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聽診器的由來》教學設計

《聽診器的由來》教學設計

課前思考:

《聽診器的由來》教學設計

1、指導朗讀的時候,第一自然段要指導學生感悟,抓住“難過”“一直在想”這些關鍵詞語。讓學生意識到雷奈克是個很有責任心的醫生,也是個很有愛心的醫生,所以才會“難過”。學生理解到了這點,再通過自己的朗讀來體現出文章中傳遞的思想感情。“一直”表示想的時間很長,語速要慢一些,最後一句是雷奈克的疑惑,讀的時候語氣要上揚一些。

2、引導學生理解就“果然”這個詞語的意思,説明雷奈克聽的結果與小男孩説的一樣,所以應該知道學生讀得重一些。“高興”“趕緊”兩個詞語是寫雷奈克的心情和行動,讀的時候語速要快一點,表現出他急切的心情和心理。“啊”要讀出興奮、激動的語氣。

3、課本上的插圖正好對應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上的插圖,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4、課前有條件的'老師可以準備一個實物聽診器,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也可以用一些音樂書之類的捲成筒狀聽聽同桌的心跳聲,用實踐活動來理解課文內容。

5、生字教學要有重點,這課中的“緊”字在結構上學生不容易掌握,可以重點教學。要用好書上的田字格,強調學生的書寫要規範。

教學目標:

1. 認識“診、克、治”等到17個生字,會寫“內、板、緊”等8個生字及其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3.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培養髮現問題,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讓學生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生子卡片、錄音機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課時目標:

1.認識“診、克、治”等到17個生字,會寫“醫”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3.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培養髮現問題,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出示聽診器的掛圖,引發興趣。

1.觀看聽診器的圖片,讓學説説在哪見過這個東西,它是做什麼的,以此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相機板書“聽診器”。

2. 師導言:聽診器的發明,還有一段故事呢。在家想知道嗎?板書“由來”,理解其意思。

二、初讀文,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認讀生字詞語,交流識字方法,指導“醫”的書寫。

4.請個別同學分段讀課文,並糾正其讀音。

5.聽課文錄音,想想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細讀感悟,深化理解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聽診器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是怎麼發明的。在學生回答中,抓住一、二、四自然段引導感悟。

1.第1自然段中“非常”表示難過的程度很深,要讓學生體會到雷奈克是個關心病人,很負責任的醫生。“一直”是説想的時間長,引導學生要讀得稍慢些,最後一句雷奈克心中多的疑問,要讀得語氣上揚。

2.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聯繫語境理解“站、貼、蹲、劃”等動詞瞭解兩個孩子的不同姿勢,並引導學生明白這也是雷奈克感到好奇的原因。而後通過細細朗讀,讓學生從中休會雷奈克醫生的興奮心情和迫切的舉動。

3.第四自然中,引導學生從“第一個”體會其創造的價值和意義。

四、課堂練習,積累語言

1.全班齊讀課文,説一説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學生用自己的話或者運用課文的語言都可以。

2.通過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故事,你想到了什麼?

附板書設計:

怎樣才能 (提出問題)

15聽診器的由來 看見、問、試 (觀察思考)

標籤: 聽診器 由來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ony8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