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台階》教學設計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台階》教學設計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2、課文複述,進一步理解父親形象的特點。

3、學習作者命題立意、通過故事情節展示人物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啟發引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的特點及其意義。  

2、學習作者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預習準備:

1、解決字詞,讀熟課文,理解課文找出疑難。

識記字詞:

凹(ao)  凼(dang)  門檻(kan)  涎(xioan)水  揩(kai)  嘎(ga)

籌(chou)劃黏(nian)尷尬(gan ga)撬(qiao)  

微不足道    大庭廣眾

2、閲讀課文,複述情節。

●教學設想: 

對《台階》這篇小説,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下面三個問題來把握全文。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階的新屋?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抓住“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 這個文眼,從而更好地理解父親的思想性格。同時適當地延伸到自己的父親,同學的父親,聯繫實際來加深對小説主人公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設計

一、《背影》引讀,暢談父親。

我們學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感受到了一位關心、愛護兒子的“父親”形象,那麼,你能説説生活在你身邊的父親的點滴瑣事嗎?

同學們説得很好,下面我們再來學習李森祥的小説《台階》,來看看中國農民“父親”又是怎樣的形象?(板書標題)

作者簡介: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興軍分區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調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專業作家。1986年《煙雨樓》雜誌發表處女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後迅速成長。近年來發表小説頗多。 

李森祥的小説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樸形象。《小學老師》被《小説月報》等選載,獲1991年《小説月報》第四屆百花獎、1990-1992浙江省優秀文學獎。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自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出示問題,整體感知。

①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 

“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不甘心低人一等,渴望受人尊重。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階,羨慕不已,他立下宏願,也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

②父親怎樣造起一棟有高台階的新屋? 

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錢一角錢的攢,終於蓋起了新屋。

③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 

父親坐在新台階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人衰老了,累垮了。

4、故事的敍述線索是什麼?(台階)“文眼”是什麼?(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 

三、情節複述,體會情感。

要求改用第三人稱,抓住能表現人物主要特點的情節複述。在複述的過程中注意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要口齒清楚,內容連貫,並富於感情。複述之後可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對遺漏的內容進行補充。

四、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設置問題情景一:

♂小説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敍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下面我們思考討論一下,課文哪些情節最能表現父親的形象?父親的形象有什麼特點? 

立下造屋目標,併為之付出長期艱辛的勞動--勤勞、頑強 

建成新屋後的喜悦、侷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

♂小結歸納(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他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有志氣,不甘人後,希望受到別人尊重。

他是一個有着長遠生活目標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他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

他是一個謙卑的人,有着中國農民所共有的謙卑的特點,當九級台階造好後,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設置問題情景二:

♂作者為什麼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那麼多筆墨? 

這篇小説題為“台階”,先在老屋的台階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1)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麼大,後面寫造新屋時託石板閃了腰,前後就形成對比。 

2)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 

3)寫“我”在台階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長大成人了”,説明準備蓋房前後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台階低。寫父親在台階的坐姿,又説明台階低。 

4)寫父親的腳板,寫出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説明家庭的窮困。

設置問題情景三:

♂為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台階反而寫得詳細? 

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台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台階則要詳寫。

五、語言品味,把握主題。

1、語言品味:

引導學生找出最受感動和最能表現父親形象特點的語句,讀一讀,議一議。

例:

♂“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台階,那裏栽着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一處描寫表現父親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為什麼不作心理描寫? 

小説用第一人稱寫,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動作、表情表現思想(以形寫神),父親抽煙時專注地望着別人家高高的台階,他羨慕,嚮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家羨慕。

♂為什麼“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

2、把握主題:

設問:這篇小説要告訴我們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謳歌父親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創業的精神。

熱切希望以先進的生產力迅速改變農村落後的精神面貌。

……

3、體會寫法:

請同學們整理收穫,體驗學法。

討論歸納:個性化的描寫能突出人物的性格並突出文章的主題。

要注意詳略得當。

要突出重點,圍繞中心選材。

把握閲讀小説的一般方法。

4、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六、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 

《台階》圍繞“台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使建房這個一般性的題材有了側重點,有了特色,突出了父親對社會地位的追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同時這篇小説,應當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改革開放使中國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進步。但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農業生產力還相對落後。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要全面實現小康,重點是農村,難點是農業,關鍵是農民。我們有責任關注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2、課外延伸:

①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

②調查農村的經濟現狀。從農民家庭收入的角度,與改革開放之前比較,看有了哪些發展。寫一份500字的調查報告

 

李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o4l03.html
專題