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小數加法和減法》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

《小數加法和減法》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數加法和減法》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數加法和減法》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

《小數加法和減法》公開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繫,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並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

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繫,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多媒體光盤。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圖。

談話:這是同學們在文具商店購物的畫面。你能從中瞭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交流後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下面的問題及相應的算式:

(1)小明和小麗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麗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5)三個人一共用多少元?

2、揭示課題。

提問:同學們不但提出了許多的問題,還列出了算式。請大家觀察這些加減法算式,你能發現它們有什麼特點嗎?

談話:怎樣計算小數加減法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小數加法和減法)

二、探究。

1、教學例1的第(1)問。

談話:你能用豎式計算“4.75+3.4”嗎?先試一試,再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又是怎樣想的?

圍繞學生採用的算法進行比較,要求學生具體地解釋思考過程。

小結: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兩個加數的小數點對齊,然後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分別相加。

2、教學例1的第(2)問。

談話: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小數點對齊後再算,那麼怎樣計算小數減法呢?

學生完成後,指名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算的,怎樣想的,再進一步追問: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時,為什麼要把被減數和減數的小數點對齊?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3、教學“試一試”。

談話:這裏還有兩道題,你能用剛才學到的計算方法自己算出結果嗎?

學生計算後,再要求説一説是怎樣算、怎樣想的。然後提出把計算結果化簡的要求,讓學生説一説化簡的結果和依據。

4、總結和歸納。

談話: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學會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你能説一説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有什麼相同點嗎?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麼?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然後組織機交流。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讓學生説一説計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找出每道題中的錯誤,再分別改正,並組織交流。

3、完成練習八第1題。

4、完成練習八第2題。

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適當加以點評。

5、完成練習八第3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還可以自己補充問題:問學生你還想到了什麼?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有哪些收穫?你認為自己今天學得怎麼樣?

五、延伸。

同學們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提出了許多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很有價值。其中,有些問題我們已經解決,剩下的問題下節課在繼續研究。

六、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

學生回答。

學生根據條件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學生口答算式。

學生思考、交流後回答:算式中都用小數。

學生用豎式計算,並在小組內交流。(同時指名板演)

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同學間交流自己想法。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學生交流後明確。

學生獨立計算,並説説自己的想法。

同學們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引導學生歸納: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都要把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分別相加、減,都要從低位算起。計算小數加減法時,需要把小數點對齊後再算,最後在得數裏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學生各自在書上填出得數,並回答。

學生獨立完成,

結合線段圖學生説説對前3個問題的理解

學生交流。

問題的提出來自學生本身的思索,這讓學生更有興趣去探索、嘗試。

圍繞學生採用的算法進行比較,要求學生具體地比較“數位對齊”、“相同數位對齊”和“小數點對齊”,最終讓學生明白“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教師鼓勵分小組相互交流,然後全班交流,進而探討小數加、減法的基本算理。這樣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既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聯繫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法,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使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形成比較完整的認識。

通過一系列的練習,既鞏固了本課的相關知識點,又提高了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

《小數加法和減法》公開課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課本P48~49例2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八的第4~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和整數加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計算方法的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口算各題

二、新授

1、教學例2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讓學生試寫豎式,明確相同數位對齊。

思考:被減數百分位上沒有數,怎麼辦,為什麼可以看作0。

2、完成P49試一試

思考:被減數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為什麼?

2、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3題:可以結合線段圖讓學生説説對前3個問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還可以自己補充問題:問學生你還想到了什麼?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八的第4~6題

1、“小小診所”:練習八的第4題

先找出錯在哪裏,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你能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嗎?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2、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八的第六題,讓學生從問題出發去思考該用什麼方法去做。

四、課堂

五、佈置作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yq8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