的聰明才智,仍會遭到失敗。

(2)創新性

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認識前人還沒有認識或沒有充分認識的規律,這就要求研究的課題要有一定程度的獨創性和新穎性。創新包括:①理論、觀點上的創新;②方法上的創新;③應用上的創新,在低層次上重複別人已經進行過的研究,就會缺乏新意,研究的價值也就不高。 但是,我們還應當看到,科學研究又是在前人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總要有所繼承,有所借鑑。創新也並不是要求一切都是獨創的,更不能要求同學們去開闢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提出一個別人還沒有研究過的課題,這是創新;用與別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進行研究一個已經研究過的課題,這也是創新;將一種理論、一個觀點首次應用到實際中去,這是創新;將已經在某一領域得到應用的理論、觀點、方法和手段,應用到新的領域中去,也是創新。

(3)可行性

這條原則要求學生,在選題時一定要充分考慮課題研究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要從自己已有的所學知識水平、自身積累的經驗、興趣愛好、時間和精力及與其他人的配合等實際情況出發,選擇自己通過努力可以獲得成功的課題。

貫徹這條原則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一是大和小的關係。作為中學生不能一味求大,小看小課題,忽視小課題的研究,有的小課題的研究往往也會有很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中學生宜從小課題開始。

二是難和易的關係。難的課題往往比較有價值,但難度大的課題對研究者主觀和客觀條件的要求高,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更多的精力,而且容易因久攻不克,失去信心,導致半途而廢。

對於中學生來説,選擇較小的課題,選擇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課題進行研究應該説是比較合適的。

知道了選取問題的原則,接下來我們談談如何從眾多的問題中,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課題。

1.進行問題的分類

(1)根據問題回答的要求可以把問題分為"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辦"

①"是什麼"的問題一般屬於基礎知識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到圖書館查找教科書和科普讀物類書籍找到答案。這種問題的解決一般比較簡單,通常可以通過撰寫讀書報告的研究形式來完成。例如,"大氣污染的原因與防治"、"區域範圍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廢電池的危害、回收和利用"等都屬於這類問題。

②"為什麼"的問題是屬於比較深一層次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根據問題設計研究方案或查閲資料,然後通過對資料和實驗數據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土壤中某些元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飲茶對人體吸收某些金屬離子和蛋白質影響的初步研究"、"某種固體工業廢物再利用的研究"等。

③"怎麼辦"的.問題屬於決策類的問題。它不僅要回答問題是什麼、為什麼,而且要回答怎麼辦。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綜合地看待問題,做出決策。例如"影響空氣污染指數的因素及對策"等。

(2)根據問題的回答方式分類

①讀書報告類。主要以文獻方法獲取信息,然後彙編成文,如關於克隆技術的研究綜述;毒品的危害;上海因特網的現狀。

②社會調查類。通過調查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如中學生心理健康情況調查;高中生對於"交筆友"現象看法的調查;本地大氣污染情況調查研究。

③觀察記錄類。針對自然現象,不改變條件,堅持進行觀察和記錄,並運用觀察的現象和數據來回答問題。如螞蟻如何建巢;幼蟲如何發育。

④參觀訪談類。參觀訪談法,通過參觀一些特殊場所,與相關人員進行訪談從而獲得信息,回答問題。如電視廣告對市民的影響;中學生看營養盒飯。

⑤實驗研究類。通過改變受控條件進行實驗,從而獲得實驗數據、現象和結果,解決問題。如土壤中某些元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飲茶對人體吸收某些金屬離子和蛋白質影響的初步研究、某種固體工業廢物再利用的研究、常見桔、梨類水果營養成分的分析和研究。

⑥設計製作類。根據自己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發明和製作一些模型或實物。如太陽能--風能通用收集裝置的設計和製作;簡易高空摘果器;鞋的除臭裝置的設計。

2.完善問題的陳述

對於第一次參加課題研究的學生來説,其提出的問題在研究對象、研究範圍和研究的目的等方面往往會模糊不清,使課題的開展就顯得較為困難。因此,必須根據選擇課題的原則,問題的分類,對問題的陳述進行完善,使一般的問題陳述變為課題的陳述方式。課題的陳述一般有以下規則:

①問題的陳述必須能為課題的研究指明足夠明確的重點和方向,人們從題目中可以立刻了解到你所研究的重點是什麼,你的研究方向是什麼。

②陳述應該簡潔明瞭,並確定研究活動的關鍵內容。 '

③陳述問題可以來用敍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採用問題形式。例如,"垃圾的回收和利用"。這個陳述中課題研究的重點和方向就顯得不明確,如果改為"城市垃圾的回收和利用",雖然比前一個的陳述有所明確,但"垃圾"的範圍表述還不夠明確,所以,還可以把這一課題進一步明確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學校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在課題的陳述中,一般採用敍述的形式,常見的課題在名稱中應儘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的方法。如在"水的酸鹼性對熱帶魚的生理影響實驗研究"這個課題的表述中,研究對象是熱帶魚,研究問題是水的酸鹼性的影響,研究方法是實驗研究。但在實際的研究中,課題的陳述由於課題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的對象不同,研究的要求不同,因此,課題的陳述對上面的三點可以靈活運用。但不論你用什麼樣的陳述,歸根到底,課題的陳述必須清楚。

研究型課程是以“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製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採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

標籤: 來稿 課題 中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mojk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