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蘇教版語文《認一認2》教學反思

蘇教版語文《認一認2》教學反思

1、學以致用。在學習拼音的時候我就教給孩子“小小拼音用處大,看書識字需要它。大家都來學拼音,規範説出普通話。”在《認一認2》教學開始,先請出“麻、皮、禾、米、谷”,這幾個生字的拼音學生可以拼讀,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拼讀中感受“原來拼音真的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啊”!尤其是如果學生沒有這幾個字的識字經驗,藉助拼音後他們認識了這幾個字,對他們來説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所以,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自主識字”的機會。

蘇教版語文《認一認2》教學反思

2、教給方法。“授之魚不如授之以魚”,學生藉助拼音認識了“麻、皮、禾、米、谷”,“絲、毛、竹”的拼音沒教過,於是,教師提問:“拼音沒教過,我們怎麼學呢?”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想到了看圖。圖是直觀的物象,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字義;漢字又是音形義的'結合,尤其是象形字,它把要表達的物體外形特徵,具體的勾畫出來,所以,看到圖就想到字,看到字腦中又呈現圖。看圖識字也是識字的重要方法,讓學生從圖中認字,比教師聲嘶力竭地教讀更科學、有效。

3、忠於教材,高於教材。有的孩子對“禾、谷”認識不清,教師利用課件告訴學生“禾苗種在土地裏,慢慢長大變成稻穀,稻穀的外面有一層皮,把皮剝掉就是燒飯用的米”,這樣學生不僅認識了字,更獲得了有關農業的小知識。我想,學生回到家一定會欣喜地告訴爸爸、媽媽:米是禾苗種到土裏,慢慢長大變成稻穀,再把稻穀的皮去掉就是米。同時,學生也能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比老師刻板地説教“要愛惜糧食”更有教育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xpyl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