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1

目的:

提高反應速度、動作速度,特別是減少支撐腳的中蹬地時間,提高跑速。

準備:

在沙沆前30畫一終點線,備發令旗、足球、跑表。將遊戲者2人一小組,分組比賽。第一組的2名遊戲者先到沙坑旁準備。本遊戲需發令員1名、計時員2名(學生幫助計時)。

 遊戲方法:

當裁判發出“預備”口令後,兩遊戲者各站在沙坑沿上,兩腿彎曲,兩臂後襬預備。當再發出“跑”的口令後開始計時,遊戲者兩腿蹬伸,同時兩臂前擺,在空中收腹舉腿落入沙坑內,然後迅速向前跑出沙坑,直至衝過 30米 終點線,並將一球踢出,踢球瞬間停表。以計成績排列名次。

規則:

1.成績計取1/10秒。

2.隨口令跳出為搶跳,判犯規。

3.立定跳遠遠度要求在 1米 以上。

注意事項:

1.聽口令時,注意力要集中。

2.兩腳着地後迅速從沙坑中跑出,減少支撐時間。

3.上肢要配合下肢動作。

 遊戲目的:

發展兒童靈活性。

準備工作:

在場地上畫兩個直徑為10米的圓圈。

遊戲的進行:

教師可將兒童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兩上圓圈內,每組選出兩名抓人者。遊戲開始,抓人者需用一隻手捏住自己鼻子,另一隻手臂從這隻手臂與鼻子形成的圓圈中伸過去抓人(圖1),其他兒童在圓圈內躲閃、奔逃,如果被抓住則與抓人者交換角色,繼續進行遊戲。

遊戲規則:

1.抓人者在拍別人時,應保持手捏住鼻子(不要捏得太緊),否則無效。

2.被抓者不得跑出圓圈,否則算被抓到。

教法建議:

1.此遊戲可改為跛子抓人,抓人者需用一隻手抓住自己的褲腳。

2.可根據參加遊戲人數的多少和兒童的能力,適當增、減抓人者。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

2、能力目標:樹立自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調節好自己心理、情緒的重要性。

重點:明確體育活動對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

難點:爭取了解自己的體能!

教學任務

1、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3、瞭解自己的體能

教學內容:

1、古希臘人對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有的呢地認識:

“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我國先秦時期在《呂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闡釋了“生命在於運動”的真諦:

“流水不腐,户樞不蠢,動也。”

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你必須真正理解“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並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只有殘疾阿體育鍛煉,才能體會到鍛鍊的樂趣,並得到益處。應具有積極、樂觀和奮勇拼搏的進取精神,並把這種態度和精神滲透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3、瞭解自己參與體育的現狀在課本上做出選擇題1——10題算出分

數,對應評價參考標準看看自己在哪一種類型當中!!!

4、課堂常規: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

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必須認真上好體育課。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是開展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課餘運動訓練以及競賽活動的基礎。

上好體育課,使課內外體育活動很好的結合起來,對搞好學校體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端正學習態度,既要重視上好體育基礎知識課,又要重視上好體育實踐課,使學習科學理論知識和掌握動作技術、技能很好的結合起來。

(2)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自己觀察老師或同學的示範,細心領會新學的動作要領,並自覺積極的進行學習,在練習中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

(3)要遵守課堂紀律和學習要求。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課,因病因事不能上課時,因事先請假;上課前要做好準備,有條件的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上課(或輕便裝和軟鞋底);要提前2—3分鐘到指定地點集合;課中要服從指揮,聽從老師和小組長的調動。

(4)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愛護場地器材設備。

(5)要做到課內外結合。在課外體育鍛煉時,注意複習和鞏固課內外所學的內容,加強練習,積極參加《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測試。

(6)服裝體育課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

課後作業:

1、根據實際自覺積極的.參加課內外體育活動。

2、學會發展健康體能的方法!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3

一、講述《課堂常規》及注意事項。

1、對老師有禮貌。上課鈴響,體委整隊,靜候上課。要求;快、靜、齊。因故遲到要喊報告。下課時按老師要求整隊,聽老師下達口令後才下課。

2、不遲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況要有班主任或醫生證明。提前向教師請假並按老師的要求參加適當的活動、見習或全休。

3、上體育課要穿輕便的服裝和鞋子,儘量穿運動服、運動鞋。嚴禁攜帶小刀、鑰匙、胸針、鈎針等硬物。補充重點對運功服、運動鞋的要求必須要做到。

4、注意安全。嚴格按老師教授的方法練習,未經允許不隨意動器材,不做與課無關的動作,同學間要互相鼓勵,做好保護、幫助,聽從體委和組長的指揮。重點強調對安全的注意,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5、愛護公共財物。課前按老師要求佈置好場地器材,練習是要愛護使用器材,課後要認真清點歸還器材。

二、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

在體育鍛煉中,你會嘗試到鍛鍊的愉快、競爭的刺激、合作的歡樂,體驗到勇敢與頑強、勝利與失敗、挫折與勇氣、拼搏與成功給你帶來的興奮和快樂,而且你會切實的感受到體育鍛煉對身體各器官系統機能的促進作用。經常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生長髮育,還可以調節神經活動的靈活性。

總之,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使你獲得健康的身體,還可以促進你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作業:

1、多方面瞭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

2、蒐集有關體育鍛煉方面的資料

增強了學生們對課上該作什麼有了初步瞭解,加強了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以及對課堂常規的認識。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4

一、説指導思想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因此本課設計力求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以教學目標的達成為主線,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中心。

二、説教材

立定跳遠是初中《體育與健康》教材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的主要教學內容,立定跳遠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有平地就能進行練習。另外,立定跳遠在近兩年的中考中是必考項目,所以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三、説學生情況分析

由於初三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説教過多、技術要求較高的教學內容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於直觀的、易於模仿的具有感性思維的體育遊戲卻比較喜歡,學習興趣也較高,因此,通過體育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四、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大部分同學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小腿、腳掌、踝關節力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集體主義精神。

五、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難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六、説教法

講解示範法、指導糾錯法

七、説學法

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來完成學、練的目標。

八、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學習新知:

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襬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儘量往後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衝。

3、立定跳遠的輔助能力練習:

單足跳:主要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4、小遊戲:火車賽跑

5、整理放鬆:

6、本課小結: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5

教學內容

次數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組織與要求

一、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

二、教師點名並宣佈本課任務。

三、熱身運動

慢跑一圈

(1*400m)

四、徒手操

1、上肢運動

2、體側運動

3、體轉運動

4、俯背運動

5、膝關節繞環

6、踝、腕關節運動

五、健身拳

1、介紹五種步伐和三種手型

2、預備勢:

並步直腿,目平視前方。

要點:挺胸、收腹、兩腿夾緊。

3、起勢:兩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禮”。緊接上動,兩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間;同時頭向左轉,目平視左前方。

要點:拳掌變換要準確。

4、戳掌衝拳

①右腳向右後撤一步,同時右拳變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視右掌。

②接上動兩腿成馬步;同時右掌變拳收回腰間,左拳變掌擺至右肩前;目視左掌。

③接上動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時右拳向前衝出,左掌收至右臂內側,掌指向上;目視前方。

要點: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穩。

六、放鬆操

七、集合小結

1、指定集合地點,鳴哨集合;

2、向學生問好!

3、宣佈課的內容;

4、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5、導入本課內容

武術的悠久歷史及奧運項目

1、教師帶領學生進入慢跑,強調步驟和節奏。

1、教師邊喊口令帶操

2、強調動作的要領及目的

1、教師示範、講解武術動作要領,讓學生體會動作。

2、分解動作

3、帶領學生進行慢節拍完整動作的練習

4、讓學生倆人一組,互練,教師巡迴指導。

5、強調武術的動作要領

初中體育教案範文彙編六篇6

任務:設計勇敢者之路

目標:通過這個任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進生與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通過比賽,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

場地器材:一個籃球場、體操墊四塊、跨欄架四隻、長板凳四張、跳箱四付、體操凳四張(2米)、標誌物四個。

活動形式:全班分四組討論、設計、比賽

課前準備:課前教師將所需的障礙器材放置到位,分別是鑽過跨欄架、走過體操凳、跨過體操墊、跳過長板凳、越過跳箱,並檢查各器材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如下圖:

教學過程:

1、任務活動前教學。

①、在準備活動或一個內容之後,將學生組織到障礙跑

場地上。②、教師講解、示範過障礙方法,學生分組依次做嘗試性練習。③、分四組進行過障礙比賽,教師評價、引導比賽情況。學生討論小結,並改進方法。

2、教師下達設計“勇敢者之路”任務(在規定的範圍內,自行設計障礙物的放置順序和距離);學生分四組進行討論、設計後,對障礙物按設計的方案進行放置。

3、在新設置“勇敢者之路”上進行接力比賽。

4、討論:“怎樣擺放障礙物最合理,通過速度最快”?

5、各組進行調整方案,再比賽,最後評價。

教學反思

1、通過教與學,學生基本上溶入到課堂氛圍中去,大多數學生表現出較高的參與度與興奮度。特別是在各組自行設計的障礙跑中,使課堂推向了高潮。

2、本教學,改變了以往一貫由教師做主的傳統做法,給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讓學生自己來設計,讓學生自由地發揮,讓他們體驗自己是課堂的真正主人。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下達任務後,各組學生能發揮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直至協調統一,所設計的方案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創意説明。

4、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和挑戰自我的意志品質。學生在討論、設計方案過程中,就要考慮服從整體的利益;通過反覆的比賽中,在大家的助威聲裏,戰勝了困難,戰勝了自己,戰勝了膽怯,增強了自信。

5、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體質的差異性,而給出相同的障礙標準,個別困難學生(特別是小個子女生)在過跳箱時,在爬不過去後,採用繞箱方法取之。教師對此應利用體育比賽公平、公正的精神和做人的品質來教育,或者每次一人跑改為兩人合作跑(以最後達到的人作為交接棒)等。這可以避免類似現象的出現,同時,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kmgj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