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外國小説欣賞二(人教版高三備課資料)

外國小説欣賞二(人教版高三備課資料)

 雷真民

外國小説欣賞二(人教版高三備課資料)

列夫托爾斯泰和泰戈爾分別是俄國和印度重要的文學家。他們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也是極高的。今天通過學習他們的作品,來體會世界名著的魅力,加深對這兩位作家的瞭解。

學習目標 

1、瞭解作家及時代背景。

2、理解作品的內容。

3、學習從情節、人物、寫作特色待方面對小説進行賞析。

知識彙總 

《娜塔莎》 

提起列夫托爾斯泰,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他作為俄國偉大的文學家,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一些代表作,即使歷經了幾個世紀,今天讀來,仍然有着它的重要意義。

關於列夫托爾斯泰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生於1828,逝於1910。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説《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説《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説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衞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説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鉅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説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説《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關於《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長達一百三十萬字,是列夫托爾斯泰歷經七年艱辛創作的鴻篇鉅製,被列寧稱為“了不起的鉅著”,也一直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這部卷帙浩繁的鉅著以戰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包爾康斯基、勞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曆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歷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慾,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後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衝動和領悟透徹的沉思--在這幅畫裏都應有盡有”。(斯特拉霍夫語)作家對生活的大面積涵蓋和整體把握,對個別現象與事物整體、個人命運與周圍世界的內在聯繫的充分提示,使這部小説具有極大的思想和藝術容量。 

內容分析

課文所節選的部分,主要描寫的是16歲的娜塔莎遭遇愛情和激情的心理狀態和外部表現。

課文所節選的部分,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中,先是簡單地一句話就交代了參加舞會前的娜塔莎的心態:娜塔莎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點上,“就是他們全體,她,她媽,索尼亞,都要穿得不能再好”。接下來,娜塔莎的所有言行都圍繞着這一點。先是幫索尼亞改變緞帶樣式,不斷地嚷着“不是那樣的”“讓我來”,接着歡快地擁吻母親,再修飾自己的服飾。讀者幾乎不用多做思考,就看到了一個蹦蹦跳跳、熱情天真的少女形象。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塑造娜塔莎這個人物形象採用心理描寫。舞會上盛裝的娜塔莎一開始並沒有受到特別的注意,她只能把急切、羨慕的眼光投到已經成為舞會焦點的人身上,“娜塔莎望着他們,幾乎要哭了,因為跳第一圈華姿舞的不是她”。少女渴盼的關注、爭強好勝,希望在別人的眼睛裏看到美麗的自己的心態一覽無遺。這裏,作者並沒有詳細地寫出娜塔莎的表情,而是將筆墨重點放在了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將她的舞姿寫得曼妙誘人,越是能夠反映出娜塔莎的焦急、不安。所有的一切是通過娜塔莎的眼睛來展現的,我們幾乎能夠想像得到娜塔莎是帶着怎樣的急切的神情站在大廳裏,等待一位紳士來邀請自己,讓自己也成為別人目光的聚集之處。 

第三部分,收到阿那托爾的情書的娜塔莎睡得安靜、温順、幸福,醒來對索尼亞狂喜地微笑,涉世不深的她認為自己擁有了愛情,而她活潑的天性又使得她急於把自己的幸福和好朋友分享,希望別人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快樂。而當別人對此發表質疑時,她會不假思索惱怒地對着朋友説“你什麼也不明白,你不要説蠢話”,“我愛了他一百年了”,“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隸”,“我沒有意志了……我愛他!”“不能夠懷疑他”,一個為了愛情喪失理智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娜塔莎為了這份不成熟的感情甚至不惜和好朋友翻臉,儘管作者在這裏只用了語言描寫,但我們還可以看到她的表情瞬息萬變,羞澀、惱怒、慌張、決絕。而這一切原因只有一個:她的愛情來了,擊中了她的大腦,她只願意享受、而不願意思考這份愛情,這個時候的她,除了阿那托爾,任何事情都不願意考慮,所以她會做出讓人驚愕不已的決定--撕毀婚約。

寫作特色

托爾斯泰最擅長的是將人物放置於背景中,再進行細化的描寫,最突出的細節描寫是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作者在展示各種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活動的同時,着重寫他們在特殊的環境裏,在生活發生變故的情況下,在人生的某個關鍵時刻和緊要關頭,在面臨重大抉擇時內心的矛盾和鬥爭。他不孤立地進行心理描寫,而把它與客觀環境的變化和各種事態的發展描寫緊密結合在一起。 

同時,托爾斯泰“最感興趣的是心理過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規律,用特定的術語來説,就是心靈的辯證法”(車爾尼雪夫斯基語)。也就是説,托爾斯泰特別注意提示不同人物內心的矛盾和鬥爭的不同表現,關於描述從一種心理狀態到另一種心理狀態的過渡,説明心理變化的原因和規律。

《娜塔莎》中,主人公的語言、動作、臉色和眼神都成了傳達心靈世界的媒介,她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常常是無言的心理描寫,所表現的心理變化過程既體現了事態的發展,又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內在邏輯。選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藝術細節,內心獨白的運用,“心靈辯證法”的發揮,以及對人的複雜思想感情的真切理解與深邃表達,這一切都通過豐富而又多樣化的語言,自由地編織進一幅藝術錦緞之中。

思考問題

結合文章的內容,就作者所運用的細節描寫,作一些分析。

在第一部分內容中,作者用一個非常傳神的細節來表現娜塔莎的性格特徵,她還沒有把自己的服裝弄好,又急忙對媽媽一邊嚷着“帽子還要偏一點”,一邊就衝上前去了,結果“衣邊的一塊紗被撕下來”。忙着為別人操心,倒把自己的衣服搞得狼狽不堪。一個小動作,就把急於參加舞會的娜塔莎的興奮、激動、焦灼不安的心態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出來。

在第二部分內容中,當風度翩翩的安德來公爵向她邀請時,她“忽然明朗起來,露出了快樂、感激、小孩般的笑容”,並且脱口而出“我等你好久了”,這樣的反應是自然而然的,也表現了翩心直口快的性格,她的想法,她的感觸都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臉上。年輕的她不願意錯過和異性親密接觸的機會,尤其是當一個備受矚目的異性站在面前時,作者寫她“含淚的眼睛裏流露出來的笑容”,簡單的一筆,就將娜塔莎那種從尷尬中忽而解放出來的心境點得通透。突如其來的欣賞讓原本“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跳得好極了”,“臉上現出了幸福的喜色”,對娜塔莎而言,此時已經不僅僅是跳舞這麼簡單,而是年輕的自己得到了異性的肯定,微妙的少女情懷一覽無遺。

《素芭》 

關於泰戈爾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 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 社祕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説,100多篇短篇小 説,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範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 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羣眾喜愛。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説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 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集》。

關於《素芭》

《素芭》寫了一個美麗聰慧的啞女的生活狀態和遭遇。素芭是一個如清水般明淨的女孩子,是一個被作者刻畫得至純至真至美至善的人物,上天沒有給她一張能説會道的嘴,但給了她清澈的眼睛、豐富的感情和敏感的心靈。她可以觀察民辦、傾聽世界、感受世界,用眼神表達世界。只是,身邊的人忽視了她的表達,包括父母、朋友。她能夠和無言的大自然親密接觸,和小動物們親切“交談”,可是她卻不能獲得人類的理解和關心。最終,因為她的缺陷,無法避免地被推向悲劇的結局。作者對人世的悲憫情懷也一覽無遺。

素芭這個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素芭是一個善良美好的女孩,但是她仍然不能夠擺脱被拋棄的悲劇命運。這個悲劇人物可以產是泰戈爾對她的生活背景下的女性形象的一人概括,女性被歧視,被侮辱,出嫁需要用盡心機,破費錢財,在素芭身上都有體現,她應該是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的女性的縮影。 

《清兵衞與葫蘆》 

這篇小説所講的故事,距離我們的生活比較近。因為文章中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學生。他有自己的

愛好,但是他並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為什麼呢,因為在他的周圍有很多他不能夠控制的“勢力”。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類似的經歷呢?

學習本文,主要要領會作品的內容和主旨;理解故事與情節的關係,認識情節生髮的途徑及其效果;體會小説情節與細節之間的關係,增強在閲讀和寫作中對細節的敏感。 

關於作者

志賀直哉(1883~1971),日本作家。1904年發表處女作《菜花與少女》。1906年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英文系,兩年後轉國文學科,中途輟學。與武者小路實篤、木下利玄共同創辦傳閲雜誌《望野》。創作短篇小説《某晨》、《到網走去》,向《帝國文學》投稿被退回。繼續創作《速夫之妹》、《荒娟》等小説。1910年,與有島武郎、有島生馬、武者小路實篤、木下利玄等共同創辦《白樺》雜誌。圍繞於這個刊物的一些年輕作家與美術家,對當時主張純客觀主義的自然主義文藝思潮不滿,要求肯定積極的人性,主張尊重個性,發揮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文學,形成“白樺”一派。志賀為“白樺派”代表作家之一。1910年發表曾被《帝國文學》退稿的《到網走去》與新作《剃刀》,1912年發表短篇小説《克羅諦思日記》,顯示他出眾的才華,為文藝界矚目。

1917年發表的著名中篇小説《和解》,寫他立志於文學與父親發生衝突而終於得到和解的經歷。作者從此進入創作旺盛時期。《在城崎》(1917)、《佐佐木的場合》、《好人物夫婦》(1917)等名著,以及歷史小説《赤西蠣太》(1917)相繼問世。

從1921年開始,着手寫他生平唯一的長篇小説《暗夜行路》,歷時15年之久,於1937年完成。這是他的代表作。

志賀直哉於1918年經過短暫停頓後,重新執筆,以創作上新的成就,蜚聲於大正文壇,被稱為新現實主義的第一人。他對人性作深邃的觀察,對於庸俗與虛偽有驚人的敏感與強烈的憎惡。他具有理想主義的熱情。1917年的中篇小説《好人物夫婦》,表現了他心境的轉移,從生氣蓬勃與激越的性格轉變為蒼勁沉着的態度。

志賀的作品大多從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關係的生活中取材,是現代日本文學中從自我經驗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創作方法上的現實主義的精神,對同時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響。 

志賀一向關心社會事務,在政治上和文學上表現堅貞不屈。早年關懷足尾礦工中毒事件,同情小林多喜二的犧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保持沉默,以示對侵略戰爭的抗議。後期的作品還有《萬曆紅瓷瓶》(1933)、《颱風》(1934)、《早春的旅行》(1941)、《寂寞的一生》(1941)以及戰後創作的《灰色的月亮》和《被腐蝕的友情》等 。

內容分析

1、概括《清兵衞與葫蘆》的主要內容。

《清兵衞與葫蘆》1913年1月1日發表在日本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上,是志賀直哉早期短篇小説的代表作之一,體現了作者簡練、活潑、自然的語言風格和個性解放、人道主義的精神追求。它講述了一個小學生熱中於葫蘆,並且對於鑑賞和收藏葫蘆有特別的天賦,但最終在老師和父親的壓力下被迫放棄愛好的故事。 

2、本文的主旨是什麼?

本文在主旨上有兩層意思。

一是表達了對“大人”在不知就裏的情況下,粗暴扼殺孩子的天性和天賦的一種批評,也表達了對追求個性自由發展的期望。從某種角度而言,這篇小説和第三單元的《鍊金術》有一定的相通之處。清兵衞對愛好的執著,與牧羊少年對寶藏的執著,是一實一虛的,一個從普通生活場景來寫,一個從奇幻故事來寫,都具有類似的寓言意義:人的追求總是容易被他人所阻撓或者干擾,但是人應該保持自己最初的追求,因為這種最初的追求包含了個人的天命所在。 

二是在更深一層,這篇作品也傳達了作者對美和自然在惡俗的時代氛圍中處境艱難、倍感孤立的憂思。小説中的清兵衞是孤立的。他每天從學校回來,也不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不是上街看葫蘆,就是自己玩葫蘆。清兵衞似乎沒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葫蘆、他的愛好。他的世界無法跟別人溝通。這大概是一種天才的苦悶。但也正是因為無法溝通,這種內心的世界就顯得更為廣大--與人溝通,很難不受到流行思維的左右--比如,清兵衞如果要討那個教員的歡心,最好是把武士道多多學習一下;要討父親的歡心,起碼要妥協一下、欣賞馬琴的葫蘆、那種又大又長或者奇形怪狀的葫蘆。因為志賀直哉的父親愛讀馬琴的作品,作者用清兵衞對馬琴的葫蘆不屑一顧的細節來暗暗嘲諷父親對文學的無知。在作者發表的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在日本當時的軍國主義和功利主義氣氛中,作者本人對美和人道主義的追求,顯得非常微不足道、落落寡合,這正與清兵衞的處境相似。 

為了實現這個深層主題的表達,志賀直哉在內容材料的選擇和寫法的運用上都頗為講究。比如,清兵衞的處境和第四單元中的啞女素芭相似--素芭的世界也是無法與人溝通,只有幾個動物做她的知心朋友。素芭的內心世界經歷泰戈爾的充分書寫,已經展示在讀者面前;而本篇的一大特點,就是心理活動略寫,以行為描寫來代替心理描寫,這一方面是讓讀者從這些"外部"的行為描寫中去體會清兵衞的心理,調動讀者自己情感體會,另一方面,則稍稍減弱了作者的寫實性,增強了寓言性。 

3、這篇文章的情節主線是什麼?

情節主線是:(1)發生:清後衞對葫蘆十分愛好,但父親並不喜歡他的這個愛好;(2)發展:清兵衞買到一個十分鐘愛的葫蘆,愛不釋手;(3)高潮:葫蘆在課堂上被教員沒收,教員家訪後,父親把其餘的葫蘆也都打碎了;(4)第二高潮:葫蘆被輾轉賣到高價;(5)結局:清兵衞改換了愛好,開始以繪畫作為新的寄託。

4、小作者的結尾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小説的結尾對錶現主題有重要作用。情節的結局,是清兵衞有了新的愛好。這也象徵着個性解放和人道主義的精神追求的曲折勝利--在壓迫之下尋找新的出口。但是,這新的愛好也仍然為壓迫勢力所不喜歡,這就藴含了新的矛盾。小説在此戛然而止,無限的後續故事留待讀者自己去想像,也許又是葫蘆故事的重演,這就使得悲劇意味加重;也許是個性解放和人道主義的最終勝利。總之,是引起讀者在閲讀結束之後對主題內容的繼續思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oevn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