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濃厚興趣。

2、消除學生對科學的神祕感,知道“需求”是科學探究的動力和起點。

3、能運用多種方法觀察身邊事物存在的缺點與不足。

4、能對蒐集到的問題進行整理與分類。

5、會從眾多問題中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專題。

教學重點

分析與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希望能以些激發靈感,找到開展專題研究活動——“改進用具”的最佳方法。

教學過程

1、展示學生課前通過不同途徑蒐集來的他人的成功案例。

(1)、組織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展示課前蒐集到的資料。這時教師應當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認真傾聽學生的展示,最好能夠及時地提出一些使學生展示更為充分的建議。“他們的探究過程是怎樣的?探究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他們是怎樣解決的?”如果有蒐集到的資料的同學可以互相補充。

(2)、討論:聽過以後,你能對這件發明作品展出幾個問題?你還想進一步瞭解這個科學探究活動的什麼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學習怎樣式開展專題研究活動。

2、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開展專題研究活動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1)、分析典型案例“安全雨傘”或“反光防風雨披”的結構特點和探究過程。這一活動非常重要,如果把研究對象的結構特點和探究過程分析透徹,對同學們下面開展專題研究活動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在課堂上花費的時間不能少於20分鐘,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討論、分析、探究。教師可用展板或板書的形式把學生分析的過程用簡單的分析圖表或邏輯分析圖放大,有條件的學校也可採用多媒休展示的方法。

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從中得到啟示。

(2)、討論與分析在探究過程中使用的發明技法。

這個教學設計實際上是引導學生認識發明技法,探究發明技法在實際活動中的靈活應用。教材中呈現的發明反法和指導的文字雖然不多,但是,留給教師的空間卻很大。可以設計成:“從小發明作品”中找發明技法,也可以設計或使用發明技法指導學生作品的發明。

在這裏教師還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藉助一定的科學思想和技術手段創造出的新事物和新方法是發明創造(例如我國的四大發明和愛迪生髮明電燈……),改進和完善身邊物體在使用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也是發明創造(例如我們身邊同學的小發明“充氣雨衣”、防凍水錶“等)。只要我們善於觀察,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並且努力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就一定能搞發明。培養學生勇於質疑、不迷信權威的品質。還可以通過發明家的發明故事學生體會發明創造並不神祕,它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遇事多問為什麼,並且努力去探究問題的答案,一定也能成為發明家,從而為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樹立信心。

4、根據“雨具的缺點”整理表制訂探究方案。

(1)、改進相同雨具的同學,可以組成一個探究小組。

(2)、根據“雨具的特點”整理表確定改進意見,明確探究目的。

(3)、小組成員合理分工,並做好器材準備。

(4)、選擇合適的發明技法,商定探究步驟,明確探究目的。

(5)、在探究過程中,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探究思路。

各小組探究的問題不盡相同,制訂的探究方案也不一定全面,但是,他人成功案例的啟發下,可能會有新的感悟。這時如果再開展一個全班同學的“問題互相講座討論會”,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各小組共同討論、交流,取長補短,就把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都考慮到了,這樣制訂的探究方案可能會更全面些。

教師可在各組巡迴,主要是傾聽學生的討論。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實際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探究方案的可操作性,如:你們提出的探究方案需要什麼器材?要探究多長時間?花多少錢?有沒有安全問題?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問題,學生就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學生向教師求助時,教師不可能什麼都懂,這時,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探究學習。在專題研究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教師應該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學生進行價值判斷;要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和計劃;要檢查學生計劃的可行性;要提醒學生注意探窘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關注學生的活動,防止發生安全事故;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和幫助;要糾正學生不規範的做法,防止偏見和出現差錯;要提醒學生要實事求是,注意結論的可靠性;要引導學生的再認識,對成功與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引導報告自己的收穫,等等。

反思與評價:採用課堂隨機評價和自我反思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讓他們充滿自心:我也會了!我已做好探究的準備!我也能當小發明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roo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