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小小養殖場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小小養殖場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小養殖場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小養殖場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小小養殖場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直觀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義,體會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2、能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係,通過猜數遊戲,初步感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數感。

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首先借助一幅漂亮的畫面“小小養殖場”,呈現了雞、鴨、鵝的數量,使學生理解感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四個概念。然後通過一個猜數遊戲,讓學生猜一猜兔子的只數,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既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又滲透了逼近的數學思想。之後通過選擇的形式得到羊的只數,直觀感受“差不多”的意義。通過三個問題幫助學生體會和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係,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讓學生對客觀事物不僅能夠進行定量刻畫,還能夠進行定性描述。

教材在編排上,把解決什麼問題、怎樣解決問題,更多地放給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在書上很難找到可以單純地模仿與記憶的內容,而需要以“做數學”的方式介入學習活動,主動地去觀察、想像,提出問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本課教學設計中增加猜猜小鹿的只數的環節,引入“同樣多”的概念,為學生理解“差不多”做鋪墊,從而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創造性學習,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重點難點

重點:在具體情境中,直觀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義,體會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難點:能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係,通過猜數遊戲,初步感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數感。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很多肉蛋奶等食物都來自養殖場,養殖場裏有很多動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到小小養殖場去看一看那裏有哪些數學問題。(揭示課題)

引導學生看“小小養殖場”的情境圖,查找信息。

活動2【活動】説一説,誰多?誰少?

(1)三種動物相比:雞、鴨、鵝相比,雞最多,鵝最少。

(2)兩種動物相比:雞比鴨多一些,鴨比雞少一些。

雞比鵝多得多,鵝比雞少得多。

(3)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長度的綵帶來表示雞鴨鵝的數量,並説明選擇的理由。

(4)引導學生觀察綵帶圖,直觀感受雞、鴨、鵝三種動物數量的差距。從而引導學生理解雞比鴨多,比鵝也多,但雞比鴨多的不太多,而比鵝就多得多了,這時就是雞比鴨多一些,雞比鵝多得多。反過來,鴨比雞就少一些,雞比鵝多得多,反過來鵝比雞就少得多。

(5)請學生任選兩種小動物用兩種説法完整地和同桌説一説。

活動3【活動】猜猜兔子的只數

(1)學生自由猜測兔子的只數。(學生隨意猜後發現給定範圍才能很快進行選擇判斷)

(2)出示給定範圍的四個數字,引導學生觀察淘氣猜測的問話和結果,然後繼續猜下去。(要求學生要用到剛剛學過的詞語進行提問猜測)呈現:

是18嗎?31;31;31;——比18多得多——比18多得多的數有90和97——比90多一些嗎?或者比97少一些嗎?——90

(因為學生有提前預習的習慣,所以將猜數遊戲中兔子的只數更改為90只)

活動4【活動】猜猜小鹿只數,認識同樣多

(1)理解什麼是同樣多?

(2)小鹿有多少隻?説明理由。(因為鵝有22只,鹿和鵝同樣多,也應該是22只)

活動5【活動】猜猜羊的只數,認識差不多

評論(1)理解什麼是差不多?學生自由發言。

(2)引導學生用綵帶表示羊的數量,直觀理解比鵝少一點或者多一點都叫差不多。

(3)在給定範圍內選擇羊的只數,並説明理由。

活動6【練習】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比身高。

任選兩名同學,請用剛學過的這些詞語比比他們的身高。

完成書31頁第1題和第2題。

(1)第1小題。(教師引導分析完題目要求後學生獨立完成,校對、修改。)

小結:想要正確選擇,我們除了看清關鍵詞,還要看清誰和誰比。

(2)猜年齡(學生獨立完成後校對)

小結:我們想正確解決一個問題,要認真審題,注意抓準關鍵詞。

3、小松鼠遇到困難了,你能幫幫它們嗎?(分角色扮演讀對話後先小組討論在全班交流)

方法一:55比28多一些,30和28差不多,90比28多太多。

方法二:把28看成最近的整十數是30,2個30是60,比還要60少。

4、生活中的拓展

活動7【活動】總結評價

1、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這節課我們學會用這樣的幾個詞語來描述多或少的程度,像這樣的詞生活中還有很多,(課件呈現),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斷增長知識。

活動8【活動】反思

整節課,我努力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向,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點撥引導,幫助學生建構新知。在整個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教材只是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素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使學生易於接受,樂於接受,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為此本課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分解情境圖,動態呈現課件方式

整節課我始終圍繞“小小養殖場”的生活情境展開教學,教材原本呈現的主題圖有雞、鴨、鵝、兔、羊5中動物,但是考慮到學生年齡小,信息量過多會對學生的思維有干擾,因此我將主題圖進行了分解,首先出示雞、鴨、鵝的信息,讓學生先比較三種動物,從而回顧最多、最少的概念;再比較兩種動物,引出誰比誰多,誰比誰少,進而着重研究本節課重點內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隨後依次出示兔子、鹿、羊的情境圖,儘可能的讓畫面生動美觀,從而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

2、引入猜數遊戲,比身高活動

學生年齡小,好動愛玩,教學中,設計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猜數遊戲和比身高活動。通過讓學生猜一猜兔子的只數,加深對所學概念的理解,既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又滲透了逼近的數學思想。利用學生們比身高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建立“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正確觀念。

二、根據學生情況調整教學環節

1、“小小養殖場”一課的內容,涉及的概念比較多,有“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等概念。由於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再加上教材沒有從數量上給這些概念界定,而直接從具體的數量引入,這就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

《新課標》強調“幾何直觀”,因此我在引導學生認識“最多、最少、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後,增加用不同長度的綵帶表示雞、鴨、鵝數量的環節,數形結合,讓學生直觀理解、感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四個概念,自然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2、學生年齡小,在理解“差不多”時往往有困難,因而我再反覆閲讀教材後增加了猜猜小鹿只數的`環節,藉此環節引入“同樣多”的概念,為學生理解“差不多”做鋪墊,降低難度,循序漸進地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創造性學習,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注重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基礎。本節課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中及時抓住學生的回答進行語言的訓練與培養。對於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視圖、審題、書寫等自主學習習慣都給予關注,力求將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有機地滲透給學生。

小小養殖場的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教材第30、3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能區分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之間的區別。

2、結合生活實際,通過一些具體情境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能區分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之間的區別。

3、使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這些概念的含義,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它們在程度上的區別。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

談話:同學們,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三杯水(紅色的、藍色的、黑色的)

1、請你仔細觀察三杯水,然後説説哪杯多,哪杯少。

生:黑色的最多,藍色的最少。

2、請你用“誰比誰多”來説一説。

生:黑色的比紅色的多……黑色的比藍色的多……

3、那黑色比藍色、比紅色多的一樣嗎?誰多的更多?(板書“多一些、多得多”的概念)

4、反過來説一説。(板書:少一些,少得多)

二、探究新知。

1、剛才大家都有非常棒的表現,所以現在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漂亮的地方。(PPT)

請仔細觀察圖,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養殖場有92只鴨子,22只鵝,還有100只雞。)

2、請你比較這些數據,你有什麼發現?(PPT)我發現鵝最少,雞最多。

3、PPT:小組活動。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看看還有什麼新的發現。用我們剛才學的四個新詞(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介紹這些小動物吧。

師:好,哪個小組先來?其他同學注意聽,可以補充。

生1:我們小組發現養殖場中雞最多,有100只,鵝最少只有22只,鴨子比鵝多。

生2:我們小組發現:雞100只比鴨子92只多一些。

生3:我們也發現:鴨子比雞少一些,雞比鴨子多一些。(板書)

生4:除了他們説的,我們還發現雞100只比鵝22只多很多,鵝22只比雞100只少很多。

師:沒錯,雞比鵝多得多,鵝比雞少得多。(板書)

師:再觀察,鴨(92只)比鵝(22只)怎樣比?生:多得多。

師:反過來説一説:鵝比鴨子少得多。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4、小結。PPT:我們今天學習了四個新詞: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多得多比多一些在多的程度上要大一些,少得多比少一些在少的程度上也大一些。)

5、(PPT)你們的表現真棒!下面獎勵大家玩一個猜數遊戲。先看看別人是怎樣玩的。(請一個學生與老師扮演角色)讓學生弄明白遊戲規則和方法後,以小組形式進行遊戲。

6、下面,老師改變一些説法,那兔子的只數也會發生變化,我們繼續猜一猜,有興趣嗎?(PPT)

(1)對白生1:是97嗎?老師:比97少得多。比97少得多的數有18和26,是26嗎?

師:不是。

生:是18

師:你猜對了!恭喜你!握手!

(2)與同伴一起做一做猜數遊戲吧。

7、引入“差不多”的概念。

(PPT)羊可能有多少隻?(完成數學書本P30)。

先獨立完成,再提問學生:你的答案是什麼?説一説你的想法?

再問全班學生的答案:都同意嗎?説一説為什麼你選26?為什麼不選70、不選3?

師小結:當兩個數相差很小的時候,我們用另外一個詞更合適,那就是“差不多”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同學們,我們已經闖過了兩關,現在可以進入數學城堡盡情遊玩了。看智慧老人為我們準備了什麼,有獎競答,每做對一題,獎小旗一面。

1、讓學生用剛學過的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聯繫身邊的例子説一説。

2、課後練習題

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後集中交流,進行評價。

四、實踐作業,強化新知

調查家庭成員的年齡,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説一説。

小小養殖場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

2、使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

〖重點難點〗

結合實踐經驗,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小明的爸爸是個養殖專業户,這些雞,鴨,鵝除了支付小明的學費和一家人的開銷外,還有結餘呢!今天,我們一起去他家的養殖場去看看,看看誰能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

(二)自學質疑

(1)(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師:同學們,這幅圖漂亮嗎?生:好漂亮啊!

師: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生:養殖場。

師:養殖場都養了些什麼呀?

師:你仔細看一看,有多少隻雞?多少隻鴨?多少隻鵝?

養殖場有92只鴨子,22只鵝,還有100只雞。

師: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看看還有什麼新的發現,然後告訴老師。

生1:我發現養殖場中雞最多,有100只,鵝最少只有22只,

(雞比鵝多得多)。鴨子92只,鵝有22只,(鴨比鵝多一些)。

生2:我發現:鴨子92只比雞100只少一些,鵝22只比雞100只少得多。

師:還可以怎麼説呢?

生1:雞100只比鴨子92只多一些,鴨子92只比鵝22只多一些。[也就是説鴨子比雞少一些,鵝比鴨子少一些。

(3)質疑反饋,點撥引導。

你能用剛學過的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從現實生活中舉幾個例子來説明呢?

生1:教室裏,有一位老師,44個學生,學生比老師多得多。

師:反過來呢?

生2:老師比學生少得多。

生3:媽媽買了15個蘋果,22個梨,(梨比蘋果多一些),(蘋果比梨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紮實新知

同學們,我們來看智慧老人為我們準備了什麼。

1、跑步的有86人。

2、我爸爸今年37歲。

3、這半籃有28個松果。

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後集中交流,進行評價。

(四)實踐作業,強化新知

用3、6、4的三張卡片中的兩張組成兩位數,最大的數是多少?最小的數是多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zx9lk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