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高一《陳情表》教學設計

高一《陳情表》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陳情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目標:

1、掌握積累課文中出現的虛詞、實詞、文言句式以及文化常識;

2、體會課文真摯的感情和語言藝術;

3、學習課文縝密的構思和寓情於理的説理藝術。

學習重點:

積累重要的詞句,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學習方法

朗讀、背誦、討論

學習過程:

一、預習提示:宋代學者趙與時在《賓退錄》中説:“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陳情表》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人如此評説,請允許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一)瞭解背景,高效預習

1、試譯全文,圈出難解的字、詞、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異義等文言現象。

2、是誰陳情?向誰陳情?陳什麼情?如何陳情的?

3、晉武帝為什麼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二)預習檢測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牀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聖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2、對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項有:

A.行年四月,舅奪母志 。 奪:奪取 B.而劉夙嬰疾病。 嬰:纏繞

C.謹拜表以聞。 聞:知道 D.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篤:病重

E.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孑:孤單,與“煢煢”同義

F.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G.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薄:“厚”的反義詞

H.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卒:終

3、解釋下面句中加橫線字的意義:

A.①凡在故老,猶蒙矜育。②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③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B.①詔書特下,拜臣郎中。②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③拜送書於庭。

C.①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②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③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D.①臣以險釁,夙遭閔凶。②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③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A.臣以險釁,夙遭閔凶。B.而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

C.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D.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同形異義詞:

A.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B.而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D.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6、根據課文,在下列各句的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內容。

《陳情表》是李密寫給 的一篇表文。“表”的基本特徵是“動之以情”。 李密上表的目的就是 ,希望 體諒他祖母劉氏 ,答應自己 。

二、研讀課文,回答問題,理清思路,體悟情感(思考與探究)

1、第一段“臣以險釁,夙遭閔凶”在文中有什麼作用?李密圍繞這八個字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為後文那句作了鋪墊、設了伏筆?“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為後文那句作了鋪墊、設了伏筆?

2、第二段為什麼要以“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八個字起筆?陳述太守、刺史對自己的.薦舉,其用意是什麼?“臣具以表聞”,這奏表的內容是什麼?本段文字要説明的中心是什麼? 這段文字與下文有什麼關係?

3、第三段李密以“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有什麼意圖?李密為什麼要申説自己出仕蜀漢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4、第四段,李密解決盡忠與盡孝矛盾的辦法是什麼?李密向晉武帝提出了什麼請求?李密又是怎樣表白自己的“愚誠”的?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是什麼意思?李密這樣説的目的是什麼?

5、亞里士多德説:“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運用了最恰當的抒情方式,終於打動了晉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後説“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允其不仕,並當即賜給李密奴婢二人,並下令郡縣承擔供養李密祖母的責任。根據課文內容,簡要概括《陳情表》使晉武帝深受感動的原因。信任。

三、當堂測試:

1、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的原因在於:

事之實—— 之真—— 之誠——言之切—— 之巧。《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十七八歲的年紀也許始終關注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2、下列説法,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表是一種奏章,用於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如:諸葛亮的《出師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職之意,而“除”則是免去官職之意。“東宮”指代太子,因為太子居於東宮,故稱。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從漢武帝開始,令郡縣每年經考察而推舉孝、廉各一人,晉時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喪的名稱。期,服喪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服喪的長短可表明親屬關係的遠近。

3、根據課文,在下列各句的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內容,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但以劉 , ,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 。

③ , ; ,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④是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 。

四、學習反思:

我的收穫:

我的疑惑:

標籤: 陳情表 高一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rol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