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海燕》信息化教學設計模板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海燕》信息化教學設計模板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一、教材分析

文本的特點和地位:    

《海燕》是高爾基的一首著名的散文詩,是俄羅斯文學的開山之作。本文寫於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着沙皇統治的根基。來自社會底層、深諳人民疾苦的高爾基,觸摸到剛剛開始跳動的新時代的脈搏,以敏鋭的藝術感悟力創造出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鬥激情的頌歌。自它問世以來便以深刻的思想,鋭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也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據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內涵為切入口,激發學生興趣,深入文章內容。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因為它的文體是散文詩,適宜於本單元教學要求:強調朗讀,注重聯想與想象,瞭解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學習抒情性語言。自然這也是順應新課程標準“閲讀”部分的要求。 

二、學生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本文雖文字淺顯,但由於課文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現代生活相隔較遠,學生由於受到年齡的限制,可能對文章理解得不夠透徹,老師要善於利用教學手段,適宜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表現慾望,適時的引導,讓學生增強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認識。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把握作品藝術形象及主題;學習本文使用的典型寫作手法;培養朗讀及鑑賞散文詩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

分析認識海燕的藝術形象;品析用詞的準確性;訓練知識遷移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習海燕的戰鬥精神, 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移動學習   □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

這節課在揣摩品味環節多媒體幻燈片展示本節探究題目,不僅節約時間而且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在情境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播放海燕搏擊長空聲情並茂的視頻,讓學生感受“海燕”雄壯美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多樣誦讀環節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誦《海燕》優美的充滿激情的朗誦不僅能讓學生把我準確的朗讀基調,而且能營造濃濃學習氛圍。在拓展實踐環節播放一段動物世界逼真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能準確把握寫作視點。

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

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複習、訓練、實驗、研討、探究、評價、建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

情境導入:

多樣誦讀:

揣摩品味:

拓展實踐:

總結歸納:

在課的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海燕搏擊長空的視頻,然後師生共同點評。引導學生在感受海燕雄壯美的同時,進入到《海燕》散文詩的學習,激發他們去尋找發現《海燕》的美。

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誦《海燕》

師生共同探討本文感情基調,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

一、自主學習: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文本。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有的放矢,適時點撥。 

如:準確的用詞(“飛翔”、“飛舞”、“穿過”、“掠起”等)、恰當的修辭(比喻、擬人、反覆等)、性格特點(勇猛矯健,英勇無畏,充滿自信等),從而完成對語言的品析、對海燕性格的歸納。 

二、合作探究: 

探究題如下: (幻燈片展示)

1.暴風雨到來前海面景象有何變化?這是什麼描寫?作用何在? 

2.文章為什麼要寫海鴨、海鷗、企鵝等海鳥? 

3.文章採用了象徵的手法,作者對不同形象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請找出文中相應的描寫,聯繫課下注釋中時代背景的介紹,想想它們各象徵了什麼? 

4.“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麼深刻含義?為什麼用它作全詩的結束語?

練習一、想一想:

練習二、説一説:

練習三、寫一寫:播放一段動物世界

“寫”的環節時間可靈活掌握,課堂時間不足,可讓學生在在觀看完影片後,課後作為小練筆寫作。

《海燕》雖然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海燕”這個藝術形象有着深廣的政治意義和象徵內涵。在新時期“海燕”仍能給我們生活帶來有益的啟示。因為在每個人的生活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的考驗。那麼面臨生活的“暴風雨”,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從勇敢的海燕身上找到答案。我們應該學習海燕精神,在生活中做一隻搏擊長空,英勇無畏的“海燕” 學生點評

要求學生認真聽讀,把握文章的朗讀基調。探討本文感情基調,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 

學生自讀。要求學生按照前面老師的指導,讀好停頓、重音、語速,讀出感情,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整理出文中的藝術形象及描述的畫面。然後討論歸納文中塑造了哪幾個藝術形象,描述了哪幾幅畫面並簡要闡述分析。 

集體誦讀。要求學生放聲動情誦讀,讀出詩情、詩意、詩味,並在朗讀中初步感知藝術形象的特徵。

學生用勾畫圈點法找出描寫海燕神態、聲音、動作的詞句,並進行自主品析,進而歸納出海燕的性格特點,體會本文用詞的準確。

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由海燕形象聯想到海燕精神及相關的人和事,進而讓學生拋開時代背景,賦予“海燕”新時期新的象徵意義。

請學生從語言風格、形象塑造、寫作技法三方面用“《海燕》美在        ”説一句話。(提示:準確生動的用詞、靈活多變的句式、圓熟精湛的技巧、搏擊風浪、勇敢無畏、樂觀自信……) 

播放一段動物世界片段,讓學生利用課內學到的方法技巧進行描寫。(提示:可以抓住動物的姿態、動作等進行直接刻畫,也可以從側面進行描寫。用恰當的詞語和修辭手法。) 利用多媒體播放海燕搏擊長空的視頻,聲情並茂讓學生感受“海燕”雄壯美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誦《海燕》優美的充滿激情的朗誦不僅能讓學生把我準確的朗讀基調,而且能營造濃濃學習氛圍。

多媒體幻燈片展示探究題目,節約了時間,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播放一段動物世界生動逼真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隨堂小練筆做好鋪墊。

七、教學特色(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力求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文本,還學生大量的課堂活動時間,通過開展多樣誦讀、圈點批註、小組討論、説話寫作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把體驗、感悟權利交給學生。同時藉助實踐活動來帶動教學流程的步步推進,並在讀、説、寫的層進訓練中一一落實了教學目標,最終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凡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34y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