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11~20各數的認識》信息化教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信息化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1~20各數的認識》信息化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1~20各數的認識》信息化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的,為後面20以內的進位加法做好鋪墊,也為下學期100以內乃至更大數的認識打下基礎。在教學中先通過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10根小棒可以看做10個一,1捆小棒可以看做1個十,進而理解“10個一就是1個十”。接着讓孩子擺12根小棒,突出把十作為一個計數單位。最後藉助擺小棒的活動數數、讀數,初步學會認、讀11~19各數,掌握“十幾”所表示的含義和順序。在此基礎上完成“19添上1根是多少根”這個問題,解決“2個十是20”這個關鍵問題。

二、學生分析

10~20各數學生能數出來,但是對於它們的組成不了解。還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簡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樣能讓學生感知10個的數的簡便性,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來理解和建立數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樣實效地組織活動也是本節課所要考慮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數出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會讀寫11—20各數,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3、在建立數概念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借助學具操作直觀進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移動學習 □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

本課教學使用了powerpoint幻燈片技術支持。主要運用在學習新知的兩個片斷的學習中。片斷一:在矛盾衝突中揭示記數法。片斷二:在遷移學習中建構以新的認識。

片斷一中,運用幻燈片的圖片展示功能和動態演示功能展示同學們數笑臉的過程及10個笑臉轉換成1個大拇指的動態變化。片斷二中,同樣運用動畫演示功能展示10根小棒變成1捆的過程。還有展示11——19各數的小棒擺法全景圖,讓學生比較觀察,發現規律。

幻燈片的運用,用虛擬的圖片代替了實物圖片,省去了老師製作教具的麻煩,幻燈片的播放功能代替了老師的操作,同時它的靈活性是老師操作無法相比的。既節省了資源和勞動力,又能幫助孩子深刻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六、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複習、訓練、實驗、研討、探究、評價、建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

導入:片斷一

師:1.3班的教室裏有個評比欄,誰表現的好老師就會給他貼一個笑臉,小朋友們天天都要去數。今天咱們一起來幫他們數一數。

1、先看小美的。(課件

師:小美的這一欄貼滿了。再貼怎麼辦呢?

他們老師想了個辦法,誰有了10個笑臉就可以換一個大拇指。(課件)

2、再來數小東的。(課件)默數,可以換時提醒老師。

3、接着看小西的。(課件)可以換嗎?

4、小波得了多少個?(課件)

5、小濤得了多少個?(課件)看誰數得又對又快。

師:原來小濤跟小波一樣都是13個,為什麼小濤的笑臉數得沒小波快?

師小結:1個大拇指表示10個笑臉,這10個就不用數了。這種方法不但便於記數,還便於數數。(介紹古代的祖先用石子記數,並且用較大的石子代替10個小石子的記數方法)

生:數小美的笑臉數。(從1,一個一個地數到14。)

生:數小東的笑臉數。(從1數到18)

生:數小西的笑臉數。(8個)

生:數小波的笑臉數。(13個)

生:數小濤的笑臉數。(13個)

生:交流數得快的原因。

課件出示小美的笑臉圖。

課件10個笑臉圈起來,閃爍,換成大拇指。

課件出示小東的笑臉圖。(1到18,數夠10個換成1個大拇指)

課件出示小波的笑臉圖。(1個大拇指,3個笑臉)

課件出示小濤的笑臉圖。(13個笑臉)

講授:片斷二

師:(出示11根小棒)

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

師:有沒有辦法很快數出11根?

師介紹:數學上我們一般把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課件)

師引導:這是1根小棒,是1個一,那麼10根小棒是幾個一?

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個十。想一想,10個一,和1個十有什麼關係?

師:那11根小棒怎麼擺,就能很快數出來?

生交流擺法:先擺1捆,再擺1根。

師:拿12根小棒,比比誰快?擺後交流。

師:快速拿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師:(課件)仔細觀察,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一根一根地數。

生:交流很快數出11根的方法。

生操作:很快數出11根小棒的擺法,並交流。

生操作:快速拿12根,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生:比較觀察,感知規律。

課件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過程。

課件出示11、12、14、15、16、18根小棒的擺法圖。

七、教學特色

(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到20,是有這種能力的。所以在出示笑臉時教師就讓學生練習數出20以內的數,滲透自然界數的基本單位“1”的觀念。實際生活中10個笑臉換1個大拇指的事例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讓學生初步直觀體會把“10個一”變成“1個十”是實際生活的需要,數學文化在學生的活動中得到了有機浸潤。

讓學生嘗試將11根小棒擺成1捆帶1根是對先前“笑臉”經驗的激活和利用,學生動手操作將10根小棒捆成1捆,是對“10個一是1個十“的強化。在學生明確了11的擺法後,讓學生充分感知12、14、15、16、18的擺法,通過對擺法、數的特點的觀察,以及與小棒擺法關係的比較,認識到十幾裏都有1個十。體會擺十幾根小棒都是擺一捆帶幾根,直觀感知十幾是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讓學生對十幾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

標籤: 信息化 各數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qxz9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