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與問》教案模板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與問》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學與問》教案模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與問》教案模板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與問》教案模板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説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繫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通過閲讀本文,知道問與思的密切關係,養成良好的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學問”一詞,指名讀,你知道什麼叫學問嗎?(生:知識、學識、文化……)

2、板書“學與問”,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又是什麼意思呢?(生:學習與提問)

3、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叫《學與問》。齊讀課題。

4、介紹文體及寫作方法

這是一篇説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議論文。議論文通常在開頭鮮明地提出觀點,然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結論。

5、那麼,本文作者提出了一個什麼觀點?又是怎樣把這個觀點説清楚的呢?讓我們共同走進第二十三課。

二、初讀感知,瞭解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在這篇文章裏,作者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觀點?討論:

出示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齊讀

課文還有一處也説了作者這個觀點,請同學找一找。

出示2:“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齊讀

2、這兩句話一句在開頭,起的作用是——總領,一句在結尾起的作用是——總結。兩句話又形成的關係是——首尾呼應。

3、這兩句話的意思用一個四字詞語來説就是要——勤學好問。

板書:勤學好問

“好”就是“喜歡、喜愛”的意思。齊讀詞語兩遍

4、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第一、第五小節擺出了勤學好問這個觀點,圍繞這個觀點,課文中間三小節各寫了什麼?(請學生朗讀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相機理解“不懈探求”懈,鬆懈。不斷探索。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

相機理解“瞬息萬變”指變化速度快。“日新月異”指變化大。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過渡:這三個小節中,寫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哥白尼,一個是沈括,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哥白尼。

2、(課件出示圖片及人物的生平簡介)看,這就是哥白尼。請同學把這段文字讀一讀,想一想,他給你怎樣的印象?

3、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簡介,請你談談哥白尼給你的印象。(哥白尼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4、為什麼哥白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拿起書,一起來看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討論。

(好問。)

5、你從哪裏體會到他的好問的?

出示“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纏着爸爸媽媽問這問那:太陽為什麼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麼多星星,為什麼到了白天卻無影無蹤了?小雞為什麼要從雞蛋裏出來,而不從母雞的肚子裏出來?……”

①經常:説明他思考的問題多,提出的問題多。

②纏着:A、什麼叫纏着?

B、説明哥白尼有韌勁;問問題一定要問出個所以然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對問題的不懈探求。

③省略號:表示什麼?也説明了什麼?(省略了許多其它問題;也説明哥白尼“非常喜歡問”。)

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還會提哪些問題呢?

3、指導朗讀。

從“經常”、“纏着”、省略號都可以看出哥白尼好問,下面我們來朗讀這段話,注意讀好這些詞。

4、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正如書上所説:(出示句子:“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5、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名人勤學好問的例子嗎?(牛頓根據蘋果下落髮現了萬有引力;瓦特根據水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

6、小結:從哥白尼和同學們剛才所列舉的事例上,我們真正認識了“問”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我們有疑惑,我們該怎麼做?——(教師接讀——拜“能者為師”)

2、找一找,書上哪句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能者為師”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①朗讀

②理解:什麼叫“能者”?(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

説明:根據書上的句子解釋詞語是一種好方法,但有時應稍作修改。

③什麼叫“能者為師”?(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3、關於這個道理,孔子也説過這樣兩句話。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恥下問。

講解: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説明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

不認為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是恥辱。

齊讀

4、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五、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過渡:拜能者為師固然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態度。但是,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問題的答案。這一點沈括是我們的榜樣。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的第四段,完成練習。

2、練習

A、這段話中的總起句是()。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B、説説“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C、()時期的沈括是個(),他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時,產生了一個疑問:()?但是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後來他在深山的寺廟裏觀察思考發現了:原來()。

[北宋;大科學家;為什麼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深山上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

六、總結拓展:

1、過渡:課文學到這裏,我想同學們一定也懂得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因為(導讀)“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2、是的,勤學好問,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有許多的名人名言也驗證了這一點,下面請大家看幾則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

(2)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清鄭燮(xiè)

(3)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4)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

七、作業:

過渡:下面老師想檢驗一下大家活學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家,得到了一塊當朝宰相贈送的書有“學問”兩個字的金匾。這家主人過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家,誰都想得到那塊能帶來學問的金匾,互不相讓。結果兩人只好找來工匠把匾從中一分為二。老二得到了有“學”字的半塊。於是他就扛着這半塊匾到處求學,見什麼學什麼,從不多問。幾年下來,卻一無所獲。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學假如你是這位智者,你會怎樣來説服這位只知“學”的老二呢!

友情提醒:不僅可以用書上原文、原故事來説服“老二”,還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來説服“老二”。

板書

勤學好問

23、學與問能者為師

觀察思考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與問》教案模板2

一、直奔觀點,感知“學與問”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這是篇説理文章,之前也學過許多這類型的文章,有哪些?--《説勤奮》《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回憶一下,這類文章都有什麼特點呢?--一般都是先提出觀點,再舉例論證,最後得出結論(板貼)

説的很好,今天我們就按這樣的順序來學習課文。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

作者開門見山,擺出觀點,告訴了我們獲得知識的兩個重要途徑,一個是--,一個是--

4、緊隨觀點,作者還寫了一句話(出示“‘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指一人),你來讀一讀。

這句話怎麼來理解?請大家自己再讀一讀,思考一下。

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①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扣住“金鑰匙”“鋪路石”來體會問的重要性)説明“問“”是很--重要

從哪裏看出問很重要啊?

②你能告訴大家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説明問的重要?(比喻)

説理文的語言也是很生動的。★板書:生動

5、作者就是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句來告訴我們問的重要。請你來讀好這句話。/誰再來讀/。(男生一起來讀好。)

6、再讀這句話你注意到這個詞了沒有?來説説你的理解。(常常是説大多數情況是這樣,通常是這樣,但也有不是的情況。也有例外。)

説的真不錯。這就是説理文語言的嚴謹之處。★板書:嚴謹

7、作者為什麼要來説明問的重要呢?是不是學就不重要了?(不是。只是平時,我們經常埋頭學習,大家平時説的也都是勤奮學習,刻苦學習,都不怎麼説問)

8、恩~~“問”往往是人們容易忽視的。而“問”卻常常是--

拿起書,一起把第一自然段再來讀一讀。

二、走進事例,理解“學與問”

★擺事實

作者觀點鮮明,那他又舉了哪些例子來證明這個觀點呢?

師:這篇課文講了兩個有學問的人事例,這兩個人是誰?(板書:哥白尼沈括)你們瞭解他們嗎?

(聊聊“日心説”,就是地球繞着太陽轉。是啊,在日心説創立之前,人們一直都認為太陽繞着地球轉,這叫“地心説”,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啊。哥白尼寫了本《天體運行論》。最後被教會殘害死了。是的。要想成為真正有學問的人,還需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氣。)

(我知道沈括寫了本《夢溪筆談》他不僅是物理學家,還是化學家、軍事家、文學家、立法學家、天文學家、樂律學家……他還寫了《長興集》、《蘇沈良方》等著作。)

師:真是個大學問家。我想請兩位同學來朗讀哥白尼和沈括的故事。

師:哥白尼真是個好問的人。

師:沈括是個勤學的人。

師:我聽有些同學説--哥白尼的學問是學來的,沈括的學問是問來的?你們同意這樣的觀點嗎?板書:學問

師:你為什麼不同意啊?你的觀點是什麼呢?(觀點一定要説清楚:哥白尼的學問是問來的,沈括的學問是學來的)大家都同意嗎?畫箭頭

師:那誰來説説,從哪裏看出哥白尼的學問是問來的?

(注意指導理解:哥白尼好問問題,堅持問,問得又多又奇怪,長大後還不斷探求也是與不斷質疑提問有關係的)

師:是的,問是成功的開始。作者寫了哥白尼小時候好問問題,堅持問(★板書:好問問題)問題又多又奇怪,進而又與長大後的不懈探求也就是不斷質疑提問聯繫起來,告訴我們問的重要。

那沈括呢?(我覺得沈括的學問是學來的。我們可以從“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隨大人到深山的寺廟裏去,發現那裏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原來,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一直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最後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看來,沈括的學問是學來的。

哦,老師現在“終於”明白了:要想成為哥白尼,只要問;要想成為沈括,只要學……

你們同意嗎?怎麼又不對啊?你們自己説的啊,哥白尼的學問是問來的,沈括的學問是學來的。

(我覺得哥白尼的學問是問來,但不僅僅是問來的;沈括的學問是學來的,也不僅僅是學來的。)

那他們的學問到底怎麼來的呢?(誰能把你的觀點説清楚)

生:他們的學問既是問來的,也是學來的。

師:哦?理由呢?

1從“不懈追求”這個詞看出哥白尼的學問也是學來的,不懈追求就是學習。

2沈括是先問媽媽,媽媽沒能解開他的`謎團,然後他就自己學習。終於發現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原因,所以説沈括的學問是問來的,也是學來的。

師:沈括怎麼問媽媽的啊?

生:齊讀--“為什麼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師:媽媽的回答沈括滿意嗎,你從哪個詞中看出來的,(興許)媽媽那裏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沈括又是怎麼做的?

生:齊讀--“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隨大人到深山的寺廟裏去,發現那裏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師:沈括的事例中,作者選擇了他解決“為什麼山上的桃花開得比較晚“這個問題的過程。告訴我們:勤學好問的同時還要----觀察思考。。哥白尼和沈括一樣,他們的學問:既是問來的,也是學來的。

師:學到這兒,你們覺得學與問哪個更重要呢?

生:“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這句話中的“是……也是……”是並列關係,既然是並列關係,就説明學與問一樣重要。

師:你能從句子的關係去思考,真會學習。還有誰同意他的意見啊?

生:我也覺得一樣重要。如果不“學”,就不會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也不能好好“學”。

生:我也同意他們的意見,因為“學”與“問”就好像小鳥的兩隻翅膀,少了一隻都不可以飛。

師:課文學到現在,“學”與“問”到底是什麼關係呢?板書--與

師:你們想説的是不是這些話啊?讀讀看,出示--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師:這段話中用了哪個詞語來概括“學”與“問”之間的關係?

生:相輔相成。

師:相輔相成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缺一不可

師:對了。你能聯繫上下文説説相輔相成的意思嗎?

生: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生:還有--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

學和問是分不開的,在學中會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學到新知識。説的真好,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師:哦,我現在明白了:學與問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板書--相輔相成

作者還告訴我們“我們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

①“兩隻強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麼?--勤學、好問,你看這個比喻同樣説明了,學與問就像是鳥兒的兩隻翅膀,他們同樣重要,沒有誰輕誰重。

②課文的結尾再次回到學與問,首尾呼應,用生動的比喻,強調勤學、好問同樣重要,只有學與問結合,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比較體會,運用“學與問”

1、過渡:作者選擇的兩個例子都十分典型(★板書:事例典型),且論述嚴謹有説服力。現在老師將它們放在一起,也要請同學們來比一比,問一問,相信一定能讓我們學到更多,因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嗎?

2、學生交流問題。

①哥白尼的問題來自生活,沈括的問題來自書本。

②哥白尼:羅列了他問的許多問題,沒有寫解答的過程

沈括:只寫了一個問題,把解答的過程寫出來了

3、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生:哥白尼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問的重要性,沈括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問了以後還要去觀察思考)

4、那麼這兩個事例能交換位置來論述嗎?

(生:不能,要先提出問題,再觀察思考得出結論。)你看,作者一步步遞進,論證是很有層次的。

(★板書:論證有層次)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師:同學們,哥白尼和沈括都是古人,他們就那樣勤學好問,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你們以後在學習、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更多的問題。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該怎麼做呢?

(我們更應當像哥白尼那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學會從平常事物中發現問題。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

師:向誰請教呢?

(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古人説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師:老師有個問題:書上都是説別人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們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嗎?

(也可以的,只要我們可以----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

師:現在我們再來説説“能者為師”的意思?

(不管是誰,只要可以給人以啟發,給人以幫助就可以做老師。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就可以做老師。)

師:我終於聽懂什麼時“能者”了。謝謝你。我想起孔子説過的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我以後一定要謙虛一點,多向大家請教。

好,現在啊,我有幾個問題要請教一下大家,看看你們能不能做“能者”?

師:我最近不知是天冷還是什麼原因,一到晚上小腿的骨頭有點疼,但是不知道去找誰問問原因。

生(搶答):醫生。

師:前幾天,很多去農林大世界秋遊的孩子,看見那裏的莊稼都不認識,你説他們該問誰呢?

生(搶答):他應該去問莊上的農民伯伯。

師:説得對,我也這麼想。

師:小紅星期天做作業,遇到一個字不會寫,她該請教誰?

生:字典。

師:還可以請教誰?

生:家長,哥哥姐姐,鄰居……

師:如果家裏科技條件好一點的話,還可以……

生:互聯網。

師:説起互聯網啊,我看到有的同學玩一些遊戲,我覺得很有意思也想學,我該請教誰呢?

生:請教……請教這位同學。

師:説得太好了,謝謝你們,幫我解決了很多疑問,那麼你生活中有過哪些請教的經歷呢?大家説出來交流一下。

生:我作業不會寫請教姐姐。

生:我作業不會寫,請教老師的。

師:我們説的都是學習方面的,有沒有在書本學習之外的生活實踐的例子的?

師:沒有嗎?看來我們不能滿足於整天讀讀書本知識,而要在生活中學會學習,做到學中問,問中學。師:看來我們還需要走出書本,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多多在生活中學習哦。

四、拓展延伸,辨析,檢查是否理解“學”與“問”的關係

師:同學們,老師備課時看到某語文論壇上一位老師建議《學與問》的課題改為《問的重要性》,説説你的看法,用文章的觀點説説學與問的關係。

(生圍繞着學與問的道理説,起到鞏固遷移的鍛鍊,回答略。)

六、回顧全文,歸納寫法

(指板書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又學習了一篇説理文。作者在文章開頭直接擺出觀點,通過典型事例來層層遞進,證明自己的觀點,讓人信服,並在文章最後得出結論,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

在今後的寫作中也要學習運用這樣的方法,來論述證明自己的觀點。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與問》教案模板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説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繫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係。

教學難點: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18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麼?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疑團殿堂日新月異好奇強健探求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説。

(4)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麼辦?

(4)問:向誰問?

(5)聯繫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繫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麼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麼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麼回答的?

(5)後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麼?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麼關係?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説説主要內容。

3、説一説自己蒐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18學與問

勤學問思結合養成習慣

好問

教學後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o00oq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