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關於刮畫教學設計

關於刮畫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刮畫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刮畫教學設計

刮畫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瞭解刮蠟畫的特點、掌握刮蠟畫的技法。瞭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比較,瞭解刮畫的特點和畫面的處理方法,在實踐中增強體驗,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以發展和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刮蠟畫帶來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樂,提高繪畫興趣,培養學生髮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刮畫的特點及製作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學會和掌握刮蠟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選擇恰當的工具,處理好粗細線條的排列及畫面中點、線、面的關係。 學習材料:各種刮畫小工具、刮畫紙。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三、教學策略

《快樂刮畫》主要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變化的美感,增強審美能力。

在課堂上我採用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功的學習到了刮畫的方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從以學生為中心出發的,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在本課的學習全過程中,我始終嘗試運用這一理念,體現自主學習。

四、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和説明

討論導入

出示兩張不同的範畫(用黑筆直接畫的效果和刮出來畫的效果)。請同學們進行比較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這些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何不同?

請小朋友猜猜這些畫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刮出來的)。(假若同學不知道怎樣畫出來,老師就自然的地引出:那老師來告訴大家,這畫是刮出來的。)

問:你們想不想學呀!

生:想

師: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刮的方法來畫一幅畫。

師並板書:快樂刮畫

利用畫面不同效果的對比,為學生埋下學習的伏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新授課

師:首先大家先來欣賞一組圖片(打開課件)。

欣賞完這麼多的刮畫作品,這畫是怎樣刮出來的呢?我也想試試:

師示範:“刮出來的畫”的作畫步驟

油畫棒在紙上塗自己喜歡的顏色,塗得厚,用力就行(塗上一層底色,再塗上黑色)

用工具刮畫:刮畫可輕可重,刮的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

問:刮畫是不是都只能用一種底色的呢?

生:……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是不是還有不同底色的刮畫。(打開課件)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幾張刮畫的底色都是有幾種顏色的,我們把它稱為多色刮畫,那起先只有一種底色的那就應該是單色刮畫。

(在講解這個多色刮畫和單色刮畫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説話的語氣和速度,讓學生有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多色刮畫的步驟應該怎樣,跟單色刮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討論,並回答。

此時,師一邊打開課件一邊講解刮畫步驟

好,我們瞭解了這麼多的刮畫知識,你們是不是想自己動手試一試了呢?

生:想

師:在你們試試之前,老師想讓你們來欣賞一下跟你們一樣大的同學們的畫。(打開課件觀看)

通過教師的示範,引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操作技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作前欣賞一下同齡人的作品,為實踐奠定基礎。

學生作畫

提出作畫要求:接下來,同學們想想自己將要刮一幅以什麼為主題的畫,可以大膽想象。注意畫面內容、色彩豐富,底色和表現內容要相符。

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講評作業

以小組比賽的形式看哪一組同學完成的情況最好。

讓學生本人説説作品的含義,創意與在製作過程中不足的地方,然後大家一起評。

在自評互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評價能力。

總結延伸

師:面對同學們這些作品,我只想説一個字:好!我認為這些作品的水平是難分高下的(以比賽的形式開始,但並沒有以比賽的方式結束),這些對於我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體驗過了刮畫的樂趣。希望同學們在課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嘗試着使用不同的材料,看一看我們靈巧的手又能刮出一幅怎樣奇妙的藝術品,來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

課後拓展,為學生在生活中找到體驗美術的作用的途徑。

刮畫教學設計2

一、設計理念

通過故事創編及遊戲情境的創造,使學生更滿懷激情地去體驗和創作,在這一系列的美術活動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塗色的技巧,懂得和掌握了刮畫的新技法,更重要的是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們的心理得到了舒展並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

《刮出來的畫》通過讓學生自由塗色和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油畫棒的方法,達到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在特色過程中自發學會了色彩的和諧搭配,發展了審美能力,並且在盡情塗色中,使兒童的情緒得以宣泄。

三、學生分析

本次美術教學活動對象為二年級兒童。他們的年齡特點使其具有好奇性、遊戲性,而且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處於概念化階段,對事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理解、認知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保持其對事物永久的熱情是這一階段美術課的必要。

四、教學目標

1、掌握用油畫棒塗色的技巧,學習製作刮畫,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2、採用講授法及直觀演示法,使學生學習瞭解樹的形態及畫法

3、通過《彩色森林》、《刮畫》一系列創設情境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審美感覺及審美情感。

4、教育學生從小樹立保護樹木的環保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線描形式進行刮畫,描畫美麗森林。

難點:學習掌握運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產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六、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學生:小釘子、廢圓珠筆芯、小刀、刻刀。

教學過程:

一、盡情地塗色

1、複習鞏固色相:學生看一看自己的筆盒,説説在我們周圍,還有沒有你不認識的顏色,提出來大家一起認識。

2、塗色練習:你會用油畫棒塗色嗎?學生在16開圖畫紙任意選擇顏色盡情揮舞,注意顏色塗勻。

3、學生展示塗色成果,比較、發現不如意之處,然後修改。

二、感受森林的美

1、錄象播放美麗的大森林畫面,學生説説森林美在哪裏?有什麼特徵?

2、課件出示四季及不同天氣變化下的森林圖片,學生説説有什麼收穫?學會了哪些色彩?

(1)學生述説。

(2)教師選用各種漂亮油畫棒顏色不規則性的厚厚塗在範畫白紙上。

3、對呀,森林裏有着豐富的色彩,那裏還生長着各種各樣的樹木,而樹又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人類的好朋友。下面誰來説説對樹的瞭解:

(1)樹的種類及不同用途。

(2)樹的形態構造。

3、這麼美麗的家園,不僅是同學們迷戀,老師也非常地神往可是你們知道嗎?有一天,森林裏來了一位女巫,她看到我們美麗的家園以後居然想據為己有,於是,她就施了一層魔法,美麗的大森林頓時一片漆黑。(教師在漂亮底色上均勻塗上黑色,將底色完全覆蓋。)

4、這麼美麗的家園被女巫霸佔了,我們怎樣去拯救森林,使它再煥發昔日容顏呢?哪位同學想到了?(學生展開激烈討論、出謀劃策)

三、拯救彩色森林

剛才聽了同學們獻上的決策之後,老師不僅發現了我們班的同學機智聰明,而且個個都是忠肝義膽,為了正義事業都甘原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下面,就請小精靈們拿起你們手中的魔法棒去恢復森林色彩吧。

1、“魔法棒”的使用。

(1)教師講解刮畫可輕可重,刮的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

(2)以線條為主,適當地刮出塊面。

2、恢復美麗“容顏”。

(1)教師將刮出的範畫予以展示,請同學們進行比較,説説它與我們其他的畫有什麼不同?(刮出來的)

(2)構圖講解:主體部分畫得大些,運用遮擋關係,刮出輕重,線條的粗細等,畫得多,畫得滿滿的,使畫面內容豐富。

(3)等了這麼久,老師相信同學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去拯救森林了,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出發吧。(創設情境:小精靈們小組合作拯救彩色森林。)

(4)播放輕音樂,教師巡視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讓學生們互相觀看,比較發現的方法,自找不足。老師幫助查找原因,鼓勵學生對症下藥,糾正方法或修筆。)

四、體驗“慶功”喜悦

經過同學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美麗的大森林又露出了往日的微笑。瞧,他們正向我們招手致謝呢!

(1)學生派代表陸續把組內完成作品送上講台。

(2)小組介紹成員創意。

(3)學生評價到師小節。(如:刮畫時,刮痕是否清晰,力度是否到位,創意是否獨特……)

五、總結拓展

今天,小朋友們利用手中的“魔法棒”拯救了美麗的森林,維護了正義,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也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能夠更加愛護樹木,熱愛我們的大自然。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把這些刮畫貼到外面去,告訴大家要保護環境,愛護我們的家園(帶領學生走出活動室)。

刮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刮畫作品的特點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比較,瞭解刮畫的特點和畫面的處理方法,在實踐中增強體驗,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新型刮畫紙帶來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樂,提高繪畫興趣。

教學重點:刮畫的特點及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選擇恰當的工具,處理好粗細線條的排列及畫面中點、線、面的關係。

學習材料:各種刮畫小工具、刮畫紙。

教學準備:範畫、刮畫工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向學生提出要求:認真傾聽,大膽嘗試,遵守紀律。

二、激趣導入

出示刮畫紙:你們仔細看看,這張紙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教師示範用牙籤刮畫,讓學生説説感受。

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用刮的方法來把它變成有趣的畫。刮出課題。

三、引導探究,認識刮畫。

1、學生欣賞有趣的刮畫作品與黑筆直接畫的作品,請大家邊欣賞邊思考:刮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何不同?

學生欣賞作品、討論不同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小結。

四、深入探究,嘗試刮畫。

1、學生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師先介紹新型刮畫紙的特點

教師後説明工具的多樣性:誰注意到了,剛才老師用的是什麼工具? 你們還帶了哪些工具?

來試一試,不同工具刮出的線條有何不同?

2、學生分組嘗試使用工具,談體會。教師小結刮畫的特點:刮蠟畫因為表面一層是黑色的而裏面一層底色是鮮豔的色彩所以色彩對比很強烈。

3、學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線條不同,怎樣才能合理地使用這些工具呢?

4、各組學生挑選一張喜歡的作品研究:作品中有哪些不同的線條?應選擇什麼樣的工具來表現?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1)學生:看作品分組討論研究。

(2)學生:彙報展示。(實物投影)

(3)教師:歸納演示。(實物投影)

五、自主探究,理解刮畫。

1、學生欣賞作品:説出喜歡的作品及理由。

2、引導學生從畫面內容及線條、塊面的處理方面加以總結。

六、學生自由創作一幅刮畫作品。

七、自由創作,大膽嘗試。

1、發現能創造性使用工具的學生大力表揚。

2、及時表揚構圖完整、點、線、面處理比較好的作品。

八、展示作品,自評互評。

1、各組推選優秀作品,展示於黑板上。

2、請小畫家介紹、評價自己的作品。

3、教師客串記者採訪:

這位同學你喜歡今天的美術課嗎?

為什麼?同學,請談談你今天有何感受?

被選為小畫家高興嗎?你今後有何打算?

九、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製作,體驗到了刮畫藝術的裝飾趣味與獨特美感,希望同學們能夠很好的利用好這一小技法,創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術作品。

課後反思

在課堂上我採用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功的學習到了刮畫的方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從以學生為中心出發的,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在本課的學習全過程中,我始終嘗試運用這一理念,體現自主學習。

一、 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學習的全過程中,這種動力是必不可少的。課前參與往往被學生所忽視,而刮畫一課的課前準備很重要,需要準備一些小工具。為了讓孩子們主動地參與準備活動,我先展示了他們的繪畫作品,然後説:“你們知道嗎?不用筆也能畫畫。”孩子們的好奇心被誘發起來,再佈置準備所要工具。教師只是説請同學們準備一些象釘子、牙籤之類的,能夠在紙上畫出痕跡的小工具。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厚,上課時帶來了鑰匙、小梳子、毛衣針、等各式各樣的小工具,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樣設計讓孩子變被動參與課前準備為主動參與課前準備,提高了實效。

二、自主探究體,體驗成功的喜悦。

自主學習過程中,知識是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而獲得的。課堂上,學生在欣賞了美麗的刮畫作品後都非常激動,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躍躍欲試。此時教師直接提出探究學習的問題:小工具在紙上會出現什麼不同效果?那種工具刮出的線條又快又好?學生根據所提供的問題進行有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孩子們得出了結論:工具的粗細不同,刮出線條的粗細就不同;利用牙籤刮出的線條又快又好。此時教師對孩子們的探究成果給與充分的肯定,並請小組成員談一談探究過程,演示探究結果。孩子們體驗了合作探究的過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創作過程中,有的孩子還在探究,有的興奮地説:“老師您看,我用銅錢的側面刮,特別快!”有的自豪地説:“我用指甲也能刮。”孩子們在無拘無束的氛圍裏自主的探究,引發創作靈感,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以上兩點可以説是我上《有趣的刮畫》一課中比較成功的地方。下面再談談課中的不足之處。

一、“處理好粗細線條的排列及畫面中點、線、面的關係”是本堂課的重點,也是個難點。很多學生擅長從構圖的角度出發,以純線條的形式來表示畫面的輪廓,而缺少對畫面的點、線、面的具體形式的處理,畫面顯得比較單調。

二、課堂評價不夠充分。學生積極性很高,都想展示、講述自己的畫,但是教師給孩子展示的時間較少。教師應對課堂教學評價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能當堂感受、評論,盡情享受刮畫帶來的樂趣。

標籤: 教學 刮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vvqr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