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第二節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教學設計

第二節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第二節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教學設計

面 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和倡導探究性學習是生物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針對本節教材特點、學生特質和教學資源的可操作性,本節教學設計主要關注學生主動學習,倡導合作,動手操作,認真觀察來獲取新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表達交流的能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教 學中力求既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又注重學科思想與方法的教育,採用創設情境、倡導合作,重視過程的教學策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中第二節內容。通過學習,旨在認識根毛吸水的意義和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解釋 生活生產中的現象。形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內容分析】

《生 物》(人教版)七上第三單元第三章第二節《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一課,以開章第一節《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為鋪墊,動態描述土壤中的水分由植物的根進入植物體其它器官的途徑,先從根毛數量多面積大適於吸水的特點,讓學生感性認識根毛吸水的'意義,再到植物地上部分的莖的主要結構導管和篩管,認識水分從 下往上的運輸途徑,同時又為綠色植物參與者生物圈的水循環的內容打下基礎,本節的知識有利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釋生活生產中的現象,形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使學生更加全面認識生物世界,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學生情況分析】

我 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學生大多來自農村,有一定的農村生活生產經驗,學生喜歡動手實驗對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強,有高漲的熱情,但注意事力容易分散;之前,在學習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和植株的生長時,已經認識了根尖的結構和輸導組織中的導管,對學習本節內容有一定的基礎,因此通過講授知識與動手探究觀察相結合,能有 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1、説出大量根毛對植物吸水的意義;

2、説明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區別導管和篩管的結構和用途;

3、描述莖的結構。

能力目標:

1、通過對生有根毛的幼根和莖對水分無機鹽運輸現象的觀察,訓練觀察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加強同學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2、嘗試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現象,增強理論聯繫實際能力。

情感目標:

1 、體驗動手實驗的樂趣,加強與同學交流的感受。

2、形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説明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解釋生活、生產中的相關現象;説出大量根毛對植物吸水的意義。

2.教學難點:導管、篩管貫穿整個植物體。

【教學策略】

教學方法設計:採用創設情境、學生實驗、小組探究、觀察法。

教學媒體設計:多媒體、放大鏡、解剖刀、培養皿

老師準備:

1、培養有根毛的毛豆幼根

2、兩棵相同的白菜苗(一棵帶土坨的植物和一棵斷了根毛的植物)

3、浸了紅墨水的桃樹枝條(以葉脈變紅為標準)

4、榕樹小枝條

學生準備:浸了紅墨水的桃樹枝條 榕樹小枝條

【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自制、課前培養好毛豆種子萌發長出根毛的幼根、課前準備桃樹枝條浸入紅墨水。

學生:課前預習、收集與本節內容有關的資料、課前準備桃樹枝條浸入紅墨水。

課時安排:1課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pkg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