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實用】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三篇

【實用】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三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三篇

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

總的特點來講,同學們愛學習,對學習物理更有一種執着的追求;學生們的思想能力已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由表象向內部延伸;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他們能懂得一個問題、一種現象不單從一個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側面去尋求答案;學科成績也在不斷的提高,優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於學生思維維能力、認識水平、學習基礎等發展不平衡,導致有些學生的物理成績很差,歷次的考試都不能及格,這就給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然後,做為一名教師,應該要看到學習的積極的一面,對於消極的一面要揚長避短,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個班級的物理教學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質世界,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第十三章 力和機械,第十四章 壓強和浮力,第十五章 功和機械能,第十六章 熱和能,第十七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教學的重點在多彩的物質世界,運動和力,力和機械,功和機械能;難點在壓強和浮力,熱和能。

三、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本科目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於過去的要求,因為新教材其靈活性加強了,難度降底了,實踐性變得更為明確了。教師必須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對於每一項要求要落到實處,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難度。

2、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新教材不僅在傳授文化知識,更注重於培養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類實驗,做到一個一個學生過好訓練關,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練為止。每一個實驗都要寫好實驗報告,寫好實驗體會。並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要求每一個學生根據已有的材料,做好有關的物理製作,作品獲縣市級製作獎。

3、講求教學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不能默守陳規,應該要時時更新教學方法。本期我要繼續實踐好興趣教學法,雙向交流法,還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讓科學進入物理課堂,讓新的理念武裝學生頭腦。使得受教育的學生:學習的觀念更新,學習的內容科學,學習的方法優秀。

4、嚴格要求學生,練好學生紮實功底。學生雖逐步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也會學習,愛學習,但終究學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嚴格要求,不能放鬆任何一個細節的管理。做到課前有預習,課後有複習,課堂勤學習;每課必有一練,杜絕學生不做作業、少做作業,嚴禁學生抄襲他人作業;教育學生養成獨立思問題的能力,使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學習成為自已終身的樂趣。

附:教學進度

第一學月:宇宙和微觀世界-牛頓第一定律

第二學月:二力平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第三學月:浮力-機械能及其轉化

第四學月:分子熱運動-能源革命

第五學月:複習迎考

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篇2

一、別具一格的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1、給學生創造實驗的環境,每人利用手中的儀器測出電阻的阻值來(電阻上標有固定阻值)。

2、誘發爭論,總結論戰結果

不論採用安培表內接法還是外接法,測的阻值都和標準值不符(比如下圖)。且內接法偏大,外接法偏小。(有的和標準值差的很大,肯定是實驗錯誤,但他的教訓和不服輸的鬥志已出現了)

二、實驗探究,總結規律。

1、師設疑問,鼓勵學生主動討論或用實驗自己探索。

(1)兩種接法測得是金屬絲的真實值嗎?Why?

(2)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及誤差分析。

(3)你能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寫出兩種接法的真實值的表達式嗎?

(4)伏安法測電阻時安培表可以內接,也可以外接,怎樣才能提高測量精度呢?那麼何時內接?何時外接?

2、教師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加以指導並在實物投影儀下指正學生共同的操作錯誤,教給學生科學的探究方法是試探法。若沒有目標的亂做一氣,很難得出科學的結論甚至一無所成。

學生在正確的方法引導下並參照課本得出科學的結論。

(1)、安培表外接法,R測

(2)、安培表內接法,R測R真,這是由於電流表的內阻的分壓作用引起的.

(3)、①安培表內接法:

∵R測=R真+RAR真= R測-RA

②安培表外接法:

∵R測= R並=RVR真/ RV+ R真R真= RVR測/ RV-R測

(4)、當RA

當RvR時,採用安培表外接法

3、規律應用:

(1)測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採用安培表外接法較準確.

(2)練習:如果電流表的內阻是0.03,電壓表的內阻是2.0k,要測量的電阻大約是1.5k,採用哪種接法的誤差較小?若要測量的電阻大約是2,採用哪種接法的誤差較小?

三、發散思維,尋求多法測電阻

1、教師提出新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繼續探究。

師問:用伏安法測電阻的缺憾是不能直接讀出電阻值,能不能製造出直接測出電阻的儀表呢?歐姆表是怎樣的儀表?它的作用是什麼?

教師把歐姆表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研究如何用表測電阻,並查閲課本瞭解歐姆表的測電阻的原理,(可以打開歐姆表的後蓋,看內部結構)且提出自己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比如表的刻度和電流表、電壓表的是否完全一樣?)。在學生探索實驗的過程中,進行鼓勵,比如可引用愛因思坦的話:有時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2、剖析問題,解決問題,利用高漲的情緒,提出新的挑戰性問題。

説明:

(1)歐姆表的構造

實物投影儀展示構造圖

歐姆表由三部分組成:表頭G,內阻為Rg,滿偏電流為Ig;電池,電動勢為E,內阻為r;內阻R,為可變電阻,也叫調零電阻。

注意:圖中紅表筆與電池的負極相連,黑表筆與電池的正極相連

(與歐姆表對應,告訴學生紅黑表筆的插法)

(2)原理: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有

I=E/r+Rg+R+Rx

(3)刻度標定

零點:當紅、黑表筆相接時,相當於被測電阻Rx=0

無窮點:當紅、黑表筆不接觸時,相當於被測電阻Rx=

歐姆表實際是藉助電流顯示電阻示數,當兩表筆間接入不同的電阻時電路中的電流強度會隨之發生改變,且一個阻值對應一個電流,這樣我們就可以將錶盤上本身刻定的電流值變為電阻值。

(鼓勵學生用物理方法深入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寫出研究性論文。比如描出變量Rx與電流強度I的物理關係,進一步研究為什麼歐姆表表盤的刻度是不均勻的?刻度的疏密排列有什麼規律?)

與電流表電壓表的區別:

錶盤刻度不均勻、零刻度位於右端。(所以歐姆表測的阻值也不準確,可粗測。)

(4)使用方法

使要調零(因為電池時間久了,E和r會變化)

教師鼓勵學生測各種各樣的電阻。並總結學生測電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①選擇量程要適當,使指針指在表中間的位置,因為那裏刻度比較均勻。

②每次換量程時要重新調零。Why?

③待測電阻要與別的元件或電源斷開。出示錯誤接法。

④測量時手不能接觸探針,以保證安全和測量準確。(師演示錯誤接法。)

3、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髮揮想象能力和熟練操作能力

4、佈置任務,學生總結本節的知識和技能。例

⑴伏安法測電阻,分內接和外接,但都不準確,可用合適的電路多次測量求出準確值來。

⑵歐姆表法,優點是可直接讀出,缺點是刻度不均勻。

⑶歐姆表實際是萬用表,還可測電流、電壓等。

⑷歐姆表可測人體電阻,還可測人體串聯與並聯電阻(拉手象跳交誼舞),還可測眼鏡電阻,還發現電工及許多電器修理工離不開歐姆表

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篇3

九年級下學期數學複習要面向全體學生,要使各層次的學生對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還要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較強的綜合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總複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複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我談談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和中考總複習具體做法。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

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習成績在不斷進步,但是由於一些學生數學基礎太差,學生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沒有顯著改觀,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設法關注每一個學生,重視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是本學期教學的首要地位。

2.教學內容分析

本期教學進程主要分為新課教學和總複習教學兩大階段。新課教學共分三章。第一章《圓(二)》共分五節。首先介紹點與圓的位置關係、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及切線的性質與判定、圓與圓的位置關係。第二章《抽樣調查與估計》是在前面統計知識基礎上的拓廣與發展。全章共分三小節內容。第一小節“抽樣調查”主要介紹抽樣調查與普查的區別;第二小節“數據的整理與表示”主要研究統計圖的應用;第三小節“由樣本推斷總體”研究樣本與總體的關係,用樣本估計總體。第三章《投影與視圖》分為五節主要內容包括:投影的基礎知識;視圖、三視圖等概念,三視圖的位置和度量規定,一些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簡單立體圖形與它的三視圖的相互轉化;課題學習:製作立體模型。總複習是本期教學的一個重點。通過系統的總複習使學生全面熟悉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嫻熟的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教學目標

師生共同努力,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或基本達到《課標》的要求,注重基礎訓練,顧及多數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讓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新課標”強調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景,幫助學生認真捕捉“生活現象”,使他們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

2.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實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新課標”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向學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3.設計一些新穎的、獨特的教學方案,使學生愛數學。通過觀察、實踐,使枯燥的內容形象化、興趣化,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進一步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動手作、動手想和動口説”的過程。

4.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制高點”,未來的學習,工作將是網絡環境下的新型的學習和工作模式。因此,本學期我將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網絡技術,把原本複雜的知識通過新技術教學直觀、簡單、系統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5.做好教師間的團結協作 ,積極向其他教師學習。備課組、教研組的核心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增強備課組集體教研氛圍,進一步發揮教師的羣體優勢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我將努力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教法,提高教學質量。

6.加強複習的系統性。總複習是本期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複習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同學們對初中數學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質量。總複習要特別注意教科書的內在聯繫性,強調知識之間的銜接和關聯,使學生有綱可舉,有目可循。

7.抓住複習的重難點。總複習要在普遍撒網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便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8.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和分析能力。隨着初中知識傳授的完結,學生知識系統的初步行成,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已到了緊要關頭,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這方面的引導。

四、教學進度

(1)、新授課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 《圓(二)》 8

2 《抽樣調查與估計》、《 投影與視圖》 10

(2)、複習課進度安排

根據複習時間和具體內容,安排三輪進行總複習。第一輪,以教材(中考新航標)章節順序做系統全面的複習;第二輪進行專題複習以提高綜合知識能力,訓練思維,探求中考命題的規律,把握命題方向;第三輪梳理衝刺,綜合模擬強化提高。

(一)、第一階段(第3周——第11周):全面複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紮實、系統,形成知識網絡。

1、重視課本,系統複習。現在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後面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伸、變形或組合,所以第一階段複習應以課本為主。必須深鑽教材,絕不能脱離課本,應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使之形成結構。

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按知識塊組織複習,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章節:第一章數與式;第二章 方程與不等式;第三章函數;第四章 基本圖形;第五章 圖形與變換;第六章 統計與概率。複習中可由教師提出每個章節的複習提要,指導學生按“提要”複習,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把遺忘了知識重温一遍,邊複習邊作知識歸類,加深記憶,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並注意分析例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基礎知識即初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學生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二次函數圖形與x軸交點之間的關係,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內容,在複習時,應從整體上理解這部分內容,從結構上把握教材,達到熟練地將這兩部分知識相互轉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與幾何知識的聯繫的題目有非常明顯的特點,應掌握其基本解法。每年的中考數學會出現一兩道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數學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所用到的知識都是同學們學過的基礎知識,並不依賴於那些特別的,沒有普遍性的解題技巧。

中考數學命題除了着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換元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在複習時應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它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應熟練掌握。

3、重視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及運用。如告訴了自變量與因變量,要求寫出函數解析式,或者用函數解析式去求交點等問題,都需用到函數的思想,教師要讓學生加深對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關內容的題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聯繫和制約的關係,通過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轉化為已知量;再如數形結合的思想,不少同學解這類問題時,要麼只注意到代數知識,要麼只注意到幾何知識,不會熟練地進行代數知識與幾何知識的相互轉換,建議複習時應着重分析幾個題目,讓學生悉心體會數形結合問題在題目中是如何呈現的和如何轉換的。

(二)、第二階段(第12周——第16周):綜合運用知識,加強能力培養

中考複習的第二階段應以構建初中數學知識結構和網絡為主,從整體上把握數學內容,提高能力。設如下幾個專題: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數及其圖象、圖形的認識與證明、圖形與變換、概率與統計;並穿插講解專題:(更具時間選擇性地講解)專題一 選擇題專題;專題二 開放探索題;專題三 閲讀理解題;專題四 方案設計題;專題五 跨學科綜合題;專題六 動手操作題;專題七 圖表信息題;專題八 數學應用問題;專題九 數學綜合題;專題十 課題學習。同時,伴隨着相應時段的測試與評講

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使學生能把各個章節中的知識聯繫起來,並能綜合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個階段的例題和練習題要有一定的難度,但又不是越難越好,要讓學生可接受,這樣才能既激發學生解難求進的學習慾望,又使學生從解決較難問題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前進的信心,產生更強的求知慾。如果説第一階段是總複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麼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複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這一階段尤其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複習課,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初中總複習的內容多,複習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解決疑難,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複習內容是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各個學生對教材內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複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複習,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查漏補缺,做知識歸類、解題方法歸類,在形成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深記憶。除了複習形式要多樣,題型要新穎,能引起學生複習的興趣外,還要精心設計複習課的教學方法,提高複習效益。

(三)、第三階段(第17周——第18周):研究歷年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p2qe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