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初中體育教學教案範文

初中體育教學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體育教學教案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體育教學教案範文

初中體育教學教案1

一、指導思想

本次課的設計思路主要依據二期課改中強調的“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結合初三體育中考中的選測項目籃球,教會學生基本的行進間運球上籃動作,體會起步點與連貫動作協調一致。通過體育課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開發學生潛能,突出“健身育人”的課程理念。

二、教材分析

行進間運球上籃是籃球技術中較難掌握的一項技術,特別對於女生來説具有一定難度,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建立基本的動作表象。主要做到四句口訣,一跨大步接球牢,二跨小步用力跳,三要抬腿舉球高,四要手指手腕用力巧。不僅將口訣熟記於心,並能在練習中加以灌輸,達到要求。

三、學生情況分析

在教學中發現女生對於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掌握與男生相比相對較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在學生已經掌握原地運球與原地投籃的基礎上學習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技術動作。本次課是學習課,要求學生將口訣熟記於心並能在練習中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基本要領,50%的學生能夠掌握並運用,使運球起球上籃一氣呵成。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對行進間運球上籃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50%能夠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技術動作。

2、運用籃球進行雙手頭上投擲的動作複習,學會腿腰臂三部位同時發力。

3、提高學生掌握上籃技術的穩定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體驗上籃成功的樂趣。

五、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行進間運球上籃技術的動作概念。

六、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上籃穩定性,使50%的學生能夠掌握這一技術。

七、課的流程與設計:

在準備部分選用了原地準備操和原地跑步接喊數數腳的遊戲開始,使學生儘快進入課前準備,在遊戲中活躍課堂氣氛又創建了輕鬆和諧的師生關係。

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是籃球行進間運球單手肩上投籃和投擲練習。本課對於初中的學生基本要求掌握籃球中的運球與上籃技術動作的結合。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將動作要領編成口訣的形式便於學生記憶,掌握連貫動作,更好地完成上籃動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化地掌握動作技術,提高學生掌握技術的能力。

本次課通過球性練習,徒手練習,兩人一組跨步練習與行進間上籃等練習,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迎難而上,挑戰自我的能力。最後的拓展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驗上籃成功的樂趣,為了提高女生的穩定性,讓女生使用小一號的籃球,明顯提高了女生控制球與掌握球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主要體會雙手投擲的正確動作要領,雙手持球直臂後引,將身體拉成反弓型,體會後腳蹬地,腰背和手臂同時發力的順序,注意出手後球運行的路線,儘量保持拋物線,提高運動成績。選用標誌桶接籃球的遊戲激發學生興趣,創建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

八、放鬆與評價

結束部分選用了瑜伽練習的個別動作,使學生在整堂課後又一次享受到體育的.樂趣,在教師的示範學生跟做下使學生能夠在歡樂的氣氛中逐步恢復心率,調節呼吸,放鬆身心。

初中體育教學教案2

課題:

體育鍛煉重在參與。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

2、能力目標:樹立自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調節好自己心理、情緒的重要性。

重點

明確體育活動對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

難點

爭取了解自己的體能!

教學任務

1、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

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 。

3、瞭解自己的體能。

教學內容:

1、古希臘人對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有的呢地認識:

“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我國先秦時期在《呂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闡釋了“生命在於運動”的真諦:

“流水不腐,户樞不蠢,動也。”

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你必須真正理解“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並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只有殘疾阿體育鍛煉,才能體會到鍛鍊的樂趣,並得到益處。應具有積極、樂觀和奮勇拼搏的進取精神,並把這種態度和精神滲透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3、瞭解自己參與體育的現狀在課本上做出選擇題1——10題算出分

數,對應評價參考標準看看自己在哪一種類型當中!

4、課堂常規: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

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必須認真上好體育課。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是開展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課餘運動訓練以及競賽活動的基礎。

上好體育課,使課內外體育活動很好的結合起來,對搞好學校體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端正學習態度,既要重視上好體育基礎知識課,又要重視上好體育實踐課,使學習科學理論知識和掌握動作技術、技能很好的結合起來。

(2)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自己觀察老師或同學的示範,細心領會新學的動作要領,並自覺積極的進行學習,在練習中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

(3)要遵守課堂紀律和學習要求。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課,因病因事不能上課時,因事先請假;上課前要做好準備,有條件的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上課(或輕便裝和軟鞋底);要提前2—3分鐘到指定地點集合;課中要服從指揮,聽從老師和小組長的調動。

(4)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愛護場地器材設備。

(5)要做到課內外結合。在課外體育鍛煉時,注意複習和鞏固課內外所學的內容,加強練習,積極參加《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測試。

(6)服裝體育課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

課後作業:

1、根據實際自覺積極的參加課內外體育活動。

2、學會發展健康體能的方法!

初中體育教學教案3

任務:

越過障礙

目標:

通過這個任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進生與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通過比賽,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

場地器材:

一個籃球場、體操墊四塊、跨欄架四隻、長板凳四張、體操凳、標誌物四個。

活動形式:

全班分四組討論、設計、比賽

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將所需的障礙器材放置到位,分別是鑽過跨欄架、走過體操凳、跨過體操墊、跳過長板凳、繞過標誌物,並檢查各器材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如下圖:

教學過程:

1、任務活動前教學。

①、在準備活動或一個內容之後,將學生組織到障礙跑場地上。

②、教師講解、示範過障礙方法,學生分組依次做嘗試性練習。

③、分四組進行過障礙比賽,教師評價、引導比賽情況。學生討論小結,並改進方法。

2、教師下達設計障礙任務(在規定的範圍內,自行設計障礙物的放置順序和距離);學生分四組進行討論、設計後,對障礙物按設計的方案進行放置。

3、在新設置的道上進行接力比賽。

4、討論:“怎樣擺放障礙物最合理,通過速度最快”?

5、各組進行調整方案,再比賽,最後評價。

教學反思

1、通過教與學,學生基本上溶入到課堂氛圍中去,大多數學生表現出較高的參與度與興奮度。特別是在各組自行設計的障礙跑中,使課堂推向了高潮。

2、本教學,改變了以往一貫由教師做主的傳統做法,給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讓學生自己來設計,讓學生自由地發揮,讓他們體驗自己是課堂的真正主人。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下達任務後,各組學生能發揮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直至協調統一,所設計的方案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創意説明。

4、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和挑戰自我的意志品質。學生在討論、設計方案過程中,就要考慮服從整體的利益;通過反覆的比賽中,在大家的助威聲裏,戰勝了困難,戰勝了自己,戰勝了膽怯,增強了自信。

5、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體質的差異性,而給出相同的障礙標準,個別困難學生(特別是小個子女生)在過體操墊時,在跨不過去後,可採用滾翻方法取之。教師對此應利用體育比賽公平、公正的精神和做人的品質來教育,或者每次一人跑改為兩人合作跑(以最後達到的人作為交接棒)等。這可以避免類似現象的出現,同時,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2oq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