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學設計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學設計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學會論證,在探究論證方法時,敢於用邏輯的工具創造性地解決語言交流中的問題。

【重點難點】

明確論證的思維方向

【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入:同學們好,前兩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瞭如何發現潛藏的邏輯謬誤和如何運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來論證我們的觀點,以便學會更好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別人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觀點,讓我們的觀點社會化。

二、教學過程:

(一)論證的概念

【學生思考】

什麼是論證呢?

【教師講解】

論證,就是用某些論據去支持或反駁某個觀點。美國哲學家羅伯特所羅門認為:“論證是指提出你自己的觀點,給出你為什麼接受它,以及別人為什麼也應該接受它的理由。”

(二)論證的三要素

“一個完整的論證”有論點、論據、論證方式三個要素構成。

1.闡明論證的論點

【學生思考】

對於論點應該有怎樣的要求?

【教師講解】

論點必須是鮮明的,要明確地表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對某件事情、某種現象發表議論,必須態度明朗,觀點明確,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

論點必須是準確的,要通俗地向讀者講清自己的觀點“是什麼”,要先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範圍上的解説、界定。

2.明確論證的思維方向

【學生思考】

而要進一步論證;就要按照正確的思維方向尋找能夠證明論點的論據;應該怎樣進行關於“憑什麼”的思考。

【教師講解】

闡述自己的理由時,我們都要按正確的思維方向去尋找論據。根據哲學中真理的融貫論、真理的符合論和真理的實用論,我們提出三個論證思維方向:

第一,某一主張與社會公認的理論系統是不是相融貫一致的。

第二,某一主張在社會實踐當中,是不是符合事物運行的基本規律,代表了事物正確的發展方向。

第三,某一主張對人們的社會實踐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3.採用合理的論證方式

【教師講解】

要運用合理的論證方式由這些論據推導出論點,從而讓人們接受這個論點。論證方式是由論據到論點的`推理形式。

(1)歸納論證

【教師講解】

歸納論證是運用歸納推理的形式所進行的論證。歸納推理的前提是一些個別或特殊性判斷,結論是一般性原理。

(2)演繹論證

【教師講解】

演繹論證是運用演繹推理的形式所進行的論證。演繹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結論是特殊性論斷。

(3)類比論證

【教師講解】

類比論證就是運用類比推理的形式所進行的論證。

(4)間接論證

A.排除法

【學生思考】

什麼是排除法?

【教師講解】

排除法:又叫“選言證法”或“淘汰法”,這是一種通過否定與論題相關的其它幾種判斷,從而確定論題為真的論證方法。

B.反證法

【學生思考】

什麼是排除法?

【教師講解】

反證法,就是先假設與自己論點相矛盾的觀點成立,然後推出明顯的錯誤或矛盾,從而間接地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

C.歸謬法

【學生思考】

什麼是歸謬法?

【教師講解】

歸謬法是從某一觀點推出明顯的錯誤或荒謬的結果,從而證明這一觀點本身的錯誤,常用於駁論。

三、反饋與評價:

【學生思考】

請同學們分析《拿來主義》中有一段論述,請回答其運用了什麼論證方式?

四、課後作業:

【學生思考】

請同學們分析《鄒忌諷齊王納諫》,説明鄒忌運用了那種論證方式,並簡要寫出其論證思維過程。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講了什麼是論證,論證的三要素,如何闡明論證的論點,如何明確論證的思維方向,並簡要介紹了歸納論證、演繹論證、類比論證和間接論證這四種論證方式。希望同學們學會論證,準確表達自我,讓我們的觀點社會化。希望我們短暫的邏輯之旅,能夠幫助大家感受邏輯的魅力,彰顯論證的力量。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同學們再見。

六、板書設計: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

論證的概念

闡明論證的論點

論證的三要素{明確論證的思維方向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式

歸納論證

論證方式{演繹論證

類比論證

間接論證

《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教學設計2

本單元為活動單元。分為三個學習專題。專題一是發現潛藏的邏輯謬誤。給出兩個學習任務:

1、分析例子,指出其中的邏輯錯誤;

2、辨析日常語言表達中的邏輯錯誤。專題二是運用有效的推理形式。給出的學習任務是之處所給案例中的前提和結論,簡述其推理過程,並從中提煉出可以普遍應用的推理形式。專題三是採用合理的論證方法。

包括三項內容:

1、關注論證的隱含前提;

2、學會間接論證;

3、在論證中引入虛擬論敵。

給出三個學習任務:

任務1、蒐集典型議論性文章,分析其中的邏輯鏈條;

任務2、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班級辯論賽,在辯論中體會邏輯的力量;

任務3、嘗試寫駁論文。本課完成的是專題三的第三項內容,在論證中引入虛擬論敵。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學習運用自我追問法,完善論述過程,使論證更嚴密,更深刻。

重難點:如何使論證更嚴密,更深刻。

一、環節一:生活中的邏輯。話題引入:我的同事説:無花果吃多了,太長肉了,這個國慶假期我胖了好幾斤。教師指導:對於一個因果論證來説,要保證結論成立,它的理由一定是充足的。也就是説,要滿足邏輯的“充足理由律”。如果有人對這個結論存疑,那麼他首先會從哪裏入手去質疑?如果我們要確保結論成立,也會不斷地想要去豐富理由。

引出活動1。

活動1:如果你是我的同事,請試着展開一場自我追問,看看上述結論是否會有所改變。預設:我:國慶期間我吃了很多無花果,我胖了,可見無花果會增肥。反例追問:我吃無花果胖了。其他人吃無花果胖了嗎?怎樣證明天鵝是白的?證明的方式是所有,證偽的方式是尋找黑天鵝。

追問:胖的因素有很多,俗話説,管住嘴,邁開腿。運動量,飲食習慣,個人體質。追問:有沒有科學依據表明,無花果可以增肥呢?我:我搜索之後發現,成熟之後的無花果,糖分含量極高,佔果實重量的15~20%,其中大部分都是葡萄糖和果糖,並且還含有較高的澱粉,因此,這種無花果雖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便可能出現肥胖。

活動2:如果一定要以多吃無花果會導致肥胖作為結論,怎樣表述更嚴謹?科學表明,成熟之後的無花果,糖分含量極高,佔果實重量的15-20%,其中大部分都是葡萄糖和果糖,並且還含有較高的澱粉,因此,這種無花果雖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便可能出現肥胖。國慶期間,我吃飯和運動情況與平時差別不大,就是無花果吃的更多,然後我就胖了好幾斤。而和我身邊和我情況相似的朋友有很多。可見無花果確實是會增肥的,平時還是要少吃。

小結:經過剛才的自我追問,我們發現結論在悄悄變化,從最初的直覺和經驗,到現在通過加入前提使論述過程不斷豐富,這個結論變得嚴謹可信了。這個小互動,我們初步體會到自我追問法在提升邏輯嚴密性上的作用。

設計意圖:從生活現象引入,一方面降低理解難度,另一方面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追問對完善思維和準確表達的意義,初步感受自我追問法的好處。引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運用自我追問法,完善論述過程,使論證更嚴密,更深刻。

環節二:哲學家的邏輯教師從生活中的邏輯引入哲學家的邏輯,即蘇格拉底的追問藝術。展示蘇格拉底與拉凱斯的對話。

問題設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蘇格拉底是如何展開他的追問的?

教師示範,學生樹立追問的思維鏈條。

總結:在這場對話中,拉凱斯是一位闡述者,蘇格拉底則是一位追問者。我們知道追問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批駁,譬如辯論賽中正反雙方展開的追問,他的目的是駁倒對方;另一種是自我追問,啟發思考,不斷完善,直至結論足夠嚴謹。

在這場對話中,蘇格拉底的追問顯然屬於後者。這就是著名的蘇格拉底之問——始於懷疑,終於真相。這個追問的鏈條實際上呈現的就是思維的過程。而思維最終是指向寫作的。

下面我們進行一個練筆:

活動3:練筆:依據上述對話完成議論性語段,闡述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要求:邏輯嚴密,200字左右。

什麼是勇敢?有人説,勇敢就是在戰場上往前衝。不可否認,向前衝是勇敢的表現,但先撤退再包抄,以退為進,豈非另一種更明智的勇敢?也有人説,勇敢是堅忍不拔。如果堅忍不拔就是勇敢,那麼做一千個俯卧撐也很堅韌,難道能説做俯卧撐就是勇敢嗎?

顯然不是。那麼勇敢到底是什麼?衝鋒陷陣、堅韌不拔、不計風險的確是勇敢的特徵之一,但卻不是勇敢的準確定義。

我認為,真正的勇敢不是魯莽,它是一種以衝鋒陷陣、堅韌不拔、不計風險為外衣,而以智慧為內核的優秀品質。

第一層:承認合理。

第二層:反例和歸謬,否認對勇敢的偏頗理解。

第三層:勇敢的定義,否定一部分,肯定一部分。

小結:拉凱斯常有,蘇格拉底不常有。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拉凱斯——感性、直覺地給出結論,需要在不斷地追問下完善論述。蘇格拉底不常有,但我們可以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假設蘇格拉底是存在的,也就是開展自我的追問。

蘇格拉底之問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我們應該如何使用自我追問法?

(1)引入虛擬論敵,它的通常説法是“有人説”,“也許你會説”等,促使論證從平面走向深刻,富於層次性;

(2)引入反例,發現邏輯漏洞,從而完善論證過程;

(3)引入歸謬法,指出現有論斷的謬誤,不斷完善論證過程;

(4)引入對比。我是這樣的,別人呢?在對比中豐富。當然,“真理無法抵達,只能逐漸逼近。”我們的追問不可能窮盡所有可能。只要在已有認知上多走一兩步、兩三步,文章的深度就不一樣了。

環節二設計意圖:從蘇格拉底之問這一經典對話追問法引入,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深刻體會追問法的好處,能夠運用追問法來完善論證。並且,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一單元《人應當堅持正義》也是取自《對話集》,體現蘇格拉底之問的説理風格。本節課讓學生提前感受了對話説理的魅力。

三、環節三、練一練

活動4:“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請試着運用今天所學的自我追問法,完成一個論述類語段,表達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要求:層次清晰,邏輯嚴密。300字左右。提示:第一步,我們可以試着運用自我追問法激活思維。大家可以先肯定這句話的合理性,並能舉出事例加以證明。在此基礎上,選取一個角度,通過追問法,向縱深處發掘,通過一步、兩步的追問去豐富這個論斷,完善論證過程。第一步學生構思與教師點撥。

下面,同學們可以先交流一下,看看可以從哪些角度出發,採用怎樣的自我追問法展開思考?譬如改變。是的,很多人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舉出一組事例。如果僅止於此,那就是印證,而不是説理。

但,改變是什麼,可以變好也自然可以變壞。再舉例。對比分析,為什麼同樣是改變,有的人讓世界美好,有的人卻讓世界更壞。給出結論。

第一層,先承認這句話的合理性。舉出一二例子,承認很多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

第二層,尋找這句話的追問點。但真的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嗎?那些小人物,低到塵埃裏的小人物,他們微不足道,何以改變世界。結論,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你才可能去改變世界。

第三層,反例,也許你會問,白芳禮老人不是小人物嗎?為什麼他會騎着人力車感動全中國?可見,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前提是你足夠強大,或者你擁有足以感動世人的美德和堅毅。

第二步:寫作第三步:分組交流研討,課堂展示

環節三設計意圖:思維訓練的終極目的,是能夠運用到學生的寫作中去,讓學生能通過自我追問法不斷完善論證過程,豐富文章層次,最終實現論證深刻,層次清晰,邏輯嚴密。寫前的交流指導幫助學生明確寫作方向,寫作後的交流是通過碰撞進一步修改完善,然後進行課堂展示。

四、課堂小結總結簡單議論文的兩個誤區:

一是思維感性化,依據直覺、經驗做出判斷;

二是説理平面化,確立觀點,只用例證證明觀點的合理性。

總結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思維的嚴謹性——追問,發現漏洞與謬誤;

層次的豐富性——追問,理性推導,不斷完善;

論證的深刻性——追問,由淺入深,理性思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2pgo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