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論述類、實用類文體閲讀 (人教版高三備課資料)

論述類、實用類文體閲讀 (人教版高三備課資料)

【真題導練】

論述類、實用類文體閲讀 (人教版高三備課資料)

【2010湖南卷】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閲讀(12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簡答題6分)

志願精神可以表述為一種具體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為促進社區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成員個人身心完善的一種價值觀念和社會心理,志願精神在日常生活層面的實際體現形式就是志願行動。志願精神的興起,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式,體現了在不同層面上的功能。

    志願精神的興起和志願行動的產生,在社會運行層面上將發揮出其特有的作用。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對於人的社會化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使社會成員接受基本的社會準則,塑造具有社會取向的價值觀,從而形成潛在的服務社會的行動傾向,這就是它的社會教化功能;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能夠起到將不同羣體的社會成員進行凝聚和團結的作用,它提供了同一個場景和機遇,使他們共同參與到同一項活動中,甚至還會起到聚合各種社會資源的作用,這就是它的社會整合功能;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能夠對社會成員發揮號召作用,而且這種召喚常常是以無聲的形式進行的,但是,其超越性的社會關懷又是使具有這種精神的人無法抗拒的,從而會最終在行動上表現出來,這就是它的社會動員功能;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能夠以其實際的效應,廣泛地宣傳並大力地弘揚最具有普遍性的、作為最能夠表達優秀文化成分的社會價值觀念和民族精神,而且在越重大的社會事件中,這種特徵就會表現得越鮮明,這就是它的社會導向功能。

    志願精神的興起和志願行動的產生,在人的發展層面上也會發揮其特有的作用。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體現了社會 成員對價值合理性的追求。現代化的物質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工具合理性的追求,然而,現代化進程的悖論特徵之一就在於,對工具合理性的關注常常極大程度地抑制了價值合理性。因此,為了防止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進程中出現畸形走勢,強調價值合理性的意義就會顯得極其重要。而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的意義之一就是體現出了社會成員以及社會本身對於價值合理性所作的追求。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表達了社會成員對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嚮往。在現代化進程加速的時候,社會運行節奏加快,社會競爭狀態加劇,社會流動範圍擴大,個體價值取向增強等,使得社會成員對於高情感的嚮往和對於集體生活的需求表現得日益突出。而在表達志願精神或參與志願行動的過程中,過一種富有意義的集體生活,實現自己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的善良願望,可以充分地表現出其中內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標。

    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成為促進社會成員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從社會角度看,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成為社會凝聚其成員的一種重要場域;從社會成員角度看,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則成為社會提升其成員素質的一個平台。正是在自願參與公益事業或提供公共服務的實際行動中,社會成員實現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了其價值觀念的變化和人生經驗的豐富,甚至促進了其自身知識的擴展和技能的增強,而這一切的經歷及其感受也必將成為生命中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1.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志願行動所體現的功能與其他三項不屬於同一層面的一項是                                                               (    )

A.“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玉樹抗震救災行動中,全國各族人民心繫災區,目前已為災區捐款45億多元人民幣。

B.“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快樂天使”們長期堅持照顧孤殘兒童,實現了幫助他人的善良願望,收穫了快樂和幸福。

C.“一個也不能少”,希望工程志願者們以他們的滿腔熱忱和無私行動,喚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對失學兒童的真誠關愛。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區服務志願者“一對一”定人到户幫助孤寡老人,弘揚了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有關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志願精神通常具有自願性、公益性和親身參與性的人文內涵。

B.志願行動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具體化和日常化的實際體現形式。

C.社會成員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物質成就的獲得。

D.社會成員在當前特定社會背景下對強競爭和高情感將更為嚮往。

3.簡要談談,如果缺乏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對人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

【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題在四個事例中選出一個與其它三個不一樣的,只要結合文章的段落結構就能很快得出:一個是志願精神對於社會層面的影響,一個是對於個人發展層面的影響,於是這樣就很容易得出B選項。

2.【答案】D

【解析】本題是根據原文選出不正確的一項。這個就是我們通暢所謂的“細節+推斷題”。第一步就是要定位原文,第二步就是要分辨種類,第三步要看這個選項符不符合文章大意的延伸。這些細節題中無外乎就是因果顛倒、無中生有、以偏概全、邏輯混亂等等一些問題,我們一一來驗證。A選項説“志願精神通常具有自願性、公益性和親身參與性的人文內涵”,我們馬上定位到文章第三段的四個社會作用,這就明確表示志願精神具有公益性;然後文章最後一段中“正是自願參與公益事業”同樣也是説明“自願、公益、參與”三個特性;最後第一段有關人文精神的表述,都證明A項正確。而B選項説“志願行動使人文精神的一種具體化和日常化的實際體現形式”,這一句話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就説了“志願精神可以表述為一種具體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並且在後面也提到説“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式”,所以B選項的表述正確。在看C選項“社會成員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物質成就感的獲得”,我們可以定位到文章第五段前兩句“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體現了社會成員對價值合理性的追求。現代化的物質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工具合理性的追求”,於是“追求工具合理性”有助於“物質成就感的獲得”,所以C選項也正確。最後看D選項,“社會成員在當前特定社會背景下對強競爭和高情感將更向往”,我們立馬就可以定位到文章的的倒數第二段的第二句“在現代化進程……社會競爭狀態加劇……使得社會成員對於高情感的嚮往……表現得日益突出”,於是問題發現了:原文中“強競爭”是原因,“對高情感的嚮往”是結果,但是在D選項中,“強競爭”和“對高情感的嚮往”都成了結果,這就是“因果顛倒”的選項。

3.【答案】 ①從人對社會的融入(社會角度)看,少了一種擴大交往面、凝聚交往對象的重要場域,對價值合理性社會意義的關注以及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標都可能趨於淡化;②從個人發展角度看,少了一個提升個人素質的平台,一條讓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人的發展進程中可能出現畸形走勢。

【解析】本題是今年的新題型,要求考生談談如果缺乏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人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這道題其實就是一道開放的題目,考生可以暢所欲言。那麼要問人的發展,考生可以就着原文最後一段的第二句中關於“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這兩層意思來答影響即可,無非就是把原文中“有了志願精神好的方面”的反面寫出來。所以這道題儘管是新題型,但是難度不是很大。

【技巧點撥】

一、 論述類、實用類文章的閲讀原則

1.要正確認知該文章闡述、説明、分析、辯駁、介紹了什麼,作者為什麼要這

樣做,其中心意思是什麼,是怎樣表達和寫作的,並標示一下,做到心中有數。

2.抓住中心句和關鍵句,尤其是起始句、結束句和結論句,明曉每段要表達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觀點(分論點和中心論點),明確作者要證明、闡發什麼,怎樣論證、闡發的,用了哪些論據和方法,論點和論據有怎樣的聯繫等。

3.要關注文中表示對情況的推測和估計、表示消息的來源或依據、表示肯定或強調的語氣的插入語,並標註出來;要特別注意定語、狀語和關聯詞語以及註釋、説明等等。

4.把握論證思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清論證結構(並列式、遞進式、總分總式、對照式等)。

5.要注意信息間的各種關係:解證關係、總分關係、因果關係、本原與轉折關係、前後照應關係、替代與被替代關係等。

6.要特別注意信息的標誌。可以作為標誌性詞語的有:順序詞、關聯詞、指代詞、範圍詞、類別詞、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覆出現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

 以下的標誌性詞語在讀文本時要圈住出來:

(1)有助於理解文章內容、提示信息的詞語:如表時間、數據、概況、修飾

限制、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詞語。

(2)有助於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邏輯錯誤的詞語:如表因果、轉折、並列、

遞進或分類分層、舉例的詞語。

二、 論述類、實用類文章 閲讀客觀題的解題技巧

論述類、實用類文章閲讀題,考查的目的主要是正確而準確辨識、判斷、

帥選和整合信息,其客觀題解題的主要方法是:“對號入座,參照比對。”

具體做法是:

1.通讀原文

先仔細閲讀文章,標記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結。瞭解文章説的事、理、人、觀點等。尋找文章的敏感內容,明確中心。

2.細讀試題

根據試題仔細審準題意,弄清題目要求,即從內容上弄清選擇什麼,從標準上看清是正選還是負選。題乾的設置通常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創設情境、設問角度和命題意圖。前兩者是顯性的,後者是隱性的,但卻又是最為關鍵的,它直接關係到答題的方向。發掘題幹中所隱含的信息,以題乾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區間的“彼信息”。充分發掘題幹中所隱含的有效信息,從題幹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

3.篩選信息

逐字逐句閲讀選項,找出設題的角度和考查的信息,然後在原文中鎖定選項內容所涉及的區間,並將有效信息標出、找準、找全並註明第幾題第幾項。

4.比較驗證

把選項與在原文標註的同選項有關的有效信息結合在齊魯,仔細比對、看看選項與原文有何變化,變化後的內涵外延等是否相同,句間的關係是否發生變化,肯定否定表述時是否變味,意義、性質或者本質是否改變,從而判斷其正誤。

5.篩選答案

做客觀題篩選時一定要注意題乾和選項所涉及信息與原文所存在的“變” 與“不變”。如果選項在原文基礎上出現了修飾、限制、補充成分的改變,就要特別小心是否出現了範圍的擴大或縮小、程度的加深或減輕、數量的增加與減少,是否改變了原有的因果關係、先後順序、主次關係,是否將或然性變成了必然性、預見性變成現實性、將來時變成了完成時等等。

三、要明確客觀題的設誤點(設題陷阱)

1.誇大或縮小事實(範圍)。故意以部分代整體,或把整體説成部分。

2.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故意把沒有某個意思説成了有某個意思。

3.暗中更改,偷換概念。故意用其他概念置換原文中的概念,或混淆概念間的關係。

4.以偏概全,超前肯定(推斷)。故意把原文中對某一事物或現象做出的分析、認識、評價、判斷等用全稱的詞(都、一概、絕對等)來概括,或將一些展望、推斷、沒有做出的結論變成一種現實。

5.違背認知,混淆或然、已然和未然。故意改變事物的發展規律、認識規律,打亂邏輯順序,或者故意改變時間,即把將發生的(“或然”)、未發生的事情(“未然”)判斷為已發生的(“已然”),或者相反。        

  6.錯位嫁接組合,顛倒(或重設)句間關係。故意把兩個時段的研究和事實雜糅在一起、嫁接到一塊;或者在因果(或條件等)關係上,故意把原文中的“因”(或條件等)變成了“果”,或者把“果”變成了“因”(或條件等),或者把這種關係的説成是那種關係的。

  7.言此與言彼,主要與次要。故意混淆原文的此處意思與彼處意思,或者將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混淆。

8.善於採用“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調”(調換詞序、語序,造成邏輯錯誤)、“改”(變換説法,曲解文意,改變肯定與否定、現象與本質等)、“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點,斷章取義)、“湊”(胡拼亂湊,東拉西扯,望文生義,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的方式設誤。

四、閲讀簡答題的答題指導

1.要明確論述類、實用類文章閲讀簡答題的特點

論述類文章閲讀簡答題的設題一般緊扣詞類文章的特點:以闡述觀點、説明道理、分析事實、辯駁舊説、介紹新論等為主要內容,因此,此類文章的簡答題考查特點往往是以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闡述了何觀點、如果説明道理、怎樣分析事實、如何辯駁舊説、介紹説明新論等作為主要設題點,要求考生讀懂文意,準確把握文章論點和思路,屬於“來料加工”題,考查準確辨識、判斷、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況中心意思、分析概況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2.注意提煉、概況和轉換一般論述類文章中所涉及的信息

(1)緊扣題意,選用恰當句式、適宜角度;

(2)有效利用文中重要詞句進行有效的提煉、剪接、重組;

(3)把好角度,理清思路,明確信息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確認主旨,高度概況。

3.掌握一般論述類文章閲讀簡答題的答題技巧

(1)要點充足解題法

解答主觀性的簡答題,首先要看清楚該題的分值。一般來説,超過2分的題,其答案往往有兩個以上的分值對應點,答案起碼有兩個詞語或詞組或句子。這就要求考生整體把握文章,力爭涵蓋全部要點,做到沒有遺漏,使答案完備。

(2)依文解題法(亦作順“意”答題法)

近幾年高考題中簡答題的答案,特別是考查對關鍵性詞語的正確理解、判斷等題目,其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因為出題人是“依文設題”,答題也應“依文解題”。做題時排除多餘的無用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如果無明文規定,答題時應儘可能利用或摘錄原文中的詞語和句子作答。儘量順着作者之“意”,順着文章之“意”答題,裁取原詞原句作答。

(3)歸納重組法

有的簡答題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幾段文字中,很難找出現成的原話,這就需要根據題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後需要根據題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後根據需要對原話或原文中的某些詞語加以改造、組合、壓縮、變換進行“歸納重組”--轉述,最後做恰當規範的表述。

(4)整體把握法

這種解答方法需要整體閲讀,突破本句和本段,充分把握條件,將思路放開,做到瞻前顧後,認真尋求照應,以便迅速而準確地解答題目。注意尋求照應,或從前因找後果,或由結論溯前提條件等。

(5)利用信息法

解答簡答題時要充分利用本題題幹 信息,充分利用其他相關題得信息,包括註解等,充分利用他題答案信息。總之,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擬答案時要善於利用各種有用信息。

(6)序號分條答題法

答案要標明序號,分條答題,注意字數要求,要點答完備;同時,用語要規範化,簡明有條理,儘量用完全句,避免語病。

【真題導練】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近十幾年“全球變化”和“大洋鑽探”研究中最大進展之一,在於地圈與生物圈相互關係認識的突破,結果使地質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提高到一個空前的新高度。

地質學與生命科學的結合,並不是新命題。地質學創立伊始,就與生物學結下不解之緣:地質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為序的。但傳統的生物地層學是建立在化石形態的肉眼鑑定基礎之上,難免其片斷性和表面性。世紀之交,地球科學向地球深處和地球以外發展,生命科學向愈益深入的微觀世界進軍,正是在這裏產生了兩者交叉的新層次:地下深處微生物的發現,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地球化學的層面上,開拓了全新的研究領域。

70年代末“Alvin”號深潛器在東太平洋發現深海熱液活動和熱液生物羣,説明地球上不僅有我們所習慣的“有光食物鏈”,還存在着“黑暗食物鏈”。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陽能,在常温和有光的環境下,通過光合作用生產有機質;後者依靠地球內源能量即地熱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環境下,通過化合作用(chemosynthesis)生產有機質。甚至數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數百米的深處,還有微生物在地層的極端條件下生存,這種“深部生物圈”雖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組成,卻有極大的數量。   

“深部生物圈”的發現,大大拓寬了“生物圈”的分佈範圍,直到極地冰蓋、火山熱泉和洋底地層,幾乎無所不在。生物的分類,也擴展到古菌、細菌與真核生物三大類。地球歷史的85%只有前兩類組成的原核生物,它們從還原到氧化環境都有分佈,在地球系統的時空座標中佔據一大片,而我們熟悉的動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從金屬礦到水合物,從火山口到巖溶洞,無處不有微生物的活動,許多原來以為“無機”的地質過程,其實都是生命活動的結果。傳統地質學裏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其實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們的生態過程影響着化學元素週期表裏幾乎所有的元素,默默無聲地“耕耘”了四十億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評價。生命演化史的研究很像社會歷史,引人矚目的恐龍、鱗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機理,還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全面看來,地球生態系統的根本基礎在於原核生物,它們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熟悉的大型生物其實是生態系的頂層,相當於社會史裏的“帝王將相”。尋找地球和生命系統演變的規律,必須深入“基層”,深入到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統的運作。

1.對“地質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及其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建立在用肉眼鑑定的化石形態基礎上的生物地層學,已經顯示出地質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

B.地質學向地球深處和地球以外發展,生命科學向愈益深入的微觀世界進軍,於是產生了地質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

C.對極端條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進行研究,標誌着地質學與生命科學交叉的研究領域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

D.要理解地球系統的運作,就要由對大化石的研究轉為對地下深入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的水平。

2.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原核生物的生態過程影響着化學元素週期表裏幾乎所有的元素,直到今天人們才有可能重新評價它們在改造地球過程中的巨大作用。

B.將地質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近十幾年“全球變化”和“大洋鑽探”研究中的最大進展。

C.“深部生物圈”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以前以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極端條件下的地層,如極地冰蓋、火山熱泉和海洋底層,分佈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

D.地球生態系統的根本基礎在於原核生物,所以人們的研究只要深入到原核生物,就可以探尋出地球地質過程的機理。

3.(1)“有光食物鏈”與“黑暗食物鏈”產生的有機質有何不同?

  (2)為什麼説“地球生態系統的根本基礎在於原核生物”?結合文章最後兩段,談談你的看法。

 

木子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vylx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