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貓》教學反思

《貓》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貓》教學反思

《貓》教學反思1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描寫動物的文章,課文細緻、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貓十分喜愛的感情。

我這節課主要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重點詞句的意藴,感受作者語言的魅力和字裏行間藴涵着的情感。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老實”、“貪玩”、“盡職”等重點詞,通過反覆誦讀,從而去體會貓的性格古怪。同時,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品味,體會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如在瞭解貓性格古怪特點時,我安排了學生自由選擇問題探究,這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找表現貓性格古怪的詞環節,讓學生板書,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學文要抓住關鍵詞。這樣寫,是更加能突出老舍爺爺對貓的喜愛。對於第一問題的探究,學生能感悟到老舍爺爺是把貓當作既任性又可愛的孩子。尤其是在研讀第二自然段貓高興時,在體會“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要求抓癢”一句時,推敲‘蹭、伸”兩詞在文中的獨到之處。課文為什麼在這裏一定用“蹭”而不用“擦、抓、碰”。因為只有“蹭”(輕輕地擦)能體現貓對主人的親近、熟悉,沒有距離,又有一鍾依偎、撒嬌之感。“伸”是體現主人喜歡貓而貓對主人也是十分依賴,無拘無束之情。通過比較句子,理解作者對貓喜愛之極,連上大作家的稿子踩腳印也不討厭,反而當作一種美來讚賞。認為貓的叫聲是在歌唱。這樣的探究,深刻地體會到“人和貓”的和諧情趣。同時也把作者如何喜愛這古怪的貓淋漓盡致地挖掘出來。這種從“詞、句、文”幾方面來探究文本能真正達到學語文的效果。讓學生感受作者用具體事實,抓住動物的神態、動作、聲音來表現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只可惜這點指導得不夠詳細,只是讓學生感受到,而並不能保證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着一些缺陷:

1、教學語言不精煉,情緒也不夠到位。如果能儘量做到自然巧妙地過渡,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會更活躍。

2、讀的還少。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受到薰陶,朗讀指導還需要加強。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通過反覆多樣的閲讀來獲得體會的,但這節課中我只寄希望於課下的預習,課上朗讀及默讀的環節都是輕輕點水一般,沒有深入閲讀。其實在第一個環節上,可以設計一個初步朗讀重點語段的環節,讓學生首先從字面上感知課文內容。而有些情感體驗的詞語也可以富有情感朗讀出來,相信效果會更好。

3、“體會情感”環節,完全可以讓學生放開談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所謂的理不一定非要和老師講解的一模一樣才對,一定要相信學生能談出自己的感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有更多的收穫。而這個環節,學生們對自己的感受已經談的很好,我又囉嗦地補充,實屬多餘,這樣就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

《貓》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的”“折”;理解19個新詞語的意思,能用“逐步”“無憂無慮”造句,領悟“可是”在語句中表示的轉折作用,能用“説它……可是……”的句式説一段話。

2.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二、過程和方法:

1、品詞品句,反覆誦讀,感受作者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運用摘錄法概括兩段課文的段落大意,整體感悟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貓難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瞭解課文大意並給課文分段,研讀第二大段。

教學流程

—、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板書:貓。知道貓嗎?熟悉貓嗎?請熟悉的同學來能説説你印象中的貓?

2、指名説。

(1)如果學生能説得比較細緻,就及時予以鼓勵:你真會觀察!已經學會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樣去仔細地觀察事物了。

(2)如果説的只是粗線條的:你們所説的貓如果要老師畫出來的話,我就畫不出來了,因為你們沒有把貓的形象説具體、細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是怎麼樣的。

3、介紹老舍。可讓學生先説,教師補充。(板書: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板書),又叫舒舍予,是我國著名的小説家和戲劇家,被譽為“語言大師”(板書),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龍鬚溝》、《茶館》、《駱駝祥子》等。他除了寫作,生平還有兩大最突出的愛好,一是養貓,二是養花。《養花》我們也會在六年級的時候學到。讓我們先在《貓》這篇課文的字裏行間去感受老舍的語言魅力,去體會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1、請同學打開課本,自學課文:

a、充分的讀(板書),一遍不過癮就讀兩遍(有讀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

b、放聲朗讀後再默讀,邊讀邊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詞語無法搞懂,劃出來自己聯繫上下文或者運用工具書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

⑴.字詞

在生字方面有特別想提醒同學們的或者還有哪些詞語無法解決但是要特別想知道的,現在提出來。

⑵指名通讀課文,檢查讀通讀正確的情況,及時反饋。

聽的同學聽仔細,哪裏讀錯了,還要再想想課文寫了什麼?

3、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哪兩種貓?(板書:大貓小貓)

來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題:誰能在括號中加一個數量詞,説説課文寫了幾隻大貓、幾隻小貓?並找出理由。

(一隻)大貓,填“一隻”的理由是什麼?(它)是的,作者就是通過仔細觀察家中的一隻大貓生動地寫出了貓的性格。(一羣)小貓:這麼填的理由是什麼?(它們)想一想,我們在“一隻”前可以填一個什麼詞來説明大貓的性格特徵。(古怪的)那在“一羣小貓”前呢?(可愛的)

齊讀:(古怪的)(一隻)大貓(可愛的)(一羣)小貓,下面,我們就要用這些詞語幫助我們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你認為可怎麼分?

生交流,作“||”記號。

B、第二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講了什麼?講了一隻大貓很古怪。請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劃出總起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齊讀。

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麼句?根據這句話,你怎麼概括段意?(直接摘錄)

第二段又講了什麼?(——小貓可愛)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也劃出總起句,説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們來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據這些詞語或者劃出來的兩句話,來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嗎?

(生個別練説——生自己站起來自由説)

你更喜歡哪種貓?

三、研讀第二段(小貓)

1、研讀總起句: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反覆讀這一句,説説讀懂了什麼?(抓住“更”字)説明大貓也很可愛,但是小貓更可愛,這句話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反覆讀讀這段,想想你是怎麼體會到這一點的?

3、交流

(1)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真是貪玩,因為淘氣而可愛)

(2)一根雞毛,一個線團……耍個沒完沒了。(頑皮玩得時間長,不知疲倦)

(3)……跌倒馬上起來,再跑再跌。(敢於嘗試,不怕失敗,玩得盡興

(4)……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逐漸開闢新的遊戲場所。(無處不玩,這麼小的貓還懂得找地方玩,真可愛)

(6)它們在花盆裏摔跤,抱着花枝打鞦韆……枝折花落。(最可愛的你認為是哪兩個詞語?)

4、指導朗讀

講得都不錯,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讀出來,使我們在你的朗讀中體會到小貓的可愛。先練讀。

你有把握讀哪一句就讀哪一句,讀出小貓的可愛。

怎麼才能讀好?交流心得。(讀的時候眼前重現小貓玩的情景邊讀邊想象)

你從字裏行間還體會到什麼?(老舍對小貓的愛)哪裏體會到?

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們,它們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加個關聯詞)

是呀滿月的小貓在老舍的眼裏就像一羣孩子,他們淘氣、天真、生氣勃勃,實在太可愛了。哪裏捨得責打它們。即使弄壞了老舍心愛的花草。

再帶着對小貓的喜愛之情讀讀。

現在你能體會到老舍的語言魅力了吧,確實,帶給讀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據你觀察,小貓還有哪些可愛之處?老舍沒有寫到的

6、小結

為什麼説不好,有的説不出來?那老舍為什麼寫得這樣棒?(用心觀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業

1、你也投入自己對小貓的喜愛之情,用心去觀察,寫寫那可愛的小貓,可以接着老舍的文章再寫,也可以另外寫一個片斷,到時候我們比比誰寫得更棒!

2、閲讀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語言大師的語言魅力!

《貓》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遵循這個原則,這節課我在設計上進行一些的嘗試。課上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教完《貓》這一課後,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動,我為課堂上學生的那份熱情而感動。除感動之外,還反思了一下這節課的得與失。

得:

1.在教學中力求體現民主性,平等性,創設了輕鬆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2.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如讓學生自學課文生字詞語,在讀書、思考、問題討論等多項生生合作完成的學習活動中,教師真正地站在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對學生進行情感的薰陶。

失:

1.對課文的深度和廣度挖掘的不夠。

2.導入介紹作者時時間花費過多。

3.沒有關注到全體學生,有一部分學生一直沒發言,只是當聽眾、觀眾。

4.有的提問設計不夠具體,沒能把話遞到學生嘴邊兒。

5.課上學生讀書不夠。學生讀書不充分,討論問題、理解問題費時費力。

這節課後我的感想也很多,課程改革中的學生在變,教師更要變,新的課程需要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加強文化修養,除了本專業紮實的知識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應變能力,善於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因勢利導,使其燃燒發光,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地思考我們的教學,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學生主動探求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這上課,我認識到課前備課固然重要,課後備課(回頭看)更利於教師的教後反思,及時反饋教學實踐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養成思考的習慣,從反思中感悟,實踐中出真知。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儘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遺憾,要是再有機會教同樣的內容,我想我的“教案”會重新改寫。

《貓》教學反思3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鄭振鐸的《貓》,教完之後,感覺師生配合默契,學習效果不錯,現將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課前精心備課

在上課之前,我認真地讀了課文至少三遍,包括課前的閲讀提示和課後的思考練習題,又多次翻閲教

學用書和教材詳解,透徹的瞭解、理解教材,把握文章主旨和重難點。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又上網查閲了若干幻燈片,結合我自己的備課和學生情況重新制作,精心備課做到有備無患。

二、合理安排課堂時間,以學生為主,引領學生學習課文,藉助文本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我是這樣 來安排本節課的各個環節:

1 、用圖片導入。

將若干個動態的小貓組合在一張圖片上,省去一張張圖片的時間。這一張圖片上形態各異的小貓馬上

攫住了學生的眼睛,學生不由自主地發出了驚歎驚喜聲:“哇,好可愛”。我順勢引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這些活潑可愛的小貓有關的文章,出示幻燈片二,鄭振鐸的《貓》。師板書,生齊讀課題。

2 、出示教學目標(幻燈片三),學生自由看,明確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方向。

3 、檢查預習:本環節包括三個部分:①檢查學生對作者的瞭解情況,先讓學生自由談,互相補充,老師及時激勵加☆,出示幻燈片四,作者簡介,學生齊讀。②檢查字詞讀音,出示幻燈片五,學生排火車讀,教師及時糾正不準確的讀音,其中懲為二聲而不是三聲,然後出示正確讀音,學生齊讀加以鞏固。③本文講了什麼故事?瞭解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

4 、學習新課:本環節我設置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環節讓學生從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局、作者的感情等幾個方面來填三隻貓的表格,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然後小組內交流討論,完成表格,在班上展示,老師相機指導。出示幻燈片六,然後引入第二環節,這三隻貓,作者最不喜歡第三隻,但卻是第三隻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終生難忘,為什麼呢?出示幻燈片七八,因為芙蓉鳥事件,這第二環節,我讓學生採用搶答的形式來完成,人人爭當小法官,案發現場?犯罪嫌疑人?犯罪證據?案發前嫌疑表現?案發後嫌疑表現?懲戒方式?案件定性?(冤案)知道真相後作者的心情?這一系列問題不是很難,採用搶答的形式,既節約了課堂時間,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是活躍,我將最後一個問題: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做了強調——得到啟示?不要主觀臆斷,不要靠自己的好惡來判斷問題,同時在該環節我對學生進行了發散思維的訓練,如果這隻芙蓉鳥死於家中養第二隻貓的時候,作者還將如此判斷嗎?還會如此懲戒嗎?學生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由此對學生進行情感薰陶,深化主題,寓思想教育與教學之中。在我們生活中,要學會客觀地理性去分析,不要憑個人喜好,更不要持有偏見去看待事物,看待別人。

第三環節,品讀,30 —34 自然段,出示幻燈片九。即作者懲戒第三隻貓後的所思、所感、所悟(後悔、難過、愧疚)。為了體會作者的這種感情,我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首先是設身處地,假設你是作者,怎樣讀?體會?學生第一次讀不好,我進行了範讀,指導語氣強調,學生自由練讀,再次讀時好多了,這就是知識生成的過程,又不會到會,這才算學有所獲。

第四環節,情感體驗:即課後第二題“第二隻貓丟失後,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第三隻貓死後,“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體會這兩句話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出示幻燈片十,學生思考回答,師生交流。

第五環節,明確課文主旨。出示幻燈片11 ,學習本文,你讀懂了什麼?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學生暢所欲言,説的很到位,能夠理解明確本文主旨。

5、拓展延伸:即課後第三題。(出示幻燈片十二)在生活中錯怪別人或被別人誤解的事?大膽説出

來,老師激勵考察你的口頭表達能力的時刻到了。每人加5 ☆。 李帥、王繼文、李楊、李政等同學説的都很好。這算學以致用,將文中學到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這算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吧。

6、考考你(出示幻燈片13 ),圖上你看懂了嗎?你想説什麼?

7、共勉下課,出示幻燈片14 、15 。

師生齊讀:生命是一條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視,讓我們關愛弱小,寬容仁愛!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教學環節,總結本節課,我覺得亮點之處在於:①關注學生,儘量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不同層次的收穫,我盡力做好自己引導者的角色。②注重朗讀,朗讀是情感的再現,語文課堂就是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訓練,書讀好了,讀透了,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侃侃而談。④寓情感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永遠銘記教會學生做人比教會學生學習更重要。⑤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事半功倍。⑥適時激勵,包括語言激勵和加☆激勵,讓學生時刻保持主動性和積極性。

當然,學無止境,教學亦是。今後,我亦要用心去對待每一節課,與學生真正做到情感交融,如此我心快樂,學生亦是,相信這樣的課堂才是和諧的課堂!與學 生共進步,齊分享是我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貓》教學反思4

成功之處: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貓的性格古怪時,讓學生從文中找到描寫貓性格古怪特點的關鍵詞語:老實、貪玩、盡職,再把描寫這些特點的句子劃出來,並反覆朗讀,進而理解內容。

2.體會擬人句的作用,體會作者愛貓的感情。如在理解“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時,當貓把老舍先生的稿紙踩印後,他不但不生氣,反而當作梅花來欣賞,可見他對貓的喜愛。作者在寫剛滿月的小貓時,不像在寫一隻貓,倒像寫一個天真爛漫而又可愛的孩子。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

3.注重寫法的滲透,如在描寫貓的盡職,作者就抓住貓耐心等老鼠這一事例來寫的。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回顧一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先説出它的一兩個特點,然後再分別用具體事加以證明。

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讀有些忽略。教學中,朗讀是體會感情最直接與最重要的手段。教學時,我引領學生通過抓重點詞,重點句子,創設情景等方法去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但在體會之後未能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再次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從而缺失了語文課上“書聲朗朗”的重要環節,沒能讓學生在讀中展現語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在今後的課上我將注重通過個別讀、自由讀、齊讀、引讀等多種朗讀方法,在讀中體味語文課的箇中魅力。

2.備學生不夠充分。課前,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教材和教案方面,對於學生掌握課文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方向,各種問題回答的預設準備不夠充分,以至於對學生回答問題後的評價語過於單一,引導不夠深入。

改進措施:

這節課後我的感想也很多,課程改革中的學生在變,教師更要變,新的課程需要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加強文化修養,除了本專業紮實的知識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應變能力,善於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因勢利導,使其燃燒發光,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地思考我們的教學,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學生主動探求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貓》教學反思5

閲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量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如何讓學生在閲讀教學中發揮最大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地獲取知識,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成敗,乃至全面影響本學科學習及終生髮展。對今天上的《貓》一課,我有以下思考:

一、 本節課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1、創設了優美的情境。

“情境教育”之“情境”實質上是認為優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兒童能動的活動於其中的環境。這種人為優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體的能動活動與現實環境優化的統一,激發兒童潛能與培養塑造的統一,最終達到素質的全面提高與個性充分發展的統一。我們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本身就是一個個情境。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和運用,就是在一個個的情境中進行的。因此,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情境。課堂伊始,課前談話充分,老師把學生引入了討論的情境中,學生求知的慾望很強。

2 、注重在朗讀教學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夏老師注重利用通過朗讀句子認識生字詞語,使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句子,並能很好的掌握生字詞語。

3 、以讀為主,以讀促思。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涵的重要途徑。夏老師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地讀,有練讀、同桌互讀、男女生對比讀、指名讀等,達到了以讀增智、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效果。同時又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葡萄園中小動物的討論中,通過朗讀使學生領悟課文的寓意,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薰陶。

4 、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

老師在整堂課中始終用微笑和學生親密接觸,使學生在很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上完這節課。而且感情豐富,激情飽滿。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師的評價語不夠豐富。

2、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夠。雖然教師激情飽滿,但沒有走到學生中去。

《貓》教學反思6

《我是貓》這篇課文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文章主要講述一隻貓發現年糕,偷吃年糕後被粘住嘴巴,千方百計都沒能拔掉年糕,受到主人一家的嘲笑。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筆觸,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一隻小貓偷吃年糕並發現了三條真理的過程。表現了當時社會人情的冷漠,表達了作者鬱積日久的不滿和憤恨,對弱者給予了極大的同情。作者借貓的遭遇,寄託了自己對弱者的同情。

教學時我主要以讀為主,通過默讀、輪讀、範讀、分角色朗讀、齊讀等形式,在讀中感悟作品的意義,在讀中陶冶情操,在讀中受到語言的薰陶,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

教學中,我注重體現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理解。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瞭解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接着,我抓住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讓你發笑?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反覆讀書,體會感悟,小組交流感受;最後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所藴含的情感——作者對窮人、弱者的同情。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較為高漲,課堂氣氛較為活躍。

最後在課堂小結的時候,我讓學生找出讓你發笑的句子,並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讀一下,並找出讓你發笑的原因,這篇文章通過讀讓同學們自己在讀的過程中自己體會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在讀中想,在想中體會作者對弱者的那種同情。總之,這篇文章在師生互動中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當然,本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學生對課文的體會感悟不夠深入,僅停留在這隻貓讓人好笑的層面。二是學生的朗讀水平有待提高,唱讀的習慣根深蒂固,需要老師進一步加強指導,把不良的讀書習慣改過來。三是課文的寓意比較深刻,只靠學生讀的話,他們無法透徹深入的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老師引導也是讀懂這篇課文一個關鍵。

《貓》教學反思7

《沒有快樂的波斯貓》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波斯貓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詢問,最後還是不明自快樂是什麼。而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從燕子、蜜蜂、青蛙的話去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教學了這篇課文,我覺得以下的幾點是我在教學中做得比較成功的:

1.以讀為主,以學生為本。《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本課我就讓學生通過有目的性的自讀、小組合作讀、個人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來理解燕子造窩、蜜蜂釀蜜、青蛙捉害蟲的辛苦。體會他們快樂,明白波斯貓為何不快樂及值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並且我在教學中注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説自己對“燕子、蜜蜂、青蛙為什麼覺得快樂。而波斯貓卻不覺得快樂”的理解。學生因為對課文熟悉了,有的學生就説:“燕子一口一口地銜泥來造窩,創造窩的過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樂。有有的學生就説一“燕子的窩是自己造的,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才得到的,所以它很快樂。”有的學生説:“蜜蜂通過千千萬萬朵花中才來花粉,才可以釀成蜂蜜,他勞動得很辛苦,並且它的勞動創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別快樂。“有的學生就説:“青蛙一天到晚蹦來蹦去捉害蟲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幫助人們保衞莊稼,知道勞動有了回報,就覺得是它最大的快樂。”有的説:“波斯貓不勞動,總依賴主人給它東西吃,所以它不會覺得快樂的。”……這樣,通過讀、説,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2.讓學生精讀課文有關段落,學會品詞品句,讀有所悟。“抓住關鍵詞語讀好句子”是語文課上最常用的教學方法。老師先出示句子問學生:句中哪些詞語寫出了……機械性的教學令學生索然無昧。所以我教學《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時,我就讓學生按要求找到句子並劃出,然後讓學生讀通句子,讀好句子,在讀句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學生讀得好,説得更好,一位女生説,她從“一口一口”體會到燕子銜泥造窩的辛苦;另一男生從“千千萬萬”感悟到蜜蜂採蜜釀蜜的辛勞,讀時聲情並茂。老師再用資料補充:一隻蜜蜂往返飛行10次,採集1500多朵花才釀成一滴蜂蜜。此時,學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飽含激情的朗讀至今另我難忘。有了以上兩句句子教學基礎,學生自然而然讀出青蛙整天蹦來蹦去捉害蟲的快樂情感,學生讀好了句子,也懂得“付出勞動獲得成果”的道理。

3.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情感,受到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深入鑽研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徜徉其中,放飛心靈與文本對話,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塑造良好的人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就在第一課時讓學生從文字上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基礎上唱《勞動最光榮》,讓他們在從文字中感悟昇華到在情景中感悟“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在他們意味未盡的時刻,讓他們説説自己的`勞動是什麼,打算怎樣去創造快樂。讓他們在説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的教育。

4.對學生進行説話訓練。《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我們的教學離不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起源於口頭表達能力,因此我除了通過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中去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外,還在上第二課時時讓學生編故事。説説找到快樂的波斯貓是怎樣的。當學生的思維閘門一打開,他們就會想象奇特,豐富多彩。有的説波斯帽貓後來認真思考了燕子、蜜蜂、青蛙的話,知道了自己不勞動是找不到快樂的,所以它開始去捉老鼠了。每捉到一隻老鼠,它的心情就特別高興,還感覺到了主人給他的蜂蜜特甜、炸魚特香。有的説波斯貓知道了勞動能創造快樂,所以他天天去捉老鼠,幫助主人把家裏的老鼠都捉完了,他還去鄰居家捉,他從此就過上了快樂的日子,知道了快樂是什麼之味了……這樣,學生就把讀書、説話、情感陶冶三結合起來,對文本有了一個更深的感悟:勞動能創造快樂。

5.學以致用。在寫字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識記生字的基礎上,運用生字來組詞,並用所組的詞説一句話。學生就來勁了,有的説:“決(決定)我決定認真把我的字寫好。”有的説:“決(決心)我想把知識學好的決心已定,誰也不能改變。”有的説:“波(波紋)我往潮水裏扔石子,水面上就出現了波紋。”……雖然這些句子還很簡單,但他們會用這些字來組詞,造句,説明他們對這些字的字義已經掌握了,在有限的時間裏運用,這就足夠了,把句子説具體,我們可以慢慢再引導。

《貓》教學反思8

今天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貓》,文章主要講述一隻貓發現年糕,偷吃年糕後被粘住嘴巴,想盡千方百計都沒擺脱掉年糕,受到主人一家的嘲笑。作者借貓的遭遇,寄託了自己對弱者的同情。教學中,我注重體現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理解。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瞭解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接着,我抓住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讓你發笑?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反覆讀書,體會感悟,小組交流感受;最後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所藴含的情感——作者對窮人、弱者的同情。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較為高漲,課堂氣氛較為活躍。

當然,本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一是學生對文本的體會感悟不夠深入,僅停留在這隻貓讓人好笑的層面,對深層的寓意體會不到位。二是學生的感情朗讀水平不高,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三是對學生的評價過於單一化。

《貓》教學反思9

1、通過一個遊戲“問答猜”導入課堂,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又能與本次習作的內容相契合,落實了行文中先問後答的設問表達形式,以及問題的分類意識和整合信息意識。

2、聯繫了本學期“昆蟲備忘錄”與第一單元“我的植物朋友”習作中的“植物備忘錄”兩方面的知識,喚醒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為學習者構建知識塊鏈提供幫助,既能温故,有益於知新。

3、學生提問時就要有意識地強調、引導學生將問題進行分類,可以先提問再一起分類,也可以先一人提問,引導其他同類問題接着提問,進而總結問題類別。

4、第二課時的學習活動邏輯線比較明確。圍繞“把熊貓介紹書”寫清楚討論寫作方法,學生先回顧單元文本《我們奇妙的世界》和《海底世界》的寫作特點,得出祕訣一“確定寫幾個方面”,於是引導學生排列表格中的表欄目信息,簡單交流分享,如先寫外形,再寫食物,最後寫價值。進而結合兩課再討論祕訣二“圍繞一句話寫清楚一個方面”,先回顧課文,再借助園地中的例子練習,然後迴歸習作主題,簡單説説你會如何設計中心句。

5、給學生看範文,是為他稍後的習作提供借鑑。直接條條框框出示寫作祕訣,學生的印象不深刻。我採用“這是張老師寫的文章,大家讀一讀,誇誇我唄”,學生説“老師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張老師把中心句寫在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我們一讀就知道這一段在寫什麼”“張老師用了許多積累的詞語,非常新鮮”“老師為了把中心句中的慢吞吞寫清楚,寫了熊貓吃飯、行走、玩遊戲三件事情,是有順序的”,由此,強化了上一環節回顧教材梳理出的“文章結構”“圍繞中心句”和“順序”三個要點,同時又加入“運用積累的詞句”這一先行要求。

《貓》教學反思10

我在上二年級的導讀課之前,我挑選了許多兒童小説和繪本,但是最打動我的還是這本《活了100萬次的貓》,整本書以白色為基底,封面就是一隻站立着的虎斑貓,它的模樣有些傲慢,雙臂張開,頗有些小個性,可以説,因為封面我買下了它,但看完之後,吸引我的就絕不僅僅只是封面而已了!

在【日】佐野洋子的筆下有一隻神奇的貓,它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人寵愛這隻貓,又有100萬人在這隻貓死的時候哭了,可它從未哭過。它討厭每一個養它的人,也不怕死,直到有一次,它變成了一隻誰都不屬於、只屬於自己的野貓,於是,在孤獨與不安之中,它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一隻美麗不語的白貓。這是一種在它漫長的生涯中從沒有過的感情,這讓它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它頭一次知道為什麼而活了。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願死去,因為對它來説,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一本神奇的繪本,讓人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讀着,每一句、每個場景都深深地觸動着我,太多的感所想,人生的種種……由於面對的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所以,對這次導讀的設計我着重抓住“愛”與“被愛”,“享有”與“付出”等主題來引導。首先就讓學生化身為那隻享有百萬次生命甚至長生不老的虎斑貓,當我這樣問:“假如有一種魔法能讓你活百萬次,甚至長生不老,你願意嗎?”學生馬上被這種奇幻色彩所吸引,讓我詫異的是,也有學生説不想,他説:“那我不是成妖精了嗎?”這可都逗樂了大家,可是這一瞬間也讓我感受到,原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貪婪的想要享受無盡的生命。當學生都被這種魔力所吸引時,我乘勝追擊:“如果你是這隻虎斑貓,你會想成為誰的小貓?”讓孩子帶着自己感情走進這個神奇的故事。

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把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貓的過去,也就是它的前100萬次生命,經過一次次輪迴,它是國王、水手、小偷、老奶奶、小女孩兒等人的貓,但它卻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討厭每一個愛它的人,向學生提出:“虎斑貓啊,虎斑貓,你為什麼不想成為他們的貓呢?”學生各有各的説法,各有各的觀點,對比之前想成為某個人的小貓的緣由,我選擇了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並沒有去定格他們的觀念。而第二部分則是虎斑貓自己的人生,它成了一隻漂亮的野貓,並遇到了它深愛的白貓,從此懂得了付出愛、表達愛、享受愛……這一部分,我選擇讓學生一點點的去發現並體會虎斑貓在尋愛這條路上的變化,我這樣問道:“虎斑貓究竟想要什麼,它得到了嗎?”原本大家都以為這隻貓只為得到自由而快樂,而遇到白貓、愛上白貓,並且與之一起生活,只到老去、死去,讓大家明白,唯心中有“愛”,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抓住學生的這個感觀點,我把全面的兩個問題重新問了一次:“虎斑貓究竟想要什麼,它得到了嗎?”似乎這時學生才明白,虎斑貓為什麼哭了一百次!而導入的那個問題:“假如有一種魔力讓你活上百萬次甚至長生不老,你願意嗎?”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欣喜,有的説不願意,因為這一生要付出全部的愛給愛他的人,或要把那100萬次生命給他想要愛的人;也有的説願意,因為他可以愛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不管是哪種,我想他們都明白,要懂得付出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吧!

這本書不僅僅是兒童繪本,它也可以是成人讀物,裏面藴含的東西太多太多,用“一千個讀者就要以前個哈姆雷特”也不為過,每一個想法、每一個感悟都沒有誰對誰錯,大概是我太過於認為引導孩子讀一本好書,一定要交給他們些什麼,有些許刻意把孩子往我想要去到的方向帶,其實想想看,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多留一些空間給他們,也許才是對他們更好的引導!

孰不知遇到一個好的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們快樂,連我這個講故事的人也陶醉其中。通過這次導讀課,我想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引導孩子們閲讀,不如與孩子們一起閲讀!

《貓》教學反思11

這篇課文是我比較喜歡的課文之一,在作者筆下可愛的小貓被淋漓盡致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教學前我找了相關的資料,教學時還是發現一些問題。

1、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不均勻,提前預習好的同學已經能流利的朗讀課文了,但是一小部分同學朗讀時還是比較困難,其原因就是這部分同學沒有去預習或者認真預習,預習時遇到自己讀不來的生字一筆帶過,不聞不問,這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這樣的預習習慣,很不好。

2、學生的概括能力不是很好,四年級的語文和三年級語文相差挺大的,以前都不怎麼讓學生去概括課文的大意,段落大意。但是四年級卻有了明確的要求,從開學到現在,一部分學生已經學會了這種能力,但還是不盡人意。同時發現班裏學生的差距越拉越大,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特別是一部分留守兒童,因為都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家庭作業上家長指導不了,因為沒有大人的監管學生也開始懶惰。雖然學校裏的作業能勉強完成,但還是解決不了實質的問題。

3、在仿寫這一塊學生積累的語言不多,都是自己比較簡單的幾句話。語言積累有待加強。

在課堂上出現問題的基本上都是中等偏下的同學,這些學生一般有不預習課文的不好習慣,比較懶惰。針對這樣的情況還得跟家長取得聯繫,希望能改掉他們不好的習慣。

標籤: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nmno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