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

教學建議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

一、內容主旨

本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以可靠的歷史資料為依據,生動的再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鮮明的揭示了它的實質一場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反對暴力統治的偉大革命運動。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陳勝,作者通過對典型歷史環境的描寫和人物語言、行動的刻畫,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農民革命運動領導者和組織者的光輝形象。

二、段落結構

本文節選自《史記·》,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敍述陳涉年輕時的傭耕生活,表現了他素懷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表現了陳勝、吳廣的鬥爭決心和政治遠見。

第三段:寫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勝利進軍及建立政權的經過,昭示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三、課文分析

本課節選自《史記·》的前一部分。陳涉,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世家》是寫陳涉的一篇傳記,比較完整地敍述了陳涉起義的全部過程。本課所選內容,敍述了陳涉、吳廣領導大澤鄉起義的原因、經過和浩大的聲勢,表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讚頌了陳涉、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歷史功績。

本文按事件發展過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敍述陳涉年輕時的傭耕生活,表現了他素懷大志,有反抗精神。

開始,先交代陳勝、吳廣的姓名、籍貫,然後重點介紹陳勝。嘗與人傭耕,點明他僱農的身分。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一個行動,一個神態及兩句對話,表現陳涉年輕時,對壓迫剝削的僱傭生活強烈不滿,希望擺脱痛苦處境,有遠大志向。這段敍述,暗示了陳涉起義是有思想基礎的。

第二部分(第2段)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表現了陳勝、吳廣的鬥爭決心和政治遠見。

先交代徵發貧民戍邊的時間、人數和陳勝、吳廣在隊伍中的職務,然後敍述起義原因。會天大雨,失期,法皆斬,既點出了起義的直接原因,也説明了秦王朝刑法的殘酷,逼得農民走投無路。在亡(逃跑)與舉大計同樣是死的情況下,在束手待斃與奮起反抗鬥爭之間,他們做出了舉大計的抉擇。這裏的敍述,表現了他們鬥爭的決心和政治遠見。

往下,作者運用對話,詳寫陳、吳二人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和制定策略。天下苦秦久矣一句,概括了秦王朝對人民壓迫、剝削程度之深,這是起義根本原因,也是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陳涉提出利用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即假借扶蘇、項燕的名義,為天下唱,以順應民心,樹立起義隊伍的威信。他確信,只要義旗一舉,宜多應者。顯示了他有勇有謀。

最後,敍述了陳勝、吳廣為了順利發動起義,使用了問卜、念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等辦法,製造輿論,鼓動人心,樹立威信,讓戍卒相信大楚興,陳勝王的必然趨勢。結果,在戍卒中很快得到反應。再次顯示了陳、吳二人的鬥爭才智。

第三部分(第3段)寫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勝利進軍及建立政權的經過,昭示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頭一句話先寫吳廣有良好的羣眾基礎。再寫陳勝、吳廣抓住時機,採用激將法來激發羣眾的反抗情緒,並殺兩尉,掃除了起義障礙,為下面動員、組織起義作了準備。文章對並殺兩尉的描寫極為簡練、生動,用挺、起、奪、殺佐幾個動詞,生動的寫出了一場激烈的格殺場面,表現了陳勝、吳廣的機智勇敢和反抗鬥爭精神。

接着,寫動員羣眾。陳、吳二人抓緊羣眾激怒之後的時機,召令徒屬,進行宣傳動員,號召起義。他們指出大家的處境,分析了利害分析,又指明瞭鬥爭方向(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也就是要為國而死),結果徒屬皆敬受命,點燃了反抗鬥爭的怒火。

往下,用簡練的語句,交代了起義軍的名義--樹扶蘇、項燕的旗號;標誌--袒右;號稱--大楚;誓師--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組織領導--陳涉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最後,寫起義軍在陳涉、吳廣領導下勝利進軍及迅速壯大的形勢。起義軍勢如破竹,地方守令聞風而逃。終於,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得到廣大羣眾的擁護、響應和支持,證實了陳涉宜多應者的預見,顯示了農民革命戰爭的偉大力量。

四、寫作手法

1.選材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作者選材有詳有略。從全篇來看,詳寫的是起義的準備和發動的過程,略寫的是陳勝少時與人傭耕、趙義軍的進攻路線、農民政權的建立等,至於各地的反秦鬥爭則僅用一句話帶過。在詳寫的那一部分裏,重點是寫陳勝的謀畫,其餘如大澤鄉遇雨、問卜、士卒驚恐、為壇而盟等,都寫得比較簡略。這樣有詳有略的寫來,才能突出的表現陳勝的非凡才略。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史家對人物的態度。

2.通過對話描寫來刻畫人物

全文共寫了三次話:

第一段陳勝與同伴們的對話,表現了他遠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識;

第二段陳勝同吳廣的對話,反映了他們善於鬥爭的智慧和才能;

第三段陳勝同戍卒的對話,表現出陳勝反抗階級壓迫的英雄氣概。

3.根據人物不同身分和處境,寫出對話的語氣

如若為傭耕,何富貴也?與等死,死國可乎?兩句皆為疑問句,但語氣表達方式同中有異,前句也相當於啊,表達的語氣肯定意味強些,表現了傭耕者對陳勝的話根本不相信;後句乎表達的語氣委婉些,含有徵詢的意味。從而生動地刻畫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五、重點語段研讀

語段: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900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研讀:

本段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頭到失期,法皆斬,寫起義背景。屯大澤鄉介紹了起義的地點,為屯長,是號召徒眾的有利條件。失期,法皆斬是起義的導火線。第二層,從陳勝、吳廣乃謀曰到吳廣以為然,寫陳勝、吳廣謀劃起義。陳勝首先對形勢進行了精闢的'分析,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體現了陳勝高人一籌的謀略。第三層,從乃行卜到段末,寫陳勝、吳廣的威眾之策。為起義作輿論準備而置書魚腹和故作狐鳴,顯示了陳勝、吳廣的智慧,也反映了我國農民起義發動時期的某些特點。

教學目的

一、瞭解陳涉起義的原因及起義後的主要情況

二、理解記事詳略得直的剪裁方法。

三、體會小説與史傳的異同。

教學設想

一、安排三課時

二、採用整體入手的方法,每一循環都做到完整地閲讀、朗讀、講述、分析。

三、重點地突出一些字、詞、句,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義地講解。凡有註解的,不講,由學生利用註解讀懂課文。用一個不同斷句的例子擴大視野,積累知識。

四、介紹閲讀與課文有關的文學作品,培養閲讀興趣.提高閲讀水平。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瞭解《史記》的一般情況。

二、讀通課文,理解詞語,明確層次。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新課(結合檢查預習中看閲讀提示和註解自讀課文的效果),教讀。

提問:1.《史記》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時代的人?2.《史記》的世家部分是記什麼人的?作者為什麼把陳涉列入世家中?3.課文中記述陳涉起義的經過,同時又記了哪些有關的人物?這些人物中與陳涉關係最密切的是誰?要求:學生不看課本能簡答,並能板演吳廣、葛嬰,字形筆畫無誤。隨後,引導看閲讀提示和題目註解,既加深印象,又從註文他用畢生精力著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一句引發求知要求,介紹《史記》。

講述:關於《史記》漢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議做過太史令,死後.司馬遷繼任這個官職。太史令是管天文、曆法、國家典籍、編寫史冊的官。司馬遷46歲時,因李陵事件牽連(只宜簡介,作最低限度的説明,不必多講),下了大獄,受至慘重的刑罰。後來,漢武帝因司馬遷很有才能,赦了他,任命他為中書今(管皇帝的文書詔令人受刑後的司馬遷,決心繼續父親的事業,編寫史書。最後,終於寫成立起自傳説中的黃帝直至當代為止約三千年左右的中國通史。全書包括12紀(記帝王事蹟),30世家(記諸侯世系),70列傳(記個人和少數民族事蹟),8書(記經濟、天文、曆法等情況),10表(用表格形式編排史料)。其中,列傳的最後一篇為《太史公自序》,是自傳。《史記》開創了以人物傳記為中心來記載歷史這一紀傳體的體裁。(聯繫舊課: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是《左傳》)講述時,學生簡要筆記;講述後,學生(鄰座)互對筆記。指名複述筆記內容,師生共同訂正。

朗讀:指名(水平屬於中等的學生)通讀全文,讀時如個別字、詞有障礙,要及時幫助過關,以保持課堂良好氣氛。要求: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再次加深對課文的印象2讀後,瞭解有什麼疑難,及時解答,並由此導向課文後的習題,解決比較·辨析的第三題(口頭)、第五題(書面)。(可多看《教師教學用書》,此處不重複抄錄)兩題解決後,即提出新的練習內容。

二、練習

提示:詞有本身的詞義,但要理解還須把它們放在句中、文中。下邊所舉的詞,在不同組合時有不同的解釋。

之1.之壟上:去、往。

2惟恨久之:是虛指的,無實義,在白話中不必譯出。

3.鴻鵝之志:相當於的。

4二世殺之:格代人或物,他或它。應説二世殺了他。他,指扶蘇,不可説

二世殺了扶蘇,之不等於扶蘇。

提問:楚人憐之,卜之鬼乎,殺之以應陳涉,這三個語句中的之的解釋與上舉1-4例中哪一個相同?(答案:4)

這裏的練習,作用是:(1)統觀全文,前後對照,易於分辨。(2)全面掌握,突出個別,有助鞏固。作練習時,不僅答案由學生説,舉例語句的解釋,也可鼓勵學生説。應注意的是,把字放在句中、文中,避免多講古漢語語法的傾向。虛詞乃也可用同樣方法。

1.乃入據陳:才進入(佔有)了陳縣

2.乃行卜:於是去問卜

3.乃公子扶蘇:是公子扶蘇

4.(家祭毋忘告)乃翁:你的父親

列出乃謀曰、乃詐稱公子扶蘇、乃令符離人慕嬰,乃字義與上例中2同。

除以上的之、乃之外,理解文中的數也可用這個方式來達到鞏固的目的。比較了數有功、數萬人音義的不同,就可找到以效諫故、數言欲亡的數與數有功的數同一音義。

三、再次導向課文,教讀。

提示:原文不分段,現在,編入課本,分了段,對閲讀理解有幫助。要求:提攝出每段主要內容。默讀,速度可較快,發言,明確本文層次:1.用內心動態、對話、動作寫出陳涉情態,表現傳主陳涉的大志。(説明;本篇不是合傳,傳主只是陳涉一人,因吳廣與陳涉起義和後來行事的關係密切,所以也在開頭敍及裏籍)2.以對話為主,詳寫起義前的準備,包括所處環境、分析形勢、共同謀劃、製造輿論等。3.用對話和敍述的方法,寫起義的經過和起義後的大好形勢。敍事真切、生動,有條理,是《史記》的特色,所以,人們不僅把它視為不朽的歷史著作,而且評價它是有高度文學價值的作品。

分散快速默讀,體會層次和敍事生動性,並注意字音。

四、討論(此內容適用於水平較高的班)。

文中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據中華版二十四史是這樣斷句的: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比較一下,哪一種斷句文意更明確?思考、議論、發言、結論:後者較好。據歷史,秦興德役,發民滴戍,民不堪命,電大澤鄉的九百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把九百人三字連下讀較能明確當時史實。如果九百人三字屬上,可以理解為當時只徵發九百人到漁陽去而已。由此可見,讀古籍斷句,要反覆思考斟酌,要結合歷史事實。這是閲讀中應當懂得的門徑。

五、佈置作業

參考課文後第四題,試作填充,並準備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講時要注意序,即弄清課文段落和段落內部各層次,以體現作者安排材料的恰當。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鍛鍊口述能力。

二、理解選材詳略。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新課(結合檢查作業 )

提問:檢查課文和填充第四題第1小題情況,明確填充答案(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在此基礎上口頭講述。

二、新課內容

1.講述訓練:指名一人以《大澤鄉》為題講陳涉起義的故事。要求:明條理,有重點,合史實,不誇飾,事件發展過程層次分明。講後,學生評論,教師總結。評論標準:過程有序,事實明白,口齒清楚,語言通暢,能把起義的準備、行動作為重點,其他只作略講。

2朗讀訓練:分散讀全文,然後指名朗讀,要求:注意第二段和第三段前半(吳廣親愛人至收而攻蘄),用語調、語氣、語速,吸引聽者。

3.小結(講述與提問結合):(1)寫法上;剪裁得當。詳寫起義前的商議和輿論準備,起義的具體經過。其他如傭耕、徇地、戰譙門、刑秦吏等等則略寫。這樣寫,表現出作者的史才,善於剪裁史料,突出了起義的主要內容。(2)描寫生動:文中詳寫的是人物的心理、説話、動作;其他略寫的,只作一般敍述。這樣寫,表現出作者善於突出重點,寫得生動,有文學才能。(3)條理分明:燕雀安知鴻鴿之志哉一句人物自己表明內心的話,貫串全篇。

起義前,失期,是導火線。謀劃時,從苦秦而確定大計,是善於分析形勢。準備時,青火狐鳴和帛書,是善於製造輿論。起義時,吳廣先忿恙尉而後陳勝佐其殺尉,立即召令眾人聽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寫出了善於把握時機和胸中之志。先殺尉而後發號召,行事易成(若先號召,尉未殺則效果不同),可見善於謀劃,設計周密。以下寫乘時而作,及時自立為王,便很自然。總之,這樣寫,顯示了傳主的鴻鴿之志,同時,也見出條理。前人評論説司馬遷善序事理,稱讚他做到其文直,其事核,實屬至當。(這裏只點一下,下邊還要説到)

三、作業

課後反覆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一、自讀茅盾短篇小説《大澤鄉》。

二、比較小説與史傳的異同。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新課

講述:茅盾在1930年寫了短篇小説《大澤鄉》。那時正處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前期,農民的革命意識逐漸覺醒,對反動統治的反抗意識逐漸增強。現據1980年人民文學版的《茅盾短篇小説集》複印(或謄印),發給閲讀。

二、新課內容

學生閲讀《大澤鄉人要求:默讀23遍,把它與《史記·》作比較,看看有什麼異同,可從題材、體裁、寫法等方面考慮,在文字下邊畫線(單橫線、曲線按各人自己使用習慣),左右空白處也可用文字簡記要點。不必出題限死回答內容,要讓學生思路活躍起來,自由馳騁,並由此引發學生興趣。讀後先小聲議論,然後發言。教師在學生議論時巡迴瞭解情況,以便幫助小結。小結、歸納,其大端可如下舉:

1.題材:相同,陳涉在大澤鄉起義反秦。

2.組材:課文是從傳記節選的,材料比《大澤鄉》多。《大澤鄉》是短篇小説,它所選取的是一個橫斷面,集中於大澤鄉起義,不像傳記還寫了起義以外的事(如裏籍、傭耕、進軍、稱王等等。)

3.體裁:《》是傳記,必須敍寫傳主的一生事蹟,因而篇幅的長短取決於傳主生平事蹟的多寡。《大澤鄉》是短篇小説,篇幅的長短受體裁特點的限制。

4人物:《》按史傳體例,一開頭就敍寫傳主概況(本篇因需要而兼及有密切關係的人,但這並不能看作是合傳),以傳主的事蹟貫串全篇。大澤鄉})先描寫環境,由押送的軍官先出場,然後在故事情節展開中,主人翁陳勝才出場.有時一個場面描寫別的人,主人翁可以不出現。

5.寫法:《陳涉世家》遵循史的要求,注重實錄,儘管文4咆寫人的對話、行動等等,但目的不在於描寫,只為了敍事,更不作想象,不運用文藝創作上的手法。《大澤鄉》中有景物描寫,或用來交代情節發展的環境,或把這種描寫同人物的心理活動結合起來,起到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作者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刻畫人物形象,予以合理的想象。例如,第一部分寫兩個軍官的性格,寫他倆的思想活動,與顆百成卒對立;第二部分寫成卒的怨恨情緒;第三部分寫軍官暗地裏商量坑殺戍卒;第四部分寫起義的場景。

6中心:《陳涉世家》着意在反映史實,位澤鄉》則突出了階級對立、階級矛盾的主題。

小結(講述為主):讀《》,僅僅從課文這個節選部分.已能初步領略到《史記》的特點: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正因在史學、文學兩方面都有高度的成就,所以魯迅稱它為史家之絕唱。《大澤鄉》用短篇幅寫大事件,作者匠心獨運.還熔鑄了一些史事於篇中,寫得極其自然。例如,秦始皇36年,百姓怨秦而假借天上墜星為殞石的謠言,有使者夜行過平舒適中聞仙人説祖龍(指秦始皇)當死;大將蒙恬率大墾戍本屯邊,是秦的一大苛政。作者又借用漢代梅福説的話(倒持太阿)來指斥秦的統治者,用這些史事來加強反秦的氣氛,但又不同於傳記中的人物行事實錄。作者還在作品中寫了一些引人深思的句子。例如,但是閻左的踐奴們的洪水太大了,太大了,地下火爆發了之類。

三、作業

指導使用《簡化漢字總表》,向學生説明:使用簡化漢字應以1986年10月10日國家正式頒佈的總表為準,《大澤鄉》的復(油)印中應改正三個字,象改像,瞭望的燎不作了,囉的簡化字應作囉,不應作羅。又,電影、電視的字幕,商品的説明書,時常有不該使用的簡化字,應予注意,不要受其影響,發現不符合總表規定的,可以用與人為善的態度,提出意見,要求糾正。

標籤: 教學 涉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2ped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