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小兔和狼》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小兔和狼》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小兔和狼》,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小兔和狼》

設計意圖:

小班音樂欣賞《小兔和狼》是教師預設的活動內容。選擇這首樂曲是因為《小兔和狼》整首樂曲ABA結構鮮明、AB兩段的對比強烈,適合小班幼兒欣賞,而且欣賞的過程以小兔和狼發生的故事為線索,便於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其中設計的“狼來了,小兔躲”的情節非常符合小班孩子愛玩“躲貓貓”遊戲的心理特點,使孩子們能在故事表演中體驗參加音樂活動的快樂,從而提高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A、B兩段音樂的不同性質:A段活潑、跳躍,B段稍慢、沉重,初步把握ABA樂曲的結構特點;

2、引導幼兒創編小兔跳和採蘑菇等動作,並學會控制動作,有節奏地表演;

3、激發幼兒欣賞音樂和進行表演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A、B兩段音樂的不同性質。

教學難點:

學會控制動作,有節奏地表演。

活動準備:

1、毛絨玩具小兔和狼;

2、樂曲圖譜一張;

3、《小兔和狼》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老師帶來了兩個小動物,小兔和狼,我們用音樂把它們請出來好嗎?

[評析:開門見山,直接點出音樂中的形象,可以引導幼兒有針對性地傾聽音樂,更好地比較、把握兩段音樂的不同性質。]

2、初步欣賞,感知A段活潑、跳躍,B段稍慢、沉重的性質。

師:(播放A段音樂)誰來了?(出示小兔)

師:(播放B段音樂)誰來了?(出示狼)

師:小兔來的音樂和狼來的音樂有什麼不一樣?(小結A、B段音樂的性質)

3、完整欣賞:

(1)想象故事情節,初步完整欣賞。

師:小兔和狼會發生什麼事呢?(自由講述)

[評析:這時的猜想,可以調動已有經驗,達到發展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起傾聽興趣的目的。]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音樂中的故事吧。

(播放樂曲《小兔和狼》)

師:聽了音樂,你覺得小兔和狼發生了什麼事?(自由講述)

狼吃到小兔了嗎?

你怎麼知道的?

小兔會怎樣保護自己呢?

躲好了,能動嗎?

對了,小兔一動大灰狼就看見了,所以,小兔要躲好了,不能動。

[評析:將表演時控制動作“不能動”這一難點提前和分解,為較好地表演打好了基礎。]

(2)結合圖譜,完整欣賞。

師:原來故事是這樣的。

(出示圖譜,有節奏地講述故事)

[評析:圖譜的應用將無形的音樂具象化了,正適應了小班幼兒思維直觀形象的特點,更有利於幼兒理解和把握音樂。]

4、完整表演

(1)創編動作,重點提示,完整表演。

師:小兔是怎樣跳的?

小兔是怎樣採蘑菇的?(個別示範)

我們一起學一學。(集體跟學)

(播放樂曲《小兔和狼》)

邊講故事,邊表演,重點提示跟好節奏和控制動作“不能動”。(集體表演)

[評析:故事的.節奏是和圖譜完全吻合的,邊講故事邊聽音樂表演,使幼兒較好地控制了動作,解決了活動難點。]

(2)完整表演,提醒表演的情緒。

師:小兔跳着採蘑菇時心裏怎樣?

遇到大灰狼時心裏怎樣?

[評析:形象特徵的分析,便於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是對錶演的明確要求,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及表現力。]

那我們再來表演一次吧。(集體表演)

(播放樂曲《小兔和狼》)

5、結束活動

師:小兔,你們都採到蘑菇了嗎?真高興呀,我們回家吧。

活動反思:

熟悉的小動物,形象的圖譜,有趣的故事,使幼兒理解和認識了音樂作品。

愉快的活動,成功的體驗,使孩子愛上了音樂,更願意表現和創造。而這正是幼兒園藝術教育“審美、創美”這一核心價值所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x9wm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