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內科護理任務驅動教學設計論文

有關內科護理任務驅動教學設計論文

1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內容選擇

有關內科護理任務驅動教學設計論文

1.1需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

建構主義的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的意義建構。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時,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基礎。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對學過的知識、技能進行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進而掌握新知識、新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因此,適合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內科護理內容,必須包含學生已學過的知識、技能。例如,各系統常見病的護理。首先,這些內容能夠實現專業課程間的融會貫通。護理評估的過程要用到健康評估課程中學到的評估技能,護理診斷要運用護理學基礎中學過的護理診斷相關知識,護理措施要運用護理學基礎中學過的各項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如學習“糖尿病病人的護理”這一節時,學生要掌握的一項護理技能是使用胰島素注射筆進行胰島素注射。胰島素注射屬於皮下注射,學生已經在護理學基礎課程中學過這項技能,具備學習新技能的經驗,可以此為基礎進行新知識和技能的主動建構。其次,這些內容是基於工作過程進行編排的,與臨牀護理崗位更貼近,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要求,有利於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協作、溝通能力。

1.2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常見病的護理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教學,學生需要掌握內科常見病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與護理措施等內容。實踐教學則要求學生具備對病人進行整體護理的能力,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對具體病例進行護理評估、提出護理診斷並制訂護理措施。例如“,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這一節,教學大綱在理論方面的要求是掌握護理評估和護理措施,熟悉護理診斷;在實踐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能獨立、規範地按照護理程序解決病人的護理問題。祁雲嵩等提出,任務驅動教學適用於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課堂教學。吳靜也認為,任務驅動教學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因此,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目標。

1.3教師要有適合學生的、與臨牀貼近的驅動資源

實施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設貼近工作崗位的臨牀情境,在分析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講解、展示圖片、播放錄像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指導,以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要有適合學生的、與臨牀工作貼近的資源,在教學過程中供學生學習、借鑑,促進其順利完成任務。例如,“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這一節,教師現有的驅動資源有心力衰竭病人的典型病例、心力衰竭病人不同症狀的圖片及心功能分級的教學錄像等,能夠滿足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的需要。

2高職內科護理適合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內容分類

根據上述條件,筆者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確定了內科護理適合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24節內容。根據學生已有經驗和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將這24節內容劃分為3類。第一類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內科疾病護理。學生對此類疾病有一定了解,並且在其他課程中學過相關的知識技能。這一類包括8節內容,分別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護理、肺炎病人的護理、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冠心病病人的護理、胃炎病人的護理、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糖尿病病人的護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護理。第二類為醫院內科常見但日常生活中較少見的內科疾病護理。學生對此類疾病了解較少,但這些疾病是醫院內科的常見病,這部分內容是今後工作中必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這一類包括12節內容,分別是支氣管哮喘病人的護理、支氣管擴張病人的護理、肺結核病人的護理、心臟瓣膜病病人的護理、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肝硬化病人的護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護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護理、貧血病人的護理、急性腦血管疾病病人的護理、癲癇病人的護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護理。第三類為醫院內科重症疾病的護理。此類疾病症狀較複雜,學生需要在學習相關係統的常見病之後學習這類疾病的護理。這一類包括4節內容,分別是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肝性腦病病人的護理和慢性腎衰竭病人的護理。

3高職內科護理課程任務驅動教學設計

適合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分為3類,根據各類型內容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任務驅動教學。針對內科護理課程特點與學情,在遵循任務驅動教學主要特徵的基礎上,按照“五部曲”教學流程進行教學設計,增加課前自學環節,促進自立學習型教育的轉變。教師、學生、任務三者互動,體現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徵。

3.1基於經驗型任務驅動教學

基於經驗型任務驅動教學是指提出任務後,借用來自生活中的知識和已學過課程中的相關知識來完成任務。適用基於經驗型任務驅動教學的內容特點:首先,適用於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內科疾病護理,學生對這些疾病有一定了解。其次,在其他課程中學過相關知識和技能。適用教學內容類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內科疾病護理。適用教學內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護理、肺炎病人的護理、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冠心病病人的護理、胃炎病人的護理、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糖尿病病人的護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護理。例如,兒科護理課程學過肺炎患兒的護理,其與成年肺炎病人的護理有共同之處;糖尿病病人的護理中,需要皮下注射胰島素,護理學基礎學過皮下注射的技能。因此,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學生可以借用已有的經驗來完成任務。

3.2學做結合型任務驅動教學

學做結合型任務驅動教學是指:提出任務後,教師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護理評估和護理措施要點,學生根據學到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完成任務。適用學做結合型任務驅動教學的內容特點:適用於內科常見但日常生活中較少見的疾病護理,對學生而言是新內容,需要教師講解,學生應用學到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完成任務。適用教學內容類別:醫院內科常見但日常生活中較少見的疾病護理。適用教學內容:支氣管哮喘病人的護理、支氣管擴張病人的護理、肺結核病人的護理、心臟瓣膜病病人的護理、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肝硬化病人的`護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護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護理、貧血病人的護理、急性腦血管疾病病人的護理、癲癇病人的護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護理。例如,教師講解癲癇的病因、臨牀表現及治療要點後,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典型病例,收集健康史、身體狀況等方面的資料,完成護理評估任務。學做結合型任務驅動教學設計見圖2。

3.3遷移昇華型任務驅動教學

遷移昇華型任務驅動教學是指:提出任務後,需要將之前學過的常見病相關知識進行學習遷移,然後針對目前病情進展補充護理計劃,以完成任務。適用遷移昇華型任務驅動教學的內容特點:適用於由各系統疾病導致的嚴重綜合徵,病人病情重,護理評估、護理措施也較多。學習這些內容前,需要具備該系統常見病的相關知識,進而根據病人新出現的症狀、體徵,制訂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適用教學內容類別:醫院內科重症疾病的護理。適用教學內容: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肝性腦病病人的護理、慢性腎衰竭病人的護理。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師是學生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

在內科護理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貫穿始終的引導者。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因此,學習過程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習者主動探究、加工並內化的過程。在內科護理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增多,逐步由“學會”變為“會學”。在注重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及時加以正確引導,真正做到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有機統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zkq3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