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好朋友》大班教案

《好朋友》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好朋友》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朋友》大班教案

《好朋友》大班教案1

一、目標:

1.能根據圖片的不同排列順序,按線索進行合理創編故事。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驗創造性講述的快樂。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二、準備:

1.物質準備:(1)掛圖、幼兒用的小圖片、插圖的卡(2)人手一份繪畫紙、記號筆 6個籃子2.經驗準備:理解故事《會遊動的小島》

三、過程:

1、圖片排序,講述新故事(1)師:上次我們聽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會遊動的小島》,瞧,今天小鳥和小烏龜他們又發生了什麼新故事呢?(交換第一、三幅圖位置)提問:這個新故事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呢?

(2)幼兒創編新故事。

2、重新排圖,創遍新故事(1)要求:兩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圖片插到故事板上,講述新故事。

(2)幼兒兩人合作創編新故事。

(3)邀請個別幼兒講述故事。

3、根據不同場景繪畫創編故事(1)討論:在不同場景下,兩個好朋友在哪裏?可以做什麼事情?

(2)合作繪畫、創編新故事。

(3)請小組交流創編繪畫的新故事。

四、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排圖創編。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襪子,先讓幼兒來配對,為後面的活動做好鋪墊,幼兒對配襪子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而且基本上都能説出襪子的一些明顯的特徵,都能找出相同的襪子,在操作活動中也一樣,幼兒對找相同的人物還是挺感興趣的,但在這次活動中游戲的成分有點少,應該多增加些遊戲,和趣味性,畢竟是小班的孩子,還是應該以遊戲為主,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

《好朋友》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徵。

2、嘗試用橡皮泥搓、壓、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徵。

3、遷移以往感知,表現五官經驗,大膽創作,增進同伴間的情感。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橡皮泥工具、人物表情掛圖、黑板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瞭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徵。

1、通過觀察掛圖提問:“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有的笑了、有的哭了、有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笑時眉毛彎彎的眼睛眯了起來……)“請你學一學”(幼兒大膽表演,感覺表情的變化)2、組織幼兒觀察好朋友的面部提問:“你的好朋友是誰?”

“他現在的表情是什麼樣的?”(笑眯眯的、皺眉頭的……)“誰願意把你好朋友的表情畫到黑板上?”(個別幼兒上前簡單繪畫)

二、引導幼兒用橡皮泥搓、壓、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徵1、討論製作方法提問:“你打算做一張什麼樣子的臉?”(哭的、笑得……)“怎麼做呢?”

(面部可以先搓圓、然後壓扁,用小刀切割出人的臉部,也可以分別製作出人的五官)2、幼兒動手製作,教師指導提問:“你做的是誰?”

“他是什麼樣子的?”

“他的頭髮、身子是什麼樣子的?”(指導個別能力強的孩子)三、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提問:“請你猜猜這是誰的臉?”

“你最喜歡哪張臉?為什麼?”(引導孩子從五官整體佈局分析)四、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在下課時製作好朋友的身子。

《好朋友》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與朋友友好相處的情感,體驗猜謎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依據主要特徵進行觀察和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能用簡短語言描述人物主要特徵並進行判斷。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了解好朋友的着裝、喜好等特徵。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相互交談,説説自己有沒有朋友,有朋友的感覺怎樣。

二、教師提出為好朋友畫像的方法:用語言描述,請其它幼兒來猜是誰。

三、和幼兒一起討論畫像的方法和要求:要用簡短的話説出自己的好朋友最明顯的特徵,如穿什麼衣服、喜歡做的事情等,請其他幼兒猜出朋友是誰等(如果是本班的幼兒可以是説出姓名,如果是班外的其他人,可以猜住址或稱呼等)。

四、請幼兒自己結伴進行活動。教師根據幼兒的不同表現來不斷加深活動難度,如:可引導幼兒關注朋友的細節特徵,進行描述和判斷,以此來發展幼兒的細微觀察能力。

五、請幼兒在語言活動後,利用區域活動時間,進行好朋友畫像繪畫活動,教師可將幼兒作品展示張貼。

《好朋友》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的不同排列順序,按線索進行合理創編故事。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驗創造性講述的快樂。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掛圖、幼兒用的小圖片、插圖的卡

(2)人手一份繪畫紙、記號筆6個籃子2。經驗準備:理解故事《會遊動的小島》

活動過程:

1、圖片排序,講述新故事

(1)師:上次我們聽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會遊動的小島》,瞧,今天小鳥和小烏龜他們又發生了什麼新故事呢?(交換第一、三幅圖位置)提問:這個新故事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呢?

(2)幼兒創編新故事。

2、重新排圖,創遍新故事

(1)要求:兩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圖片插到故事板上,講述新故事。

(2)幼兒兩人合作創編新故事。

(3)邀請個別幼兒講述故事。

3、根據不同場景繪畫創編故事

(1)討論:在不同場景下,兩個好朋友在哪裏?可以做什麼事情?

(2)合作繪畫、創編新故事。

4、延伸活動:

請小組交流創編繪畫的新故事。

情景表演: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不足之處:在邊唱邊跳的過程中,活動場面有點混亂,因為有些幼兒分不清哪一個才是自己的好朋友,以至部分幼兒無法參與活動,我相信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更加註重一些小細節,讓整個課程活動更加活躍,效果更好。

《好朋友》大班教案5

一、活動背景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與夥伴相處的機會少,獨自玩耍,分享、合作、關心他人的意識薄弱,由於缺少交往經驗與能力,在活動中常因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與同伴發生爭吵的現象。但隨着幼兒生活範圍的擴大,幼兒生活中的朋友也越來越多。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好朋友,因此產生了這一主題活動。通過這個主題的開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表現人體各部分的結構關係和髮型、服裝的細節特點,鞏固畫正面人的技能。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加深幼兒對好朋友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好朋友”音樂。

2。記號筆、素描紙、水彩筆。

四、活動過程

(一)音樂入場(彈奏歌曲好朋友,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剛剛王老師播放的是什麼歌曲啊?歌曲裏都説了些什麼啊?(幼兒自由表達、講述)

師:再次播放歌曲,引導幼兒聽清歌曲內容。

師:剛剛聽了這首好聽的歌曲,知道歌曲中他們都為好朋友做了些什麼事情?(幼:梳頭、扣鈕釦等。)

師:那在生活中你們的好朋友都是誰啊?(幼兒回答)

師:哦!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你的好朋友又是……?(幼兒各自説出好朋友的名字)

師:那你的好朋友都有些什麼特徵啊?(幼兒自由回答説出好朋友的具體特徵)

師小結:你的好朋友是男孩子,你的好朋友是女孩子。你們的好朋友都不一樣。女孩子呀紮了小辮子真漂亮 ,男孩子穿的衣服很帥氣。

師:那新年到了,你們都準備送你的好朋友一些什麼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

師:哦!你覺得買禮物送給他不錯,那你呢……?哦!你覺得送她玩具也不錯。還有不一樣的麼?想想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好朋友畫下來,然後送給他(她)當作新年禮物,怎麼樣?(幼兒自由想象繪畫出自己的好朋友)

師小結:你們可以畫一位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畫兩位自己的好朋友,但要把好朋友的頭髮和服裝的詳細的特點畫出來。大家都很喜歡自己的好朋友,要把好朋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們在畫的時候啊,要看看你的好朋友的頭髮是什麼樣的?(長髮、短髮、直髮、捲髮、辮子等)衣服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式?衣服上有什麼特點?然後給他畫下來。

(二)幼兒自由創作,教師指導

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掌握人體的結構關係和各部分的比例,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畫好朋友的側面。

(三)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師:我們來找一找,看一看哪幾張畫畫的好看?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幼兒自由表達、講述)你的好朋友非常喜歡,這是他們新年收到的最好的禮物,都要互相謝謝。

(四)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照相館遊戲,為顧客照像(畫像)

五、活動反思: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學習是非常情緒化的,與興趣有極大的關係。要使幼兒對學習保持穩定的興趣,所選教材必須新穎,毫無新奇的學習內容會使他們感到厭煩。怎樣使幼兒對美術活動——《好朋友》感興趣呢?我反覆地思考決定用歌曲“好朋友”這一形式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活動一開始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請其她教師彈奏歌曲好朋友,幼兒帶着問題去思考,剛剛老師彈得是什麼歌曲啊?讓幼兒猜猜是什麼歌曲,歌曲中都説了些什麼。孩子們的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他們很好奇,個個都爭先恐後的搶着回答。

(二)環環相扣、突出主題

在這樣一種輕鬆愉快的環境裏,緊接着我對幼兒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平時你都幫你的好朋友做了些什麼啊?”孩子們能接着我的話題馬上回答:“我給他餅乾吃。”“她跌倒了,我扶她起來”“我幫他繫鞋帶呢”等等。在這一環節裏,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知道同歌曲裏的好朋友相比,自己為好朋友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在整個活動中,我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舒適地、輕鬆地學習環境,使他們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在繪畫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運用誇張的手法來描繪出自己好朋友的具體形象,體現出自己與好朋友快樂遊戲的場面。

《好朋友》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練習追逐跑,發展身體的靈活性。

2、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3、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進行曲風格的音樂磁帶、錄音機或其他放音設備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快速結隊。

請幼兒隨音樂在圓圈內四散跑,當音樂停止時,幼兒按照教師的哨音數目快速去找其他幼兒結對子。如:教師吹三聲哨子,就找兩個幼兒和自己結對。也可以發出不同的指令讓幼兒結對。如:男幼兒拉手,穿同色衣服的幼兒拉手等。熟練後,可請幼兒發指令進行遊戲。

2、學習遊戲“好朋友結對子”

教師介紹遊戲的玩法:一名幼兒當追逐者,其他幼兒在場地內四散跑,躲避追逐着。當有幼兒快被追上時,迅速找一個幼兒快速拉起手,這時追逐者便不能再追他,而只能去追其他幼兒。再有幼兒被追逐時,其他幼兒可以跑過去與其拉手,幫助他不被抓住,但不可以長時間拉手。被捉到的幼兒與追逐者互換角色,重新遊戲。可以請部分幼兒先示範遊戲玩法。

3、幼兒集體參與遊戲,提醒幼兒奔跑時避免相互碰撞。

如果在活動中出現過早拉手或拉手後長時間不鬆開等問題,教師可以在提出附加規則;拉手時數1、2、3,數完要分開。每次遊戲以2分鐘為宜,可反覆玩數次,幼兒有疲勞感時結束。

4、聽音樂做放鬆活動。播放清柔的音樂請幼兒隨音樂放鬆身體各部分,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我很高興自己能夠抓住突發事件中的教育契機,並就此生成主題活動。活動開展中,我注意了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把對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雖然“好朋友”的主題活動結束了,但是“愛和關心”卻是孩子們終生都要學習的內容。 正如《綱要》中所説“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好朋友》大班教案7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有與人交往慾望。然而,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孩子們為丁點小事的爭吵、為玩玩具而爭搶甚或相互間的打鬥現象,引發了我的深思。於是,《好朋友握握手》這個活動應運而生。我試圖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遊戲“猜朋友”等環節設計,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實際情況,我組織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語言、交往、合作及協調能力。

3.幼兒初步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語言交往的能力

難點: 實際的讓幼兒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

活動準備

1. 知識準備:熟悉並會表演《拉拉勾》。

2. 場地準備:佈置一個表演舞台。

3. 物質準備:電腦、投影儀、課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1.遊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教師組織幼兒玩音樂遊戲《找朋友》,體驗交朋友的快樂。

2.播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有朋友的快樂。教師結合課件,通過學習故事《小猴找朋友》,讓幼兒知道怎樣才能找到好朋友。

(1)講述後提問:小猴子為什麼前三次沒有找到朋友?媽媽是怎麼對小猴説的?第四次小猴子為什麼很快找到了朋友?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3.遊戲《猜朋友》,在合作中增進彼此友誼。

(1)一名幼兒上台説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徵,如:她是個女孩子,有長長的辮子,會彈鋼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兒根據描述特徵猜出這位朋友是誰。

4.談話活動《説優點》,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幼兒分組開展談話活動:説出朋友的優點,並説説自己應該向好朋友學什麼

教學反思

在活動開始時熟悉的音樂背景下,幼兒與老師輕鬆遊戲,消除了幼兒交往的膽怯心理,膽子大的幼兒帶動膽子小的幼兒,同時,幼兒通過看自己感興趣的課件,邊看邊思考,在參與小猴子找朋友的過程,明白了要想交到朋友,首先要有禮貌、會分享、懂謙讓、守規則。通過幼兒間的討論,讓幼兒回憶、講述自己的找朋友過程,從而使幼兒們獲得更多的交友經驗。《猜朋友》這個遊戲環節很受幼兒的喜歡。每個孩子都有好朋友,每個孩子都有發言的慾望。而且這些孩子相處快一年了,誰是誰的好朋友幼兒一般都知道,所以當幼兒上台説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徵時,下面幼兒猜測的'準確很高,幾乎沒有錯的,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非常好。在這個環節中,一方面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激發了幼兒擁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活動結束後,孩子們為丁點小事的爭吵、為玩玩具而爭搶、相互間打鬥的現象明顯有了好轉,禮儀教育滲透社會活動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好朋友》大班教案8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的幼兒已有了審美偏愛,他們已能區分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對人物已有了自己的表現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畫出人物的主要特徵,學習用色彩和圖案把畫面裝飾得更好看。

2、教導幼兒互相幫助和關愛,增強幼兒之間的親密友誼。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按步驟畫出人物並裝飾畫面。

活動準備

1、水彩筆若干

2、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玩音樂遊戲“找朋友”

(1)教師彈奏《找朋友》,幼兒自由做找朋友遊戲

(2)教師:“你們都找倒了自己的好朋友,那就把好朋友的樣子畫下來吧。”、

2、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畫人物的步驟和裝飾畫面的方法。

3、讓幼兒在紙張上畫出自己的好朋友,教師分別給予指導。引導幼兒按照步驟畫出人物並裝飾畫面。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互相講評。請幼兒把自己的畫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大家互相欣賞,感受好朋友之間的友誼。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可能忽略了幼兒作畫的位置,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注意遠近、大小關係。

《好朋友》大班教案9

設計意圖:

擁有朋友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在幼兒的世界裏,朋友可以是班級的小夥伴,可以是大人,可以是故事裏的人,可以是好玩的玩具,也可以是動物……有了好朋友,他們會感到愉快,對自己充滿信心,反之,他們會感到孤獨、不快樂,可見,擁有好朋友對他們來説是多麼重要。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理解朋友的含義並豐富社會交往知識,培養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什麼是好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和美好。

2、豐富社會交往知識,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背面粘有雙面膠的各色樹葉形卡紙片若干;

2、油畫棒人手一份,圖書《好朋友》的閲讀光盤一張;

3、用牛皮紙做樹幹、樹枝佈置成的“友誼樹”主題牆;

4、數碼照相機一架。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出好朋友的主題,幼兒圍坐在老師身邊。

“我們一起來做個你説我猜的遊戲吧,規則是這樣的:請一位小朋友説出我班你的一位好朋友長的模樣、喜歡做什麼或有什麼特別的本領,不要將他的名字説出來,讓大家猜猜你的朋友是誰?”(請小朋友説一個好朋友的特徵,促進幼兒間的相互瞭解。)

二、通過談話,感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1、“我們不但想知道你的好朋友是誰,還想知道你為什麼喜歡跟他做朋友?”(鼓勵幼兒説出喜歡好朋友的原因、他有哪些優點或你非常喜歡他的地方。)

2、“你與好朋友一起做什麼的時候最快樂?”(啟發、鼓勵幼兒説出與好朋友一些愉快的、難忘的經歷。)

三、欣賞光盤內容,豐富對朋友的認識和理解。

1、“老師帶來了一張關於好朋友的好看的光盤,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故事內容附後)

2、“這張光盤裏的故事告訴我們,好朋友除了可以是自己班級中的小夥伴,還可以是誰呢?”(引導幼兒説出還可以是大人、動物、玩具等。)

3、“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困難或傷心了,你會怎麼做呢?”(引導幼兒想出幫助朋友的好辦法。)

四、畫朋友,裝扮友誼樹,體驗與朋友交往的樂趣。

1、“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片大樹葉,請小朋友將自己的朋友用油畫棒畫在樹葉上,然後貼到友誼樹上,注意每一片葉片之間要有空隙。”

2、“讓我們一邊聽《找朋友》的歌曲,一邊去邀請朋友來友誼樹下拍張照片吧!”(請配班老師協助拍攝,讓幼兒在與朋友的交往中體驗樂趣。)

活動延伸:

1、將與好朋友的合影貼進友誼樹自己的葉片上。

2、在區域活動中,請小朋友帶同伴到友誼樹下講述自己有哪些好朋友。

3、在閲讀區豐富有關朋友的圖書,供幼兒翻閲。

附光盤中的故事內容:《好朋友》

好朋友可以是男孩,也可以是女孩。

好朋友可以是小孩,也可以是大人。

好朋友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玩具。

好朋友可以是你身邊的人,也可以是故事裏的人。

好朋友喜歡一起唱歌,也喜歡一起做遊戲。

好朋友喜歡一起看書,也喜歡一起畫畫。

在你難過的時候,好朋友會安慰你。

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好朋友會幫助你。

好朋友有時也吵架,但最後還是好朋友。

那個總願意和你在一起的人,就是好朋友。

《好朋友》大班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有朋友是很快樂的事情。

2、引導幼兒發現,怎樣做是好朋友。

二、活動準備

1、老師和家長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幼兒一日生活中與朋友合作做事、友好遊戲的情況。

將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遊戲、合作做事、相互幫助的情景抓拍下來,辦成展覽,對幼兒進行教育。體現了大班幼兒的社會性教育是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的教育思想。

2、"我們來做好朋友"添畫圖片。

3、套圈、翻繩、棋類"層層疊"等遊戲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感受環節:

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到各遊戲區域遊戲。

遊戲一:套圈(三人一起拉手套玩)。

遊戲二:翻繩(二人翻繩)。

遊戲三:跳棋、圍棋、飛行棋、軍棋等類玩具。

遊戲四:玩"層層疊"玩具(二人競賽玩具)。

(二)發現環節:

1、老師提問:你和誰在一起玩了什麼遊戲?你們一起玩時的心情怎麼樣?

請小朋友們説一説剛才自己玩的情況。

2、你還和誰在一起時,有過什麼開心的事情?

請幼兒講講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時開心的經歷。

3、出示展板:教師和家長一起收集的有關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交往、相互幫助的照片展。

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和誰在一起,做什麼事情。

由於是抓拍幼兒生活中的事情、幼兒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先請幼兒自由看説,在小組中介紹,再請6、7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照片。

(三)小結教師與幼兒一起結:小朋友在一起遊戲、做事很快樂。

(四)教師提問:

如果沒有朋友會怎麼樣?

我們怎樣做才能和別人成為好朋友?

先請幼兒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發表看法。

(五)出示"我們來做好朋友"的添畫畫板畫板中結合本班幼兒最近一段時間幼兒間缺乏友好的現象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及家長提供的問題畫成的畫,請幼兒添畫上好朋友應當怎樣做的情景,也可以幼兒自己畫,自己發現。

如:幼兒衣服背後的拉鍊自己拉不好一個人下棋一個小朋友摔倒了有小朋友忘記喝水了班裏來了一位新小朋友有的小朋友的毛巾掉了看見小朋友鞋帶開了幼兒自己發現的成為好朋友的事情。

(六)自然結束 將幼兒的添畫作品當天展覽出來,請家長觀看,並建議家長回家後繼續延續幼兒園的教育。

四、活動延伸

幼兒自願結成小組(5-6組)並選出一名組長,每組一個繪畫本,製成"朋友書"。請小朋友記錄自己發現的好朋友之間發生的事情,每週總結一次中,看一看哪個小朋友與別人做好朋友的事情最多。並將"朋友書"掛在走廊,便於幼兒、家長、教師隨時翻看。

《好朋友》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小豬萊昂試用各種辦法想和母雞貝蒂交朋友的畫面,體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2、嘗試用肢體和完整有序的語言較大膽的表達與表現。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兩隊地上的標誌線、標牌

2、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認識故事的角色

1、今天,錢老師要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裏有一隻可愛的豬!

教師講述:它的名字叫“萊昂”,萊昂生活在一個美麗的農場裏,它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它有一大幫子的好朋友,所以每天它都過得很開心。

2、(ppt2)可是有一天,萊昂有點悶悶不樂了。幸福的萊昂怎麼啦?它遇到什麼事了嗎?我們來問問它吧,“萊昂、萊昂,你怎麼了?你有什麼煩惱嗎?”

3、你聽明白了嗎?萊昂遇到了什麼煩惱?

4、怎樣才能交到新朋友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二、觀察理解

情節一:為貝蒂跳舞

1、(ppt3)萊昂找到了誰?兔子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2、舞蹈真的那麼有效嗎?萊昂決定試一試,瞧,它跟着音樂開始練習起來,怎樣的舞姿才能吸引小母雞貝蒂呢?你有什麼優美的動作可以教教萊昂嗎?

3、萊昂就這樣反覆地練習,直到熟練後才鼓足勇氣來到了小母雞貝蒂身旁,開始一展自己優美的舞姿了。咦?萊昂成功了嗎?(ppt4)發生什麼事了?

情節二:為貝蒂唱歌

1、(ppt5)接着萊昂又找到了哪位朋友?大公雞給萊昂的建議是什麼?

2、你覺得這個辦法好不好?為什麼?

3、那我們一起幫助萊昂學唱這首歌吧?

4、這個辦法會成功嗎?我們來看看(ppt6)。萊昂成功了嗎?怎麼回事,為什麼沒有成功?

情節三、四:裝扮自己、玩稀泥(ppt7——8)

1、你看明白了嗎?萊昂又找了哪些朋友?想了什麼辦法?

2、你覺得哪種辦法會成功呢?

3、説説你們各自的理由和想法。

4、到底哪個辦法會成功呢?

三、討論分享

1、為什麼萊昂之前試的三個辦法都沒有成功,這個辦法卻成功了呢?

2、聽,這會兒萊昂和貝蒂還在説悄悄話呢!

小結:噢!他們終於成了好朋友!朋友們,讓我們用掌聲祝福它們吧!多開心啊,多快樂啊!

《好朋友》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探索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2、感受10以內的自然數列的等差關係。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遊戲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數字卡、紙牌1—10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玩遊戲“找鄰居”,理解“鄰居”詞義。

2、認識相鄰數,探索並體驗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1)出示隨意擺放的數字卡1-10,抽一個數字問小朋友它的鄰居是誰?為什麼?

(2)啟發孩子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出其他數的相鄰數誰和誰?

3、遊戲:找鄰居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遊戲1:看誰找得快;

遊戲2:口頭遊戲,看誰説得快;

遊戲3: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4、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

(1)引導幼兒填空。

(2)教師:是相鄰數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請在空白框裏寫上數字使它們成為好朋友。

(3)幼兒互相交流操作結果。

活動反思:

在學習《10以內的相鄰數》時,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遊戲貫穿到教學當中。並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係,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在這個活動中我運用的是直奔主題的方法進行的,如一開始我就出示“相鄰”兩個字,讓孩子通過座位理解“相鄰” 就是左右、旁邊的意思。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孩子根據這一特點在後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個數字的相鄰數。而且整個過程中孩子都非常感興趣,孩子的學習興趣都比較高。在活動的過程中,請小朋友為數子卡片找鄰居的這一過程,我是從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讓幼兒在主動探究中掌握“相鄰”的關係。

最後運用“看誰找得快”、“看誰説得快”“我的朋友在哪裏”遊戲,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究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目標。但在讓孩子比較各組相鄰數的規律時,由於我操之過急,只是讓孩子觀察一組數字教師就小結,沒有通過多組數字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中間的數字比前面的數多1,比後面的數少1這一規律”。還有這節活動在時間上把握的不好,時間稍長。在今後的活動中需把活動的時間控制在規定範圍內。

《好朋友》大班教案13

主題的產生:

大棉的嘴前一天磕破了,吃東西不方便,早晨來園帶來了一根吸管。喝奶時,棉的吸管吸引了孩子們,他們圍到跟前,七嘴八舌地議論:“棉怎麼用吸管喝奶呀?”“我家也有吸管,明天我也帶來。”“不行,老師不讓用吸管。”

聽到孩子們的話,我輕輕地説:“你們為什麼不去問問大棉,為什麼要用吸管喝奶呢?”孩子們立刻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大棉你為什麼要用吸管?”“你是不是想喝得慢一點?”“你是不是怕灑奶?”

棉似乎忘了嘴疼,很驕傲地大聲向小朋友解釋:“因為我的嘴磕破了,一吃東西就疼,所以我媽媽讓我用吸管喝奶。”

原來是這麼回事,孩子們有些失望,回到自己座位上玩去了。只有達達還留在棉身旁,小心地問:“大棉,你的嘴疼不疼?你還能吃飯嗎?”

在旁邊一直觀察的我心裏很不是滋味,為什麼只有達達一個孩子對同伴表示出同情了呢?轉念又一想,不能怪孩子,他們畢竟才只有二、三歲。但從小培養孩子有同情心、會關愛他人是我們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就生成了主題:好朋友。

主題的價值:

小班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步形成,交往範圍不斷擴大。但在交往過程中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為唯一的標準,還不太會主動和同伴交往,互助、合作、分享的能力較弱。通過主題活動,孩子們可以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樂,逐漸建構和諧的夥伴關係。

主題目標:

1、體驗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2、能説出好朋友的名字、特點,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3、學會體諒、原諒他人。

4、學會關心朋友。

1、找朋友

在故事活動《孤獨的小熊》中,我請孩子們邊欣賞故事,邊討論:一開始,漂亮的小熊為什麼沒有朋友?後來小熊為什麼又有了朋友?孩子們領悟到對朋友“板着臉”是多麼的糟糕,微笑面對朋友是多麼的重要。在此經驗上引導孩子們進行情感遷移,請他們説説自己有沒有好朋友,好朋友是誰,他為什麼喜歡你。孩子們爭先恐後地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有的拉手,有的擁抱。天天拉着學知的手説:“學知是我的好朋友,我照顧他。”沙沙説:“我的好朋友是媛,我們經常在一起玩娃娃。”,思遠説:“好多小朋友都喜歡我,因為我每天都笑咪咪的。”每個孩子都能説出朋友喜歡自己的理由。在濃濃的友情氛圍中,孩子們玩起了《找朋友》的遊戲,每個人都體驗到了有朋友的快樂。

在家園聯繫欄中,我設計了一張“我的朋友真多”調查表,請家長們幫忙記錄孩子們的口述內容:在幼兒園,我的朋友是——,因為我——。在家裏,我的朋友是——,因為我——。一遠帶回的記錄表中寫到:在幼兒園,我的朋友是曉曉,因為我給曉曉搬椅子。在家裏,我的朋友是爸爸、媽媽、姥姥、小姨,因為我大口吃飯,不鬧他們。

在主題牆飾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設立了“好朋友聯繫欄”,孩子們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寫在上面,讀給好朋友聽。在“我的朋友你來猜”繪畫活動中,孩子們把自己的好朋友畫下來,貼在牆飾中,一有時間就圍在下面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2、做朋友

怎樣與朋友友好相處,這是幼兒學習交往的核心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引導幼兒討論: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該怎麼玩?一本新圖書,兩位好朋友都要看,怎麼辦?

在講故事《三個好朋友》時,我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談談自己喜歡好朋友的理由:我喜歡——,因為他——。達達説:“我喜歡上上,因為他吃飯好。”,明明説:“我喜歡小不點,因為他站隊快。”,陸路説:“我喜歡棉,因為他勇敢,嘴破了也不哭。”聽到自己的優點被好朋友説出來,孩子們眼睛亮亮的,臉蛋紅紅的,非常自豪。

在牆飾《寶寶生日》欄中,12根蠟燭上貼有相應月份過生日的小朋友的照片,表示感謝12個月。幼兒對此欄目非常感興趣,經常三五成羣地來觀看交流,説説自己是幾月份過生日,幾月份有幾個小朋友過生日,哪個月過生日的小朋友多。給小朋友過生日時,大家都特別開心,一起吹蠟燭、吃蛋糕、説祝福的話、唱祝福的歌、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給過生日的小朋友做生日禮物,共同感受生日快樂。

同伴之間有隔閡,有矛盾是常有的事,能夠寬容、諒解是同伴友好相處的關鍵。

在講故事《朋友加油站》時,我將平時觀察到的一些鮮活的小事例融入到故事中,拉近了故事與生活的距離,孩子們真切地體會到朋友之間吵架不開心是常有的,應互相寬容、諒解。

一次,青與一遠為爭一塊玩具發生了爭執。正當兩人爭得不可開交時,青説:“一遠,我學小兔原諒你,你也原諒我吧。”一遠説:“好吧。”兩人説完又高興地玩起來了。我由衷地笑了,我知道孩子們正在學會交往,愛和寬容的種子已經在他們的小心田裏生根了。

3、關心朋友

一天,我正在給小朋友分間點,忽然丹洋摔倒在地,青發現之後,馬上去把他扶起來,問“你摔疼了嗎?”,青回到座位上後,自豪地告訴周圍的小朋友:“剛才丹洋摔倒了,是我把他扶起來的。”

看到這一幕,我意識到,這是對孩子們進行“關心朋友”教育的好時機。

我先請青把剛才幫助摔倒小朋友的事講給大家聽,並説一説自己幫助完小朋友後心情是怎樣的,又請丹陽説説青幫助了他,他的心情是怎樣的,讓孩子們意識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接下來,我請孩子們討論:我們班還有哪些小朋友需要關心幫助?有的孩子馬上把班上年齡最小的幼兒請出來,説我們應該關心年齡最小的小朋友,幫助他們接水,幫助他們穿衣服,出去玩時拉着他們的手,不讓他們摔倒;有的孩子説,要關心新來的小朋友,因為他們剛來幼兒園會想媽媽,我們要把班裏好玩的玩具讓給新朋友玩;還有的孩子説要關心沒來幼兒園的小朋友,打電話問問他們為什麼沒來幼兒園。我及時對孩子們的話給予了表揚,並把子上小朋友生病住院的事告訴了他們,孩子們馬上提出我們可以去醫院看看子上,我們可以給子上打電話。我建議孩子們給子上“寫”一封信。第二天,孩子們帶來了自己的信,曉曉是請爸爸幫忙記錄的,丹陽畫了一幅畫,小不點則是用貼畫粘了一張畫。我找來一個大信封,把孩子們的信裝了進去,帶他們一起去郵局寄了出去。幾天後,班裏收到了子上的回信,當我拆開信來讀的時候,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愛心得到了呼應,非常高興。

活動後的反思

我很高興自己能夠抓住突發事件中的教育契機,並就此生成主題活動。活動開展中,我注意了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把對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雖然“好朋友”的主題活動結束了,但是“愛和關心”卻是孩子們終生都要學習的內容。 正如《綱要》中所説“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好朋友》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書中兩兩相關物體的“朋友”關係,初步感知文字與物體的關係。

2、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物體並進行簡單的仿編。

3感知體驗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活動材料:

1、貼絨圖片:水壺、水杯;桌子、椅子;鎖;鑰匙;雨傘、雨鞋;鳥籠、鳥。

2、幼兒用 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實物匹配。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説説:黑板上有什麼?想想: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啟發幼兒將相干的圖片放置一起。

2、引導幼兒閲讀圖書。

用實物投影儀將幼兒用書放大,教師邊講畫面內容邊指着畫面的漢字。提問:水壺的朋友是誰?水壺對水杯説什麼?水杯説什麼?然後帶領幼兒完整閲讀畫面上的文字,按此方式帶領幼兒閲讀,最後,指着鳥説:鳥和鳥籠是好朋友嗎?為什麼?小鳥的好朋友是誰?小鳥為什麼説藍天是它的好朋友?還有誰是它的好朋友?

3、教師帶領幼兒逐頁地閲讀畫面,採用分角色對話的形式完整地讀。

教師可安排幼兒對話,教師講獨白語言,與幼兒一起完整地閲讀圖書。通過重複講述:“我們是一對好朋友”,“對”,這些反覆出現的句自再加深幼兒對閲讀活動趣。

4、運用已有經驗,創編新的相干事物,擴展圖書的內容。

教師除了書上的好朋友外,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好朋友?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例如:碗和筷子;鉛筆和鉛筆盒,褲子和上衣等。帶領幼兒用書中的格式完整地紡編句子

5、音樂遊戲:找朋友

音樂起,幼兒隨着音樂表演邀請“找朋友”,感知體驗找到好朋友的快樂。

重點:感知理解書中兩兩相關物體的“朋友”關係,初步感知文字與物體的關係。

難點: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物體並進行簡單的仿編。

過程反思:通過觀察食物,幼兒很快能夠理解兩兩相關物體的朋友關係,通過已有經驗進行創編時,有些小朋友非常的聰明,如:易旭小朋友説:“冰淇淋和冰箱是好朋友”又如“太陽能和屋頂是好朋友”等等,説明小朋友平時觀察挺仔細的,能把這些經驗運用到活動中來進行仿編。

《好朋友》大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擾,正確感知8的數量,並認識數字“8”。

2、仔細觀察,大膽想象,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數學遊戲的快樂,增強參與數學活動的自信心。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雪花片每桌一份,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卡,桌面各貼一個數字(1-7),教師數字卡1—7,塑料花若干,小樹、小花、水梨、葡萄數量各為八個。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7以內的數:

(1)-----師出示塑料花,引起幼兒種花樹的興趣,幼兒變魔術成為小花樹,教師變成魔術師。

------魔術師:“小花樹們按照你們手裏的數字,去找相應的花盆,把自己種下去!”

------幼兒按照自己手中的數字尋找正確的位置。

“XXX花寶寶你種在幾號花盆裏啊?”

(2)遊戲:《花開花落》

師:“小花樹在太陽公公和雨姑姑的照顧下,開出了X朵花!”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卡片,拿相應數量的雪花片。

——“花寶寶現在你開了幾朵花啊?”

師:“一天晚上吹起了大風,有三朵花兒被吹走了。”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卡片,拿走相應數量的雪花片。

——“花寶寶現在你還有幾朵花啊?”

教師繼續出示數字卡,直到幼兒人手有7朵小花。

2、正確感知8的數量,認識數字8,訓練發散性思維,發展想象力。

(1)感知“8”的數量。

師:剛才花寶寶們有7朵花,現在花仙子又給了你一朵,數數,一共有幾朵花?

“蜜蜂來採密了,看看來了幾隻蜜蜂?”

“花朵和蜜蜂一樣多嗎?”

幼兒點數。

“飛走了一隻蜜蜂,現在還有幾隻?誰多誰少?”

“又有一隻蜜蜂飛來了,數一數,一共有幾隻蜜蜂?”

(2)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擾,正確感知8的數量,並認識數字“8”。

“小蜜蜂為花寶寶準備了禮物,找找看有什麼禮物?它們的數量是幾?它們是怎麼安排的?”

教師小結:這些禮物雖然它們的排列方法不同,但它們的數量都是“8”。

(3)認讀數字“8”,並大膽想象,積極思考。

師:“無論它們怎樣排列,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出示數字“8”,並且集體認讀。

師:“數字8象什麼?”

葫蘆、眼鏡、雪人……

師:“8除了表示8棵小樹、8朵小花、8個水梨、8串葡萄,還可以表示什麼呢?”

3、幼兒操作練習:

(1)守恆練習。

(2)多角度分類。

教學反思:

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數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感知數字與物體數量之間的關係。而且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發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標籤: 教案 大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o92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