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遊褒禪山記課件

遊褒禪山記課件

在初中我們學過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有《小石潭記》、《醉翁亭記》等,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於遊褒禪山記的課件,內容如下:

遊褒禪山記課件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

2.理清課文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繫,弄清因事説理敍議如何有機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學習文言文,重要的是誦讀,誦讀成詠方能加深理解內容現在按學習小組(四人)展開誦讀,第一小組讀完第一段,第二小組接着第二段,依次輪流下去,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

二、集體朗誦全文,注意語感

三、研習、討論課文內容

(一)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學生分小組思考、討論下列問題後,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記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畫出空間方位圖

3.討論:為什麼要特別提及僕碑上的文字?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4.為什麼説“華( huá )山”是“音謬”?

學生思考後回答

點撥:1.名寺 洞 碑

2.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據。

3.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 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才讀“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 “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二)第四段寫由僕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讀

2.學生討論: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演繹而來的?第四段又是如何與第一段照應的?

點撥: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的頭腦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採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雙重否定,強調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謹慎的採用對於治學的重要”這種治學態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實踐的。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前面提到的“僕碑”,為後面的議論“深思慎取”的治學態度提供了具體的資料前面是伏筆,後面是照應有敍有議,照應緊密構思嚴謹,邏輯嚴密。

小結:第一段是把所遊之地交代清楚(所遊之地有褒禪山、慧空禪院、華山洞),主要説明褒禪山和華山洞名稱的由來,辨識“華實”之“華”應為誤讀第四段中寫到僕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照應前面的描寫為後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三)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1.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簡介前洞和後洞第二層: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點撥:這一段先介紹前洞和後洞,接着寫遊後洞的情形,然後簡析他們本來具有進洞盡遊的條件,結果卻是半途折回介紹前洞極簡略,只點明因“平曠”而“記遊者甚眾”;介紹後洞較具體,寫“窈然”,突出其艱險,寫“寒”和“深”都與“窈然”有關,也是“好遊者不能窮”的原因寫前後兩洞相互照應,着力突出“窈然”——洞險、深、盡、寒,為下文寫半途退出作鋪墊。

2.提問: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點撥: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兩種情感,哪一種對文意來説更重要?)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本段寫遊洞,並不寫景,只是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這與第一段中寫上山獨寫一塊倒在路上的碑類似顯然記遊不是重要的,而是藉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遊是為後面進行議論準備材料的。

(四)研習第三段

1.本段着重寫什麼?闡述了什麼觀點?學生思考後回答

明確:寫遊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説的“有歎” 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1)以“於是餘有歎焉”一句承上啟下“於是”的“是”什麼意思?讓學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這種情況”都包括哪些語句?——“是”説“遊華山洞”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歎”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啟下,自然地轉入議論。

2.主要寫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不是隨意的,而是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作者以遊洞為喻,自己無所得產生的懊悔,就是因為沒有“求思之深”。

3.寫現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

4.對比之後,重點闡述作者自己的觀點: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

5.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學生找出文句後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雙重否定(作用是加強論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堅定的志向)、有力(不斷的艱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質條件)。

6.三者關係:

那麼為什麼後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是不是沒有相應的條件?學生思考後回答。

因為餘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根結在於他的意志不堅定。

作者從順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這一正一反得出結論:“盡吾志,可無悔”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7.最後,以“此餘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穫,迴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烏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後呼應 。

四、問題探究

1.思考本文的記敍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繫的?(提示:可以從過渡、銜接,前後呼應,遊山與治學處世三方面聯繫上思考)

明確:文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歎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正因為回家探親途中游山探勝,卻因輕信隨從,失諸檢察,半途而廢,褒禪山最為奇妙之處未能一睹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從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正因為遊覽中發現“有碑僕道”,“花”“華”音訛,於是由此發出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後照應的句子體現了記敍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敍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把治學處世比做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遊覽中總結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從而勉勵自己和讀者在治學、處事、創業的道路上堅定志向,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攀登風光無限的險峯。

2.本文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繫嗎?

明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繫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兩個觀點的聯繫)。

3.討論總結這篇課文寫作上的特點

討論、歸納,學生補充,教師訂正

明確:(1)因事説理、敍議結合

本文是一篇遊記,但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之美的描寫和景物的敍述,或者寄託某種情致懷抱,而重在借景生論,因事説理,以説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説理的材料和依據。

文章以記遊作比喻,引發出議論,因事説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了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內涵啟發,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諧統一文章前部分記遊山,後部分談道理,記敍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呼應文中記遊內容是後文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記遊,處處為議論埋下伏筆;議論,句句與記敍相呼應遊蹤交代完整清晰,見聞卻言約而事豐,未盡的遊興在議論中得以宣泄,強烈的感受在議論中盡情地傾吐“記”為“議”提供形象依據,“議”是“記”的最後昇華二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平中見奇,別開生面。

(2)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於闡述要有“志”“盡吾志”並“深思而慎取”,為此選材遊褒禪山從略,遊華山洞詳寫,記僕碑文字從詳,其餘從略;前洞和後洞概況從略,遊後洞從詳,又以寫心情“悔”從詳。

五、學生閲讀全文

六、背誦第二段

七、課堂小結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因事見理、敍議結合前兩段記遊,第三、四段發議論記遊為發議論做鋪墊,而發議論則句句迴應記遊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學習本文要掌握這種在記敍的基礎上深入發表有道理的議論的方法。

作者通過遊褒禪山的所見和所感,闡明瞭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態度,以及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佈置作業:背誦課文三段,力爭全文背誦。

標籤: 課件 褒禪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lrd9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