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邊城》的教學設計

《邊城》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邊城》的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邊城》的教學設計

《邊城》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學會專業的、探究性的閲讀小説。

二瞭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情,品味洋溢着詩情畫意和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描寫。

三把握對人物的描寫,如翠翠、祖父。探尋人性之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品味民俗風情之美,探尋人性之美。

教學難點:準確地解讀人物,用探究的眼光去發現文章之美。

教學思路

這篇小説是沈從文先生的驚世“田園之作”,充滿濃郁的地方風情。故事情節並不激烈,很多處有大段大段的民俗風情描寫,教學時擬提示學生注意賞析。課內一課時完成。

主要教學

方法課前佈置任務,分組閲讀,每組完成一個命題,由每組組長統籌,選合適的方式發言,每組至少兩名組員上台發言。任務:第一組閲讀小説,概括本文故事情節,並負責介紹〈〈邊城〉〉故事。第二組閲讀小説,品味風俗之美,向同學們介紹。第三組閲讀小説,體悟人情人性之美,向同學們介紹。每組課堂發言時間十分鐘左右。

一、導入新課

在古城鳳凰,有這樣一條橫幅標語歡迎您:“為了你的到來,這座古城守候了一千年。”鳳凰這座美麗的古城,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用心體會這座古城之美。營造情境,喚起學生對美麗古城的嚮往之情。

二、學生活動

請第一組的同學上台。一、組員一介紹本文故事情節。二、組員二介紹〈〈邊城〉〉故事情節。三、組員三和四表演翠翠與儺送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這是解讀文本的第一步,這種方式讓學生熱情高漲,表演更是興趣盎然,如臨其境。

請第二組的同學上台(風俗之美)第二組組長化身為湘西遊旅遊團長,請組員一展示膠片,分別為“端午節”“新年”“迎婚送親”內容,吐詞雅緻,引人入勝。請組員二談自己湘西鳳凰遊感。再請全組成員“划龍舟”,生一“擂鼓”、生一“捉鴨泅水”。最後組長作結沈從文湘西小説特點,並致詞“歡迎你到湘西來”這個命題對學生來講是有難度的,但學生卻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將它完成的很完美。他們將現代社會的我們帶入到那個依山傍水的有着吊腳樓的小山城。

請第三組的同學發言(人情人性之美)一表演兩段情節。A現代社會,一個女青年用假鈔買票坐車,下車後才發現售票員的找零也是假鈔。B鳳凰,祖父與賣皮紙的起爭執,一個不能接受所給的錢,一個卻非把錢送給老人不可。對比中現出人情人性美。二配樂朗誦〈〈邊城〉〉裏對翠翠的描寫:“翠翠在風日裏長養着……”朗誦課文裏第五節後半部分,第六節後半部分。總結翠翠的單純調皮,活潑嬌柔,對爺爺的依戀,信任,開始有了女孩子的心事。爺爺忠厚朴實,如溪邊的白塔,對翠翠有深深的愛。這個命題和風俗之美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風俗美,人情才美。意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

三、老師總結一就每組特點進行點評,第一組生動、扼要。第二組形式新,現場感強。第三組表演是亮點,朗誦又將我們帶入到優美的情境。每組組員都盡到了自己的力量,創新意識強,思維活躍。

二閲讀小説要有思考、有探究性的,它不同於一般的閲讀書刊雜誌,帶上我們思辨的審美的眼光,我們定能收穫更多。

三對沈從文先生及其〈〈邊城〉〉補充介紹。請學生課後閲讀〈〈邊城〉〉全文。學生認識畢竟趨於感性,適時進行點撥,上升至理性高度是必要的。

《邊城》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全面掌握《邊城》的故事情節,培養分析、概括、濃縮篇幅較長的文章的能力。

2、抓住文中的對話語言描寫,深刻體味作者運用散文化語言細膩呈現主要人物形象的特點。

3、品味文中“三美”,即環境美、風俗美、人性美。

4、理解“歌聲”對主人公翠翠的意義,同時合理探究翠翠的命運。

二、過程與方法

1、泛讀與精讀相結合,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自主發現問題。

2、品味鑑賞重點段落精彩語言,合作探究語言內含的精彩故事。

3、採用故事新編法探究原文給讀者留下的懸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沈從文先生清新、典雅的敍事抒情文風,領會作者創造的獨特的主人公魅力。

2、接受作品中所表現的古樸、淳厚的民風和環境美、風俗美與人性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理解“歌聲”的意義,把握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體現出來的淳樸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字裏行間滲透的美學內涵,合理續寫文本故事可能的結局。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 合作探究法誘導啟發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身心疲憊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首優美而恬靜的歌曲,你是否感受到它就像一杯香茗,讓你心醉?美妙的歌聲能洗淨人世的鉛華,通俗的歌聲能激盪平靜的心靈,傳遞最真最樸實的情感。同學們,咱們家鄉有沒有這種明白曉暢、通俗易懂的歌曲呢?

學生髮言並主動演唱:

學生甲:威寧草海寬又寬,四面八方都是山。

郎是青山不會老,妹是海水不會幹。

學生乙:苞谷樁樁一排排,要唱山歌坐下來。

要唱山歌唱兩個,不唱山歌你別來。

學生丙:哥在巖上放羊來,妹在巖下掐菜薹。

哥要菜薹抓把去,要唱山歌晚上來。

學生丁:高山青松青又青,我倆情誼比海深。

如果哪天水乾掉,我比妹妹還傷心。

…………

這些都是我們家鄉傳唱的民歌,內容豐富多彩,歌詞表達的情感樸素真摯。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通過歌聲來傳情達意,通過歌聲再現人性之美。讓我們共同聆聽這首沈從文先生譜寫的真摯之歌吧!

2、回顧第一課時的內容(“三情”)。

相依為命——翠翠和祖父的祖孫之情

與君相依——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純真愛情

同根相生——天保和儺送的誠摯手足之情

二、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一)、探究環境描寫,品味環境美。

1、選文有很多關於湘西環境描寫的語句,請結合提示(教師多媒體展示有關湘西風景的圖片)快速尋找出來,並概述所寫景物的特點。

2、作者對環境的描寫,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的描寫反映人物哪些特徵?

4、根據掌握的信息,描繪整個湘西的自然環境,感受沈先生筆下的環境美。

教師情境啟發誘導:

悠悠的湘西水,流淌在吊腳樓旁,日夜重唱着美妙的歌;青青的山瀰漫着薄薄的輕霧,續寫着湘西人的古老故事;林間飛翔的鳥兒,穿梭的人羣,編織成和諧而寧靜的畫卷。山高水長,鳥語花香,不變的還是那份神韻,這就是湘西人世代演繹的傳奇。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選代表發言。

(二)、探究“歌聲”的意義,品味風俗美。

1、引導學生尋找選文中有關“歌聲”描寫的語句,同時播放有關湘西民謠,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湘西的情愛故事。

2、選文中哪一部分先寫到“歌聲”?作者是如何描寫的.?它對翠翠產生了那些心理上的影響?

3、選文第二部分開始説翠翠做了一個夢,她沒有忘記祖父白天講的故事,翠翠在夢中為什麼平時攀折不到的虎耳草卻輕而易舉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説明了什麼問題?

4、“虎耳草”在翠翠的情感世界裏有什麼象徵意味?

5、第二天早晨翠翠趕忙把昨晚夢到的情景告訴祖父,祖父為什麼不想把實情告訴她?

6、當祖父把實情告訴翠翠的時候,翠翠此時的心理有哪些變化?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蘆管,為什麼“覺得吹得不好”?老船伕長長的曲子,為什麼“翠翠的心被吹得柔軟了”?

8、最後,祖父唱了十個歌,翠翠為什麼自言自語説:“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9、教師播放有關湘西少數民族婚禮片段的視頻,結合家鄉少數民族婚嫁的風俗習慣,尤其是苗族對歌娶親的習俗,要求學生就“走車路”“走馬路”的娶親方式談談自己的看法。

10、以翠翠聽歌后心理變化為主線,理清思路,闡述“歌聲”對翠翠造成的影響。

11、選擇原文有關“歌聲”描寫的經典段落,學生分角色美讀,感知翠翠的純美形象。

學生活動: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教師提示:“歌聲”觸動了翠翠心靈的琴絃,是翠翠魂牽夢縈的“虎耳草”,也是天保外出闖灘悲劇死去的開始,因此,一切因歌而起,一切因等而結束,一定注意分析品鑑。

(三)、回顧全文,看視頻資料,感受人性美。

1、本文寫了“三情”,第一課時已分析,請同學們根據前課的總結,總結人性美在翠翠、祖父、天保兄弟身上的體現。

2、教師出示視頻資料:專家解讀《邊城》中的人性美。

三、拓展延伸探討,合理設想翠翠的命運,續寫原故事可能結尾。

教師引導:《邊城》最後説“這個人也許永遠也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面對這樣的結局,如果你是翠翠,你該怎樣把握你的命運?

學生討論,代表發言:

學生甲:我會一直等儺送,哪怕地老天荒,海枯石爛。

學生乙:這是一個“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等待,世界上的好男人太多,何必單戀儺送?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放棄,我會改嫁。

學生丙:漫長的等待或許換來的是心靈的再次傷害,我決定離開這讓我傷心的地方,離開渡口,去遙遠的地方追求新的生活。

學生丁:我要主動去找儺送,告訴他,這一生,他是我的唯一。

學生戊:我守在渡口,有一天儺送終於回來了,可是他帶着一個比我更漂亮的女孩,頓時我嗚咽……“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

四、教師總結:

《邊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摯、熱烈的愛情的讚歌,是一首用小説形式寫成的無韻之詩,繪就的無彩之畫。寄寓着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被人們譽為“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園詩的傑作”。我們對《邊城》小説的解讀雖已告一段落,但人類對愛與美的追求將永遠不會停息。

《邊城》的教學設計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育點

1、瞭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

2、感受沈從文小説的語言特色。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2、體會沈從文小説的表達特點。

(三)德育滲透點

走進作者構築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體會人性之美。

二、重、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緻含蓄的心理刻畫。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要求學生用劃出文中集中描寫環境的文句或段落,邊誦讀邊體會其意境的作用;找出文中表現翠翠心理的文句甚至文段,揣摩其含而不露的特點,分析這些心理描寫對塑造翠翠這個人物和表現小説主題的作用。

五、教學內容和過程:

1、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A簡介作者沈從文。

B人物可愛,是沈從文先生小説的一大特徵。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愛善良,可又為什麼能從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請讀課文。

(2)檢查預習,學生快速閲讀課文中幾種描寫環境的內容,並與學生共同探討:這些景物描寫有何共同特點?又有何作用?

文中集中描寫的有四處。(景情結合、烘托)

(3)理清小説的情節結構,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課文。

翠翠心中的淒涼——翠翠的父親、母親——翠翠的夢——爺爺上城——爺孫談“唱歌”——翠翠愛聽“歌”

A翠翠為何要“胡思亂想”?談談你的感受。

B翠翠的夢,有什麼深刻含義?祖父為什麼“不告訴翠翠昨天晚上的事實”?

C“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氣”,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誰的氣呢?

D翠翠開始問爺爺“我萬一跑了呢”,到後來她又問“爺爺,我一定不走,可是,你會不會走”,這種變化説明了什麼?

(4)參考註釋,分析課文中出現過的人物形象的共性,進而領悟文章的主旨

2、總結與引申

反覆研讀,體味文章所表現出的“善良的悲劇”。

3、作業佈置

以“‘成人之美’和‘自我犧牲’”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4、板書設計

翠翠

美麗多情

天真可愛

爺爺

安於清貧

忠於職守

標籤: 邊城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xxj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