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論語〉十二章》説課稿(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論語〉十二章》説課稿(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的説課篇目《〈論語〉十二章》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論語〉十二章》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12課課文。它選自於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藉。

第三單元所談論的“學習生活”這個話題,所選課文側重於寫學習生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中,《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鉅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二章》,着重敍述了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容。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於心理髮展正處於萌芽狀態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二.知曉學生學情 

1、從教育心理學的分析看學情:這是同進入七年級後第二次學習文言文,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尚且存在一定難度,而且學習興趣較低。

2、從學生基礎分析:我們位於城鄉結合部,生源嚴重不足,所照學生基礎薄弱,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設置應降低難度。

2、要上好這節公開課,教師必須在預習課上加強對學生的指導。

三、學法和教法

1、根據學生學情,我們在預習課上應指導學生要充分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弄清實詞的含義,理解每一章語錄的意思。為將來繼續學習古文打下堅實基礎。

2、分類整理歸納法

這是一種整理性的課堂學習活動,也稱作“理讀”。而同時這也是一種帶有理性色彩的課堂學習活動,它所養成的是一種分類整理的能力及習慣。這種能力及習慣訓練得越早,學生對語言材料歸類的意識就越強。這也符合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3.情景教學法(德育方式)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載道”。教師充分利用語文課文中生動、豐富的德育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點撥學生。初中學生已逐漸產生了豐富的精神需求,他們渴望知識,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價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要用學生的切身體會喚醒學生;用民族自尊、愛國主義的信仰激發學生。

4.誦讀法

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初中生剛接觸文言文不久,通過反覆地讀、大聲地讀、氣韻暢達地讀,讀出古味,熟讀成誦,培養學生古文的語感。注音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

5.採用多媒體,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採用多媒體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四、教學過程展示及設計理念闡述 

1、導入語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這樣標榜過《論語》的作用:“半部論語治天下。”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中北京大學教授于丹曾用七天時間講解《論語》心得。孔子在國外的影響:韓國的孔廟、日本的孔廟、新加坡的孔子塑像、日本研究《論語》的著作、法國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國著名哲學家孔子生平》。

設計理念闡述: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看到中學生不喜歡學習文言文,理由無非是時代久遠、學了沒用、枯燥乏味之類。也有語文教師向我説傾訴過同樣的感受,問我文言文該怎麼教。我的回答是:先把他迷住再説。這樣的導語無非是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他們學習古文的興趣。

2、預習檢測

A、學《論語》説《論語》(介紹《論語》這部書)。

B、學《論語》知孔子(介紹孔子生平,及其所著典籍)

C、學《論語》清字詞(掃除課文中的生字詞障礙)

D、學《論語》譯課文

本環節設計目的:瞭解《論語》及孔子,理解每一章。可以以學生為主,教師只稍加點撥即可。

3.教學目標確定

教學目標的確定可有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討論確定,也可有師生共同確定。但無論是那種確定方法都在強調學生的參與。我採用的是:師生共同確定。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依據單元提示,結合本課具體內容及課後練習,師生共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的:

A、瞭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B、理解、掌握重點詞語的讀音、解釋,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C、掌握整理歸納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中所藴含的深刻哲理,並懂得聯繫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目標為“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種三維目標有利於教師操作。

4、學《論語》理知識

A、梳理文言文知識

此環節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之一,不僅讓學生理解鞏固課文的主要知識點,而且在此基礎上,能讓學生了解掌握“歸納整理知識點”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多音字”、“通假字”、“古今異義”、“成語歸納”

教學方法:先展示課件,請同學舉手發言,回答各個部分的問題,老師適當加以解釋。然後,在學生掌握課內知識點的基礎上,教師延伸説明這種學習方法--“歸納整理法”的好處:a有利於理清課文知識點,便於積累、複習。b有利於訓練自己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c 有利於培養自己的閲讀能力

B、梳理課文思想內容

在上節課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小組合作從“求知識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個方面梳理課文內容,從而感受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

5.學《論語》悟人生 (聯繫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情況,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論語》所藴含的人生道理) 

此環節是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針對我班學生2個月時間所出現的學習及人際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問題,有意識地通過本節課所藴含的道理,旁敲側擊的對同學進行指導教育,通過他們自己的思考討論,理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更為深刻地理解課文含義,加深記憶,並能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老師舉例,設置情景,請同學們討論,面對這種情況,應該用我們所學的課文中的哪一則來教育他們。

例:有位同學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業寫完,但老師發現他的作業質量不高,好像都沒有經過思考,不會的就空着交上來;還有一位,覺得自己都會了,可以自己思考問題了,上課都不注意聽,你們覺得這樣做對不對?我們該怎麼教育他們呢?為什麼?

討論之後,回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並解釋意思。

6.學《論語》寫心得

我們學習完這篇課文,接觸到了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傳統,對課文中的語言精華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與掌握,大家把自己學習《論語》的心得體會寫下來。也希望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做到學以致用。

7、板書設計

學《論語》  知《論語》    

説 孔 子    理 知 識   

悟 人 生    寫 心 得

板書設計本節課教學程序的體現,也是預習課上師生共同確定的展示環節,同時也是課文的提綱。

8、結語

聖人思想傳千古,《論語》精神育後人。讓我們品味經典,感悟古文化魅力,讓經典陪伴我們,享受幸福人生。

以上是《論語》十二章説課稿,敬請各位同仁指教。

 

惜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vj3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