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片斷及反思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片斷及反思

【情景説明】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片斷及反思

觀潮》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文質兼優,作者寓情於景,通過對農曆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江大潮雄奇壯麗,氣勢非凡的景觀的描繪,抒發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然而要讓遠離大海的小學生體會大潮的壯觀,卻有較大難度,不少教師教學本文按課文層次逐段讀講,效果不佳;有的教師一味以學生喜愛的段落、語句為主,又顯得凌亂。鑑於這些,我根據教材特點、重點,汲取上述兩種方法的長處,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先直撲重點段3、4自然段,在指導3、4自然段進按作者的觀察順序,讀思結合,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過程】

片斷

(音頻播放潮水聲,無畫面。)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

生:水聲。很大很大的水聲。

師:對,這是潮水的聲音,很大很大的水叫潮水,(板書潮),課前老師佈置大家查了資料,誰來説説潮是怎樣形成的?

生: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海水會發生定時漲落現象,這就叫作潮。

師:想看看嗎?(在潮字前加一個觀字。)誰來説説這個觀是什麼意思?

生:這個觀就是看的意思。

師:老師帶你們到錢塘江去觀潮吧。

(視頻出示第一段的那句話: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指名讀。)

師:天下奇觀的觀與觀潮的觀意思是一樣的嗎?

生:不一樣,天下奇觀的觀意思是景象,觀潮的觀意思是看。

師:很好,那麼天下奇觀是什麼意思?

生:世界上雄偉美麗而又罕見的景象。

師:那麼,看到觀潮這個題目,你想了解哪些信息?

生:我想知道作者觀潮的過程。

師:請説得詳細些。

生:就是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情況。

生2:我想知道:潮的樣子、聲音。

生3:我想知道錢塘江大潮,為什麼被稱為天下奇觀?

師: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天下奇觀吧。

(觀看多媒體課件。)

師:看了畫面,聽了聲音,誰來説説你有什麼感受?

生:

教學反思

一陣山崩地裂的潮水聲,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鎖定,同時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觀潮。觀潮與天下奇觀中觀字的理解,體現了閲讀教學的固有魅力──對語言文字的探究。接着由學生對課題的質疑引入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從而直撲重點段3、4自然段。我想,學生對觀字的理解,對也好,不對也好,這是他們自己動腦筋思考的結果,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只有培養、訓練他們能思考,善於思考,並逐步訓練他們自己能提出問題,再學會獨立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學生才算學會了怎樣讀書。

〖片斷二

師: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些段落講潮來時的景象?

生:課文第三、四段寫潮來時的景象。

師:你真會讀書。請大家輕聲自由地讀讀這兩個自然段,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自讀課文)

生:我知道了這段課文寫了潮來時的聲音很大,像山崩地裂;還寫了潮水的樣子很壯觀。

(板書:聲音、形態)

生:我知道了來觀潮的人很多,很熱鬧。

生:我發現作者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來觀察潮水的。

師:你們真聰明,讀書真仔細,首先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表示從遠到近的詞語來。

生:遠處、向我們移來、再近些。

師:你找得真好,從這些詞,還可以看出作者是按時間順序寫的,你們能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嗎?

生:午後一點左右、過了一會兒。

師:好極了,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合作,先自已把潮的聲音、形態,人們的表現做上不同的記號,組內議一議你們的體會,再互讀互聽,把你們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先請小組齊讀。)

師:讀得這麼好,看得出,你們一定有自己的體會,能説説嗎?

生:我的體會是潮的聲音很大!

師:哪些詞是表現潮的聲音挺大的?

生:隆隆、悶雷滾動。

生:剛才他們把隆隆、悶雷滾動讀得很重,就突出了潮的聲音很大。

(板書:悶雷滾動)

生:還有後來,響聲越來越大讀得也很生動。

生:他們讀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山崩地裂一字一頓,顫動讀得慢而有力,讓我就好像聽到了那聲音一樣。

(板書:山崩地裂)

師:山崩地裂什麼意思?

生:山倒塌了,地裂開了。

生:那聲音是挺大挺大的,大得很嚇人的。

師:體會得不錯,誰能把這些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生:

師:大家對潮的聲音體會得不錯,那麼對大潮的形態體會又怎樣呢?

生:一開始是一條白線,後來,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形成白色城牆、最後像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

(板書:一條白線、橫貫江面、白色城牆、千萬匹白色戰馬。)

師:那麼,你們認為哪些詞用得非常好?或對哪些地方還不明白?

生:我覺得白線用得好,説的是潮離我很遠,好像一條線。

生:白色城牆也用得好,潮近了,看出高度來了!

生: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就更具體了,浪很高,還寫出了它的動態美。

生:橫貫江面好像是整個江面都鋪滿了,但我説不清楚。

師:那麼你們看看就明白了!

(課件圖片:1、錢塘江潮水橫貫江面圖;2、錢塘江橫卧江面圖)

師:哪幅圖填橫貫江面?

生:第一幅圖。

師:那第二幅圖應該填什麼詞?

生:橫卧。

師:你能説説你的理由嗎?

生:圖2中,江面很平靜,就像躺着睡覺似的,所以我填橫卧;而圖1中潮水是動的,我覺得應該填橫貫。

師:你體會得真好。還有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生:為什麼把潮水比作戰馬呢?潮水的聲音真有那麼大嗎?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有價值。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聽聽聲音。

(課件顯示:戰馬奔騰逐漸切換到潮水奔湧,並伴有巨大的響聲。)

師: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體會呢?

生:我發現潮水向前湧和戰馬向前奔跑很像。戰馬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後浪推前浪,不斷地流去。

生;我覺得戰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湧得也很快,都很有氣勢。

生:我聽到戰馬奔跑時的聲音和潮水奔騰的聲音都是滾滾而來,震動大地的。

師:你們有這麼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這種氣勢讀出來,誰來試試?

生:

師:看到這麼壯觀的景象,聽到這麼有氣勢的聲音,人們的表現也很精彩吧?誰來説説?

生:一開始是人聲鼎沸、再是踮着腳尖往東望去、後來是沸騰。

師:你找的詞很準,鼎沸是什麼意思?

生:大鼎裏的水煮開了。

師:那人聲鼎沸呢?

生:形容很多人都在説話,各人説各人的,而且聲音很大。

師:這是怎麼回事?

生:人們聽到悶雷滾動的聲音,知道大潮就要來了。想早點看到大潮,所以踮着腳尖往東望。

生:人們從早上一直等到午後一點左右,終於等到了大潮,心情很激動。

師:你還聯繫到前面的課文了,很好,那麼,當時人們會説些什麼?

生:大潮就要來了!

生:哇!終於等到了!

師:我們全班同學來學學觀眾的樣子吧!

生:

(學人聲鼎沸狀。)

師:還有什麼地方寫人們的表現?

生:人羣又沸騰起來。

師:請説説你的體會。

生:人們聽到潮的聲音有一會兒了,但還沒看到大潮的樣子,這時人們看見了遠處的白線,知道大潮就要來了,再次激動起來。

生:我認為讀這句的時候,又字要讀得重點,體現人們的第二次激動。

師:體會得真好,後來還有人們的表現?

生:沒有。

師:那麼精彩的大潮,作者沒有寫人們的表現,我想大概是要留給我們思考的吧,請你們想想,人們的表現可能是怎樣的?

生:有的人可能驚呆了!

生:膽小一點的.可能嚇得閉上眼睛。

生:還有的可能因為聲音太大了,捂起了耳朵。

生:

師:你們的想象真豐富,那麼我們來當作者筆下的觀眾,一起來觀潮,把他們的神態再現出來,好不好。

(播放潮來課件:潮的聲音響起,學生大聲地歡呼,並踮着腳尖望;後來響聲越來越大,看到一條白線,學生再次歡呼;大潮的高潮部分,學生有的目不轉睛地望着,有的閉上眼睛,有的把身邊的人緊緊抱住)

師:大家表演得真好,老師也想當觀眾,這樣吧,請同學們讀課文中潮的部分,老師讀人們的表現部分,你們讀好了,老師就能體會人們的心情了。

(師生對讀)

〖本片斷板書

聲音 形態

遠: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潮來時 橫貫江面

白色城牆

近: 山崩地裂 千萬匹白色戰馬

【教學反思】

在很多閲讀課上,老師們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經常會以同學生們自由地讀吧,特別是你喜歡的語句,可以畫一畫,多讀幾遍。待一會讀給大家聽聽,看誰讀得最好?引導,從而把課堂帶到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使整節課中心突出,主次分明。執教本課時,我也想過像這樣以學定教,畢竟這種方法是以學生的興趣為主,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但反覆權衡,我還是採用了按觀察的順序來引導學生體會,我想,課堂的教學強調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應該不排斥老師的引導吧,事實上,學生通過人羣、大潮的變化交織在一起的理性閲讀,課文讀得更好了,真正做到了走進文本、走出文本、又超出文本。記得一句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既然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我又何必拘泥於教學的方式呢?

【專家點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這個片斷的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綜觀閲讀教學,有的老師喜歡逐段讀講,這樣顯得很有條理;有的老師喜歡直撲重點,以你最喜歡哪些語句來以學定教,這樣更容易彰顯學生個性。這位老師的優點在於他沒有拘泥於一種單一的形式,能夠汲取各種教法的長處來服務於自己的教學。首先用音頻引入課題,激情入景,引導學生質疑,再通過觀看課件直撲重點段3、4自然段。採用了第二種方法。

接着,老師採用第一種方法,通過分組合作體會、朗讀訓練,潛移默化地讓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美,錢塘江的湧潮的雄壯美,以及觀潮人們的心情:潮的聲音由大到更大,潮的形態由模糊到清晰,人們的心情由激動到更激動,並巧妙地把人們與湧潮的聲音、形態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帶領學生從三條線路上探幽覽勝,漸入佳境,逐步昇華,因而教得輕鬆、學得主動,達到文路、教路、學路的和諧統一。

此外,教師教學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合作、思考的讀書習慣,加速了學生的內化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同時,學生課堂上始終注意集中、反應靈敏的精神狀態,又使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發展。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需要思考的地方,整堂課的教學,教師的預設、引導多了些,學生的自主發揮少了些,這樣可能會影響學生主體性的更好發揮。但是,每種教學方式,必然會有它的利弊,人常説:需要就是合理。從這一點上講,這個片斷的教學是成功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vnl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