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比熱容》教學設計

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比熱容》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比熱容》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比熱容》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第三節比熱容。比熱容的概念及其應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又因為比熱容的概念比較抽象,涉及到質量、温度的變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三個物理量,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所以又是整個教材的難點。

二、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a、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b、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c、能用Q吸=cm(t-t0)和Q放=cm(t0-t)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

2、過程與方法:

a、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b、嘗試用比熱容解釋海邊與沙漠晝夜温差問題等簡單的自然現象,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教學重點分析

重點:比熱容的概念和應用以及吸放熱的計算。

比熱容是表示物質吸熱能力的'物理量,與生活實際聯繫緊密,生活中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也較多,是中考中的重要知識點。

突破重點的思路:從生活現象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從中體會比熱容的物理意義,為建立比熱容概念奠定基礎。

四、 教學難點分析

難點:理解比熱容的概念,以及利用比熱容的知識解釋有關現象。

突破難點的思路:比熱容的概念比較抽象,概念中涉及質量、温度的變化和熱量三種概念間的關係,比較難理解,所以比熱容概念的理解及應用是本節難點。為突破難點,讓學生從比熱容的物理意義入手,解釋其含義,知道它是物質的一種屬性,然後結合生活中的事例及應用加深學生的理解。

五、教法學法分析

教法:五步探究教學法、實驗法、推理歸納法

學法:合作交流、討論法、實驗探究法、知識遷移法

本節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採用五步探究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生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加深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利用推理歸納法逐步入深讓學生理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和計算熱量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以實驗為載體,學會對知識的探究、應用和遷移。提高科學素養

六、 教學過程分析

課堂結構設計:五步探究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激趣生疑;(二)整體感知 ,自主探究;

(三)合作互動,交流分享;(四)實踐體驗,當堂內化 ;

(五)遷移拓展,提高素養。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生疑

設計活動:

(出示圖片)同樣的日照條件,海水的温度和沙灘不一樣。白天,海水涼,沙灘燙腳。傍晚,沙灘涼了下來,海水卻還暖暖的,這是為什麼呢?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揭開比熱容的神祕面紗。引入本節主題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從生活走向物理”,也就是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現象入手讓學生堅信物理來源於生活,使學生感到物理並不陌生,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激發探索求知的慾望。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 ,自主探究

設計活動:

1、生活體驗,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燒水問題讓學生認識到物質吸收的熱量與質量和升高的温度有關。學生易於理解,為下一步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的影響因素奠定基礎。

2、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先做實驗前的分析準備工作,然後學生按實驗小組分工合作,做好配合,注意觀察和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是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讓學生先經過自己的分析、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然後經同學間的交流評估,設計出實驗方案,這一環節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學會取長補短,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小組探究,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第三環節:合作互動,交流分享

設計活動:

1、交流探討,總結實驗結論

2、引入比熱容概念,理解其物理意義

3、從物理走向社會,利用比熱容知識分析實際問題

4、推理、分析、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分析數據,歸納出科學結論,培養了學生分析、概括問

題的能力;讓學生參與物理概念的建構過程,領會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的思路,這有利於培養學生概括提煉的能力;從生活走向物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於熱量計算公式的得出,能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第四環節:實踐體驗,當堂內化

設計活動:

三道練習題,分別從比熱容的概念、應用和熱量的計算進行練習鞏固。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的進行補充和糾正,使學生準

確掌握本節知識內容。

第五環節:遷移拓展,提高素養

設計活動:學生分析內陸與沿海城市的天氣預報信息,從中發現問題,並用物理知識進行解釋。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從物理走向社會”,只有將所學的知識等加以運用才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所以讓學生通過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中發現的問題,解決了生活中的疑問,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成就感。

第六環節:課堂小結

設計活動:

簡要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要點:1、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2、比熱容的概念及應用;3、熱量的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知識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便於學生理解記憶。

七、板書設計

傳統設計模式,三個主題,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比熱容的概念及應用和熱量的計算,簡潔明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dz7m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