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

《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

《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觀察懂得“一片完整的葉”包括葉片和葉柄二部分,比較歸納出各種不同的葉之間存在共同之處;學會拓印一片葉;培養學生比較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隱性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和審美的能力、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和自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組織教學:教師檢查學生的學具,學生唱首歌等待上課。

2、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禮物——一顆小樹苗,我要送給這堂課表現最好的小朋友,讓他栽在校園的生物角或家裏,與小樹苗共成長。在小樹苗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把它下面的枝條剪去,以便它更好的生長。今天老師特地向一位園林工人要來了一些剛修剪下來的樹枝,我們平時可不能隨便去折樹枝。

二、新授:

1、教師給學生講解觀察樹枝的要求並作觀察記錄。突然一學生示意他們組的樹枝上有一小蟲在吃樹葉,女同學都躲到了一邊不敢觀察,老師要求學生不要打擾小蟲吃樹葉,由男同學拿起樹枝繼續觀察。

2、全班分組彙報觀察結果,學生得出結論。

3、教師要求組長從一信封中取出三張桑葉,判斷它們是否一片完整的葉。學生彙報觀察結果。

4、師:學生學會在自己組的這根樹枝上摘下一片完整的葉,再請組長取出另一信封,把自己在課外收集的葉拿出來,連同剛摘下的葉相互比較一下,哪些葉是完整的?哪些葉是不完整的?把它們分成二堆,並將不完整的葉放在邊上。

5、由四人小組長組織討論,看看這些完整的葉還有什麼相同之處,若按其中的一個相同點的葉放在一起,可以分成幾堆,最後説説它們有哪些相同之處?

6、拓印一張美麗的葉

師:葉漂亮嗎?喜歡嗎?

生:葉很漂亮,我們都很喜歡它。

師:過去我們拓印過樹皮,你想拓印葉嗎?

生:想。

師:由組長負責挑你們認為最漂亮的一張葉進行拓印,要求所選的葉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拓印在老師發下來的紙上。先討論拓印的方法,完成任務後寫上組號後,由組長粘到黑板上的大紙上,先完成任務的組邊看作品邊進行評比,思考他們是怎樣拓印出來的。

分四人小組合作完成拓印葉。第五小組迫不及待上台第一個粘上自己的作品,但組號忘記寫了,立即又上台補寫。最後大家總結一下,共有五、六種拓印方法,但效果都不太好,比較明顯的是第十組的作品最好。

在掌聲中,第十組派代表介紹拓印經驗,“教”老師拓印一張葉,教師重複講解拓印方法。

師:每人挑你認為最漂亮的一張葉進行動手拓印,比一比誰最快、最好,完成任務就上台將自己的作品貼在大紙上,邊看作品邊進行評比。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有一女生輕聲地問老師:把葉子拓印成好幾種顏色行嗎?

師:你自己看着辦吧。

評比結束後已接近下課時間,同學們評價的意見不一,最後老師挑一位女同學的作品作為優勝獎。

師:你們同意老師的獎勵給她小樹苗嗎?請這位女同學上台領獎。

生:同意。

生:不同意。

許多生:(舉着雙手)我們堅決不同意。

女同學站在邊上不敢上台領獎。

師:既然大家的意見不統一,那麼請派幾位同學把你們的作品從實驗室拿到教室中展出,現在大家望上來也看不太清楚,到教室中近距離看清楚後再投票產生優勝者,你們説“好不好”?

生:(大部分)好。

7、課外延伸:

(1)評比出拓印葉的優勝者。

(2)收集各種不同的葉,比一比,看誰收集得多。

教學反思

回顧這堂課,我充分感受到了“過程”開放和學生解放所帶來的變化,課堂教學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學生也不是操縱在教師手中的“木偶”。學生喜歡這樣的課,對老師來講,也充滿了挑戰,以下是我的幾點思考:

思考1: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採用表揚、創設情境、交流和動手操作等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注重現代科技與日常生活的結合,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悦,滿足學生個體自我發展的需要,辯證地處理好“學中玩”和“玩中學”的關係,讓學生在“玩葉子”中學習所藴含的科學知識。另外還強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要求學生在觀察樹枝作記錄時應實事求是,對於“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本堂課主要表現在:教育學生平時不能亂折樹枝和隨便採葉、挑自己認為最美的葉、“拓美”、師生共“選美”和不打擾蟲子吃葉等方面。關於“不打擾蟲子吃葉”這樣處理是否欠妥?一方面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不打擾小動物,另一方面象這樣的“害蟲”,受到這樣的“優待”是否有“愛憎不分明”之嫌?至今我還在矛盾之中……

思考2:現在的課程單元教學系列感強,課時安排較自由,而且向綜合方向發展,教師應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要加強不同學科間的融合,本堂課在科學課和美術課的整合上作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甚至上課到最後時已分不清是科學課還是美術課。但目前在課程整合方面還較難實施,原因在於普遍性的大班化教學,教師非包班教學,還有嚴格的上課時間限制。在農村的村小學,基本上屬於教師小班化包班教學,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硬件設施還跟不上。

思考3:科學內容要與科學過程相結合。對小學生而言,我認為過程往往比結論更重要。小學科學課中的“結論”基本上等學生長大了大部分自然會知道,為什麼還要學?原因就在於讓學生經歷一次典型認識事物的過程。要知識,更要體現出過程,主要也是居於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結合。有時曲折的過程比順利會更好,吃一塹會長一智,拓印葉時,讓學生去嘗試“錯誤”,學生自己總結出拓印葉的方法,又“教”會了老師,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但教學時間上會不太允許。總之,講是代替不了做的,要讓學生在做中體驗到科學知識實實在在地存在着。

思考4: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女生問我:拓印顏色不同的一張葉是否可以?可惜該學生的想法沒有付諸於行動,這跟我的“不作為”有關,教師一旦

發現學生有大膽的想法時,應得到及時肯定。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應及時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凡是想做的事情一定得嘗試一下。

思考5:在本課結束前對優勝者獎勵小樹苗的設計,應該説是我的滿意之處,這樣首尾呼應,兑現剛上課時的承諾,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又可以開展“與小樹苗共成長的活動”,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堅持性,但最終還是出了“意外”。從同學們的“不同意”聲中給了我啟示:乾脆把這一環節全部延伸到課外,或者若再多準備幾枝小樹苗就好了,至少先可以獎勵給這位女同學一枝,再課外延伸處理就比較好,既消除了這位女同學的尷尬局面,又使學生能夠在課外充分欣賞到自己勞動果實的美。其實在評比中的誰是誰非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感悟到自己的價值和對美的追求,從而體現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本課是《科學》中三年級植物單元的最後一課。教材在這裏安排了對一片葉的觀察和描述。其中,葉子的描述涉及到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葉緣、葉基、葉尖、葉柄等內容,讓學生在描述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複習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在科學活動中建立有結構知識體系,建構起科學觀察研究的方法。

同時學生對樹葉的觀察已經經歷了較長的時間,教材中觀察的內容非常多,而讓學生動手做的內容並不多,這節課組織學生對樹葉進行拓印,就是在觀察研究活動中讓學生動手活動。激發他們對樹葉(植物)研究的興趣。

教學要求:

1.觀察一片完整的樹葉。

2.能運用簡單的歸納研究方法,對自己所選的樹葉進行描述。

3.拓印一片完整的樹葉。

4.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描述活動中,鞏固自己在以前觀察活動中得到的關於葉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葉柄等方面的知識。

5.體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研究興趣和熱愛情感。

教學活動準備:

落葉、水粉顏料、水粉筆、觀察記錄本、白紙

教學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研究。

師:小朋友們我想與大家一起欣賞一張照片,願意嗎?

生:學生欣賞落葉。

師:漂亮嗎?這是什麼?

師:現在秋天到了,落葉非常美!看過落葉嗎?它在空中是怎樣飄落的?

你能用撿到的樹葉模仿落葉飄落的樣子嗎?

生:學生模仿落葉飄落的樣子。

二、描述一片葉的特點。

師:這麼美麗的樹葉我們用什麼辦法描述它們呢?假如現在你的手中有一片葉子,你描述它哪些內容?怎樣進行描述?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描述哪些內容?怎樣進行描述?

生:小組彙報討論的結果。

師:根據我們大家討論的結果,自己選擇一片葉子練習描述,説給同組的同學們聽一聽。

生:學生互相説,互相聽。

師:我這裏有一片樹葉,誰能上來描述給同學聽聽?大家做評委,説説他描述得怎樣?

生:學生描述,評價。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黑板上有很多種樹葉,我們選擇其中的一片,但不告訴其他同學是哪一片,然後對樹葉進行描述,請其他同學猜猜你描述的是哪一片葉子?我們有2分鐘準備。

生:進行遊戲。

三、拓印一片美麗的樹葉。

師:樹葉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觀察研究的內容,也給我們的生活曾添了很多美麗的色彩,請你選擇一片你認為最美麗的樹葉。

師:你想把美麗的樹葉拓印下來嗎?回憶以前拓印樹皮的方法,你覺得拓印樹葉用什麼方法最好?

生:用水粉的方法最好,用較濃的水粉畫顏料,均勻地塗在葉的背後;蓋上白紙;用手掌按壓,使顏色附着到白紙上。

生:開始拓印,然後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科學描述的延續。

我們能在今天回家後選擇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描述在觀察筆記上嗎?

《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科學》三年級植物單元的最後一堂複習課。教材在這裏安排對一片葉的.描述,是對本單元的總結,並對學習到的知識加以運用。因為葉子的描述涉及到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葉緣、葉基、葉尖、葉柄等內容,讓學生在描述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複習和運用知識的過程。體現新課標中在科學活動中引領學生建立有結構知識體系的理念。

同時學生對樹葉的觀察已經經歷了較長的時間,教材中觀察的內容非常多,而讓學生動手做的內容並不多,這節課組織學生對樹葉進行拓印,就是在觀察研究活動中讓學生動手活動。激發他們對樹葉(植物)研究的興趣。

教學要求:

1.經歷觀察一片完整的葉片的過程。

2.經歷對樹葉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

3.經歷對一片完整樹葉拓印的過程。

4.能運用簡單的歸納研究方法,對自己所選的樹葉進行描述。

5.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描述活動中,鞏固自己在以前觀察活動中得到的關於葉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葉柄等方面的知識。

6.感受樹葉的美麗,體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研究興趣和熱愛情感。

教學準備:

落葉、水粉顏料、水粉筆、觀察記錄本、白紙、各種葉的標本。

教學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研究。

師:(大屏幕上出示一棵大樹,大樹的高有房子作參照,樹皮、樹葉的顏色清晰可見,樹上樹下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同學們,以前我們學習了怎樣描述一棵大樹,你能描述大屏幕上的這棵大樹嗎?

生:這是一棵有三層半樓那麼高的大樹,樹的底部樹幹很粗,到中間樹就分成了很多根大小不一樣的樹枝。

生:老師,我能描述的比他更多。

師:真的嗎?好,那你來吧!

生:樹皮的顏色是咖啡色的,有很多的裂縫,樹的枝丫上和地面上有小動物。

生:我還有補充,(教師有意識讓她回答)樹冠像一座小山,樹葉是綠色、針形的。

二、描述一片葉的特點。

師:真能幹,把樹葉也描述了。我們能描述一片樹葉嗎?

生:能!

師:那我們描述樹葉的什麼內容?怎麼進行描述寫呢?討論一下行嗎?(小組討論:描述樹葉的哪些內容、怎樣描述一片樹葉)

師:(教師到每個小組裏傾聽討論)有結果了嗎?有結果的小組請高高地舉起手!

師:(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舉起手)誰願意來説説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是:描述樹葉的顏色、大小、形狀。

生:我們小組還有補充,還應該描述葉的邊緣和葉脈。

生:別忘了描述樹葉的葉柄的顏色、大小、形狀、粗細。

師:你選擇一片自己覺得最美麗的樹葉。

生:你能自己在小組內描述這片葉子嗎?

生:能!

師:開始吧?

師:(教師巡迴學生每個人都描述完)我這裏有一片葉子誰能自告奮勇來描述給全班同學聽聽?

生:這是一片綠顏色的葉子,它的形狀是卵形的,葉邊緣像鋸齒一樣。

生:我有補充,葉子的葉脈是網狀形,葉柄很粗。

師:還有嗎?

生:有,葉柄的顏色是深綠色,葉柄先粗後細。

師:我們來玩個遊戲好嗎?遊戲是這樣的,我們先請大家來觀察黑板上的各種樹葉,每人選擇一張,不要告訴其他同學。描述這片葉子請大家猜猜好嗎?

(教師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卵形葉、心形葉、披針形葉……各種形狀、顏色、大小等樹葉若干。)

師:第一、二、三小組先來觀察。(三小組有次序地進行觀察)

師:觀察好的小組到座位上去思考一下怎麼描述。四、五、六小組來觀察。

生:我要大家猜的葉子是一片紫紅色的樹葉,葉脈是網狀的,樹葉是卵形的。

生:(表現非常活躍)我請張雨晨來猜。

生:我猜是3號樹葉,因為3號樹葉是紫紅色、網狀脈、卵形的。

生:我要大家猜的葉子是披針形的,樹葉是淡綠色的、樹葉的葉柄很細。我請葉新海來猜。

生:我猜是8號樹葉。

生:不對,應該是5號葉子。五號葉子是竹子的葉子。

生:我要大家猜的葉是一片黃顏色的樹葉、是心形的。我請汪雨崎來猜。

生:是7號樹葉。因為7號樹葉是三面三片黃顏色葉子中的一片,加上它又是心形的。

師:大家對葉子的認識可真不少。

三、拓印一片美麗的樹葉。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要把我們描述的葉子拓印下來,你覺得有幾種方法?

生:像拓印樹皮那樣。

生:用水粉顏料塗在樹葉背後拓印。

師:你們覺得哪一種好?

生:第二種好,因為第二有顏色變化,拓印的也比第一種清楚。

師:那你能説説怎麼拓印呢?

生:先在樹葉的背面塗上水粉顏料,然後按在白紙上就可以了。

師:(教師不做補充)我們開始拓印好嗎?

學生開始拓印自己喜歡的樹葉,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學生有的由於水分過多無法拓印,學生有的由於樹葉不平無法拓印。

師:你們看,他拓印的很好!請他給我們介紹經驗好嗎?

生:其實我開始拓印樹葉沒有成功,因為我加的水太多。後來我們小組商量一點點水就可以了。還有不要用手壓樹葉,用白紙壓,這樣就不會把底下的紙弄髒。

師:我們根據他們的經驗,在選擇一片樹葉試試看。

教師將學生自己滿意的拓印展示在黑板上。

師:你最喜歡誰拓印的樹葉?

生:我喜歡1.5.7號,因為他們拓印的樹葉顏色非常漂亮。

生:我喜歡3.7號,因為他們拓印的樹葉形狀非常好看。

四、科學描述的延續

師:我們能不能在今天回家後選擇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描述在觀察筆記上?

生: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wq02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