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月光啟蒙》課程教學反思

《月光啟蒙》課程教學反思

感性語文着重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需要學生去體驗、感悟、吟詠、意會、遐思、神往、個性解讀、多元理解??語文課堂需要生命力,語文課呼喚感性。筆者 結合《月光啟蒙》的教學來談談關於感性語文的思考。一、感性在情境創設中開花蘇霍姆林斯基説:“我一千次的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 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展。”我們要使學生在激盪的情感中,受到感染、薰陶和激勵,產生想象和頓悟,從而產生和諧共振的“增力效應”,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月光啟蒙》課程教學反思

“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由題入手,是我備課的首要環節。分析題目,“月光”“啟蒙”“母親”三者缺一不可;細讀文本,不難發現, “啟蒙”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月光”是教學的邏輯起點:“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親是在月光下——這一特定環境中給予“我”最初的 啟蒙,給“我”美好的陶醉,無窮的幻想,引領我走上詩歌之路。作者的成就顯然與兒時母親月光下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母親”則是教學的中心,正是 母親把她對孩子的愛通過歌謠、故事、童謠、謎語全部給了“我”,讓“我”受到最初的啟蒙,感受到月夜的寧靜與美妙,感受到母親的聖潔與美麗,感受到母親給 予“我”的樸素、純潔的愛。鑑於此,考慮到課堂容量的有限,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感受歌謠的深遠意境,體會母親用歌謠的`形式激發“我”對故鄉的愛,對民間藝 術的愛作為教學重難點。整個教學設計圍繞“一條主線,三種體驗”展開,即:以母親對作者的啟蒙為主線,一讀感悟月夜之美,二讀感悟歌謠之美,三讀感悟情感 之美。

我注意到,課文插圖也很精美,可謂與課文內容相得益彰。在教學伊始,我便直接呈現插圖,配以輕柔的《月光曲》,飽含深情地描繪這幅月 夜美景圖,藉以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奠定情感基調。初讀課文後,為了讓學生感悟月夜之美,我依然從插圖入手,先引導學生説出夏夜月光下小院的美妙,再走進 文本,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月光下的恬靜和安詳,再次體會夏夜的美妙。教學歌謠時,考慮到內容淺顯易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 中感受到母親的勤勞,體會到母親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學生建立了初步的情感體驗之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月下啟蒙的情境,直觀展示母親 動聽的歌聲,以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在音樂的渲染下,教師動情的引讀、學生情 不自禁的接讀將課堂推入高潮,當母親那“芳香的音韻”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飄滿整個小院,飄滿整間教室時,我們的心也醉了??此時無聲勝有聲,對於 課文開頭所説“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學生已經心領神會:童年的夏夜,有母親的歌聲相伴,有着芳香的音韻相伴,怎能不美妙呢?當再

讀這一部分內容時,我 分明能感受到他們的投入,聽出來他們已讀出了語言文字背後所藴涵着的“情”。通過這三個層次的體驗,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重難點不攻自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0y2l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