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可愛的蛋寶寶》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可愛的蛋寶寶》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小班科學《可愛的蛋寶寶》教學反思

《可愛的蛋寶寶》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內容應該生活化,幼兒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有益於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可愛的蛋寶寶》就取決於幼兒日常生活,同時也適用於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這個主題。雞蛋是孩子們經常看到,也經常吃到的,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家裏基本上都養雞,生蛋的。但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地觀察、瞭解它。活動中我從幼兒的已有經驗出發,讓每個幼兒親自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觀察、分類、品嚐等活動,感知雞蛋、鴨蛋、鵪鶉蛋的異同,以及蛋和他們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知道吃蛋對身體有益。在這過程中,不僅激發幼兒探索蛋的興趣和慾望,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幼兒的學習性、主動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特別要提到的是,活動結束後,幼兒都能正確説出蛋的基本特徵,區分出雞蛋、鴨蛋和鵪鶉蛋。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區分雞蛋、鴨蛋和鵪鶉蛋。為此,我藉助實物投影儀讓幼兒觀察認識區分這三種蛋的外在特證。得出結論:這三種蛋的大小不一樣,鴨蛋最大,雞蛋小一點,鵪鶉蛋最小;鴨蛋蛋殼有點白色,雞蛋的蛋殼有點黃色,鵪鶉蛋上長了很多斑點,好像穿了一件花衣服。在認識蛋黃和蛋清這個環節時,我也利用實物投影儀讓幼兒感知三種蛋的蛋黃大小。幼兒們一下子就能清晰地看出三個蛋黃的不同,知道了雞蛋,鴨蛋個兒大一點,他們的蛋黃也大一點,蛋清也多一點,像鵪鶉蛋很小,所以它的蛋黃也很小,蛋清也很少。

活動第二環節中設計一個音樂遊戲,師幼通過歌曲對唱的遊戲方式,讓幼兒在問答中,邊遊戲邊檢查誰對誰錯,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也進一步鞏固了對三種蛋的認識。其次,在讓幼兒認識蛋黃和蛋清的同時,告訴幼兒蛋裏面的蛋黃和蛋清,他們都很有營養,如果每天吃一個蛋有利於身體健康。這兩個環節就滲透了藝術領域和社會領域,既讓幼兒增強了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也發展了多種能力。

本次活動我始終圍繞主題,各個環節從易到難,步步遞進。最後,在幼兒剝蛋,和老師一起品嚐蛋的環節中,我又請幼兒與客人老師一起來分享時,你要告訴客人老師,你剝的是什麼蛋。”讓幼兒在體驗成功和快樂時,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迴歸主題,緊扣目標。

反思不足,讓自己成長的更快。

不足:當然本次活動也很一些不足之處不如:在第四環節,認識蛋清和蛋黃。我問幼兒:你們想知道蛋寶寶的裏面有什麼嗎?進一步引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當我打開鴨蛋問:這是什麼?幼:蛋黃。孩子們都能認識。我又問:它像什麼呢?一個幼兒回答:“像紅紅的太陽。”“這是什麼?”幼:“水。”“不是,這是蛋白。”另一個幼兒回答説。而我當時就馬上告知他們説這是蛋清。其實這裏我應該及時追問,那什麼時候它是蛋白呢?(讓幼兒知道蛋生的時候叫蛋清,熟的時候叫蛋白。)因此,我們要更多地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收穫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2vkok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