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小班《餅乾》教案

幼兒園小班《餅乾》教案

活動目標

幼兒園小班《餅乾》教案

1、體會泥工活動的快樂。

2、能運用捏、搓等技巧,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3、學習使用印花工具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乾。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激發了幼兒對餅乾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運用捏、搓等技巧,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難點:學習使用印花工具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乾。

活動準備

1、為每個幼兒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印花工具。

2、兔媽媽、羊媽媽的頭飾、音樂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請另外一個老師扮演兔媽媽,我扮演羊媽媽,小朋友扮演兔寶寶。

兔媽媽帶着兔寶寶到羊媽媽家做客,羊媽媽用好吃的餅乾招待了兔寶寶。在吃餅乾過程中,羊媽媽引導寶寶觀察餅乾上有什麼?餅乾好不好吃?激發兔寶寶要學習做餅乾的興趣。

(引導幼兒去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第二部分:羊媽媽示範如何使用工具製作餅乾,兔寶寶觀察並模仿做動作。

首先我介紹了做餅乾的材料。接着我示範瞭如何製作餅乾並讓孩子們跟我一起邊説邊做捏、搓的動作。接着我引導幼兒觀察,用什麼將橡皮泥壓平?怎麼使用輔佐材料做出各種各樣印有花紋的餅乾?又是用什麼東西給餅乾印上花紋的?在這個環節裏,我重點講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餅乾。

第三部分:兔寶寶自己學做餅乾,羊媽媽和兔媽媽一起指導。(放音樂)

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兔寶寶還可以做各種顏色的餅乾,印花的時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衞生。兔寶寶幫羊媽媽收拾好做餅乾用的材料。洗手,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我覺得自己用情境表演導入活動是非常成功的,這種角色遊戲讓孩子們很快就投入到活動了活動中,孩子們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另外,我精心準備的`操作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讓他們樂在泥工活動中,做出了很多有趣的餅乾,發展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小百科:餅乾的詞源是“烤過兩次的麪包”,是從法語的bis(再來一次)和cuit(烤)中由來的。它是用麪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來的,可作為旅行、航海、登山時的儲存食品,在戰爭時期用於軍人們的備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適用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v8q3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