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第2課時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第2課時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第2課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設計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發新書,滲透交往禮儀的指導。通過認擺新書,初步建立珍惜書本、愛護學習用品的意識。

2.通過介紹書包的來歷,微課觀看,整理書包小比賽等,進一步激發愛護學習用品的意識,並在師長的協助下,學會整理書包。

3.通過愛新書,愛書包等活動,適應新的家庭期待,悦納自己的新身份。

教材分析:

《開開心心上學去》是《我是小學生啦》單元裏的第一課,重在使剛離開幼兒園的兒童完成新入學的角色適應。本課側重引導學生形成對新環境的認同感與喜悦感,獲得積極愉快的心理情緒,併為他們在新環境中認識其他人作準備。兒童只有完成心理上的過渡、完成對“我是小學生”的角色認同,開開心心地上學,才能主動參與到“結交新朋友”“認識新老師”等後面幾課的活動中來。

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認識到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代表着自己又長大了;幫助學生克服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擁有積極的上學心態;從行為習慣上,幫助學生學會珍惜書本,愛護學習用品,在師長的協助下,學會整理書包。

學情分析:

進入小學學習,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説,是一個重大的人生改變。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學了”這一事實,積極調整好狀態,從心理、生理以及行為習慣上儘快完成上學適應,愛上學,愛學習是本課的教學任務。剛入學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加上家庭的溺愛,在家動手實踐的機會非常少,所以,動手能力普遍比較弱。再加上,隨着家庭條件的改善,而學生受到年齡生理、人生閲歷等限制影響,不能感受到在書本、文具等物質條件背後隱藏的家庭關愛,所以引導學生感受家庭的新期待,並願意珍惜書本,愛護學習用品,在師長的協助下學會整理書包,愛惜文具,從而悦納自己是小學生的新身份,是本課時的主要任務。

教學重點與難點:

難點:幫助學生學會珍惜書本,愛護學習用品。感受家庭新期待,悦納自己的新身份。

重點:從行為習慣上,在師長的協助下,學會整理書包。

教學準備:

1.白板課件。

2.微課製作。

3.書包、新書等。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一、我愛新書本

(一)領取新書

設計意圖:通過發新書的環節,自然地滲透文明禮儀的引導。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開開心心上學去》。

2.板貼(書)課題。

3.師:先來發新書《道德與法治》,請第一小組上來領書。小朋友,要愛護它們呦!

(1)預設:你真棒!向老師説了謝謝!

(2)預設:後面的同學也真不錯,真有禮貌!

(二)數數新書

設計意圖:通過實物的數一數,認一認,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新書,產生親近感。

1.師:加上今天新發的書,咱們發了幾本新書了?

2.請你把它們從書包裏請出來吧!數一數!用手指告訴老師!

(三)認識新書

設計意圖:説説自己記住新書的好方法,同桌交流後再反饋,課堂小遊戲等。課堂上用好學生的經驗,展開教學活動。

1.師:這些書,都叫什麼名字,你知道嗎?請你和同桌説一説。

2.師:這些書,你認識了嗎?會認識的小朋友來教教大家。

3.師:哪些小朋友和他一樣,都能叫得出新書的名字了?請你説一説,你是怎麼把這些新書的名字記住的?

(1)預設:哦,你看圖畫,記住了新書的名字,了不起!

(2)師:剛才同桌教你的,你記住了,也很棒!

(3)師:原來爸爸媽媽在家老早教過你這些生字。

4.那咱們同桌來互相考一考,老師巡迴。

5.師:通過兩次互助學習,這些新書,你都認識了嗎?老師來和大家玩個遊戲吧!我舉起哪本書,你就説哪本書的名字。

6.老師舉書本: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

7.師:真棒!請拿出活動單,剛才的遊戲中,你能認識幾本新書,就在作業紙上的這一欄,打上幾顆五角星。

8.示範打星:我會認新書:☆☆☆☆☆☆

(四)喜歡新書

設計意圖:自主閲讀、討論分享最喜歡的新書,體會對新書的喜愛,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嚮往。

1.師:你最喜歡哪本新書?請你仔細翻翻看看你的新書。

2.生翻看新書,教師巡迴。

3.師:你能説説為什麼喜歡這本新書嗎?先説給同桌聽。

4.師:誰來和大家説説。

(1)預設:是的,《道德與法治》課本里有許多有趣的遊戲,通過玩這些遊戲,我們還能知道很多道理呢!

(五)愛護新書

設計意圖:暢所欲言地交流保護書本的奇思妙想。通過書寫名字這一教學活動,激發他們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通過老師幫助寫名字等,減輕不認識字的同學的焦慮情緒。

1.師:大家這麼喜歡這些新書,你該怎麼愛護它呢?

(1)預設:哦,和家人一起給他包個封面。

(2)預設:對啊,不能亂塗亂畫。

(3)預設:是的,放在抽屜的時候,要注意放平整。

(4)預設:想得太周到了!為了保護好自己的書,我們得在書上寫上名字,以免弄錯!哪些同學已經會寫自己的名字了?請舉手!不會寫名字的同學,彆着急!現在我們已經是小學生啦,你馬上就會學會怎麼寫自己的名字!現在有需要幫忙的請舉手!老師來幫助你寫名字!

2.總結:大家剛才都説得很好!我們是小學生了,愛護新書,是每一個小學生應該做到的。

3.板貼(書):愛新書

二、我愛新書包

(一)書包的來歷

設計意圖:講述自己的書包故事,體會家長在為自己準備書包時對自己的期盼,感受新身份給家庭帶來的新期待。

1.師:除了大家之前説到的怎麼愛護新書,新書有一個移動的家,那就是書包。你喜歡你的書包嗎?

2.師:和同桌説説,你的書包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3.師:誰能拿着自己的書包來説説?

(1)預設:你的書包樣子真可愛!

(2)預設:你的書包裏面有分層,這樣可以把物品擺放更整齊。

(3)預設:你的書包還有拉桿,等東西多的時候,還可以拖呢!

4.師:剛才大家都説了喜歡書包的理由,那麼,你的書包是誰送給你的.?

(1)預設:你和爸爸媽媽一起挑選書包的時候,爸爸媽媽和你説了什麼?

(2)預設:舅舅送你書包的時候,對你有什麼囑咐?

(3)預設:奶奶親手給你做了書包,她有什麼話對你説?

5.師:是啊,你看大家都很喜歡自己的書包。不管是爸媽買的,舅舅送的,奶奶做的,都體現了家人、親戚,、朋友對你的期待!我們要愛惜新書包,體會他們對我們的愛。

6.板貼(書):愛書包

(二)我會理書包

1.哪些東西不該帶?

設計意圖:討論書包中需要裝哪些東西,引導學生思考:幼兒園與小學生活有哪些不一樣。在討論、辨析中,進一步認同自己是小學生的身份。

(1)師:那讓我們來看看書包裏,還有些什麼吧?

(2)師:請小朋友把書包裏的其他東西放在桌上。

(3)師:同桌相互看看,哪些東西該帶,哪些不該帶?

(4)師:先來説説哪些該帶的?

(5)師:小朋友帶了水壺、毛巾。這些用品你在學校生活中,用得上!

(6)師:老師還發現了小糖果,小玩具。你們覺得這些還能帶嗎?

(7)師:小朋友説得真好!幼兒園和小學生活不一樣,這些啊,明天就不能再帶到學校來了!今天先放在老師這裏,放學記得來拿哦!

2.我會理書包

設計意圖: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差距。從兒童的經驗出發,並針對重點,進行微課教學。開展遊戲與競賽,進行課堂練習,達成人人動手參與目標。

(1)師:這幾天上學,書包是誰整理的呢?

(2)師:有的小朋友很能幹,已經會自己整理了,有的小朋友是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共同整理的。那麼,你有沒有整理書包的好辦法呢?

(3)師:真能幹!再來看看老師推薦給你的整理書包的方法。

(4)播放微課。

(5)師:看明白了嗎?那咱們來一場整理書包比賽!

(6)師:四人小組,比一比,你想誇誇誰的書包?為什麼?

(7)師:在剛才整理書包的時候,丁老師也發現還有這樣的書包。看了這樣的書包,你想對書包的主人説些什麼?

預設:你説得太對了,水杯要放在指定的位置,這樣書包就不會弄濕了。

預設:是啊,繩子要卷好,放進書包!

預設:大書、小書要分類,這樣書包才整潔!

(8)師:大家説得太對了!老師希望你們別犯這樣的錯誤,也能和剛才誇過的同學一樣,把書包理得整整齊齊。

(三)我會背書包

設計意圖:以教材中呈現的兒歌,作為課的結束。誦讀中,鞏固技能。誦讀中,昇華情感。

1.師:大家的表現太棒了!整理完之後,要記得自己背書包。誰來背背?

2.師:真神氣!哪些同學能像這位同學一樣做?請你在位置上試一試。自己的書包自己背!

3.師:祝賀你們,你們又長大了!希望你們能從今天晚上開始整理書包,從明天開始自己揹着書包開開心心上學來!

4.師:這節課,大家的表現很棒!老師獎勵大家一首兒歌!

5.讀讀書本第五頁的兒歌。

三、我能堅持做

設計意圖:課外拓展練習,讓學生通過一個階段的鞏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指導家庭教育,為好習慣的形成打好基礎。

(一)師:理書包,背書包,這兩項本領要掌握好,還需要堅持練習一段時間,你能堅持嗎?

(二)出示表格。

(三)師:如果你能做到,就給五角星塗上顏色。一週都能做到,就能得到24顆五角星呢!

(四)師:請把這張評比表貼在你的書上,下一週的《道德與法治》課,我們來比比誰堅持做得最好,咱們再來一場整理書包比賽,好嗎?

(五)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書,學會了整理書包。我們還知道了書本、書包是我們的好夥伴。它們啊,將伴隨着我們開啟快樂的小學生活。在之後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認識新朋友,適應新的作息,走走校園。相信大家一定不會辜負家人的期望,開開心心來上學,收穫滿滿回家去!下課!

板書設計:

開開心心上學去

愛新書

愛書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goj7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