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關於項鍊教案彙總六篇

關於項鍊教案彙總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項鍊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項鍊教案彙總六篇

項鍊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皮亞傑説過:數概念是幼兒在事物間建立兩種關係的總和,其中的一種就是順序關係,它是幼兒學數學前的準備階段。我在計算區準備了紅片片和綠片片,請幼兒給它們排隊。在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幼兒已會按一定規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規律排序,為此,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遊戲的形式,設計了此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穿珠,貼花片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嘗試有規律排列材料。

2、能手眼協調地進行操作活動;學習按規律説説自己的排列方法。

3、有興趣地參加活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吸管,長紙條,蠟光紙若干;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

1、 出示娃娃,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以娃娃口吻説:“小朋友你們好!我要開一個商店,需要你們幫我加工一批項鍊和腰帶,你們願意幫我嗎?”

(2)出示範例腰帶“我需要這種樣式的腰帶,誰會做?”“這是怎麼做的?”

引導幼兒説出排列規律。

2、 介紹材料,幼兒操作。

(1) 老師:“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這邊一排是做項鍊,那邊是做腰帶的材料;膠棒用完,蓋子要蓋上。做好後送給娃娃,要説:“娃娃,我給你送項鍊了……”

(2)幼兒上位操作,老師指導。

3 、 結束。

“小朋友,謝謝你們,為我們加工了這麼多漂亮的項鍊和腰帶,下次,我再請你們幫我加工好嗎?

課後反思:

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感知規律,讓幼兒增強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難點是再現或再造規律,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在環節設置上,我採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

第一環節我先出示一組有規律的圖形:△△□△△□(小狗)□△△(圖形片的顏色相同),讓幼兒初步感知什麼是規律,什麼叫按規律排序。

然後提問:小狗穿了一串漂亮而整齊的項鍊,可被調皮的小狗擋住了二個,請小朋友猜猜擋住的是二個什麼圖形?為什麼?請他們來説一説是按照什麼規律來排的,為後面的練習進行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變換方式給圖形片排序。

提問:可愛的小狗想變換一種方式來排,排得也要很有規律,可不知道怎麼排,你能幫助它嗎?讓幼兒發現規律,完成練習。

第三環節是完成操作卡上的作業。

教師:(第一條)看看這條項鍊是怎麼排的,有沒有排錯的地方。(一起説:1黃1紅……)

(第二條)這條有點難了,有幾種顏色?(三種)是按怎樣的順序排的?(一起説一遍)

(第三條)這條有幾種顏色?紅的和黃的是怎樣排的?(2紅1黃……)

練習共有三道,難度也是由簡到難,幼兒有了前面的經驗積累,再來做這些練習應該説還是比較容易的,完成的也較好。最後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讓幼兒切實地操作,幼兒能積極地投入鋪路活動中,想出了許多不同的規律來,但是空缺的地方有很多,基本上超過半數的幼兒在前面排放時很正確,但到後面的排放時出現的錯誤,明明是2紅1黃的,結果排出了2黃1紅,有的還空缺漏排。可能我在前面沒有及時指導幼兒做出自我檢查。

項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透過小説描繪的環境,瞭解造成其悲劇的根源。

2.理解曲折的情節、巧妙的佈局對錶現主題的作用。

3.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對主人公瑪蒂爾德作出自己的評價;通過交流,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

1.學習鑑賞瑪蒂爾德這樣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

2.體會本篇小説藝術構思的精巧。

【教學難點】通過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寫作意圖。

【課時安排】2課時。

【預習要求】

1.通讀全文,查字典,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

2.朗讀全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思考並填空(試簡述理由)。

(1)根據我個人的閲讀和理解,這是一篇關於 的小説。

(2)我覺得瑪蒂爾德是一個 的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示例同學們,你們剛才看到的項鍊漂亮嗎?它可以襯托出一個人的美麗高貴,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現在就有這麼一個女人因為一條只值500法郎的假鑽石項鍊,經歷了十年的磨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19世紀法國“短篇小説巨匠”莫泊桑的《項鍊》去探個究竟。

二、作者簡介莫泊桑(1850-1893),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身在一個沒落貴族的家庭。他在農村長大,在大學裏學習法律,後又入伍,戰後,做了九年小職員,這些經歷使他對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有了深刻的認識。1880年,《羊脂球》的發表使莫泊桑一鳴驚人。除了《羊脂球》外,代表作還有短篇小説《我的叔叔于勒》《項鍊》(《首飾》)《一家人》等,長篇小説《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

三、檢查預習由學生提出預習中遇到的生字及注音,生詞及釋義;其他學生有不同看法可提出交流。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結合語境加以判斷。

四、概括內容,熟悉情節出示四幅插圖,請同學用一句話簡要地概括內容。(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讓同學對課文內容有個整體的感受,並能抓住主要情節。)主要情節:借項鍊——丟項鍊——賠項鍊——識項鍊。

五、分析人物形象

1.經過這樣的周折之後,我們的主人公瑪蒂爾德,她的外貌是否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情預測:這個問題不難。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具體的語句加以説明,不要憑印象泛泛而談。)示例:“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因為在婦女,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温柔的性情,就是她們唯一的資格。”……

2.一個原先非常美麗的女人,她的外貌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那麼,她的性格發生變化沒有?(學情預測:這個問題,學生恐怕有不同回答,有的認為有變化,有的認為沒有。教師不必要求學生一次就給出明確回答。先讓學生討論前一天佈置的預習題。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後,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注意要根據文本來推斷。)

3.先請同學來回答昨天佈置的預習題:我覺得瑪蒂爾德是一個 的人。(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應讓學生見仁見智,多方面闡述自己的觀點,充分體現審美主體的獨特個性。學生闡述意見的時候,注意依據文本。)

4.教師小結,回到第二個問題的探討:瑪蒂爾德性格是否發生變化。

小結:從同學們的發言和文本的解讀中我們發現,瑪蒂爾德這個人物形象不是單一的、片面的,她有着愛慕虛榮的一面,但也有誠實守信、勤勞堅強、純潔善良的一面。並且隨着自己命運的改變、生活的波折和磨難,性格中美好的一面越來越凸顯出來。正如我們在文章的結尾所看到的,較之先前,她由注重自己外表轉向更注重自己內心,能夠比較坦然面對自身的現狀。

六、佈置作業

1.閲讀課文,深入思考本文主題,也就是課前佈置的“預習1”。

2.查閲有關《項鍊》的評論。(課後收齊同學的預習作業1,部分同學的觀點納入課件。)

第二課時

一、討論作品主題(該環節要鼓勵學生自由闡述自己見解。)

1.請同學交流預習作業,分小組討論作品主題

2.請小組派代表闡述自己組的觀點:

二、體會情節設計的巧妙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1.由於一串假項鍊,而改變了整個人生。十年之後,當瑪蒂爾德在公園裏遇見佛來思節夫人的時候,當年十分親密的朋友已經認不得她了,對此,瑪蒂爾德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請同學來分角色朗讀課文的結尾部分,從“有一個星期天”至結尾。(讓同學稍微準備再請同學分角色朗讀,要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把握人物的心理。提醒學生注意一些語句,如“依舊年輕,依舊美麗動人”這裏有怎樣的一種感受;佛來思節夫人“感動極了”,對瑪蒂爾德説那番話時會怎麼説等等。)

2.請同學想象當瑪蒂爾德聽到那掛項鍊是假的時,接下去的情節會怎樣呢?(這是一個開放性題目,同學的設想可能有多種多樣,要注意依據人物的性格來設想。)

3.小説為什麼到此戛然而止?為什麼不寫下去,例如,寫瑪蒂爾德把真項鍊要回來,歡天喜地地換回幾萬法郎?明確:假項鍊與十年青春的代價之間的反差太大,此結局給予人們思想情感上的衝擊是很大的,對於其小説主題的思考,是強有力的啟動。如果繼續寫下去,寫她歡天喜地換回幾萬法郎,反差就小了,對於讀者的情感思想的刺激力度就比較小了。另外,戛然而止的結局給予人們充分想像的空間,而把最後結果寫出,就限制了人們的想像。

4.大家想一想,這個故事的結局在前頭有無徵兆?明確:此結局在前頭有伏筆。一是佛來思節夫人無所謂的態度,如瑪蒂爾德向她借時,她二話不説,毫不猶豫地答應道:“當然可以”,特別是借去後許久才還,而且已經知道項鍊的搭鈎曾被弄壞,但卻沒有打開盒子查看,她的不高興是因為借去太久而不是這項鍊有什麼異樣。二是珠寶店老闆告知,他只賣出了那個盒子,可見這項鍊不是原裝的。三是瑪蒂爾德興奮狂熱地大跳其舞,陶醉、沉迷在成功的歡樂裏,什麼都不想了,散會的時候又因怕自己寒磣的外套遭人恥笑而一心只想趕快逃走,如此忘乎所以,如此舉動過大,慌里慌張,注意力又如此絲毫未顧及到項鍊上,不出事才怪呢。

三、品味語言(這一環節視上課情況而定。可隨堂講解,也可單獨進行。)

1.“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中“也”有什麼含義?明確:這個“也”字告訴我們,當時很多像她這樣的美麗動人的姑娘憑藉自己的美貌躋身上流社會,而她未能憑藉自己的美貌躋身於上層社會的無可奈何的處境。

2.“她陶醉於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陶醉於成功的光榮,陶醉在人們對她的讚美和羨妒所形成的幸福的雲霧裏,陶醉在婦女們所認為最美滿最甜密的勝利裏。”反覆品讀這句話,能讀出哪些意味?

明確:(1)這裏運用反覆、排比等手法,突出表現了瑪蒂爾德的虛榮心。(2)小説反覆用“陶醉”一詞,正是強調她的忘乎所以可能帶來的危險,強調她沉迷在這不切實際的虛榮裏的可悲的一面,與後來的十年辛酸形成照應,構成強烈的諷刺。

3.結尾説,佛來思節夫人“依舊年輕,依舊美麗動人”。這句話的重要性在哪裏?明確:這句話的重要性,對於上段話即人生無常那段話而言,是照應,印證;對下述的對話內容而言有雙重的反襯作用:一是反襯出因虛榮的追求和意外的變故使自己喪失了青春,所以瑪蒂爾德生出了無限的感慨。二是反襯了瑪蒂爾德並未因此後悔,並未自慚形穢的可貴,因而有了後面那段不無自豪的對話。

四、佈置作業:

1.預習《詩兩首》,朗讀、背誦那兩首詩。

2.完成《伴你學語文》相關練習。

附: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1.我覺得瑪蒂爾德是一個 的人。

2.根據課堂學生回答隨堂板書瑪蒂爾德人物性格。

3.七個“夢想”四個“陶醉” 十年青春 一個“回想”愛慕虛榮 借項鍊丟項鍊賠項鍊假項鍊苦不堪言。

第二課時

1.根據我個人的閲讀和理解,這是一篇關於 的小説。

2.根據課堂學生回答隨堂板書本課主題。

項鍊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引導幼兒發現並運用按顏色進行排序的規律。

2、引導幼兒幼兒主動、專心地進行操作活動,並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3、幼兒願意參與活動,並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排序卡人手一份、圓形卡片若干(紅、黃、藍、綠)、珠子若干、毛絨玩具若干、音樂(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絨玩具,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動物們要去參加舞會了,可是她們缺了一條漂亮的項鍊,要請小朋友們幫幫忙。

二、引導幼兒發現規律並動手操作按規律進行排序。

1、教師出示範樣,請幼兒觀察。

2、師:老師給小熊準備了一條項鍊,我們一一看。(幼兒一起來説一説)

3、幼兒第一次動手操作。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也給小熊穿一條,也要整齊按規律排排隊。

4、教師展示幼兒作品,並把按相同規律排列的排序卡進行歸類,並請幼兒一起來説一説。

5、教師示範並請幼兒依樣進行排序。

師:這邊小貓也要戴項鍊,可是小貓的項鍊穿了一半,要請小朋友來幫幫她。(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6、幼兒第二次操作

師:那邊還有很多小珠子迷路了,我們快去幫助送它回家吧。

7、個別展示幼兒作品,並進行點評,並引導幼兒發現原來它們都是按規律進行排列的,

三、穿項鍊

師:現在請你在動動腦筋想想有沒有什麼新的穿法,給其它小動物來也穿一條。

項鍊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並發現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

2、能按一一間隔的順序交替排列製作項鍊的材料。

3、體驗親子互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親子製作材料——彩色花朵、吸管、繩子根據幼兒人數人手一份。

活動相關音樂《我的好媽媽》、《愛我你就親親我》

活動過程:

1、談話:“三八婦女節” (導入活動)

過渡: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三八婦女節)每年的3月8日是婦女節,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天,小朋友把自己的媽媽請到我們幼兒園裏過媽媽的節日了,開心嗎?

(1)請幼兒共同祝福媽媽們節日快樂!向媽媽們鞠躬。

(2)表演活動

過渡:媽媽每天都這麼辛苦,我們愛不愛媽媽?媽媽好不好?那現在我們就一起唱《我的好媽媽》送給媽媽,祝媽媽節日快樂!好嗎? 幼兒歌表演“我的好媽媽”,表達對媽媽的節日祝賀。

2、親子手工小製作“送給媽媽的項鍊”。(基本部分)

過渡:媽媽平時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真辛苦,在媽媽的節日裏我們送什麼禮物給媽媽呢?(幼兒討論)

(1)出示項鍊範樣,引導幼兒觀察。(重點部分)

提問:這是我給媽媽準備的禮物,你們看這是什麼?

項鍊上有什麼?有些什麼顏色的吸管和花片?

這些吸管和花片是怎樣排列的?

小結:(一起説一説)項鍊上的吸管和花片是紅色、藍色一個隔着一個排隊的。

(2)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過渡:我們先把這個本領學會了再去做項鍊,好嗎?

①出示製作材料,説説材料的名稱和顏色。

②示範製作:先拿一根繩子,穿過一根紅色的吸管,再穿過一片黃色的花片;繼續穿一根紅色的吸管…… 穿好以後將繩子兩頭打結。

③説説顏色的排列規律。(難點部分)

(3)親子製作

①提出操作要求:根據需要拿取材料,用一個拿一個。

②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製作項鍊。

3.請幼兒將項鍊戴在媽媽身上,對媽媽説一句祝福的話。

4.集體表演“愛我你就親親我” (結束部分)

總結:今後我們將用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為媽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媽媽做家務,給奶奶捶捶背,這些你們能夠做到嗎?老師相信,我們小(x)班的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孩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着“愛”的情感線,在愛中生成、在愛中體驗、在愛中昇華。如何培養幼兒感受愛、學會愛、表達愛,引導他們知道:愛也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來進行表達,而不單單只是語言,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因此,我選擇通過藉助“給媽媽做項鍊”這一生活化情景化的方式,來告知幼兒另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

在這次活動中,我覺得運用給媽媽做項鍊這一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充分投入,每一個幼兒都能自己動手串一串,體驗快樂;也培養了幼兒一定的情感意識,活動後,將自己做好的項鍊送給媽媽,而且在幼兒送給媽媽項鍊時説了節日祝福的話,讓媽媽們都“喜笑顏開”。

在整個活動中還注意到了美術活動和其他內容的整合,如:“1和許多”的初步的數概念,音樂活動的整合等,也注意到了操作中的細小環節,起到了提醒、教育的作用。

活動存在的不足之處:材料的準備,可以按照幼兒的能力。能力弱的,材料少些,可單單投放兩種顏色的材料,以便他們區別。能力強的,材料豐富些,除了顏色外,還可以有不同形狀的材料投放,以便他們加強認識、激發探索慾望。

項鍊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情節,能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想象角色的心理變化及行為。

2、樂意發表自己的看法,語言清楚完整。

3、懂得堅持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老牛頭飾、小猴、公雞、小狗、小貓貼絨頭飾各一。根據故事情節制作的四條項鍊。獎牌一枚,四個動物對待項鍊的不同態度的圖片(七張)。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教師戴上老牛頭飾:“小朋友,你們看,我是誰?”今天,動物們要舉行一次有趣的跑步比賽,等一會我要給動物們戴上這幾串特殊的項鍊,這是什麼項鍊?引導幼兒觀察項鍊,如果誰能夠戴着項鍊跑到終點就能取得勝利,誰想和我一起當裁判?

2、通過看看、想想、講講,設置問題,師生共同理解故事情節

(1)、小裁判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哪些動物來參加比賽?他們各自戴了什麼項鍊?瞧,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我們一起發令吧!

(2)、引導幼兒觀察四張圖片,講述動物們對項鍊的最初反應:聽到令響,動物們撒開腿向前跑去,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用攝像機把他們拍下來了,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幼兒個別交流後表達,在表達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記號、細節,啟發幼兒推測動物的心理。最後教師小結:小猴盯着桃子項鍊抓耳撓腮,差點兒摔了一跤;公雞將項鍊上的玉米數了一遍又一遍,越數心越癢;肉骨頭項鍊被小狗的口水弄得濕漉漉的了;香香的魚乾引得小貓不停地叫喚。不好,食物項鍊把動物們饞得口水直流,他們能堅持跑完嗎?我們來猜一猜。

(3)、繼續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完整地講述動物各自的反應。動物麼是怎麼想怎麼做的,我們繼續看下面的“照片”:小裁判,你看見了什麼?小猴和公雞在説什麼?做什麼?小狗在幹什麼?小貓呢?他是怎樣想的呢?

(4)、操作貼絨,瞭解故事的結束部分,明白小貓為什麼得冠軍的道理。比賽結果馬上出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究竟誰能獲得冠軍?誰戴上了這塊金燦燦的獎牌?教師邊講述邊操作:“小狗吃完了肉骨頭項鍊,很快就第一個衝到了終點;隨後小猴、小貓、公雞都先後到達終點,”現在你們可以商量一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斷。最後教師小結:有的裁判認為小猴聰明,想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應該得冠軍;有的裁判認為小狗跑得最快,應該得冠軍;也有的認為小貓不吃魚乾堅持跑到終點應該得冠軍,你們講得都有道理,但是,今天我們進行的可不是普通的賽跑,而是毅力賽跑,只有戴着自己的項鍊跑到終點的才能獲得冠軍,請大家檢查一下項鍊。現在那麼説誰能獲得冠軍?把獎牌貼在獲勝者身上。

(5)、遷移提問,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小朋友,你有沒有碰到過困難但是堅持下去的事情呢?説出來讓大家聽聽。小結:是呀,我們有時會碰到一些困難,這時候你可以想想今天的戴項鍊比賽,想想得冠軍的小貓,堅持下去,或許你會獲得成功。

3、完整欣賞故事錄音,進一步理解故事

(1)、這次比賽真有意思,我們再來邊聽邊看。

(2)、給故事起一個合適的名字。

(3)、今天的比賽真精彩,以後開運動會時再請大家做裁判。

故事:戴項鍊的比賽

今天,動物們要舉行一次有趣的跑步比賽,他們請來了老牛作裁判,比賽前,老牛宣佈比賽規則:動物們必須戴上由自己喜歡的食物做成的項鍊參加比賽,誰能夠戴着項鍊跑到終點就能取得勝利。小猴、公雞、小狗和小貓都戴上了各自喜歡的食物項鍊精神抖擻地站在起跑線上,信心百倍地準備比賽。

隨着老牛的一聲令響,動物們撒開腿向前跑去,沒跑多遠,小猴盯着桃子項鍊抓耳撓腮,差點兒摔了一跤;公雞將項鍊上的玉米數了一遍又一遍,越數心越癢;肉骨頭項鍊被小狗的口水弄得濕漉漉的了;香香的魚乾引得小貓不停地叫喚。這可怎麼辦呢?

小猴看了看旁邊的公雞,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急忙叫住公雞,提出交換項鍊後繼續跑;小狗實在忍不住了,就停下來吃起了肉骨頭項鍊了,小貓看見了他們。心裏想:“我不能象他們那樣饞嘴,我一定要堅持到底,取得勝利。”

小狗吃完了肉骨頭項鍊,很快就第一個衝到了終點;隨後小猴、小貓、公雞都先後到達終點,小狗認為他是冠軍,可是其他動物都不同意,最後老牛裁判説:“今天我們進行的可不是普通的賽跑,而是毅力賽跑,只有戴着自己的項鍊跑到終點的才能獲得冠軍,請大家檢查一下項鍊。”小狗難為情地低下了頭;小猴也紅着臉説:“我的項鍊不是我自己的……”老牛裁判接着説:“小貓在比賽中碰到困難後能夠堅持到底,小貓獲得了這次比賽的冠軍!”

項鍊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銅芯線將各種花瓣進行規律性穿串。

2、培養幼兒用自然物裝飾的美感,從而進一步感受自然美與萌發創造的慾望。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花瓣。

活動過程:

1、感受花瓣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欣賞、傾談大家蒐集來的一瓣瓣黃、白、紅、粉紫……五顏六色的花瓣。

2、選花瓣。

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花瓣。

3、穿項鍊。

引導幼兒用銅芯線穿花瓣項鍊。,感受花瓣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欣賞、傾談大家蒐集來的一瓣瓣黃、白、紅、粉紫……五顏六色的花瓣。

4、選花瓣。

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花瓣。

5、穿項鍊。

引導幼兒用銅芯線穿花瓣項鍊。花瓣的組合可以根據不同形狀、

不同顏色、多種形狀穿串。鼓勵幼兒根據個人審美情趣穿制,可以是項鍊、手鍊、花環等。提醒幼兒用銅芯線時注意安全。

6、感受裝飾美。

大家都戴上美麗的花瓣項鍊、手鍊,互相交換欣賞,並自由表演,共同遊戲。

活動反思

從本節活動完成來看,我覺得我預設的兩個目標孩子們基本上達到了,此外,本節課還提高了孩子們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看着自己的作品,她們高興的歡呼着、跳躍着。

像這樣的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因為是孩子們都很感興趣的,所以孩子們能在學習中感受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e7zy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