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新課標十冊二單元《牧童》教案設計

新課標十冊二單元《牧童》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標十冊二單元《牧童》教案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課標十冊二單元《牧童》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兩首古詩的內容,領略《牧童》一詩的意境,欣賞《舟過安仁》的童趣。

2.會流利背誦這兩首古詩,並且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擴寫古詩。

3.感受童年的絢爛與快樂。

教學準備:

投影片,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切入新課

1.讀讀以下詩句,你有什麼發現呢?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呂巖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

2.在這些詩句裏,我們發現了許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兒童,有懂事的,有貪玩的,有聰明的,也有悠閒自在和淘氣調皮的,他們各自在忙什麼呢?

3.質疑引入,學習新課。

二、學習《牧童》,領悟詩意

1.初讀古詩,瞭解內容

①指名讀一讀呂巖即呂洞賓的詩,指出易錯字“蓑(suō)”的讀音與寫法。

②再讀古詩,你能根據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填一填、説一説嗎?

在一個( )的地方,耳邊似乎迴盪着( )。當( )的時候,一個牧童到外面( )了。

③再讀這首詩,你感受到這是一個( )的牧童呢?為什麼?從哪句詩哪個字最能領略他的悠閒與愜意?

2.品讀古詩,走進詩境

圍繞“卧”,品味“卧”。

①卧在一個怎樣的地方?

“六七裏”:虛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廣闊,一望無邊。

“鋪”:結合詩句理解擴詞(鋪展、鋪開、平鋪、鋪設、鋪天蓋地……)

看到遼闊的原野上到處是綠意葱蘢的草,在我們眼前彷彿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聽一聽,你聽到了( )的笛聲?(悠揚的、時斷時續的、遠處飄來的、忽隱忽現的)

理解“三四聲”:虛指,形容笛聲時斷時續。

這笛聲是誰逗弄出來的呢?你能猜出來嗎?

②卧在一個怎樣的時候?

黃昏後:絢麗的晚霞漸漸消失了,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掛在夜空……

歸來:牛羊入圈,該空閒了,無憂無慮了。

飽飯:吃了媽媽做的豐盛的晚飯,舒服、愜意、心滿意足。

③品味“卧”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經勞累了一天了,現在吃飽了飯,終於可以歇息了。這裏詩人不用“立”、“坐”,而是一個“卧”。你覺得“卧”這一個動作妙在哪?

這是世間最愜意最美妙的“一卧”,簡直賽過神仙呢!讀讀詩,想一想,試着填一填:

是我夜晚的一盞燈,看;

是我最舒服的大牀,深深呼一口氣,呵!聞到了;

是我的被子,我還有好多被呢!有有;

是最温柔的手,輕輕地撫摸着我;

耳邊傳來我喜歡的小夜曲,你聽,有,有,有,還有,它們都在為我唱歌呢!

④輕輕地讀一讀詩歌

這真是天地間最美妙的卧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聞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風温柔的撫摸,耳邊還傳來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聲,此時此刻,躺卧在草地上的牧童會做些什麼?想些什麼呢?如果睡着了,夢裏又會夢見什麼呢?

是呀,此時此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真是一個( )的`牧童?

3.吟誦詩歌,領略意境

看到眼前這位悠閒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誰也不忍心去打擾他美麗的遐想。輕輕地誦讀詩歌。

眼前的一切,在詩人呂洞賓看來,更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牧童休憩園,牧童陶醉了,詩人陶醉了,我們也陶醉了。指名讀詩。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風,皎潔的明月,在這種境界裏,既想躺下來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詩。低吟詩歌。

(配樂背誦)閉上眼,讓這一切的詩情畫意融入我們的腦海,伴着這輕風明月,輕輕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給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4.過渡下文。

此時此刻,牧童雖然沒有玩耍的小夥伴,可是在清風明月的草坡上照樣怡然自得,讓人羨慕。他享受到了只屬於他獨自一人的恬靜與快樂。如果兩個小孩子在一起,那情況又會怎樣?只是收篙停棹呆呆地坐船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pwvj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