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

《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

《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飢寒交迫、温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 2 )周第(6)節 總(13 )

一、 複習交流

1、 背誦第一課《燕子》

師: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給大自然開來了勃勃生機。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點就瀕臨死亡,是誰救了它們?(人類)

2、 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瑞士的資料

多媒體出示:瑞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和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國接壤。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704萬(1995年),日耳曼人佔84%,其他的是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數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綠化率約61%。首都在伯爾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組成,西北有侏羅山脈,中部、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瑞士境內湖泊很多,萊茵河、羅訥河等發源於此。山間谷地氣候温和,高山比較寒冷。水力豐富,有少量煤、鐵、石油和鈾礦。瑞士經濟發達,人均國

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業、金融業、旅遊業發達,為經濟三大支柱。鐘錶業歷史悠久,產量居世界前列,譽稱:鐘錶王國。1950年9月與我國建交。)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 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者容易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2、 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錯誤讀音。

3、 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

4、 通過熟字帶生字識字:區——歐、户——啟、步——涉、相——廂。

5、 歸類結合

(1)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於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於半包圍結構,然後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2) 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

1、 抽讀、齊讀、默讀思考:

(1)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 聯繫課文內容説説題目的意思?(運送燕子的專用列車)

2、 分組讀文

(1) 説説每個自然段講的什麼?

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裏的燕子送行,然後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再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後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

(2) 相機滲透:倒敍的方法,首尾呼應。

四、課堂作業

(1) 寫生字。

(2) 抄生詞。

六、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下節課交流解決。

第二課時

第( 2 )周第( 7)節 總(14 )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第六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環保意識、愛鳥的意識。

學習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學習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對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理念:

《燕子專列》通過優美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表現了“愛護周圍環境”的主題。本設計力圖體現“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式之中,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設身處地地自主閲讀,交流感受。以具體的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藴含的人文精神,體會人們保護動物的博大愛心。

教學準備:

有關課件

教學過程:

《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麼。這篇課文進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途經瑞士,因當地氣温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發現這一險情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的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本文體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向我們充分展示了人與動物之間營造起來的温馨和諧的生活空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之間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2)學習本課生字,積累優美詞語。

(3)説話訓練,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

(4)寫一寫自己對小姑娘貝蒂的心裏話,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使學生深入認識燕子遭遇的險境:惡劣氣候導致飢寒交迫,瀕臨死亡。

(2)通過研讀重點句子、課堂拓展訓練讓、演練法讓學生感受人們關愛燕子的真摯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

(2)增強學生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進行説話、寫話訓練,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2、教學難點:

感悟惡劣氣候與環境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教學策略:

1、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感受人類給予動物的愛,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人文的薰陶。

2、使用朗讀法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3、採用自主、合作、評價學習的策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教學環境和資源準備:

1、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2、資源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3、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新課。

1、播放火車鳴汽笛的聲音,指名説説自己剛才聽到了什麼聲音。

2、教師給予肯定:在歐洲瑞士這列漂亮的火車正準備出發。(出示外形漂亮的列車動畫圖片。)

師:春暖花開的季節,小燕子總喜歡從南方趕回北方,為春光增添色彩,可是這一年春天,小燕子卻在瑞士遇到了麻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燕子專列》。

3、揭示課題(課件出示滿車廂的燕子),齊讀課題、解題。

4、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法?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瞭解故事的完美結局。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把作者心中的疑問表達出來。

3、自由朗讀第一段,完成練習。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裝載着怎樣的乘客?嘗試用文中的詞語回答。(課件出示練習題):

三、品讀重點詞句,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

1、第一段在文章開頭作者運用倒敍的寫作方法告訴了我們整件事情的結果,到底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呢?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煩?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相關的語句勾畫出來。

(學生閲讀勾畫,並找一生朗讀)

2、指名回答。

A、師引導細化:這一處講了許多原因,大家再讀一讀,想一想,用幾個字概括燕子遇到的麻煩。

(預設:冷、餓、累、死)

B看到燕子遭受這麼多的苦難,你在想些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利用課件隨機出示第二段的四個句子,引導學生根據平時的生活體驗理解“驟降”。

3、學生自主完成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這意外的天氣變化,導致 ,也就是説,燕子失去了食物,加上長途飛行,勞累艱辛,用課文的詞語來形容,是經過 ,疲勞加上天氣 ,這批成千上萬只的燕子 ,瀕臨 。你能把“瀕臨”換個詞語來説嗎?(用換詞法理解詞語“瀕臨”)

4、成千上萬只燕子遇上了即將死亡的厄運,多讓人焦急啊!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段的前三句話,讀出燕子的焦急、絕望。

5、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瑞士政府作出了什麼決定?用“﹏﹏﹏”把這個決定畫下來,讀一讀。

6、讓學生説説自己覺得這個決定怎樣?為什麼?

四、學習第三、四自然段,讀中感悟,瞭解人們對燕子無私的幫助。

1、作出了這個偉大的決定後,政府、居民們、小姑娘貝蒂是怎樣做的?自由讀第3、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勾畫出相關的詞或句子,然後把自己的感受簡單地寫在旁邊。

2、理解政府救助

出示重點句子

(1)“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師引導學生理解:這個決定難能可貴,因為在眾多國家大事中,這件事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2)、“於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籲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他們

《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飢寒交迫、温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三、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四、 教學時間:

2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複習交流

1、 背誦第一課《燕子》

師: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給大自然開來了勃勃生機。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點就瀕臨死亡,是誰救了它們?(人類)

2、 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瑞士的資料

多媒體出示:瑞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和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國接壤。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704萬(1995年),日耳曼人佔84%,其他的是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數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綠化率約61%。首都在伯爾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組成,西北有侏羅山脈,中部、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瑞士境內湖泊很多,萊茵河、羅訥河等發源於此。山間谷地氣候温和,高山比較寒冷。水力豐富,有少量煤、鐵、石油和鈾礦。瑞士經濟發達,人均國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業、金融業、旅遊業發達,為經濟三大支柱。鐘錶業歷史悠久,產量居世界前列,譽稱:鐘錶王國。1950年9月與我國建交。)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 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者容易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2、 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錯誤讀音。

3、 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

4、 通過熟字帶生字識字:區——歐、户——啟、步——涉、相——廂。

5、 歸類結合

(1)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於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於半包圍結構,然後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

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2) 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

1、 抽讀、齊讀、默讀思考:

(1)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 聯繫課文內容説説題目的意思?(運送燕子的專用列車)

2、 分組讀文

(1) 説説每個自然段講的什麼?

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裏的燕子送行,然後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再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後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

(2) 相機滲透:倒敍的方法,首尾呼應。

四、課堂作業

(1) 寫生字。

(2) 抄生詞。

六、 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下節課交流解決。

第二課時

一、學生交流互解,歸納整理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二、教師組織討論學習解答重點問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表達方法

(1) 自讀自悟課文

邊讀邊思考,在學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飛來時氣候是什麼樣的?與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況有什麼不同?

(2) 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A、 是誰拯救了它們?

政府:讀書第二自然段。

人們:讀書第三自然段

一個小姑娘:讀書第四自然段

B、 通過這三個自然段的具體的描寫,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三、 學生分組學習

(1) 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請勾出來,再讀一讀。

(2) 哪些描寫最讓你感動把它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四、 全班交流,教師抓住重點句子、關鍵語句,指導朗讀,進行語感訓練,體會 作者的表達方式。

(1) 課文中有一個學習夥伴的泡泡“能夠作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引導學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的難能可貴。聯繫題目:反映了人們對於燕子的關愛——作為動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專列。用專列運送燕子是政府關心燕子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舉動卻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作為一個政府,能夠下這樣的命令來關心一羣遇難的燕子,的確難能可貴,因為這件事情與國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2) 出示:“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滿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引導學生理解三個層面:一是字面意義進行延

伸,比如“紛紛”,從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處”指尋找燕子的範圍廣泛:二是透過字面意義感受深層的內涵,比如“紛紛、四處“反映了人們對於保護動物的博大的愛心、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勞動等等:三是説明表達效果,比如運用”冒着、頂着、踏着“這三個動詞,能夠較好的體現氣候、環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無所畏懼的高尚品質。

(3) 在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孩子,她與父母一道,出示:“在覆蓋着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裏,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中,小孩子本應該受到保護,可是她卻能夠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體現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4) 在將燕子送到車站以後,人們又來到站台上歡送這批特殊的客人,這樣的舉動體現了人們沒有將燕子作為動物來看待,而是將它們當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從更深層次表明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這個環保的主題。出示: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起程,站台上站滿了送行的人。”在這句話中,“漂亮舒適、站滿了、送行”這三個詞語值得體會,透過這三個詞的表面上的意義,還應該體會到人們將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對它們的重視。

四.總結,昇華體會

1、 師述:本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於整篇課文。

2、 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五.課堂訓練

小練筆:我想對貝蒂説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為的讚賞,可以表達對貝蒂是否在惡劣天氣中被凍壞的關心,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啟示,還可以請貝蒂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學生可以圍繞有關《燕子專列》的任何內容與貝蒂對話。

《燕子專列》的優秀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這是一篇人文情景較濃的文章,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歐洲瑞士氣温驟降,風雪不止。這時,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情況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他們送到車站,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籲人們要保護動物。

二、設計理念

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入情入境,直接觸摸文本,直奔重點詞句,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地讀,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藴含的情感,並隨着教學過程的推進動情、移情、抒情,使學生得以受到情感的薰陶。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們對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相信他們剛接觸到課文的題目肯定充滿了疑問和好奇。他們當中或許大部分和貝蒂一樣,關心喜愛小動物,因此讀着這篇文章時肯定有很多感觸。這篇文章就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欣賞、感悟,體會對動物的深深愛意。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和環境給燕子帶來的麻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為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2.教學難點為體會惡劣氣候、環境給燕子帶來的麻煩。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結識了“翠鳥”,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問候下老朋友,板書:燕子。

2.課件出示燕子圖片,説説你對燕子的瞭解。

預設:生可能會從以下幾方面説自己對燕子的瞭解,燕子是候鳥;燕子的生活習性;燕子的外形特點等。

3.補充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文的題目後有什麼想問的嗎?學生質疑:什麼叫專列?燕子會飛,為什麼還要用列車送?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閲讀提出這樣的要求: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根據課題提問,一方面緊扣了本文課題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同時,也能夠教給學生抓住課題質疑的學習方法。

(二)初讀課文,教學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文中的新字。

(2)努力把課文讀正確,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

舒適 啟程 疲勞 料峭 覆蓋 救護 車廂 瀕臨 死亡

歐洲 瑞士 特殊 長途跋涉 氣温驟降

【設計意圖】識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這裏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有利於促進學生預習課文的良好習慣的養成。

3.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發現“洲、瑞、殊、驟、涉”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並且左窄右寬。

(2)重點指導書寫“驟”和“涉”。

驟:讓學生明白筆畫較多的字各部分要寫得緊湊些。同時,如果一個字有兩個捺,書寫時其中一個一般要變成點。然後複習學過的字“送、這、遲、歡、食”等進一步鞏固。

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個字書寫時不要多加一點。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生字書寫的指導並不是一味的給予,而是通過巧妙分類,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掌握書寫的方法。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對學生的寫字姿勢進行指導,有利於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分散指導書寫,能夠有效降低難度。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再讀課文,思考剛剛提出的問題:燕子會飛,為什麼還要用列車送?

2.在學生自主讀書、思考的基礎上同桌討論。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簡潔解疑。

4.將學生尋找出來的原因濃縮成兩個字:麻煩。

引出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段話,思考:課文主要寫了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煩?

交流:天氣惡劣;非常疲勞;昆蟲被凍死。

出示句子:當地氣温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的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

(1)學生比較體會,比較“驟降”“下降”“降低”三個詞在表達效果、表達作用上的區別;想象“風雪不止、所有、幾乎”等詞描述的惡劣情景,體會這樣惡劣的天氣給燕子飛行造成的困難。

(2)體會“長途跋涉”。

課件出示圖片文字: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萬的燕子就要開始出發到南方去過冬了。一路上,它們要飛越非洲大陸、阿爾卑斯山脈、撒哈拉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飛一百多公里。

(3)體會“飢寒交迫”。

燕子飛了這麼遠的路,昆蟲又被凍死了,小燕子們會怎麼樣?此時此刻,你是什麼心情?

隨即出示句子“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句子中,進行朗讀體會。(個別讀,齊讀。)

4.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這是一列什麼樣的火車?再讀課文,體會瑞士政府對燕子的關愛。板書:關愛。

5.再讀句子,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政府?課件出示有關瑞士政府課外資料。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有機地將前後文的'學習聯繫了起來,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能夠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瑞士政府對燕子的關愛。

四、板書設計

燕子專列

天氣惡劣 瑞士政府 專列接送 關愛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詞句。

2.體會惡劣氣候和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3.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重點詞句,讀中感悟瑞士人民對燕子的關愛。

2.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扣詞釋文

1.分步出示下列三組詞。

(1)氣温驟降 風雪不止 滿天飛舞 皚皚白雪。

(2)長途跋涉 疲勞 飢寒交迫 瀕臨死亡。

(3)冒着春寒 頂着大雪 踏着山路 四處尋找。

指名讀,齊讀。注意字正腔圓,聲音洪亮,想一想每一組詞語與什麼有關。

2.用上其中幾個詞説説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是啊,當時的天氣是如此惡劣,燕子的處境是如此艱難,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體會下當時的情景。出示課文一二兩段,齊讀。

(二)細讀第三段,析詞品句

1.燕子的處境激起了同學們深深的同情,更激起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深切關注,他們是怎麼做的呢?讀讀第三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好好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麼?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體會。

2.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引導。

出示句子:聽到消息後,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滿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1)讀着讀着,哪些詞語讓你有話想説?

緊扣“紛紛、四處、冒着、頂着、踏着”等詞讓學生談體會,再進行朗讀指導。

(2)同學們猜想下他們中間可能會有哪些人?(白髮蒼蒼的老人,懷裏抱孩子的婦女,小孩等。)

(3)引讀提升:白髮蒼蒼的老人聽到這個消息,焦急萬分,蹣跚地走出家門,生讀:冒着——

一羣孩子聽到這個消息,心急如焚,甩下書包,走出家門,生讀:冒着——此時居民們哪顧得上嚴寒與危險,他們紛紛走出家門,生讀:冒着——

【設計意圖】這裏通過一個句子的兩次巧妙的出示,引領學生的情感體驗一步步走向高潮,天氣越冷越能體現人們的愛心熾熱。這時讓學生讀出居民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去尋找燕子的濃濃愛心就有感而發了。讓學生領會課文中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這個難點便迎刃而解了。

(三)學習第四段,感受關愛

1.這羣人中有個小女孩,名叫貝蒂。出示第四段,輕聲讀這段,讀後哪句話讓你特別感動?

2.交流,緊扣“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這句話。

小貝蒂不在乎什麼呀?預計學生回答:她不在乎自己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不在乎寒冷。

那麼她太在乎誰了?是燕子。

3.仔細看圖,想想下,小貝蒂是在哪兒發現了燕子?她會怎麼做?怎麼説呢?

自己練習説,再指名説。指導學生從小貝蒂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以及燕子的處境等方面進行想象,感悟小貝蒂付出的真情。

4.配上音樂,我們來一起感受小貝蒂對燕子的這份真情。配樂朗讀。

【設計意圖】這裏通過析詞品句“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將“愛”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深處和課堂的每一個角落。“入境始於情”,讓學生去品,去悟,去思,去表達,讓貝蒂的言行在學生的心目中沉澱,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感情。思想的碰撞,語言的磨礪,必然能帶來學生曼妙豐盈的心路歷程。

(四)延伸拓展,昇華情感

1.多麼感人的一幕啊,這些冰天雪地中飢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為政府的偉大決策,居民的愛心奉獻,貝蒂的真情付出,它們卻走進了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並即將啟程返回自己眷戀的家園。引讀最後一段。

2.選題寫話:

(1)列車緩緩啟動,在人們送別與祝福的目光中,車廂裏的燕子對着人們卿卿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在説些什麼呢?

(2)貝蒂望着漸行漸遠的列車,在心裏默默地説……

(3)讀完課文後,我感慨萬千……

獨立寫話,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寫話——準備發言——真情誦讀。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語言中的砥礪中,豐盈自己的心路歷程。

3.是啊,燕子專列啟程了,這燕子專列不僅載着的是一隻只獲救的燕子,它還載着什麼呀?(出示:燕子專列載着——駛向遠方。)

4.交流:人們的祝福、燕子的感激、關愛。

【設計意圖】這是對文本深層次的理解和總結,把這份情感昇華為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友情,喚起學生對動物的那份愛,以及對所有生命的那份尊重。

5.播放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這些生動可愛的畫面描述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友情,人類對動物的那份愛,以及對所有生命的那份尊重。

6.課件出示美麗的畫面,還有許多保護環境廣告語,齊讀。

7.作業:

(1)試着寫寫保護環境的廣告語。

(2)可以去看看《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本書。

四、板書設計

燕子專列

冒着 頂着 踏着 一點兒也不在乎

燕子專列載着——駛向遠方

教學反思

《燕子專列》是一篇發生在人和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內容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不是太難理解,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語句中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的情意,對學生進行愛護鳥類的環保教育。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在讀的時候讓學生抓住文中關鍵的字、詞、句,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融讀、悟、説為一體,增加學生與文本接觸的機會。注重重建學生的精神生活,賦予教育以及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

標籤: 教學 燕子 專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r4w4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