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班語言活動《吹牛皮》

大班語言活動《吹牛皮》

活動目標:

大班語言活動《吹牛皮》

1。認識快板,初步感知快板的韻律和節奏。

2。讀出快板的風趣幽默,能根據節奏進行自我創編。

3。學會快板書,表演出快板的樂趣,有嘗試表演的慾望和興趣。

活動重難點:

學會快板書,有參與表演的慾望和興趣,並能自我創編。

活動準備:

PPT、快板

課前準備

帶領幼兒認識快板及蟈蟈。簡單瞭解快板的藝術特點,瞭解蟈蟈的大小和生活習慣。

活動過程

一、比一比吹牛皮

師:小朋友,認識我嗎?(不認識)我來告訴你們,我就是鼎鼎有名的吹牛大王,誰敢給我比一比。

幼兒積極舉手。

師:我跑得快!

幼:我跑得快!

師:我比汽車跑得快。

幼:我比火車跑得快。

……

嘗試用這樣的談話引導孩子簡單理解“吹牛皮”的含義。

師:小朋友我們吹了這麼多,我們説的這些話是真的嗎?

幼:不是。

師:對,説的這些做不到的大話,就叫吹牛皮。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快板書——(播放課件)《吹牛皮》。誰認識這些字?

聽一聽吹牛皮

教師示範:我先來給小朋友説一説這首有趣的快板,小朋友仔細聽,感受一下它和我們平時學的故事詩歌有什麼不同?

師説幼聽。

師:聽完了有什麼感覺?有趣嗎?你覺得哪兒有趣?

幼兒自由評論。

師: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還給這首快板配上好看的畫面,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

三、學一學吹牛皮

1、回憶鞏固兒歌內容

快板裏説了誰在吹牛皮?(兩個蟈蟈)兩個蟈蟈都吹了什麼?

幼兒回答後,播放相應的動物圖片。(鵝、雞、狗、驢、虎、獅)

聯繫圖片練習快板。

指名教。

2、分角色練習

(1)師幼對話練習

(2)男女孩對話練習

(3)加動作對話練習

四、編一編吹牛皮

猜猜它們還會吹些什麼?將幼兒想到的動物編入快板,享受自己創編的快樂。

在創編時,有意指導快板中對仗的格式,如南——北、東——西、關外——關內,

讓幼兒創編時,注意反義詞的對仗格式。

五、明理結束

1、師:你們剛才吹得都很帶勁兒,我們來看看這兩隻吹牛皮的蟈蟈的下場。

2、播放課件,齊讀剩餘部分:他們兩個吹得正起勁兒……誰叫他倆吹牛皮!

師:兩隻蟈蟈怎麼樣了?(餵了雞)我們小朋友回過頭來想一想,吹牛皮好不好?

3、幼兒自由表述。

六、活動延伸

1、回憶快板兒歌這種形式,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電視或網絡上的快板書。

2、在區域活動內投放快板,讓幼兒有興趣嘗試快板表演。

説教材:

今天我所執教的這節活動是大班上冊,語言領域的一首快板書——《吹牛皮》。《吹牛皮》這首兒歌是“我真棒”這一主題活動中的第一個內容,它是幼兒園語言領域課程中唯一一次呈現的一種以快板為藝術形式的兒歌。兒歌內容淺顯,敍述了一種昆蟲——兩隻蟈蟈見面後,互相吹牛皮,説大話,吹噓了許多被自己吃掉的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而最終喪命於一只大公雞的故事。兒歌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鏗鏘的語言魅力,詼諧幽默的藝術效果,給孩子們全新的聽覺感受,初步讓幼兒瞭解這種傳統的曲藝形式,並在學習説快板的基礎上,感受快板書中的語言和節奏的特點。根據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我制定了本次教育活動幾個具體的教育目標:

1、認識快板,初步感知快板的韻律和節奏。

2、讀出快板的風趣幽默,能根據節奏進行自我創編。

3、學會快板書,表演出快板的樂趣,有嘗試表演的'慾望和興趣。

根據教育目標,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

學會快板書,有參與表演的慾望和興趣,並能自我創編。

説幼兒:

孩子的已有經驗告訴我們,他們對快板這種曲藝形式並不熟悉,如果有個別孩子聽説過“快板”這一名詞,我猜想也是從電視節目中看到過或是聽父母談起過。但這首兒歌的內容淺顯易懂、特色鮮明,孩子們聽後一定會很高興,畢竟快板的內容不乏風趣和幽默。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迅速,對於繞口令、快板等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多加練習會使他們在口齒伶俐、語感節奏等方面大有裨益。緊密結合《吹牛皮》這首快板的內容,怎樣讓孩子們會“吹”,想“吹”,大膽“吹”,能根據快板的句式特點自由創編,在既享受傳統藝術形式帶來愉悦的同時又使孩子懂得吹牛皮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依據孩子已有的經驗和認知,設計了本次活動。

説教法手段:

《指南》中提到:“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並能得到積極迴應。”這首兒歌形式獨特,內容簡單,怎樣讓孩子樂學、學會,充分體現教得得法而不露痕跡,是我這節課要追求的目標。所以我設計了“比一比吹牛皮、聽一聽吹牛皮、學一學吹牛皮、編一編吹牛皮、想一想對不對”這一系列環節,圍繞一個“吹”字,讓孩子在愉快、主動地説一説、聽一聽、學一學,編一編等環節中,發展他們的聽説及創編能力。PPT課件的呈現降低了這首兒歌的學習難度,較生動地展現了本首兒歌的內容,成為一個較好的輔助工具。

説教學程序:

本次教育活動共設5個環節:

一、比一比吹牛皮

從孩子身邊的生活出發,轉變教師角色,以參與者的身份同幼兒比賽吹牛皮,挖掘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語言訓練。例如:與教師比賽吹牛——看誰跑得快。孩子的積極性被調動,思維語言活動被激發到活躍的狀態。讓孩子從中瞭解到吹牛的本質:説大話,現實中不能做到。

二、聽一聽吹牛皮

教師用快板為孩子展示《吹牛皮》這篇快板書。帶着問題傾聽,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從而對文本內容有淺顯的瞭解,初步感受快板這一曲藝形式不同於其他文體的詼諧幽默。

三、學一學吹牛皮

這個環節是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着重利用讓孩子回憶的方式重現文中兩隻蟈蟈吹牛的內容。在回憶時,孩子的回答是無序的、片面的,教師就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將畫面進行展現,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完成文本的回憶內容。期間,教師放下架子,而是成為孩子中的一員,鼓勵他們互教互助,完成學一學吹牛皮這個過程。學會了,還要將學到的語言運用實踐,這時教師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帶上動作演繹兩隻蟈蟈吹牛皮,他們賽出氣勢,賽出輸贏,賽出快樂。使孩子的表達能力得到充分鍛鍊。

四、編一編吹牛皮

《指南》中培養幼兒閲讀理解能力的教育建議提到:“在閲讀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如: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因此在幼兒興趣最高的時候,適時切入創編兒歌情節既能訓練孩子思維,又能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感情昇華,明理結束

最後的環節,既要讓孩子們對這一曲藝形式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意猶未盡的效果,又要讓孩子理解吹牛皮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選擇了讓孩子們自己談感受、談認識從而明理結束這節活動。

教學反思

一、活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文本

任何教材的編排僅是個例子,最主要的是通過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文本為載體,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獲得語言的發展才是我們語言活動追求的目標。這節課,我不僅讓孩子們在反覆的朗讀比賽中感受快板節奏的明快,語言的詼諧,還把活動的重點拓展到一個“吹”字上,跳出文本,自編快板,又突出一個“趣”字。整個活動孩子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有極高的表現慾望。

二、準確定位,成為孩子的遊戲夥伴

本節活動,我以一個“吹牛大王”的身份出現。孩子們和我比賽“吹牛皮”,批評我吹牛皮是不對的,在他們的言語中絲毫沒有感覺到我是一位教師,而是一位和他們遊戲的朋友。放低身姿,走進孩子,努力成為一位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是我們永遠追求的角色。

三、認真傾聽,讓自己成為課堂應變的高手

我在課堂中,用心聆聽孩子的回答,答對了,有針對性地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跑偏了,還要把他拽回來;答錯了,不能輕易放棄不管,還要給他改正的機會;沒有回答過問題的,還要及時發現,找出來,讓他們説話而且引導説得正確,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悦。

這節活動,是一篇典型的快板形式的語言活動,怎樣讓孩子喜歡這種藝術形式,並有嘗試表演的慾望,可能還會有許多種設計形式有待我們去開發,我還會繼續探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gdd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