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貓》教學反思(精選5篇)

《貓》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貓》教學反思(精選5篇)

《貓》教學反思 篇1

《貓》是鄭振鐸小説的名篇,作者用樸實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沉鬱。其文筆樸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摯,有很高的人文價值。本文篇幅較長,用一課時講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認為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的習慣,教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待人處事原則和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旨意所在。教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是基礎,品味文章深情是重點,激發學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難點,這也正是文學作品教學的重要價值所在。所以,此課教學我設計了三大板塊:

一、説貓的來歷、外形、性情、結局:

試圖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同時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敍述的表達能力。課堂上學生認真積極,實現了這一目標。

在這一環節的最後,我出示了説明文《貓》,通過比較學生很快明白了説明文與散文的不同,導出散文寫物是為寫人、寫人的感情,自然的引出第二個板塊。

二、找表達感情的句子,品味文章深情:

這一環節是重點,而品味作者對第三隻貓的感情是重中之重。所以用時最多。因為初一學生年齡小閲歷淺為幫助他們理解體會,所以我設計了“假設你的小貓死了??”“假設你的小貓被抱走了??”以及教師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來引導學生理解品味。這一設計聯繫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説,課上學生“罵死他”這樣的回答的確是真情流露。

在這一環節中文我注意了詳略的安排:前兩隻小貓略,第三隻小貓詳。這樣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鋪墊。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從而引出散文的終極目的是讓人明理。

三、説感悟,明道理。

這一環節學生髮言的人數多,説出了自己的認識,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最後聯繫學生的作文,讓他們明白了:通順的敍事+真摯的感情+深刻的道理,是同學們努力的方向。

以上這三個板塊由淺入深,逐塊推遞,讓學生自由説話、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領會深意、感悟人生、學會做人。

課上完了,目標也實現了,教材挖掘得也夠深了。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主動。回顧這堂課,自己並不十分滿意,覺得最大的遺憾是:

學生自由説話了,學生主動説話了,但學生説的還是少,老師講的還是多。

分析原因:1、因為課前聽説我上課的班是整個年級最差的一個班,所以,一上課我就信心不足,老是怕完不成教學任務,學生一不發言我就説。2、學生預習情況比我估計的要差。學生一説慢了或説錯了我就着急。3、傳統的教學觀念的“餘毒”還影響着我,有問題就急着要答案。

當然在學生活動中,教師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過藝術的“介入”來調控活動方向,來增強活動的厚度。可是,教師的這種“介入”應該控制在怎樣的一個“度”上,才不至於喧賓奪主,不至於越俎代庖?這將是我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要注意探索的問題。另外我還有一大收穫,那就是要相信學生,相信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施展的才能就有多大。”今後我會把課堂變成學生的最大的舞台。

《貓》教學反思 篇2

《貓》是鄭振鐸先生的名篇,講述了家裏三次養貓的經過,故事性比較強。因為打算用這節課錄課,所以準備的很充分。差不多用了一星期的時間。但即便如此,講起來還是有一定問題。三班是第一節課,可能是因為有人在錄像的緣故,有些緊張,以至於講得太快,將本來差不多兩節課的內容用一節課就講完了。講完之後發現學生們很迷茫,雖然看似他們很積極,但實際沒學到什麼,對知識點並沒有完全理解,效果很不好。講完後指導教師也説,太快了,語速也有點快,把節奏放慢,別緊張。痛定思痛,我重新把課文內容看了一遍,吸取教訓,劃分沒部分大概用多長時間,這樣在四班講得時候明顯好很多,內容講透徹了,節奏也把握對了。

第二課時時,由於在三班講得太快,基本沒剩下什麼東西,所以只能多説,也讓學生多説,比如拓展訓練是“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被誤解?怎樣才能減少被誤解的概率?”我讓同學們想一下,然後暢所欲言,發現大家的積極性很高,也能從自己的故事中更好的體會文章主旨,這算“因禍得福”了吧。但在四班講的時候,因為停電,多媒體不能用了,只能迴歸原始,因為怕大家不能理解,所以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寫,結果發現時間不夠用了,拓展訓練沒有時間做了。後來指導教師説在黑板上寫太多了,太浪費時間,只寫重點或學生們不認識的字就行,沒必要寫那麼多。雖然講解這篇課文時狀況百出,但通過這些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以後要注意。

《貓》教學反思 篇3

10月25日,我有幸聘為2016年xx縣“國培計劃”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實踐性教師培訓觀摩課執教教師,我上的是初中語文《貓》。我因為公開課的經驗不足,缺乏自信導致緊張過度,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層出不窮。現就自己執教的《貓》這一課做深入剖析。

首先,教學設計的能力弱,教學理念陳舊。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握不準示範課的要點,區分不清該闡述的內容範圍的寬度和廣度。例如作者介紹和寫作背景,我不知道是為了考試而介紹簡單要點,還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詳實闡述,因而在矛盾之中,讓學生拓展了知識,致使實際的教學在此出現了費時過多的情況。

其次,教學設計不斷更改,想法太多,導致課堂上的問題的出現。

因為平時自己極少主動上公開課,但喜歡學習像其他教師學習,也因此否定了自我,只聽從他人的建議而忘記了自己的思想,致使自己上課時是表演別人的東西,而忘記自己思想的存在,讓自己在教學中沒有了自己。《貓》這篇文章的篇幅過長,我的設計是將兩節課的內容緊縮為一節來展現,但後來採取他人的建議更改分為兩課時來上,因此導致上課時寫作特點這一重點知識完全可以理清,卻改為下一節課的內容,導致這節課的重點不突出。

再次,對學生的學情瞭解不到位。

這次執教的班級七(1)班的學生的閲讀水平很高,與我所教班級的閲讀水平相差很多,因此在問題的設置上偏向簡單,當要求交流的問題,該班學生不用交流、不用閲讀課文就解答出來了,雖然我也極力要求他們先討論,但這個交流的教學環節形同虛設,也失去了語文教學課堂的內涵。

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我感謝這一次的活動,讓我清楚自己與優秀教師的差距。接下來,我急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活動,多找機會鍛鍊自己,提高自己上語文公開課的水平;同時加大閲讀先進教育理論書籍的力度,紮實語文的教學功底,上好每一節語文課。

《貓》教學反思 篇4

《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狀物抒情散文。作者通過長期細緻的觀察,對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及滿月的小貓的淘氣可愛作細緻、生動而又逼真的描述,全文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內容具體,描寫生動,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的優秀的範文。

理解貓的性格古怪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課文先從三個方面具體表現大花貓的.性格古怪:講它又老實又貪玩又盡職;講它高興時和不高興時不同的表現;講它什麼都怕膽小,但又那麼勇猛。這三個方面的表現,可以説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講它小時候十分淘氣。表現在:一是剛滿月的小貓,腿腳還站不穩時就會玩耍;二是稍大一點膽子越來越大,也就更加淘氣,都體現了作者濃濃的喜愛之情。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因此不必在內容上花過多工夫,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並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課文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的。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領會到作者是運用具體事例寫出了貓的性格特點。寫貓的性格古怪時,運用具體事例一一列出,使貓的性格鮮明生動起來。學生可以通過朗讀,領悟總分式的構段方式,體會用具體例寫的表達方法。學生在體會貓的特點時,要結合具體的語句來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如,“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把貓髒腳印比喻成小梅花,寫出了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把貓的叫聲形容得悦耳動聽,喜愛之情躍然紙上。寫貓的可愛時,“它在花盆裏摔跤,抱着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一隻可愛的小貓,全身都洋溢着淘氣與生氣。

這篇課文有突出的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表達了真摯的感情。以研究性閲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老舍先生對家裏的貓愛同兒女,無論是性格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裏都是十分的可愛。人與貓之間的相互信任,相處和諧,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老舍先生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性格越來越鮮明活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貓》教學反思 篇5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教齡三個月多一點的新手語文教師,接到參加青年教師公開課活動的任務真是讓人緊張不已。鄭振鐸的《貓》是我上學時沒有的文本,因為想要挑戰自己就選擇了它;也正因為陌生,一拿到文本我就有了幾個教學設計。但困難很快就出現了,正在我蠻有心得的時候,居然發現這些設想其實別人早就已經用過了。而我既然要在諸多有豐富經驗的語文老師們面前上課,必然要儘量去尋找新的突破口,講一些更新穎的東西。因此,我及時叫停想法,從頭開始對文本研讀探究,並逐步生成了本次課的教學設想:

一、努力讓課堂結構清晰,步步深入

對於《貓》這篇文章,在現行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堪稱經典,許多老師都各自摸索出了符合個人特色的有效教學法,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文本,以此為突破口。在我看來,其實從文題切入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可以避免拋灑的點太多,涉及的面太廣,以致教學了半天也摸不到中心,因缺乏系統性和一定的深度而讓文本被解析得支離破碎,課堂效率變得極其低下。而從文題切入,便於順藤摸瓜,使課堂結構清晰有層次。正如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所説的那樣:“課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和靈魂,抓住了標題也就抓住了文章的內核。利用標題來組織教學,可以突出重點,加深領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教學過程中,我由文題“貓”切入,緊緊圍繞“貓”這一中心,組織了“講述貓的故事”“觀察人與貓的關係”等活動,詳略得當,由淺到深的解讀了文章內容與主旨。

二、努力刪繁就簡,避輕就重,有效突破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這篇經典篇目篇幅長,涵蓋的知識點多,主旨解讀具有多樣性,可謂頭緒繁多。如果在解讀過程中面面俱到,或是圍繞一目瞭然的內容頻繁互動,則會陷入繁雜的泥淖中久久抓不到文本的重心或遊走在文字表層而無法探知文本的內核。因而,在這堂課上,我把“貓的悲劇命運”“人性的黑點與亮點”設計為了主問題,有層次、有重點的突破了文本到底要表達什麼的難點。

三、努力突出學習方法的示範與實踐,授之以漁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優秀課文為媒介,發揮教師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特點,巧妙地帶領學生在閲讀文章過程中積累經驗方法。這次教學過程中,很多閲讀的方法都有意識地傳授給了學生:採用圈點批註法,迅速抓住文本有效信息;運用知人論世的閲讀方法,深入領會文本主旨;鼓勵質疑討論,但討論探究不能流於形式,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方才展開合作探究;聯繫生活實際,大膽闡述個人見解等。教學內容的傳授往往是伴隨着教學方法的啟迪一起進行的,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對學生大有裨益。課後思考題的設置也是基於此:運用課上所學的方法帶着疑問去做進一步的探究。

而我根據文本內容改變成的小詩展現在學生面前時,還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這樣的創意既提示了文章的內容,也成功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在無形中感染了學生,激起了他們的創作慾望,最後學生在小創作中的精彩表現就是明證。

當然,語文課的學習不僅在於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培養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課程最後我借小詩的“弱小生命”這一詞,將主題進一步昇華,從小貓小狗到清潔工、外賣員等身邊的弱勢羣體們,引領學生們懂得“尊重弱小,熱愛生命”的道理。

當然,這堂課的設計和教學仍存在一些遺憾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如時間倉促,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較少;實際上課時,學生比較拘謹,課堂討論效果並不好;上課時語速有些快,且有時一些總結的地方可以讓學生説而不是老師總結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當逐步改善的地方。

標籤: 教學 反思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x7m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